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防止造成起吊钢丝绳脱钩的安全装置
吊车复常用钢丝绳品种有磷化涂制层钢丝绳、镀锌钢丝绳、不锈钢丝绳或涂塑钢丝绳,大气环境中使用,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使用寿命最长,重腐蚀环境优选热镀锌—磷化双涂层钢丝绳。
吊钩,如下图,那个压片就是防止钢丝绳脱钩的装置
『贰』 正泰630低压万能断路器不负载可以合闸,负载就跳闸有欠压脱钩装置求高人指点谢谢,急急
1. 测量欠压的电压值,看是否在工作电压值
2. 控制器内部的磁通坏掉了,这个你要专先试下无负载的情属况下是否有跳闸?要是抽屉式的,在实验位置测试,要是能合闸,而且不跳闸,那就是控制器内部的磁通坏掉了
3. 合闸了过载电流值,检查线路
『叁』 标准贯入试验
一、试验设备及操作技术要点
1.试验设备
标准贯入试验的设备包括:标准贯入器、触探杆、穿心锤与锤垫四部分,见图4-4所示。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设备规格已经统一,见表4-8。
表4-8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
图4-4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单位:mm)
1—贯入器靴;2—由两半圆形管合成的贯入器身;3—出水孔;4—贯入器头;5—触探杆;6—锤垫;7—穿心锤
2.试验的操作技术要点
(1)为保证标准贯入试验孔的质量,要求采用回转钻进,以尽可能减少对孔底土的扰动。当钻进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停止钻进。
还应注意的是:①仔细清除孔底残土到试验标高;②在地下水位以下钻进时,或遇承压含水砂层时,孔内水位应始终高于地下水位,应保持孔底土处于平衡状态,以减少对土的振动扰动;③当下套管时,要防止套管超过试验标高,否则会使N值偏大;④缓慢下放钻具,避免孔底土的扰动;⑤为防止涌砂或塌孔,应采用泥浆护壁。
(2)为保证锤击时钻杆不发生侧向晃动,钻杆应定期检查,使钻杆弯曲度小于0.1%,接头应牢固。
(3)穿心锤落距为76cm,应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并减小导向杆与锤之间的摩阻力,避免锤击时的偏心和侧向晃动,以保持锤击能量恒定。
(4)试验时,先将整个杆件系统连同静置于钻杆上端的锤击系统,一起下到孔底。首先将贯入器以每分钟15~30击的速度打入土层中15cm,以后开始记录打入30cm的锤击数,即为实测锤击数N。当N>50击,而贯入度未达30cm时,可记录50击的实际贯入深度,终止试验。按实际50击时的贯入度ΔS(cm),按式(4-15)计算贯入30cm的锤击数。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5)提出贯入器,取出贯入器中的土样进行鉴别、描述、记录,保存土样备用。
(6)最后绘出击数N和贯入深度(H)的关系曲线(图4-3)。
二、成果的校正
试验的影响因素是很复杂的。其中有些因素可通过标准化的办法使其统一以减少对试验成果的影响,如设备、落锤方法、试验方法等影响因素属于此类;但另一些因素如杆长,地下水位、上覆压力等,则是无法人为控制的。
1.杆长的影响
触探杆长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国内外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两种代表性的分析理论,即:古典的牛顿碰撞理论及弹性杆件中波动理论。
按牛顿碰撞理论,随杆长增长,杆件系统受锤击碰撞后用于贯入土中的有效能量逐渐变小;而按弹性波动理论,随杆长的增长,有效能量却是逐渐增大,超过一定杆长后,有效能量趋于定值。
国内对此因素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意见: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7-89)规定杆长>3m时锤击数按下式进行杆长修正:
N=αN′ (4-16)
式中:N为标贯试验经杆长修正后的锤击数;N′为实测的标贯击数;α为长度修正系数,查表4-9。
表4-9 探杆长度校正系数α表
该表中α值,实际上是以牛顿碰撞理论为基础计得的。
如用弹性杆件波动理论,当杆长 l≥14m,α=1.0;当杆长小于14m,由于输入钻杆的锤击能量随着杆长变短而变小,使击数值偏大,α偏小,故不做杆长修正。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规定不进行杆长修正。
2.地下水位影响的校正
Terzaghi和Peck提出,当实测N′>15的饱和粉细砂,建议用下式校正: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交通部《港口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范》规定,当用N值确定砂土的相对密度Dr及内摩擦角φ值时,对地下水位以下的中、粗砂层的N值,宜按下式校正:
N=N′+5 (4-18)
3.上覆压力影响的校正
长期以来国内不考虑上覆压力的影响。
三、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应用
根据标准贯入试验的锤击数,可对砂土、粉土、粘性土的物理状态,土的强度、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砂土和粉土的液化,成桩的可能性等作出评价。
1.评定土的强度指标
评定砂土的内摩擦角φ及粘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Cu有多种方法:
(1)Terzaghi和Peck提出粘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Cu为:
Cu=(6~6.5)N (4-19)
(2)Gibbs和Holtz统计的砂土经验关系式为: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式中:σv0为上覆压力(t/m2)。
(3)Behpoor结合60项工程,对伊朗的亚粘土及粉质粘土(N<25击),得:
qu=15N(kPa) (4-21)
(4)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于1950~1960年期间,在我国东南沿海诸省的101项工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试验资料,统计出标贯击数与无侧限抗压强度qu的关系式有:
对粘土地基,有792个标贯试验,Ip>17,粘粒含量0%~87%,得:
qu=14N+3(kPa) (4-22)
对壤土地基,共有596个标贯试验,Ip=7~17,粘粒含量为0%~54%,得:
qu=15.3N(kPa) (4-23)
2.评定砂土的相对密度和密实程度
直接按N值判定砂土的密实程度,见表4-10。
表4-10 直接按N值判定砂土的紧密程度
3.评定粘性土的稠度状态
用N与粘性土的稠度状态建立相关关系,国内外均有研究。Terzaghi和Peck(1946)提出的标贯击数与稠度状态关系,见表4-11。武汉冶金勘察公司曾用149组资料得到标贯击数与稠度状态统计的经验关系,基本上与Terzaghi及Peck(1948)的结果相近。据表4-12就可以得到土对应于N值的稠度状态。
表4-11 粘性土N与稠度状态关系(Terzaghi和Peck)
表4-12 N与液性指数IL的关系
4.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
国外在以标贯试验确定粘性土地基的承载力时,一般是由N值推求抗剪强度或无侧限抗压强度qu,再按理论公式计算承载力。
在国内,着重开展标贯试验与载荷试验对比研究,并提出经验关系。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对砂性土承载力标准值,列于表4-13,对粘性土承载力标准值,列于表4-14。
表4-13 N值与砂性土承载力标准值fk的关系
表4-14 N值与粘性土承载力标准值fk的关系
国内很多单位也提出不少地区性的经验公式,使用时要注意地区性、土类的差异。
5.评定土的变形参数
用标贯试验估算土的变形参数时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与平板载荷试验对比,得出变形模量E0;另一种是与室内压缩试验对比,得出压缩模量Es值。一些经验关系式见表4-15所列。
表4-15 N值与E0或Es的经验关系式
6.预估单桩承载力及选择桩尖持力层
(1)求单桩承载力 用标贯击数直接估算桩端和桩周极限承载力,国外已有些经验可供借鉴。施默特曼(J H Schmertmann,1969)提出按表4-16估算打入桩单桩承载力。应用范围:N=5~60。N<5时,用N=0计;N>60时,用N=60计。
表4-16 利用N值估算桩端极限阻力qbu和桩周极限阻力qsu
注:qc为静力触探的贯入阻力;摩阻比即静力触探侧壁阻力和锥尖阻力之比。
日本《建筑钢管桩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在持力层为砂土时,桩端极限阻力为: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式中:N1为桩尖以下2d范围内的N平均值;N2为桩尖以下10d范围内的N平均值;d为桩身直径。
桩周总极限摩阻力为: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式中:Ns为桩周为砂土部分N的平均值;Nc为桩周为粘性土部分N的平均值;As,Ac分别为桩在砂土层和粘性土层部分的侧面积。
北京地质勘察处研究所,曾收集31组试桩与标准贯入试验求单桩承载力的对比资料,提出以下公式求钻孔灌注桩极限承载力q: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式中:q为灌注桩极限承载力(t);lc、ls分别为桩身在粘性土部分与砂土部分的长度(m);
当孔底虚土厚度H>0.5m时,则采用下式: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2)选择桩尖持力层 利用标准贯入试验选择桩尖持力层,从而确定桩的长度是一个比较简便和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地层变化较大的情况更具突出的优点。
根据国内、外的工程实践,对于打入式预制桩,常选N=30~50击作为持力层。对广州地区的残积层N=30就可满足桩长15~20m对持力层的要求。但应用时应结合地区经验来考虑,如上海,一般在60m以下才出现N≥30击的地层;多用半支承半摩擦桩,即可把桩尖持力层选在地下35m及50m上下的N=15~20击的中密粉细砂及粘土层上。实践证明,这也是合理可靠的。
7.液化判别
20世纪60年代,Seed等人在对美国阿拉斯加地震及日本新泻地震的研究中,提出以标准贯入试验的N值为主要指标的“剪应力比-标准贯入法”是很有影响的。
在中国邢台、海城、唐山地震后,结合现场调查并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参考Seed等人的成果,提出了以标贯击数N值为主要参数,同时考虑地震烈度、有效覆盖压力和地下水位等主要因素的砂土和轻亚粘土的可能液化判别式。该公式纳入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规定:当饱和土标贯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小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击数的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可按下式计算: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
式中:Ncr为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0为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表4-17);ds为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所处深度(m);dw为地面到地下水位的深度(m);pc为粘粒含量(%),当小于3或为砂土时,应采用3。
表4-17 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
注:括号内数值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 g和0.30 g的地区。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7-8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林宗元主编.2003.《简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孟高头.1997.《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所.2003.土工试验技术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唐贤强,谢瑛,谢树彬等.1993.《地基工程原位测试技术》,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王锺琦,孙广忠,刘双光等.1986.《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张喜发,刘超臣,栾作田,张文殊.1984.《工程地质原位测试》[M].地质出版社
『肆』 小型空气开关什么条件自动脱钩
空气开关跳闸是短路,过流,过载等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开关上线没有拧紧,有松动,造成发热。
2、开关触点压力不够,造成触点接触不好发热。
3、空气开关通过的电流大于空气开关本身的额定电流,换一个通俗说法就是,接该空气开关线路的总功率过大引起的负载过大而跳闸。
4、电线老化。
5、检查一下空气开关上的电源线接头是否连接紧固,如果没有松动的现象,一般是空气开关性能下降所致,更换质量好的;试一试如何,如果还不行,说明你家里的电源线路或某个电器存在漏电现象。
6、空气开关用久了,空气坏掉引起的跳闸,更换一个即可解决。
参考资料:http://wenku..com/link?url=Qg8GOqw6-CK92-_-V1DDm
『伍』 吊钩:有没有那种手工抓住东西,起吊后,再自动快速脱钩的装置
扬州市力神吊装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有内同产品。可以引进。
『陆』 原位测试与土工试验及其成果分析
原位测试与土工试验及其成果分析,是桂林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的一个重要内容。各类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要求岩土工程勘察提供详细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指标。这些参数必须通过室内或场地原位测试得到,在加以整理和分析之后,作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的一个重要部分。
1.3.1桂林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中所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
根据岩土条件,在桂林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中,目前所采用的原位测试方法主要列于表1.2。
表1.2 桂林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中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Table 1.2 Situ testing methods used commonly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 Guilin karst region
1.3.2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及标准贯入试验
1.3.2.1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
适用于深度小于4 m 的一般粘性土、粘性素填土和砂土层,表层岩溶塌陷地基密实度和地基承载力检测,此外,还常常用来检验地基处理的质量和效果。
1.3.2.1.1试验主要设备
轻型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圆锥触探探头、触探杆、穿心落锤三部分组成,落锤升降由人工操纵。
1.3.2.1.2试验主要步骤
(1)探头贯入土层之前,先在触探杆上标出从锥尖起向上每30 cm 的位置。
(2)一人将触探杆垂直扶正,另一人将10 kg穿心锤从锤垫顶面以上50 cm 处自由落体放下,锤击速率15~30击/min为宜。
(3)记录每贯入土层30 cm的锤击数N'10(击/30 cm)。
(4)为避免因土对触探杆的侧壁摩擦而消耗部分锤击能量,应采用分段触探的办法,即贯入一段距离后,将锥尖向上拔,使探孔壁扩径,再将锥尖打入原位置,继续试验。或每贯入10 cm,转动探杆一圈。
(5)当N'10>100或贯入15 cm 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
1.3.2.1.3资料整理
(1)轻型动力触探由于贯入深度浅,可不作杆长修正,即N'10 = N 10。
(2)绘制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 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
1.3.2.1.4试验成果的应用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目前当地主要还是参考原《建筑地基基础规范》( GBJ 7—89)的有关规定(表1.3),并结合当地经验确定f a值。
表1.3 一般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 10的关系Table 1.3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istic value fa of bearing capacity and N10 for general clayey soil
1.3.2.2重型动力触探(N63.5)试验
在桂林岩溶区,主要用于漓江一级阶地的卵石、砾石、砂类土的密实度确定和地基承载力确定,尤其是在一级阶地的塌陷地基中广泛运用。
1.3.2.2.1试验主要设备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的设备主要由圆锥触探头、触探杆及穿心落锤三部分组成,落锤升降由钻机操纵。
1.3.2.2.2试验主要步骤
(1)探头贯入土层之前,先测出锥尖到锤垫底面之间长度,即触探杆长度。
(2)待锤尖打入到预测位置时,从触探杆上标出从地面向上每10 cm 的位置。
(3)穿心锤自由落距76 cm,记录每贯入土层10 cm 的锤击数N'63.5。锤击速率宜为15~30击/min。
(4)每加上一根触杆时,需记录所加杆的长度,重新统计触探杆长度。
(5)如N'63.5>50,连续3次,可停止试验。
1.3.2.2.3资料整理
(1)触探杆长度的校正:
当触探杆长度大于2 m 时,需按下式校正:
N 63.5 =α·N'63.5
式中:N63.5——修正后的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
α——为触探杆长度校正系数,按表1.4选取。
(2)触探杆侧壁摩擦影响的校正:
对于砂土和松散-中密的圆砾、卵石层,触探深度在15 m 内,一般可不考虑侧壁摩擦的影响。
(3)地下水影响的校正:
对于地下水位以下的中、粗、砾砂和圆砾、卵石,锤击数(N 63.5)可按下式修正:
N 63.5 = 1.1N'63.5 +1.0
(4)绘制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63.5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
1.3.2.2.4试验成果的应用
(1)根据修正后的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 63.5,漓江一级阶地的卵石、砾石、砂类土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目前主要是查找表1.5确定,实际上表1.5主要是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所介绍的各种承载力查表综合而来。
表1.4 动力触探杆长度校正系数αTable 1.4 Correction factor α of drill rod length in dynamic penetration test
表1.5 卵石土、砂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与N63.5的关系Table 1.5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istic value fa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of cobble, sand and N63.5
(2)确定漓江一级阶地的卵石、砾石、砂类土的地基土的密实度;主要是参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见表1.6。
表1.6 卵石土密实度与N63.5平均值的关系Table 1.6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nsity of cobble and the average value of N63.5
(3)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E0:根据铁道部《动力触探技术规程》(TBJ18—87)中的变形模量E0与N63.5的关系,见表1.7确定。
表1.7 圆砾、卵石土的变形模量E 0与N 63.5平均值的关系Table 1.7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form ation molus of gravel,cobble and the average value of N63.5
1.3.2.3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是一种特殊的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一般粘性土等。该试验用质量为63.5 kg的穿心锤,以76 cm 的自由落距,将一定规格的标准贯入器预先打入土中0.15 cm,然后再打入0.30 cm,记录0.30 cm的锤击数,称为标准贯入击数(N)。
1.3.2.3.1试验设备
标准贯入试验由触探头(又称贯入器、对开式管筒)、锤垫及导向杆、落锤(质量为63.5 kg的穿心锤)三部分组成。落锤距离由自动脱钩装置控制。
1.3.2.3.2试验步骤
(1)先用钻具钻至欲测土以上15 cm,且应确认钻孔通畅无堵塞。
(2)标贯探头入土之前,先测出探头靴口到锤垫底面之间的长度及探杆长度。
(3)将探头压入欲测土表面,然后进行锤击,锤击速率为15~30击/min,锤击落距76 ±2 cm,先记录贯入15 cm 的预打击数,然后记下再贯入30 cm 的标贯实测击数N'。
(4)若需进行下一深度的贯入试验,一般应隔1 m 后再进行。
(5)整个标贯过程中,孔壁不能有垮坍或孔壁上软粘土等不能被挤出,以免造成探杆侧壁摩擦加大。
(6)拔出探入器,分开对开式管筒,取出筒内土样进行描述和试验。
1.3.2.3.3资料整理
探杆长度校正:当探杆长度大于3 m 时,需按下式修正:
N =α N ·N'
式中:N——修正后的标贯击数(击/30 cm);
αN——杆长修正系数,按表1.8确定。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对杆长修正作以下说明:我国一直用经过修正后的N 值确定地基承载力,用不修正的N值判别液化和判别砂土密实度。因此应按具体岩土工程问题,确定是否修正,且需在报告中说明。
表1.8 标贯试验杆长修正系数αNTable 1.8 Correction factor αN of drill rod length in 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
1.3.2.3.4试验成果的主要应用
(1)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目前主要还是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7—89)的规定,见表1.9和表1.10。
(2)确定地基土压缩模量Es及变形模量E0。主要参考《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所介绍成果,见表1.11。
(3)估算砂类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主要参考《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中的表,见表1.120
表1.9 砂土承载力特征值fak与N 的关系Table 1.9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istic value fak of bearing capacity of sand soil and N
表1.10 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k与N的关系Table 1.10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istic value fak of bearing capacity of clayey soil and N
表1.11 E0(MPa)或Es(MPa)与N的关系Table 1.11 Relationship between E0(MPa) or Es(MPa) and N
表1.12 砂土黏聚力c、内摩擦角φ与N 的关系Table 1.1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hesion c,friction angle φ of sandy soil and N
(4)判定砂类土的密实度。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中规定,见表1.13,标贯击数N值未加修正。
表1.13 标贯击数N 与砂土密实度的关系Table 1.13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w count N of SPT and the density of sand
(5)判定粘性土的稠密度状态。主要参考《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中的成果,见表1.14。
表1.14 粘性土的液性指数IL 与N的关系Table 1.14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quid index IL of clay and N
(6)预估单桩竖向承载力。主要参考《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中的成果,见表1.15。
表1.15 桩尖阻力P p、桩侧阻力Pf与N的关系Table 1.15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ile tip resistance Pp,pile side resistance Pf and N
(7)判别饱和砂土、粉土的液化。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 —2001)的规定,桂林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对于重要建筑物,可以提高1度进行抗震设防。《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01)规定对饱和砂土、粉土液化判定应采用标贯试验,在地面以下15 m 深度范围内,当饱和砂土、粉土实测标贯击数N'(未经杆长修正)小于下式N cr时,应判为可液化土。在桂林岩溶地区,主要是对建设在漓江一级阶地的重要建筑物进行饱和砂土、粉土的液化判别。
桂林岩溶区岩土工程理论与实践
式中:N cr——饱和土液化临界标贯锤击数;
N0— 饱和土液化判别基准标贯锤击数,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01)的规定选用;
ds——标贯试验深度(m);
dw——地下水位深度(m);
ρc——饱和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当pc<3时,取ρc=3。
(8)检验地基处理质量和加固效果。主要用来检测换土垫层、灌浆加固等地基处理后的地基密实度和地基承载力。
1.3.3岩土室内试验
室内试验包括物理性质试验和力学性质试验两大部分。桂林岩溶地区各类岩土的室内试验项目见表1.16,土的主要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见表1.17所示。当有其他特殊要求时,应制定专门的试验方案。
表1.16 岩土室内试验项目Table 1.16 The projects on geotechnical test in laboratory
表1.17 土的主要力学性质试验项目Table 1.17 Specific projects for main m echanical test of soil
1.3.4桂林红粘土物理力学参数分析
1.3.4.1桂林市红粘土物理性质的基本特征
(1)桂林市红粘土的孔隙比较大,压缩性较小,强度较高。孔隙比一般介于0.80~1.30之间。硬塑红粘土压缩系数一般在0.3 MPa-1以下,属中—低压缩性土;直接快剪实验的黏聚力值一般在50~100kPa;内摩擦角值为10°~35°。
(2)高液限,高塑性。根据桂林市工程勘察资料分析,液限含水量>60%的约占50%,塑性指数>20的约为70%。桂林市环城东路香山画苑、临桂县四塘乡政府地带的红粘土液限含水量最高分别为82%和86%,塑性指数则达39。
(3)饱和度高,天然密度大。红粘土的饱和度一般可大于90%,天然密度一般在18~20 kN/m 3之间,土颗粒密度2.7 g/cm 3左右。
1.3.4.2物理力学参数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
桂林红粘土是一种多种成因的特殊土,广泛分布在不同的岩溶地貌之上,红粘土的这些条件形成了其工程地质性质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横向分布和垂向分布的变化上。
1.3.4.2.1横向分布特征
受搬运、沉积过程的影响,比较而言,残坡积红粘土的含水量、孔隙比、液限较高,冲洪积的次生红粘土则较小;红粘土抗剪强度、压缩性一般也大于次生红粘土;但次生红粘土的透水性较红粘土大。
反映在地貌单元的分布上,不同地形地貌单元的红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据有关资料统计,峰林平原之上的红粘土的含水量、孔隙比、液限及压缩系数均较峰丛谷地、洼地大,见表1.18。
表1.18 桂林不同岩溶地貌单元红粘土物理力学性质Table 1.18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d clay in different terrain units in Guilin karstregion
1.3.4.2.2垂向分布特征
红粘土工程地质性质在垂直方向的变化比较鲜明,一般地说随深度的增加,红粘土中含水量增加,稠度状态逐渐从坚硬、硬塑、可塑过渡为软塑和流塑,相应的含水率、孔隙比、压缩系数等随深度的增加也变大,塑性状态随深度增加而由硬变软以至流塑,地基强度随深度增加而由高到低,故在纵向上的变化是不均匀的。红粘土在近地表3~5 m 范围内,一般处于坚硬或硬塑状态,其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在6 m 以下,土体一般呈软塑状态,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在溶沟、溶槽中,由于受地下水的补给或毛细作用,使地下水易在深部储存,故土的天然含水量往往大于液限,呈流塑状态,物理力学性质极差,不宜作为地基持力层。
研究还表明,在液性指数较小的条件下,红粘土的胀缩性具有下层大于上层的变化特点。这主要是由土层的含水量和物质成分所决定的。在剖面上,由于上层红粘土中氧化铁聚集和老化,使土的亲水性相对比下层弱,因而膨胀性能较差,而土的收缩性则主要是由于下层含水量大于上层之故。
次生红粘土在垂向上也具有类似的特征,随着深度的增加,稠度状态也经历坚硬、硬塑、可塑、软塑和流塑的过渡,相应地物理力学性质也逐渐变差。一般次生红粘土并非直接覆盖于基岩之上,而是覆盖于冲洪积形成的含卵砾石土层之上,与其一起形成次生红粘土的二元结构。此二元结构的下面才为基岩。
1.3.5桂林粉土、砂类土和卵石类土
桂林岩溶地区的砂类土和卵石类土,主要分布在漓江一级阶地,其成因为冲、洪积,从粉细砂到卵石,各种粒径范围的砂土在整个区域范围内均有分布,其主要的工程地质特征如下:
(1)粉土:漓江一级阶地区域内普遍分布,厚度一般为数十厘米至数米。为浅褐色,含少量石英砂粒及云母碎片,无光泽反应,韧性低,干强度低,摇振反应中等。湿—稍湿,呈松散—密实状态。
根据已有的室内土工试验及原位标准贯入试验结果,粉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范围见表1.19。
表1.19 粉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Table 1.19 Main index of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lt
(2)砂类土:漓江一级阶地区域内普遍分布,厚度一般为数十厘米至数米,多见粉细砂,为浅褐色-黄褐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含少量云母碎片,其颗粒形状呈不规则形—亚圆形,级配往往不良,且有时含有约10%以上的粘粒。湿—饱和,多为松散状态—稍密状态,由于堆积时间较短以及上覆土层厚度不大,受自重压实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区域内较少见中密—密实状态的砂类土。
该层砂土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其原位标准贯入试验N 值往往不大,粉、细砂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往往只有3~5击/30 cm。若完全以查表确定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会得出很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只有40~70 kPa左右,但根据当地的工程经验,该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以达到100 kPa,主要是考虑了该层在建筑物荷载的作用下,其孔隙迅速减小,沉降能够较快完成,承载能力得以提高的缘故。
(3)卵石:漓江一级阶地区域内普遍分布,厚度一般为数米至数十米不等,且其厚度受下伏基岩面起伏的影响变化较大。卵石成分主要为砂岩,含少量石英岩、花岗岩,呈圆一次圆状,粒径一般为20~80 mm,最大可达100 mm,含量约50%~80%,局部有增减,往往充填物为圆砾、砂及少量粘性土。
以典型的漓江一级阶地桂林市建干路福隆园场地为例[13],从上至下普遍分布松散、稍密、中密、稍密等4种状态的卵石层,该层的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结果统计见表1.200
表1.20 桂林市建干路福隆园场地卵石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Table 1.20 Results of DPT for Fulongyuan Venues in Jian'gan Road,Guilin
『柒』 强夯的重锤为什么要自动脱钩
在建筑工程的地基强夯处理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回填土或松软土层厚度较厚现象版(局部甚权至在10m以上),施工时就需要使用履带式起重机来起吊强夯柱锤至一定高度,然后让强夯柱锤脱钩,强夯柱锤自由落下后对地基进行加固,使得经过强夯加固的有效影响深度及深层地基承载力满足上部建筑的设计要求,以便进行下一步施工。但是由于履带式起重机原有的脱钩装置是普通的挂钩,挂钩在钢绳的拉动下只能作上下运动,无法倾斜,因而强夯柱锤在被吊至一定高度后其吊轴很难与挂钩分离,既耽误时间,又影响工作效率,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强夯柱锤被吊至设计高度后其吊轴可以自动与吊钩分离、工作效率高、安全性好、结构简单的新型强夯柱锤自动脱钩装置。
由于吊钩的竖臂的弧线形头部分别与支架体左销轴和支架体右销轴相切,因而在支架体左销轴和支架体右销轴作用下,吊钩也开始倾斜,强夯柱锤的吊轴便从吊钩的钩臂中脱出,击向地面,从而达到了自动脱钩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在强夯柱锤被吊至一定高度后其吊轴可以自动与吊钩分离、工作效率高、安全性好、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使用方便的优点。
『捌』 强夯法处理地基工程用什么机械呢
1、夯锤
强夯锤锤重一般可取10~40t,底面方法多为圆形或多边形。夯锤的质料最好为铸钢,如条件所限,则可用钢板壳内填混凝土。夯锤底面宜对称设置若干个φ250~300mm与顶面贯穿的排气孔,以利于夯锤着地时坑底空气活络排出和起锤时减小坑底的吸力。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承认,关于砂质土和碎石填土,选用底面积为2~4m2较为适合;关于一般第四纪粘性土建议用3~4m2;关于淤泥质土建议选用4~6m2为宜。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25~40kPa,关于细颗粒土锤底静接地压力宜取较小值。
2、起重机具
起重机具的起重才干应大于1.5倍锤重,宜选用15t以上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的起重设备。当起重机吨位不行时,亦可采用加钢支腿的方法,选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可在臂杆端部设置辅佐门架,或选用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
3、脱钩器
选用自动脱钩设备:拉绳一端固定在锁柄上,另一端穿过转向滑轮固定在臂杆底部横轴上,当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时,开钩绳随即拉紧,一同脱钩设备打开,夯锤脱钩下落。选用此设备可保证每次夯击落距相同。脱钩器要求有满意强度,起吊时不发生滑钩;脱钩活络,能坚持夯锤平稳下落,一同挂钩便当、活络。
4、推土机
运用履带式推土机用作回填、整平夯坑。
5、检测设备
有标准贯入、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或简洁触探等设备以及土工常规试验仪器。
『玖』 吊钩防钢丝绳脱钩装置是什么
吊钩抄防钢丝绳脱钩装置是吊钩保险,即防止起吊钢丝绳由于角度过大或挂钩不妥时,造成起吊钢丝绳脱钩,吊物坠落事故的装置。
吊钩防钢丝绳脱钩装置限制绳索滑出,用于各种起重吊钩。
钢丝绳防脱槽装置是主要用以防止钢丝绳在传动过程中,脱离滑轮槽而造成钢丝绳。
(9)标准贯入自动脱钩装置扩展阅读:
起重吊钩防脱绳保险装置的包括:
抱箍、磁性体、销轴、 棘爪、钩头。
起重吊钩防脱绳保险装置包括的特征是:
在吊钩上用抱箍固定一磁性体,棘爪通 过销轴与钩头连接,磁力使棘爪的一端始终紧靠磁性体,另一端则紧靠钩头。
参考资料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建筑施工知识:塔式起重机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