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斜管(板)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浅池理论原理
设斜管沉淀池池长为L,池中水平流速为V,颗粒沉速为u0,在理想状态下,L/H=V/ u0。可见L与V值不变时,池身越浅,可被去除的悬浮物颗粒越小。若用水平隔板,将H分成3层,每层层深为H/3,在u0与v不变的条件下,只需L/3,就可以将u0的颗粒去除。也即总容积可减少到原来的1/3。如果池长不变,由于池深为H/3,则水平流速可正加的3v,仍能将沉速为u0的颗粒除去,也即处理能力提高倍。同时将沉淀池分成n层就可以把处理能力提高n倍。这就是20世纪初,哈真(Hazen)提出的浅池理论。
㈡ 在做毕业设计关于浆染废水的,初沉池和二沉池采用斜管沉淀池,二者在斜管数量上应该有什么区别啊
初沉池最好不要选择斜管沉淀池,二沉池可以选择。初沉池一般都是平流式或旋流式的。斜管在初沉池不易采用,它有些不太合理的地方。初沉带有不易沉淀的物质,还没等沉淀都进到斜管以上,这样出水会受到很大影响。二沉池是泥水分离的地方,只要污泥质量好,在二沉池很快就沉淀了,用斜管按道理说是好的,不过对于没有培养好的污泥还是不行的。二沉池斜管一般要铺满。
㈢ 斜管沉淀池的原理
污水处理设备斜管沉淀池的原理特点
根据浅水池原理,在沉淀池有效容积恒定的条件下。沉淀池面积越大,沉淀池的沉降效率越高,与沉降时间无关,沉淀池越浅,沉淀时间越短。倾斜管填充沉淀池的沉积区由一系列平行的斜板或斜管分为薄层,体现了浅池原理。斜板斜管沉淀池的特点是:
1)、采用层流原理,水流在板或管之间流动,水力半径小,因此雷诺数低。在正常情况下,雷诺数Re约为200,水流为层流,有利于沉积。管内水流量的弗劳德数在1*10^-3~1*10^-4之间,水流稳定。
2)、增加沉淀池面积,提高沉淀效率。当然,由于旋转斜盘的特定布置,水进出的影响,以及板或管中流动状态的影响,处理能力不能达到理论倍数。实际增加的降水效率与理论降水效率之比称为有效系数。
3)、缩短了颗粒析出距离,大大缩短了沉淀时间。
4)、倾斜板或倾中絮凝颗粒的再凝聚促进了颗粒的进一步生长,提高了沉降效率。
㈣ 斜管沉淀池的原理
根据浅水池原理,在沉淀池有效容积恒定的条件下。沉淀池面积越大,沉淀池的沉降效率越高,与沉降时间无关,沉淀池越浅,沉淀时间越短。倾斜管填充沉淀池的沉积区由一系列平行的斜板或斜管分为薄层,体现了浅池原理。
1)、采用层流原理,水流在板或管之间流动,水力半径小,因此雷诺数低。在正常情况下,雷诺数Re约为200,水流为层流,有利于沉积。管内水流量的弗劳德数在1*10^-3~1*10^-4之间,水流稳定。
2)、增加沉淀池面积,提高沉淀效率。当然,由于旋转斜盘的特定布置,水进出的影响,以及板或管中流动状态的影响,处理能力不能达到理论倍数。实际增加的降水效率与理论降水效率之比称为有效系数。
3)、缩短了颗粒析出距离,大大缩短了沉淀时间。
4)、倾斜板或倾中絮凝颗粒的再凝聚促进了颗粒的进一步生长,提高了沉降效率。
㈤ 斜板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是不是一样的
两者的去除原理是一样的,区别在于 斜板是用板材料,斜管是用蜂窝状的管子,工程上用的最多的是用斜管的 建议楼主多多去现场就好了
㈥ 斜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啊
原理:
在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的沉淀区内利用倾斜的平行管或平行管道(有时可利用蜂窝填料)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
根据其相互运动方向分为逆(异)向流、同向流和侧向流三种不同分离方式。每两块平行斜板间(或平行管内)相当于一个很浅的沉淀池。
(6)斜管沉淀池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优点:
①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
②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
③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这种类型沉淀池的过流率比一般沉淀池的处理能力高出7-10倍,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备。并已定型用于生产实践。
㈦ 斜管沉淀池设计题。
摘要 斜管沉淀池设计题的答案如下,沉淀池面积等于71.54m2,深度为0.696m
㈧ 斜管沉淀池与辐流式沉淀池各自的优缺点,
沉淀池常用的型式有: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
斜板、斜管式沉淀池的优点是水力负荷高,为其他沉淀池的一倍以上,占地少,节省土建的投资,缺点是斜板和斜管容易堵塞。
辐流式沉淀池的优点是多用机械排泥,运行较好,管理较简单,排泥设备已经趋于定型,缺点是机械排泥设备复杂,对施工质量要求高;
平流式沉淀池的优点是沉淀效果好,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施工容易,造价较低,缺点是池子配水不易均匀,采用多斗排泥时,每个泥斗需要单独设计排泥管各自排泥,操作量大,而采用链带式刮泥排泥时,连带的支撑件和驱动件都浸没在水中,易锈蚀;
㈨ 斜管沉淀池的设计参数
(1)斜板(管)之间间距一般不小于50mm,斜板(管)长一般在1.0-1.2m左右;
(2) 斜板的上层应有0.5-1.0m的水深,底部缓冲层高度为1.0m。斜板(管)下为废水分布区,一般高度不小于0.5m,布水区下部为污泥区;
(3) 池出水一般采用多排孔管集水,孔眼应在水面以下2cm处,防止漂浮物被带走;
(4) 废水在斜管内流速视不同废水而定,如处理生活污水,流速为3-5mm/s。
(5)斜板(管)与水平面呈60°角,斜板净距(或斜管孔径)一般为80~100mm。
沉淀池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
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减少用地面积,目前多采用蜂窝斜管异向流沉淀池、加速澄清池、脉冲澄清池等。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 考虑到颗粒沉淀过程中的絮凝因素,假设颗粒的沉速以等加速改变,并设起始沉速为零。
结合考虑管内的流速分布,则斜管长度为:-d*tgθ式中a为颗粒沉速变化的加速度,即a=/dt上述三种方法,各有不足之处。
斜管沉淀池优点是:
①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
②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
③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这种类型沉淀池的过流率可达36m3/(m2.h),比一般沉淀池的处理能力高出7-10倍,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备。并已定型用于生产实践。优点:去除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
㈩ 斜管沉淀池的机械排泥设备有哪些
泥斗内设置污泥泵,或者沉淀池外设置螺杆泵与隔膜泵。还有布置进泥管,采用手动排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