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汽车厂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机械伤害的事故其主要原因有:
1.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如人进入设备(球磨机等)检修、检查作业,不切断电源,未挂不准合闸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也有的因当时受定时电源开关作用或发生临时停电等因素误判而造成事故。也有的虽然对设备断电,但因未等至设备惯性运转彻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样造成严重后果;
2.缺乏安全装置。如有的机械传动带、齿机、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没有完好防护装置;还有的人孔、投料口绞笼井等部位缺护栏及盖板,无警示牌,人一疏忽误接触这些部位,就会造成事故;
3 .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一种是有了紧急情况不立即停车;另一种是好几台机械开关设在一起,极易造成误开机械引发严重后果;
4.机械设备带病运行,不符合安全要求;
5.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卡料、上皮带蜡等作业;
6.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采样、干活、借道、拣物等); 7.不具操作机械素质的人员上岗或作业人员操作失误。
二、机械事故造成的伤害主要种类有:
1.机械设备零、部件作旋转运动时氇成的伤害。例如机械、设备中的齿轮、支带轮、滑轮、卡盘、轴、光杠、丝杠、供轴节等零、部件都是作旋转运动的。旋转运动造成人员伤害的主要形式是绞隽和物体打击伤。
2.机械设备的零、部件作直线运动时造成的伤害。例如锻锤、冲床、切钣.几的施压部件、牛头刨床的床头、龙门刊床的床面及桥式吊车大、小车和升降-几构等,都是作直线运动的。作直线运力的零、部件造成的伤害事故主要有压伤、砸伤、挤伤。
3.刀具造成的伤害。例如车床上的车刀、铣床上的铣刀、钻床上的钻头、磨床上的磨轮、锯床上的锯条等等都是加工零件用的刀具。刀具在加工零件时造成的伤害主要有烫伤、刺伤、割伤。
4.被加工的零件造成的伤害。机械设备在对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有可能对人身造成伤害。这类伤害事故主要有:①被加工零件固定不牢被甩出打伤人,例如车床卡盘夹不牢,在旋转时就会将工件甩出伤人。②被加工的零件在吊运和装卸过程中,可能造成砸伤。
5.电气系统造成的伤害。工厂里使用的机械设备,其动力绝大多数是电能,因此每台机械设备都有自己的电气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机、配电箱、开关、按钮、局部照明灯以及接零(地)和馈电导线等。电气系统对人的伤害主要是电击。
6.手用工具造成的伤害。
7.其他的伤害。机械设备除去能造成上述各种伤害外,还可能造成其他一些伤害。例如有的机械设备在使用时伴随着发生强光、高温,还有的放出化学能、辐射能,以及尘毒危害物质等等,这些对人体都可能造成伤害。
三、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有:
1.检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和设专人监护的制度。机械断电后,必须确认其惯性运转已彻底消除后才可进行工作。机械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必须对现场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全部彻底撤离才可取牌合闸。检修试车时,严禁有人留在设备内进行点车;
2.机械设备各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各人孔、投料口、螺旋输送机等部位必须有盖板、护栏和警示牌;作业环境保持整洁卫生;炼胶机等人手直接频繁接触的机械,必须有完好紧急制动装置,该制动钮位置必须使操作者在机械作业活动范围内随时可触及到;
3.各机械开关布局必须合理,必须符合两条标准:一是便于操作者紧急停车;二是避免误开动其他设备;
4.加强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检查,建立完善安全巡检制度,及时消除设备安全隐患,严禁设备带病运行。对机械进行清理积料、捅卡料、上皮带腊等作业,应遵守停机断电挂警示牌制度;
5.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因素大的机械作业现场,非本机械作业人员因事必须进入的,要先与当班机械作者取得联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进入;
6.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作业中,必须精心操作,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严禁无证人员开动机械设备
『贰』 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是什么
⑴置防护装置
要求是,以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m之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联轴节、带轮、齿轮、飞轮、链轮、电锯等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都必须设置防护装置。
对防护装置的要求:
a、安装牢固,性能可靠,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b、适合机器设备操作条件,不妨碍生产和操作;
c、经久耐用,不影响设备调整、修理、润滑和检查等;
d、防护装置本身不应给操作者造成危害;
e、机器异常时,防护装置应具有防止危险的功能;
f、自动化防护装置的电气、电子、机械组成部分,要求动作准确、性能稳定、并有检验线路性能是否可靠的方法。
⑵机器设备的设计,必须考虑检查和维修的方便性。必要时,应随设备供应专用检查,维修工具或装置。
⑶为防止运行中的机器设备或零部件超过极限位置,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
⑷机器设备应设置可靠的制动装置,以保证接近危险时能有效地制动。
(2)金属切削机械的防护装置扩展阅读
1、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
3、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4、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
5、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
『叁』 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因素
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因素
1.机床的危害因素
(1)静止部件的危害因素。切削刀具与刀刃,突出较长的机械部分,毛坯、工具和设备边缘锋利飞边及表面粗糙部分,引起滑跌坠落的工作台。
(2)旋转部件的危害因素。旋转部分,轴,凸块和孔,研磨工具和切削刀具。
(3)内旋转咬合。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面的咬合;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
(4)往复运动和滑动的危害。单向运动,往复运动或滑动,旋转部件和滑动之间,振动。
(5)飞出物。飞出的装夹具或机械部件,飞出的切屑或工具。
2.机床常见事故
(1)设备接地不良、漏电,照明没采用安全电压,发生触电事故。
(2)旋转部位楔子、销子突出,没加防护罩,易绞缠人体。
(3)清除铁屑无专用工具,操作者未戴护目镜,发生刺割事故及崩伤眼球。
(4)加工细长杆轴料时尾部无防弯装置或托架,导致长料甩击伤人。
(5)零部件装卡不牢,可飞出击伤人体。
(6)防护保险装置、防护栏、保护盖不全或维修不及时,造成绞伤、碾伤。
(7)砂轮有裂纹或装卡不合规定,发生砂轮碎片伤人事故。
(8)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易发生绞手事故。
『肆』 金属切削机械是什么
1915年,俄国人,乌萨乔夫将热电偶插到靠近切削刃的小孔中测得了刀具表面的温度(常称人工热电偶法),并用实验方法找出这一温度同切削条件间的关系1924~1926年,英国人E.G.赫伯特、美国人H.肖尔和德国人K.科特文各自独立地利用刀具同工件间自然产生热电势的原理测出了平均温度(常称自然热电偶法)。1938~1940年美国人H.厄恩斯特和M.E.麦钱特利用高速摄影机通过显微镜拍摄了切屑形成过程,并且用摩擦力分析和解释了断续切屑和连续切屑的形成机理。4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系统地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近代技术和先进的测试手段,取得了很多新成就,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例如,美国人S.拉马林加姆和J.T.布莱克于1972年通过扫描电镜利用微型切削装置对切屑形成作了动态观察,得到用位错力学解释切屑形成的实验根据。
『伍』 ③机械加工车间常见的防护装置有哪些主要作用是什么
在机械设备的来传动带、源明齿轮接近于地面的联轴节、转动轴、皮带轮、飞轮、砂轮和电锯等危险部分,都要装设防护装置。对压力机、碾压机、压延机、电刨、剪板机等压力机械的旋压部分都要有安全装置。防护罩用于隔离外露的旋转部分,如皮带轮、齿轮、链轮、旋转轴等。防护挡板、防护网有固定和活动两种形式,起隔离、遮挡金属切屑飞溅的作用。防护栏杆用于防止高空作业人员坠落或划定安全区域。总体来说,防护装置的形式主要有固定防护装置、联锁防护装置和自动防护装置.
『陆』 金属切削加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与技术的图书目录
第一章 金属切削加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一、金属切削加工机械的安全要求
二、金属切削加工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车削加工安全检查袁
四、钻削加工安全检查表
五、铣削加工安全检查表
六、镗削加工安全检查表
七、磨削加工安全检查表
八、刨削加工安全检查表
第二章 金属切削加工机械安全技术
一、金属切削加工概述与危险因素
二、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要求
三、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
四、金属切削加工生产作业环境的要求
五、金属切削机床的安全技术
六、机械伤害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
第三章 金属切削加工机械安全操作技术与管理参考
一、金属切削机床安全作业标准
二、机械加工企业的常见事故分析与防范措施
三、机床安全防护装置的特点类型与要求
四、金属切削机床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五、普通车床伤害的与预防
六、磨削加工中的安全技术
七、对钻削伤害事故的预防
八、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
九、设备事故的预防和控制
十、开展“6S”活动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第四章 金属切削加工机械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一、更换三爪自定心卡盘违章 操作造成的伤害事故
二、操作车床时神慊比惚食指被卡盘划伤的伤害事故
三、操作机床误触开关造成的伤害事故
四、违章戴手套操作旋转机床造成的伤害事故
五、违章戴手套操作车床造成的伤害事故
六、未戴工作帽造成的伤害事故
七、违章戴手套操作铣床造成的伤害事故
八、未穿好工作服造成的伤害事故
九、工作服被缠绕造成的伤害事故
十、大型工件倾倒造成的伤害事故
十一、钻削违章作业造成的伤害事故
十二、未经允许擅自操作钻床造成的伤害事故
十三、违章操作立钻造成的伤害事故
十四、违章戴手套操作台钻造成的伤害事故
十五、未紧固安全防护罩造成的伤害事故
十六、操作工脚底打滑造成的伤害事故
后记
『柒』 机械设备有哪些
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机械设备运行时,其一些部件甚至其本身可进行不同形式的机械运动。机械设备由驱动装置、变速装置、传动装置、工作装置、制动装置、防护装置、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
包装机械根据包装物与包装材料的供给方式,可分为全自动包装机械及半自动包装机械;若按包装物的使用范围划分,可分为通用包装机、兼用包装机及专用包装机;而依包装种类可分为个包装机、内包装机及外包装机等。用于加工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包装机械包括复合材料加工机械、制袋机械、塑料中空容器加工机械等。
包装机械是包装工业的一大门类产品,它给行业提供必要的技术设备,以完成所要求的产品包装工艺过程。
包装设备包括合成包装材料制造、印刷和容器成型等工序的机械和设备,是将原料经加工、印刷、成型等转换成包装容器的机器。该类设备大多数是成套生产线,与工艺和原料关系十分密。
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以下12类:
⑴、农业机械: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械等。
⑵、重型矿山机械:冶金机械、矿山机械、起重机械、装卸机械、工矿车辆、水泥设备、窑炉设备等。
⑶、工程机械:叉车、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等。
⑷、石化通用机械:石油钻采机械、炼油机械、化工机械、泵、风机、阀门、气体压缩机、制冷空调机械、造纸机械、印刷机械、塑料加工机械、制药机械等。
⑸、电工机械:发电机械、变压器、电动机、高低压开关、电线电缆、蓄电池、电焊机、家用电器等。
⑹、机床: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铸造机械、木工机械等。
⑺、汽车:载货汽车、公路客车、轿车、改装汽车、摩托车等。
⑻、仪器仪表:自动化仪表、电工仪器仪表、光学仪器、成分分析仪、汽车仪器仪表、电料装备、电教设备、照相机等。
⑼、基础机械:轴承、液压件、密封件、粉末冶金制品、标准紧固件、工业链条、齿轮、模具等。
⑽、包装机械:包装机、装箱机、输送机等。
⑾、环保机械:水污染防治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等。
⑿、其他机械。
冲压设备
冲压设备必须具备以下安全设施:
⒈冲压设备上应有铭牌、各种操作指示、安全与警告性指示;
⒉电源接线应规范,设备的电缆不应有损伤,防止老化;
⒊冲压设备上的配电箱门锁应带钥匙,开门自动切断电源;
⒋单次、连续、脚踏冲压等操作的转换应采用带钥匙锁定的转换开关;
⒌冲压设备单次行程操作时,不得出现连续冲压行程;
⒍对选用连续行程操作时,应在操作过程中设有预控动作环节;
⒎冲压设备上必须有紧急停止按钮,并应能自锁;
⒏脚踏操作与手操作间应具有连锁控制;
⒐对露于机身外和机身顶部的传动齿轮、皮带轮、飞轮、杠杆等传动零部件,均应装设防护罩;
⒑脚踏操作装置采用脚踏板式,以脚踏进行电气开关控制,并能自动复位;
⒒脚踏板的上部及两侧应有防护罩,踏板应防滑;
⒓冲压设备必须具有防止手进入模具闭合区的安全防护措施,使用单位应根据冲压设备种类、生产产品工件形状等不同情况,采取自动进出料、加装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模具及使用取送料专用工具等冲压作业安全措施。
定期对电气系统的三项试验(保护接地、绝缘、耐压试验),进行测试,并有测试报告。
每台冲压设备都应取得《冲压设备安全准用证》,并在有效期内。
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特种设备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
客运索道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柔性绳索牵引箱体等运载工具运送人员的机电设备,包括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
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
结构
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其主要危险部位如下:
⑴、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等。
⑵、旋转的轴,包括连接器、心轴、卡盘、丝杠和杆等。
金属刨床
金属刨床
⑶、旋转的凸块和孔处。含有凸块或空洞的旋转部件是很危险的,如风扇叶、凸轮、飞轮等。
⑷、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如齿轮、混合辊等。
⑸、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如辐条手轮或飞轮和机床床身、旋转搅拌机和无防护开口外壳搅拌装置等。
⑹、接近类型,如锻锤的锤体、动力压力机的滑枕等。
⑺、通过类型,如金属刨床的工作台及其床身、剪切机的刀刃等。
⑻、单向滑动部件,如带锯边缘的齿、砂带磨光机的研磨颗粒、凸式运动带等。
⑼、旋转部件与滑动之间,如某些平板印刷机面上的机构、纺织机床等。
『捌』 机械安全技术的图书目录
第一章机械安全概述第一节●机器的组成
第二节●机械危害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机械危害
二、产生机械危害的各种因素
三、造成机械事故的原因
第三节●机械的本质安全性
一、安全
二、本质安全性
三、机械的本质安全
第四节●机械安全的基本要求
一、对机械设备结构的要求
二、对控制机构的要求
三、对防护装置的要求
四、对检验与维修的要求
五、安全标志和安全色
六、标牌
七、技术文件
第二章机械安全设计第一节●机械安全设计的基本技术原则
一、对所设计的机械进行风险评价
二、优先采用本质安全措施
三、符合人类功效学的准则
四、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五、按考虑机械安全措施的原则和设计程序进行安全
设计
第二节●机械安全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机械的安全设计
二、安全设计的方法及应用
三、机械安全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
一、安全防护装置的类别
二、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
三、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
第四节●机械的安全使用信息及附加预防措施
一、机械的安全使用信息
二、附加预防措施
第三章各类机械的安全技术第一节●金属切削机床的安全
一、车削加工的伤害事故及预防
二、铣床的伤害事故及预防
三、钻床的伤害事故及预防
四、镗床的伤害事故及预防
五、刨床的伤害事故及预防
六、磨削加工的伤害事故及预防
七、金属切削车间的组织措施
第二节●冲压机械的安全技术
一、冲压作业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二、冲压机床的安全防护装置
三、冲压机床的进出料装置
四、冲压安全的组织措施
第三节●木工机械的安全技术
一、木工机械的伤害事故
二、木工机械的防护装置
三、木工机械的安全操作
第四章热加工安全技术第一节●热加工中的危险及有害因素
一、铸造生产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二、锻造生产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三、热处理生产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四、焊接作业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第二节●铸造安全技术
一、对铸造生产中危害的防护措施
二、安全技术要求
第三节●锻造安全技术
一、锻造生产设备及锻造生产的危害
二、安全措施
三、安全要求及安全防护
四、锻造设备安全操作要点
第四节●热处理安全技术
一、热处理工序主要加热设备
二、热处理生产设备的防护措施
三、对工作场所的安全要求
四、热处理炉及淬火槽的安全防护
五、热处理安全操作要点
六、化学热处理安全
七、冷处理的安全操作
八、酸洗的安全操作及钢的表面处理
第五节●电焊安全技术
一、手工电弧焊安全技术
二、埋弧焊的安全技术
三、气体保护焊的安全技术
四、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安全技术要求
五、碳弧气刨安全技术
六、电阻焊的安全技术
第五章机械安全认证第一节●机械安全认证的依据及组织机构
一、机械安全认证的依据
二、机械安全认证组织机构
第二节●机械安全认证规则与程序
一、机械安全认证规则
二、机械安全认证程序
第三节●机械安全认证获证后的监督
一、获准认证后质量体系的监督审核
二、获准认证后产品安全性能的监督检验
三、监督复查结果的处理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