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本装置设计纯氮量

本装置设计纯氮量

发布时间:2022-03-06 23:06:17

Ⅰ 空分装置下塔的压力氮气取出量减少有利于氧气纯度吗

看了楼上各位的见解,我也凑个热闹。前面各位都在说减少中压氮采出进塔内气量会减少,容我个人有点看法,先不讨论这个,我想从主冷入手来说说个人的看法。产品纯度下降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物料平衡,如果采出量大于进气含量这种情况下,在不改变膨胀量时主冷应该是下降的,因为上塔的压力比正常工况低,也就是主冷的蒸发量相应的加大了,也就是主冷冷量和下塔的上升气不对等,同时取料口的氧、氩、氮分布层向下移动,导致氧纯度下降。这种情况下减少中压氮取出的话液氮节流阀不动时回流液会增大么?如楼上各位说的,如果液氮回流增大的话进气量是加大还是减少
呢!再一个,如果你的取出量没有超过进气含量的话应该是主冷液位有一定上涨,主冷的蒸发量不够。主冷的蒸发量不够,进塔气含湿量过高,膨胀量偏高,或者上塔压力过高都可以导致。在系统的冷量充足的情况下减少中压氮采出的话液氮节流阀不动时回流液氮应该是高了吧!回流液增大时进气量是加大还是减少呢!自己的一点想法,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

Ⅱ 10公斤尿素里面折合纯氮量多少

尿素CO(NH2)2,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7% 10Kg尿素含氮量为4.67Kg

Ⅲ 高纯氮气国家标准

纯度是氮气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按国标氮气的纯度分为工业用氮气、纯氮和高纯氮三级,它们的纯度分别为99.5%(O2≤0.5%),99.99%(O2≤0.01%)和99.999%(O2≤0.001%)。

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08%(体积分数),是空气的主要成份之一。在标准大气压下,氮气冷却至-195.8℃时,变成无色的液体,冷却至-209.8℃时,液态氮变成雪状的固体。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常被用来制作防腐剂。但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用来制取对人类有用的新物质。

(3)本装置设计纯氮量扩展阅读:

氮气纯化方法

1、加氢除氧法

在催化剂作用下,普氮中残余氧和加入的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其反应式:2H2+O2=2H2O,再通过后级干燥除去水份,而获得下列主要成份的高纯氮:N2≥99.999 %,O2≤5×10-6,H2≤1500×10-6,H2O≤10.7×10-6。制氮成本在0.5元/m3左右。

2、加氢除氧、除氢法

此法分三级,第一级加氢除氧,第二级除氢,第三级除水,获得下列组成的高纯氮:N2≥99.999%,O2≤5×10-6,H2≤5×10-6,H2O≤10.7×10-6。制氮成本在0.6元/m3左右。

3、碳脱氧法

在碳载型催化剂作用下(在一定温度下),普氮中之残氧和催化剂本身提供的碳发生反应,生成CO2。反应式:C+O2=CO2。再经过后级除CO2和H2O获得下列组成的高纯氮气:N2≥99.999%,O2≤5×10-6,CO2≤5×10-6,H2O≤10.7×10-6。制氮成本在0.6元/m3左右。

Ⅳ 你好 请问工业用氮的制作流程,有几种制作方法,分别的纯度。请大侠指教,在此谢过

制备方法
现场制氮/工业制氮 现场制氮是指氮气用户自购制氮设备制氮,目前国内外,工业规模制氮有三类:即深冷空分制氮、变压氮气气氛炉
吸附制氮和膜分离制氮。
实验室制法
制备少量氮气的基本原理是用适当的氧化剂将氨或铵盐氧化,最常用的是如下几种方法: ⑴加热亚硝酸铵的溶液: (343k)NH4NO2 ===== N2↑+ 2H2O ⑵亚硝酸钠与氯化铵的饱和溶液相互作用: NH4Cl + NaNO2 === NaCl + 2 H2O + N2↑ ⑶将氨通过红热的氧化铜: 2 NH3+ 3 CuO === 3 Cu + 3 H2O + N2↑ ⑷氨与溴水反应:8 NH3 + 3 Br2 (aq) === 6 NH4Br + N2↑ ⑸重铬酸铵加热分解: (NH4)2Cr2O7===N2↑+Cr2O3+4H2O
深冷空分制氮
它是一种传统的空分技术,已有九十余年的历史,它的特点是产气量大,产品氮纯度高,无须再纯化便可直接应用于磁性材料,但它工艺流程复杂,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高,需专门的维修力量,操作人员较多,产气慢(18~24h),它适宜于大规模工业制氮,氮气成本在0.7元/m3左右。
变压吸附制氮与氮气纯化装置相组合
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简称PSA)气体分离技术是非低温气体分离技术的重要分支,是人们长期来努力寻找比深冷法更简单的空分方法的结果。七十年代西德埃森矿业公司成功开发了碳分子筛,为PSA空分制氮工业化铺平了道路。三十年来该技术发展很快,技术日趋成熟,在中小型制氮领域已成为深冷空分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变压吸附制氮是以空气为原料,用碳分子筛作吸附剂,利用碳分子筛对空气中的氧和氮选择吸附的特性,运用变压吸附原理(加压吸附,减压解吸并使分子筛再生)而在常温使氧和氮分离制取氮气。 变压吸附制氮与深冷空分制氮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吸附分离是在常温下进行,工艺简单,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开停方便,启动迅速,产气快(一般在30min左右),能耗小,运行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护方便,撬装方便,无须专门基础,产品氮纯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产氮量≤2000Nm3/h。但到目前为止,除美国空气用品公司用PSA制氮技术,无须后级纯化能工业化生产纯度≥99.999%的高纯氮外(进口价格很高),国内外同行目前一般用PSA制氮技术只能制取氮气纯度为99.9%的普氮(即O2≤0.1%),个别企业可制取99.99%的纯氮(O2≤0.01%),纯度更高从PSA制氮技术上是可能的,但制作成本太高,用户也很难接受,所以用非低温制氮技术制取高纯氮还必须加后级纯化装置。
编辑本段氮气纯化方法(工业规模)
加氢除氧法。
在催化剂作用下,普氮中残余氧和加入的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其反应式:2H2+O2=2H2O,再通过高压氮气压缩机增压机,
后级干燥除去水份,而获得下列主要成份的高纯氮:N2≥99.999 %,O2≤5×10-6,H2≤1500×10-6,H2O≤10.7×10-6。制氮成本在0.5元/m3左右。
加氢除氧、除氢法。
此法分三级,第一级加氢除氧,第二级除氢,第三级除水,获得下列组成的高纯氮:N2≥99.999%,O2≤5×10-6,H2≤5×10-6,H2O≤10.7×10-6。制氮成本在0.6元/m3左右。
碳脱氧法。
在碳载型催化剂作用下(在一定温度下),普氮中之残氧和催化剂本身提供的碳发生反应,生成CO2。反应式:C+O2=CO2。再经过后级除CO2和H2O获得下列组成的高纯氮气:N2≥99.999%,O2≤5×10-6,CO2≤5×10-6,H2O≤10.7×10-6。制氮成本在0.6元/m3左右。 上述三种氮气纯化方法中,方法(1)因成品氮中H2量过高满足不了磁性材料的要求,故不采用;方法(2)成品氮纯度符合磁性材料用户的要求,但需氢源,而且氢气在运输、贮存、使用中都存在不安全因素;方法(3)成品氮的质量完全可满足磁性材料的用气要求,工艺中不使用H2,无加氢法带来的问题,氮中无H2且成品氮的质量不受普氮波动的影响,故和其他氮气纯法相比,氮气质量更加稳定,是最适合磁性材料行业中一种氮气纯化方法。
编辑本段膜分离空分制氮与氮纯化装置相组合
膜分离空分制氮也是非低温制氮技术的新的分支,是80年代国外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制氮方法,在国内推广应用还是近几年的事。 膜分离制氮是以空气为原料,在一定的压力下,利用氧和氮在中空纤维膜中的不同渗透速率来使氧、氮分离制取氮气。它与上述两种制氮方法相比,具有设备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无切换阀门、操作维护也更为简便、产气更快(3min以内)、增容更方便等特点,但中空纤维膜对压缩空气清洁度要求更严,膜易老化而失效,难以修复,需要换新膜,膜分离制氮比较适合氮气纯度要求在≤98%左右的中小型用户,此时具有最佳功能价格比;当要求氮气纯度高于98%时,它与同规格的变压吸附制氮装置相比,价格要高出30%左右,故由膜分离制氮和氮纯化装置相组合制取高纯氮时,普氮纯度一般为98%,因而会增加纯化装置的制作成本和运行成本。

具体参考网络:http://ke..com/view/4885.html?wtp=tt#6

Ⅳ HBDC系列氮气纯化装置产氮量为5NM3/H/FONT>1000 NM3/H,

cfghn

Ⅵ 氮气有什么用途,制氧机能同时生产多少纯氮产品

氮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平常的状态下有很大的惰性,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囚此,氮在冶金工业、电子上业、化学工业中广泛地用来作为保护气体。例如冷轧、镀锌、镀铬、热处理、连铸用的保护气;作为高炉炉顶转炉烟罩的密封气,以防可燃气体泄漏,以及干熄焦装置中焦炭的冷却气体等。一般的保护气要求的氮纯度为99.99%,有的要求氮纯度在99.999%以上
液氮是一种较方便的冷源。在食品工业、医疗事业、畜牧业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化肥工业中生产合成氨时,合成氨的原料气一氢、氮混合气若用纯液氮洗涤精制,可得到杂质含量极微的纯净气体,而空分装置可以提供洗涤所需的纯氮。
在空气中氮占了花78.03%,在采用空气分离的方法制取氧时,同时可获得氮产品.但是,由于空气中还有0.932%的氩存在,如果只实现氧氮分离,则氩分别成了氧氮产品中的杂
质。如果要求的氮产量是氧产量4倍,则氮的纯度只能在99.5%。对于采用冻结法清除空气中的水分和CO2的全低压空分装置,由于要靠足够的返流气体将冻结的水分和CO2带出装置之外,所以纯氮(99.999%)产量只有氧产量的1.1倍。对于抽取氩馏分的分子筛净化空分流程,纯氮的产量不受上述限制。

Ⅶ 如何往罐子里通氮气赶走空气,通氮气的装置有特殊要求吗

氮气纯度高些,量大!本人有制氮机出

Ⅷ 高纯氮和纯氮的差别 急!!

1、制作成本不同。纯度越大,制作成本越高,高纯氮成本高于纯氮。纯度是氮气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按国标氮气的纯度分为工业用氮气、纯氮和高纯氮三级,纯度分别为99.5%,99.99%和99.999%。

2、纯度不同。纯氦纯度799.996 ,高纯氦纯度奏99.999%,二无色无臭无味气体。微溶于水有较高的热导性,密度0.1785gIcm }沸点为一272.1 度。氦置换空气可造成缺氧而产生窒息性巾毒。

3、用处不同。纯氮用于化工、治金、电子工业 ,高纯氮用于科研、电子、机械行业、色谱仪载气。所以用于制冷剂的话,没什么区别,高纯氮主要适用于精密仪器。

纯氮及工业氮气的应用相当广泛,一般在石油天然气及采矿工业中、电子工业中、冶金工业中、机械加工及食品保鲜等方面都会用到纯氮或工业氮气。

(8)本装置设计纯氮量扩展阅读:

国内外同行目前一般用PSA制氮技术只能制取氮气纯度为99.9%的普氮,个别企业可制取99.99%的纯氮。

纯度更高从PSA制氮技术上是可能的,但制作成本太高,用户也很难接受,所以用非低温制氮技术制取高纯氮还必须加后级纯化装置。

高纯氮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Ⅸ 空分装置 减少膨胀量会影响下塔液氮纯度吗

如果然来运行正常,减少膨胀量使系统冷量减少,对应于主冷液面下降,下塔气氮冷凝成液体的量减少,从而下塔回流比会减小,自然下塔液氮纯度会下降。

Ⅹ 氮量的测定 凯氏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地球化学勘查试样中氮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水系沉积物及土壤试料中氮量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3S):0.002%氮。

本方法测定范围:0.006%~0.4%氮。

注:本方法测得的氮不包括硝态氮、亚硝态氮。因硝酸根离子在煮解过程中不会完全还原为铵离子,且易挥发损失。但一般土壤样品中硝态氮含量不超过全氮量的1%,故可以忽略不计(引自GB7848-87)。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方法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下列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方法。

GB/T 20001.4 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 7848—87 森林土壤全氮的测定。

GB/T 14505 岩石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

GB 6379 测试方法的精密度通过实验室间试验确定标准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GB/T 14496—93 地球化学勘查术语。

3 方法提要

试料在硫酸钾、硫酸铜和硒的共存下,用硫酸煮解氧化,使试料中的氮转化为硫酸铵,再用氢氧化钠碱化后,加热蒸馏逸出氨,经硼酸溶液吸收,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并计算试料中氮的含量。

4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4.1 氢氧化钠

4.2 硼酸

4.3 硼砂

4.4 硒粉w(Se)=99%

4.5 硫酸(ρ 1.84g/mL)

4.6 盐酸(ρ 1.19g/mL)

4.7 硝酸(ρ 1.40g/mL)

4.8 乙醇 w(CH3CH2OH)=95%

4.9 氢氧化钠溶液 ρ(NaOH)=400g/L

4.10 盐酸溶液[c(HCl)=1mol/L]

量取84mL盐酸(4.6),用水稀释至1000mL。

4.11 王水(1+1)

75mL盐酸(4.6)和25mL硝酸(4.7)混合后,加入100mL水混匀。用时配制。

4.12 混合加速剂

将硫酸钾(K2SO4)和硫酸铜()按10∶1比例,在玻璃研钵中研磨混匀,装入宽口玻璃瓶中。

4.13 硒溶液[ρ(Se)=10.0g/L]

称取5.0g硒粉(4.4)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mL王水(1+1)(4.11)溶解后,用水稀释至500mL,摇匀。装入磨口玻璃瓶中备用。

4.14 硼酸溶液[ρ(H3BO3)=20g/L]

称取20g硼酸(4.2)溶解在1000mL水中。

4.15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称取0.1g甲基红和0.5g溴甲酚绿,溶解在100mL乙醇(4.8)中,移入玻璃瓶中备用。其变色范围:pH4.4(红色)~pH5.4(蓝色)。

4.16 硼酸溶液含有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的混合溶液

100mL硼酸溶液(4.14),加入2mL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4.15),用稀的氢氧化钠溶液及稀的盐酸溶液调节溶液呈紫红色,此时该溶液的 pH为4.5。

4.17 硼砂标准溶液[c(1/2Na2B4O7)=0.02000mol/L]

称取1.9068g硼砂()(4.3)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水,溶解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8 盐酸标准溶液

吸取20 mL 1mol/L盐酸溶液(4.10)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须用硼砂标准溶液(4.17)标定。

4.18.1 标定方法 平行分取3份各20.00mL硼砂标准溶液(4.17)于各150mL三角烧杯中,各滴加1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4.15),用盐酸标准溶液(4.18)分别进行滴定,溶液由蓝色变为紫红色为终点。同时分取3份各20.0mL水作空白试验滴定。分别记录各次滴定溶液的体积。按以下公式计算盐酸标准溶液浓度(4.18):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

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0.02000——硼砂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1——硼砂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滴定硼砂标准溶液用去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V0——滴定空白试验溶液用去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5 仪器及器具

5.1 市售通用的凯式法定氮装置

5.2 凯式烧瓶

规格:50mL。

5.3 三角锥瓶

规格:150mL。

6 分析步骤

6.1 试料

试料粒径应小于0.097mm,经室温干燥后,装入磨口小玻璃瓶中备用。

试料量 称取0.1g~1.0g试料,精确至0.0002g。

6.2 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分析全过程做双份空白试验。所用试剂需与试料测定(6.4)手续中使用同一瓶试剂,加入量也应一致。

6.3 质量控制

选取同类型水系沉积物或土壤一级标准物质2个~4个样品,随同试料同时分析。

6.4 测定

6.4.1 试料的煮解 称取试料(6.1)置于50mL凯式烧瓶(5.2)中,加入2g混合加速剂(4.12)及1mL硒溶液(4.13),加少许水润湿,加入5mL硫酸(4.5),瓶口放一小漏斗;于通风柜内,在调温电炉上先低温加热,待溶液中无泡沫发生(约需15min)后,再升高温度,使瓶内硫酸蒸汽回流的高度控制在瓶颈上部的三分之一处,要经常摇动凯式瓶,直至试料和煮解液完全变为灰白带绿色(约需15min)后,再继续煮解1h。全部煮解时间约需85~90min。切勿煮干。煮解完毕,取下凯式瓶,冷却,以待蒸馏。

6.4.2 蒸馏 在150mL三角锥瓶中加入5mL硼酸溶液含有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的混合溶液(4.16),将其套在凯式定氮蒸馏装置(5.1)的下端,端口置于硼酸溶液含有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的混合溶液(4.16)液面以下3~4cm处。把煮解液全部转入蒸馏器的内室,并用水冲洗凯式瓶4次,冲洗液用量不要超过40mL,打开冷却水,经三通管加入20mL氢氧化钠深液(4.9),立即关闭蒸馏室,打开蒸气夹,用蒸气蒸镏。当三角锥瓶内的馏出液达到50~55mL(约需8~10min)后,用广泛pH试纸置冷却管口碰触蒸馏液,如无碱性反应,表示氨已蒸馏完毕。若仍为碱性反应,应继续蒸馏直至无碱性反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6.2)的蒸馏。

6.4.3 滴定 已蒸馏在150mL三角锥瓶吸收的氨溶液,用盐酸标准溶液(4.18)滴定,滴定至溶液由蓝色突跃变为紫红色即为滴定终点,记录盐酸标准溶液(4.18)的体积。同时进行空白试验的蒸馏及其吸收液的滴定,记录盐酸标准溶液(4.18)的体积。

7 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下式计算试料中氮的含量: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

式中:V——滴定试料溶液用去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V0——滴定空白溶液用去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c——盐酸标准溶液(4.18)的浓度,mol/L;0.014——氮原子的毫摩尔质量,g/m mol;m——试料质量,g。

8 精密度

氮量的精密度见表1。

表1 精密度[w(N),10-2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A.1 从实验室间试验结果得到的统计数据和其他数据

见表A.1。

本方法精密度协作试验数据是由多个实验室进行方法合作研究所提供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

表A.1中不需要将各浓度的数据全部列出,但至少列出3个或3个以上浓度所统计的参数。

A.1.1 列出了试验结果可接受的实验室个数(即除了经平均值及方差检验后,属界外值而被舍弃的实验室数据。)

A.1.2 列出了方法的相对误差参数,计算公式为,公式中为多个实验室测量平均值:x0为一级标准物质的标准值。

A.1.3 列出了方法的精密度参数,计算公式为,公式中Sr为重复性标准差:SR为再现性标准差。为了与GB/T20001.4所列参数的命名一致,本方法精密度表列称谓为:“重复性变异系数”及“再现性变异系数”。

A.1.4 列出了方法的相对准确度参数。相对准确度是指测定值(平均值)占真值的百分比。

表A.1 N统计结果表

附加说明

本方法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

本方法由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技术归口。

本方法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方法主要起草人:张勤。

本方法精密度协作试验由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叶家瑜、江宝林组织实施。

阅读全文

与本装置设计纯氮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惠州宏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293
石油化工装置电力设计规范解析 浏览:141
苏州工业轴承多少钱一个 浏览:448
mk都包五金件掉漆 浏览:901
电车车把轴承正常是什么样的 浏览:526
如何拆卸机械键盘空格键 浏览:149
做木桶需要哪些机械 浏览:400
机械水位开关怎么调节 浏览:211
西安同传设备租赁哪个好 浏览:707
q50l仪表保养灯如何消除 浏览:260
电动工具锂电池拆机 浏览:858
仪表冲压机是做什么的 浏览:595
为什么机械是坑 浏览:714
东方红404后动力输出轴承怎么换 浏览:410
常用的暖气阀门图片 浏览:833
暖气开阀门锁 浏览:664
青田东源镇红光阀门厂招聘 浏览:181
甲乙实验装置 浏览:330
风扇电机做电动工具 浏览:482
传动装置功率密度 浏览: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