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帕斯卡定律是如何被发现的
1646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得知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的气压实验,很感兴趣,也开始着手研究大气压。他想“真空在自然界不是不可能的,自然界不是像许多人想像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厌恶来避开真空”。帕斯卡想出一个实验,把水银气压计带上山顶,和山下相比,水银柱应更为降低。他自己身体不好,委托表兄将托里策利将水银仪器带到当地的多姆山。果然,在1英里高处,水银柱下降了3英寸。这个实验重复试做,有力地支持了帕斯卡关于大气压力的观点。帕斯卡在液体压强上有重要发现,他发现作用于密封液体中的压力可以完全传递到液体内部任何一处,并且垂直地作用于它所接触的任一界面上,这就是著名的帕斯卡原理,也就是帕斯卡定律。
『贰』 关于帕斯卡定律
物理中液体压强部分有一条很有用的定律,叫做帕斯卡定律,是法国科学家帕斯卡提出来的。这个定律指出:加在密闭液体任一部分的压强,必然按其原来的大小,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他是经过几年的观察、实验和思考才得出这个规律的。
『叁』 请教几个帕斯卡定律应用实例,急急急!
帕斯卡做的实验,一桶水装满,然后把一根细的导管(够长)连接在它顶上,往导管里加水,加几杯后,桶就爆了
『肆』 帕斯卡定律是什么鬼不懂它的意思,什么密闭液体上的压强
帕斯卡定律只能用于液体中,由于液体的流动性,封闭容器中的静止流体的某一部分发生的压强变化,将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强等于作用压力除以受力面积。根据帕斯卡定律,在水力系统中的一个活塞上施加一定的压强,必将在另一个活塞上产生相同的压强增量。如果第二个活塞的面积是第一个活塞的面积的10倍,那么作用于第二个活塞上的力将增大至第一个活塞的10倍,而两个活塞上的压强相等
『伍』 帕斯卡定律
帕斯卡定律,是流体静力学的一条定律,它指出,不可压缩静止流体中任一点受外力产生压强增值后,此压强增值瞬时间传至静止流体各点。
帕斯卡定律由法国B.帕斯卡在年提出,并利用这一原理制成液压机,液压系统是使用油或者其他液体,把压力在液体中传递,从而实现小压力控制大压力,类似杠杆原理。
根据帕斯卡定律,对于上面的两个连通水缸,任一水平面上的压强必然是相等,如果两个活塞处于同一水平线,那么活塞所受压强就有:P1=P2;根据压强公式有:F1/S1=F2/S2;既是:F1/F2=S1/S2=C。
(5)利用帕斯卡定律制作物理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帕斯卡定律在生产技术中有很重要的应用,液压机就是帕斯卡原理的实例。它具有多种用途,如液压制动等。
若一个流体系统中有大小两个活塞,在小活塞上施以小推力,通过流体中的压力传递,在大活塞上就会产生较大的推力。据此原理,可制造水压机,用于压力加工,制造千斤顶,用于顶举重物;制造液压制动闸,用于刹车等。人们利用这个定律设计并制造了水压机、液压驱动装置等流体机械。
『陆』 关于帕斯卡原理
很久之前,工程师们就利用过这种类型的机器,今天,只要在停车场或者加油站,就可以看到液压起重机,利用它使出一个孩子的力气就能将一辆汽车抬起来。让我们看看这种器械是如何工作的,并设法自己制作一个器械以供实验之用。
请看图(附件)。用一根管手将两个充满了液体(水或油)的容器连起来。其中一个容器截面很大,另一个容器截面则很小,假设它比前一个截面小1000倍。如果用一个活塞(A)向下压截面小的容器液面,液体就受到了一个压力,这个压力的强度会按照原来的大小传递到液体表面的任何其他部分,当然也包括在大截面容器里与活塞(B)接触的液体的表面。压强等于作用力除以作用面积。
根据帕斯卡原理,活塞A下的压强与活塞B下的压强相等,又由于活塞B下的面积比活塞A下的大1000倍,在它上面的作用力就应比在A上的作用力也大1000倍。因此,为了将一辆1吨重的汽车抬起来,只要1公斤的作用力就够了。液压制动器、压缩机、汽车的千斤顶、水泵等许多器械都得益于这一原理。
『柒』 帕斯卡定律的应用
帕斯卡定律在生产技术中有很重要的应用,液压机就是帕斯卡原理的实例。它具有多种用途,如液压制动等。
若一个流体系统中有大小两个活塞,在小活塞上施以小推力,通过流体
中的压力传递,在大活塞上就会产生较大的推力。据此原理,可制造水压机,用于压力加工(图2);
制造千斤顶,用于顶举重物;制造液压制动闸(图3),用于刹车等。人们利用这个定律设计并制造了水压机、液压驱动装置等流体机械。
『捌』 帕斯卡怎样发现的帕斯卡定律
他弄来一段水管,接在水龙头上,把另一头扬得高高的,看水往外喷。他还用钉子把好水管钻上几个孔,让水也从小孔里喷“抛物线”。
帕斯卡的行为令爸爸更加生气:“怎么学起玩水了,你这孩子变了,不做正经事了。”
“玩水有什么不好,我有几个问题弄不清楚嘛!”帕斯卡不吃爸爸那一套,照样我行我素,挺有兴趣地摆弄着水管。经过多次细心的观察后,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从小孔里喷出的水流都一样长。
没多久,水管就破烂不堪了,帕斯卡又找来较薄的橡皮管子,费了很大劲才把管子安到水龙头上。细管子顿时被撑得又粗又壮,帕斯卡睁大惊奇的眼睛想:“水究竟从哪儿来这么大的力量?”
帕斯卡决定把这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他找来一个四周扎有一些小孔的空心球,然后把球上连接一个圆筒,圆筒里安了个可以来回移动的活塞。再将球和圆筒里灌满水,然后用力往里按活塞,水便从球四周的小孔里均匀地向外喷射,真是好玩极了。
帕斯卡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经仔细观察,他发现:如果不按活塞,水也就不向外喷射。帕斯卡觉得这太神秘了,但他怎么也弄不清楚秘密之所在,也不急于去问爸爸,认为应该自己解决问题。
帕斯卡对揭开这个秘密有着强烈的愿望,便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当他长大以后,更加对幼年时“玩”水产生的现象感兴趣。于是,他决定继续进行他的“玩”水实验,不过这次不是在水龙头下悄悄地玩,而是在实验室公开地“玩”,并且有了许多仪器、设备等实验装置做辅助。
1648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精确计算。帕斯卡终于总结出了一条规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按照原来的大小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物理学把它叫做“帕斯卡定律”。
『玖』 帕斯卡定律是怎么发现的
帕斯卡在对托里拆利大气压实验的研究过程中,受其启示产生了新发现。他注意到气体、液体同属流体,于是他从流体的角度看待托里拆利实验,开始研究液体的压强。
法国巴黎卢森堡公园为此,他专门制作了一个适用于测量液体压强的压强计。这个压强计有一根橡皮管,一端接压强计,另一端接扎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把金属盒放入液体中便可以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各种实验证明水越深,压强就越大。更让他惊喜的发现是: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帕斯卡又把水换成多种不同液体反复实验,得到的结论完全相同。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帕斯卡进一步发现:液体内部的压强由液体的重力产生。压强的大小仅仅由液体的性质和深度决定,与液体重量和体积无关。由此推论:重量和体积较小的液体也能够产生较大的压强。但许多人都对此结论表示怀疑。
因而,在1648年帕斯卡进行了一次公开实验。他将一个木桶装满水用盖子封住,在桶盖上面竖一根细长的管子并把它插入桶中,然后让人站在高处给细管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木桶就被压裂了。在场的人大为震惊,此后再也没有人怀疑帕斯卡的理论了。
之后,帕斯卡又开始了对液体中的压强传递方式的新探索,他在一个充满水的容器上竖直安装两根粗细不同的圆筒,筒里装上活塞。两个活塞放相同重量的物体时,帕斯卡发现小活塞向下运动,大活塞向上运动。要使活塞静止不动,就必须给大活塞上多放一些物体。帕斯卡反复实验,并且把实验数据作了详细的记录。
帕斯卡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大量的数学运算后终于发现:当活塞静止时两个活塞上的重量与面积的比值是相等的,这个比值正好等于液体对容器任何一部分单位面积上施加的压力。
年,帕斯卡在《论液体平衡》的论文中明确指出:加在密闭容器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就是著名的帕斯卡定律。可惜这一重大发现并没有得到及时的运用,这篇论文直到帕斯卡死后才被发表出来,这不得不说是科学界和人类社会的一个遗憾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