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叫半轴对半轴型液压制动传动装置
半轴也叫驱动轴。是将差速器与驱动轮连接起来的轴。半轴是变速箱减速器与版驱动轮权之间传递扭矩的轴,其内外端各有一个万向节别通过万向节上的花键与减速器齿轮及轮毂轴承内圈连接。
半轴是变速箱减速器与驱动轮之间传递扭矩的轴(以前实心居多,但由于空心轴转动不平衡控制更容易,因此,很多轿车上都采用空心轴),其内外端各有一个万向节分别通过万向节上的花键与减速器齿轮及轮毂轴承内圈连接。
半轴用来在差速器与驱动轮之间传递动力。普通非断开式驱动桥的半轴,可根据外端支承形式不同分为全浮式、3/4浮式和半浮式3种。
2. 液力传动装置有哪些类型
=(1)机械传动
机械传动是通过齿轮、皮带、链条、钢丝绳、轴和轴承等机械零件传递能量的。它具有传动准确可靠、制造简单、设计及工艺都比较成熟、受负荷及温度变化的影响小等优点,但与其他传动形式比较,有结构复杂笨重、远距离操纵困难、安装位置自由度小等缺点。
(2)电力传动
电力传动在有交流电源的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交流电动机若实现无级调速需要有变频调速设备,而直流电动机需要直流电源,其无级调速需要有可控硅调速设备,因而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电力传动在大功率及低速大转矩的场合普及使用尚有一段距离。在工程机械的应用上,由于电源限制,结构笨重,无法进行频繁的启动、制动、换向等原因,很少单独采用电力传动。
(3)气体传动
气体传动是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的,通过调节供气量,很容易实现无级调速,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压空气流动过程中压力损失少,同时空气从大气中取得,无供应困难,排气及漏气全部回到大气中去,无污染环境的弊病,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气体传动的致命弱点是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致使无法获得稳定的运动,因此,一般只用于那些对运动均匀性无关紧要的地方,如气锤、风镐等。此外为了减少空气的泄漏及安全原因,气体传动系统的工作压力一般不超过0.7~0.8MPa,因而气动元件结构尺寸大,不宜用于大功率传动。在工程机械上气动元件多用于操纵系统,如制动器、离合器的操纵等。
(4)液体传动
以液体为工作介质,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叫液体传动,它包括液力传动、液黏传动和液压传动。
1)液力传动
它实际上是一组离心泵一涡轮机系统,发动机带动离心泵旋转,离心泵从液槽吸入液体并带动液体旋转,最后将液体以一定的速度排入导管。这样,离心泵便把发动机的机械能变成了液体的动能。从泵排出的高速液体经导管喷到涡轮机的叶片上,使涡轮转动,从而变成涡轮轴的机械能。这种只利用液体动能的传动叫液力传动。现代液力传动装置可以看成是由上述离心泵一涡轮机组演化而来。
液力传动多在工程机械中作为机械传动的一个环节,组成液力机械传动而被广泛应用着,它具有自动无级变速的特点,无论机械遇到怎样大的阻力都不会使发动机熄火,但由于液力机械传动的效率比较低,一般不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传动系统被应用。
2)液黏传动
它是以黏性液体为工作介质,依靠主、从动摩擦片间液体的黏性来传递动力并调节转速与力矩的一种传动方式。液黏传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运行中油膜厚度不变的液黏传动,如硅油风扇离合器;另一类是运行中油膜厚度可变的液黏传动,如液黏调速离合器、液黏制动器、液黏测功器、液黏联轴器、液黏调速装置等。
3)液压传动
它是利用密闭工作容积内液体压力能的传动。液压千斤顶就是一个简单的液压传动的实例。
液压千斤顶的小油缸l、大油缸2、油箱6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通道构成一个密闭的容器,里面充满着液压油。在开关5关闭的情况下,当提起手柄时,小油缸1的柱塞上移使其工作容积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6里的油便在大气压作用下通过滤网7和单向阀3进入小油缸;压下手柄时,小油缸的柱塞下移,挤压其下腔的油液,这部分压力油便顶开单向阀4进入大油缸2,推动大柱塞从而顶起重物。再提起手柄时,大油缸内的压力油将力图倒流入小油缸,此时单向阀4自动关闭,使油不致倒流,这就保证了重物不致自动落下;压下手柄时,单向阀3自动关闭,使液压油不致倒流入油箱,而只能进入大油缸顶起重物。这样,当手柄被反复提起和压下时,小油缸不断交替进行着吸油和排油过程,压力油不断进入大油缸,将重物一点点地顶起。当需放下重物时,打开开关5,大油缸的柱塞便在重物作用下下移,将大油缸中的油液挤回油箱6。可见,液压千斤顶工作需有两个条件:一是处于密闭容器内的液体由于大小油缸工作容积的变化而能够流动,二是这些液体具有压力。能流动并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具有压力能。液压千斤顶就是利用油液的压力能将手柄上的力和位移转变为顶起重物的力和位移。
3. 重型汽车的制动传动装置多采用什么装置
一般都是采用气刹
4. 制动系统的传动装置
目前,轿抄车上的制动传动装置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 目前,轿车的行车制动系统都采用了液压传动装置,主要由制动主缸(制动总泵)、液压管路、后轮鼓式制动器中的制动轮缸(制动分泵)、前轮钳盘式制动器中的液压缸等组成,见右图。主缸与轮缸间的连接油管除用金属管(铜管)外,还采用特制的橡胶制动软管。各液压元件之间及各段油管之间还有各种管接头。制动前,液压系统中充满专门配制的制动液。
踩下制动踏板4,制动主缸5将制动液压入制动轮缸6和制动钳2,将制动块推向制动鼓和制动盘。在制动器间隙消失并开始产生制动力矩时,液压与踏板力方能继续增长直到完全制动。此过程中,由于在液压作用下,油管的弹性膨胀变形和摩擦元件的弹性压缩变形,踏板和轮缸活塞都可以继续移动一段距离。放开踏板,制动蹄和轮缸活塞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将制动液压回主缸。
5. 液压制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有哪四种
一套简单的液压制动系统如—1图所示,它由制动踏板1、主缸推杆2、主缸活塞3、制动主缸4、制动油管5、回位弹簧6、制动轮缸7、轮缸活塞8、制动鼓9、制动蹄10、制动蹄片11、制动底板12、支承销13组成。
金属的制动鼓安装在轮毂上(图中轮毂没有显示),它与车轮相连接,以它的内圆面为工作表面,随车轮一起旋转。 制动底板一般安装在车桥上,并不旋转,在制动底板上安装着两个用于支撑制动蹄的支承销13。
制动蹄的外圆面上有制动蹄(摩擦)片11。制动底板上固定安装着制动轮缸7,通过油管5与制动主缸相通,主缸中的轮缸活塞8可以在司机的操控下在缸内移动。不制动时,制动鼓的内圆工作面与制动蹄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车轮和制动鼓可以自由旋转。
需要制动(刹车)时,司机踏下制动踏板1,推杆推动主缸活塞3右移,主缸内的制动液流向轮缸。轮缸内的两个轮缸活塞8推动两个制动蹄绕着支承销13转动,制动蹄摩擦片紧压在制动鼓的内圆工作面上。
不旋转的制动蹄对旋转着的制动鼓产生一个摩擦力矩,摩擦力矩的方向与车轮旋转方向相反。 制动鼓将这个力矩传给车轮,由于车轮与路面之间有附着作用,车轮对路面作用一个向前的周缘力匕,同时路面也对车轮作用一个向后的反作用力,也就是制动力Fb,制动力由车轮传到车(桥)架和车身,使得整个汽车产生一定的减速度,并且制动力越大,减速度越大。
汽车的动能转化为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及轮胎面与地面)之间由摩擦产生的热能,并散发到大气中。 当放开制动踏板后,制动轮缸内的制动液在制动蹄回位弹簧6拉压作用下回流,轮缸活塞和制动蹄随之回位,摩擦力矩和制动力FB消失,制动作用停止。
通过以上的讨论可以想到,阻碍汽车运动的制动力Fb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摩擦力矩,还与轮胎和路面之间的附着条件有关。如果如前所述汽车行驶在冰雪路面上,附着力很小,这时的汽车就不可能产生大的制动效果。 当然今后在讨论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时,都假设轮胎与地面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条件。
6. 真空助力式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组成部分有哪些
全液压制动系统由:充液阀、蓄能器、脚踏阀、钳盘制动器(或其他形式的制动器),以及制动尾灯开关,压力开关等组成。工作原理是压力油经由充液阀向蓄能器供油后,一路进入脚踏阀,脚踏阀实际上为一个脚踩的比例换向阀,然后进入轮胎旁的制动器。当制动力不够时可由蓄能器短时供油。还有一种是气推液形式的刹车。由发动机上的真空助力泵产生压力气体,推动刹车油缸,刹车油壶的右进入刹车油缸,起到增力的目的,然后进入制动器中。目前大多数制动器为碟刹,而不是鼓刹。
7. 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名词解释
由于液体传抄动有多向性,可袭以向任何方向传动。并且是比较简单和轻便,所以大多应用在轻型汽车上。液压制动一般有制动总泵及储油罐,油管和分泵、摩擦片等组成。踩下制动踏板,制动液从油罐进入总泵,经皮碗和活塞压缩进入油管达到分泵,然后经分泵皮碗及活塞的推理推动摩擦片对制动鼓或摩擦片作用产生制动力。
8. 气压增压式液力制动传动装置有那些主要部件组成
空气液压制动传动装置(油气复合式) 一、目的 气压制动的长处是小的踏板力和小的踏板行程,能产生大的促动力。液压制动之长是滞后时间短,摩擦件少,性能稳定,非悬架支承件少,行驶平顺性好,适用多种高性能制动器,可用双轮缸,更合理的布置双管路系统。 为了兼取气压制动和液压制动两者的优点,不少重型汽车采用了空气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它和真空加力装置的原理一样,只是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由于压缩空气的工作压力较大,多为(0.45~0.6)mpa,而真空式所具有的最大压力差,只能略等于大气压力。故加力气室小巧紧凑,安装位置不受限制,系统布局合理。 二、控制型式 这种制动传动装置,由于控制阀的安装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控制型式: (1)直接控制式--利用气压控制阀同时直接控制两个单腔的增压器或一个双腔的增压器(又称气顶油式)。 (2)间接控制式--利用一个单腔液压主缸,同时控制两个带有气压控制阀的增压器(又称油控气、气顶油式)。 三、间接控制式的空气液压制动传动装置 (一)组成和构造特点 图20-67所示为双管路油控气、气顶油制动系统的组成。它由空气压缩机1、调压器2、贮气筒3、4组成加力气源。各管路分别装有2各自的空气增压器,用一个单腔液压主缸34控制。 图20-67 间接控制式的空气液压制动传动装置 1-空气压缩机;2-调压器;3、4-贮气筒,5、7-轮缸;6、9-空气增压器;8-制动主缸;10-气压表(二)空气增压器 1、空气增压器的组成 从图20-68看出:空气增压器是由加力气室17、辅助缸12和控制阀三部分组成。是气压和液压制动结构的变型体,故省略结构内容。 图20-68 间接控制的空气增压器简图 1-加力气室活塞;2-回位弹簧;3-控制阀活塞;4-放气螺钉;5-膜片芯管;6-空气滤清器;7-膜片;
8-排气阀;9-进气阀;10-放气螺钉;11-复合式单向阀;12-辅助缸;13-球阀;14-辅助缸活塞;
9. 制动系统如何分类 4、液压制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按制动系统的作用不同
制动系统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及辅助制动系统等。用以使行驶中的车辆降低速度甚至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行车制动系统;用以使已停驶的车辆驻留原地不动的制动系统则称为驻车制动系统;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保证车辆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应急制动系统;在行车过程中,能够降低车速或保持车速稳定,但不能将车辆紧急制停的制动系统称为辅助制动系统。上述各制动系统中,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是每个车辆都必须具备的。
2)按制动操纵能源不同
制动系统可分为人力制动系统、动力制动系统和伺服制动系统等。以驾驶员的肌体作为唯一制动能源的制动系统称为人力制动系统;完全靠由发动机的动力转化而成的气压或液压形式的势能进行制动的系统称为动力制动系统;兼用人力和发动机动力进行制动的制动系统称为伺服制动系统或助力制动系统。
点击进入看图评论
3)按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不同
制动系统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电磁式等。同时采用两种以上传输方式的制动系统称为组合式制动系统。
2.制动系统的一般工作原理
制动系统的一般工作原理是,利用与车身(或车架)相连的非旋转元件和与车轮(或传动轴)相连的旋转元件之间的相互摩擦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的趋势。
图3-20所示的是一种简单的液压制动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点击进入看图评论
图3-20制动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1—制动踏板;2—主缸推杆;3—主缸活塞;4—制动主缸;5—油管;6—制动轮缸;7—轮缸活塞;8—制动鼓;9—摩擦片;10—制动蹄;11—制动底板;12—支承销;13—制动蹄复位弹簧
一个以内圆面为工作表面的金属制动鼓固定在车轮轮毂上,随车轮一起旋转。在固定不动的制动底板上,有两个支撑销,支撑着两个弧形制动蹄的下端。制动蹄的外圆面上装有摩擦片。制动底板上还装有液压制动轮缸,用油管与装在车架上的液压制动主缸相连通。主缸中的活塞可由驾驶员通过制动踏板机构来操纵。
当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使活塞压缩制动液时,轮缸活塞在液压的作用下将制动蹄片压向制动鼓,使制动鼓减小转动速度,或保持不动。
汽车上设置有彼此独立的制动系统,它们起作用的时刻不一样,但它们的组成却是相似的。它们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及改喜传能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如气压制动系统中的空气压缩机、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液压油泵、人的肌体等
。(2)控制装置:包括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的各种部件,如制动踏板等。
(3)传动装置: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如制动总录、制动分栗及连接管路等。
(4)制动器: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制动力)的部件。
较为完善的制动系统还具有制动力调节装置、报警装置、压力保护装置等附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