.
3. 污水处理工艺说明
污水处理工艺说明
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就是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各种经济、合理、科学、行之有效的工艺方法。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性、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优选确定。
根据常见污水处理方法分类
物理法:物理或机械的分离过程。过滤,沉淀,离心分离,上浮等
化学法:加入化学物质与污水中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转化过程。中和,氧化,还原,分解,混凝,化学沉淀等
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的分离过程。气提,吹脱,吸附,萃取,离子交换,电解电渗析,反渗透等
生物法:微生物在污水中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的新陈代谢过程。活性污泥,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氧化塘,厌气消化等
废水的化学方法分类
混凝
向胶状浑浊液中投加电解质,凝聚水中胶状物质,使之和水分开
混凝剂有硫酸铝,明矾,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等
含油废水,染色废水,煤气站废水,洗毛废水等
4. 微电解填料的微电解填料详解
当系统通水后,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H] 、Fe2 + 等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Fe2 + 进一步氧化成Fe3 +,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 絮凝活性,特别是在加碱调pH 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 还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该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维护方便,不需消耗电力资源等优点。该工艺用于难降解高色度废水的处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而且可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传统上微电解工艺所采用的微电解材料一般为铁屑和木炭,使用前要加酸碱活化,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钝化板结,又因为铁与炭是物理接触,之间很容易形成隔离层使微电解不能继续进行而失去作用,这导致了频繁地更换微电解材料,不但工作量大成本高还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效率。另外,传统微电解材料表面积太小也使得废水处理需要很长的时间,增加了吨水投资成本,这都严重影响了微电解工艺的利用和推广。 (1) 反应速率快,一般工业废水只需要半小时至数小时;
(2) 作用有机污染物质范围广,如:含有偶氟、碳双键、硝基、卤代基结构的难除降解有机物质等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3) 工艺流程简单、使用寿命长、投资费用少、操作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处理过程中只消耗少量的微电解反应剂。微电解剂只需定期添加无需更换,添加也无需进行活化直接投入即可。(4) 废水经微电解处理后会在水中形成原生态的亚铁或铁离子,具有比普通混凝剂更好的混凝作用,无需再加铁盐等混凝剂,COD去除率高,并且不会对水造成二次污染;
(5) 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色度、COD去除率高,同量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6) 该方法可以达到化学沉淀除磷的效果,还可以通过还原除重金属;
(7) 对已建成未达标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程,用该技术作为已建工程废水的预处理,在降解COD的同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可确保废水处理后稳定达标排放。也可对生化后废水进很行微电解或微电解联合生物滤床的工艺进行深度处理。
(8)该技术各单元可作为单独处理方法使用,又可作为生物处理的前处理工艺,利于污泥的沉降和生物挂膜。 本产品特别针对有机物浓度大、高毒性、高色度、难生化废水的处理,可大幅度地降低废水的色度和COD,提高B/C比值即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可广泛应用于:印染、化工、电镀、制浆造纸、制药、洗毛、农药、酱菜、酒精等各类工业废水的处理及处理水回用工程。
1.染料、印染废水;焦化废水;石油化工水;----上述废水在脱色的同时,处理水中的BOD/COD值显著提高。
2.石油废水;皮革废水;造纸废水、木材加工废水;----上述废 水处理 水后的BOD/COD值大幅度提高。
3.电镀废水;印刷废水;采矿废水;其他含有重金属的废水;----可以从上述废水中去除重金属。
4.有机磷农业废水;有机氯农业废水;----大大提高上述废水的可生化性,且可除磷,除硫化物。 1.比重≈1200Kg/m3,
2.比表面积≈1.2m2/g,
3.空隙率≥65%,
4.规格:1.5cm * 2cm,球形1cm-1.4cm等,可定制
5.含铁量≥75% ,
6.物理强度:≥1000Kg/cm。
7.堆密度:0.8-1.2g/cm3 所需器材:1L烧杯、小型曝气装置、微电解填料、酸、碱、助凝剂;
用1升烧杯加入1公斤填料,烧杯底部放置一曝气头以做曝气装置。然后加入需要进行测试的废水刚好没过填料,打开曝气机进行曝气,曝气量调到所设定工艺合适大小;
时间的调整:该试验可分别在30分钟、45分钟、60分钟、90分钟等几个时间段进行试验;
PH值的调整:可将PH值调节为2、3、4、5、6分别试验,出水测PH值;
反应结束后,把废水倒出,用石灰或液碱调节PH值至8-9之间进行絮凝沉淀(也可加入少量助凝剂,如:PAC),取上清液进行检测; 动态试验可做模拟反应器放置现场进行连续性试验,反应器的结构可根据废水及现场情况自行设计,试验参数可以按如下计算:填料比重1吨/立方米,微孔孔隙率为65%可按60%计算,那么如果试验微电解处理时间60分钟,则一立方填料每小时可处理水0.6立方,如果试验处理30分钟,则一立方填料每小时可处理水量为:60/30*0.6=1.2立方水;其它可依此类推。

5. (2009江门一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如图所示装置,用一石墨作电极电解饱
(1)电解氯化钠溶液时,阳极是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的过程,阴极是氢离子的电子生成氢气的过程,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所以一定要让氯气在b电极产生,所以b电极是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a电极是阴极,发生电极反应:2H++2e-=H2↑,该极消耗氢离子,电极附近溶液pH升高,故答案为:负;2Cl--2e-=Cl2↑;升高;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方程式为:2NaCl+2H2O
通电 | .
6. 次亚磷去除剂除磷时的工艺设计是怎样的
1.可以稳定达标在表三标准,只需添加加药装置即可2.在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内放标准》表三(从左往容右数第三)中要求,磷的排放口排放浓度要低于0.5mg/L。 次亚磷去除剂是一种混合物,由氧化剂、催化剂和沉淀剂构成,氧化剂和催化剂的共同作用可将次磷氧化成正磷酸盐,沉淀剂可以将正磷酸捕集沉淀,从而实现磷与废水的分离。 3.次亚磷去除剂除磷时的工艺设计如下首先,调节废水pH至酸性, 而后加入催化剂和次亚磷去除剂,通过均相共沉淀技术进行沉淀以后,加入次磷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采用分光光度计出水测定磷含量,调节废水pH至酸性,而后加入催化剂和次亚磷去除剂,通过均相共沉淀技术进行沉淀以后,加入次磷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采用分光光度计出水测定磷含量。
7. 电解水装置怎么做
1、制作电解液
在器皿中加入水和适当的氢氧化钠或者稀硫酸,提高电解速率,一般浓度氢氧化钠在6-15%之间,稀硫酸在10-20%之间,演示效果较佳。 
5、试管内有气泡,与电源正极(氧气),负极(氢气)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气体比值:1:2(熟记口诀:氢二氧一,阳氧阴氢),以上就是电解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8.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电流强度适中的情况下用其进行缓慢电解NaCl溶液
(1)2H + +2e - =H 2 ↑;Fe-2e - =Fe 2 + (2)①A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烧瓶产生红色喷泉②烧瓶中液面上升到高于左侧尖嘴一定程度后又逐渐下落至与左侧尖嘴相平③最后A烧杯中溶液呈红色,导管口有气泡冒出(3)Fe 2 + +2OH - =Fe(OH) 2 ↓,4Fe(OH) 2 +2H 2 O+O 2 =4Fe(OH) 3 (4)把Fe电极换成C、Pt等惰性电极或将装置中的两电极互换位置等
9. 电解水的装置要怎样设计
几个要点吧 1 直流电 16V左右都行,效果比较明显
2 两个电极,一定要用比较稳定的金属,炭棒,铅棒,不然电极直接把氧气用来氧化反应了,没有气泡
3 两个电极里的越近反应越明显。
10. 氯化钙除磷好吗怎么设计流程啊产生的沉淀怎么处理
还可以吧,流程要自己亲身体验,所产生的细节
与电解除磷装置的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机械是坑
发布:2025-09-28 18:17:01
浏览:714
暖气开阀门锁
发布:2025-09-28 18:02:18
浏览:664
甲乙实验装置
发布:2025-09-28 17:59:13
浏览:33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