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催芽 泡种 沉在水里的种子不出芽,浮在上面的出芽整齐,什么原因
沉在水里的种子还没吸足水分,还需要继续浸种催芽。将已经发芽的种子捞出,未发芽的种子用温水浸种24小时,看能不能发芽。
2. 实验室要做种子发芽试验,但一粒粒给种子排序太麻烦了也花时间
做实验就是需要慢的这个过程吧
3. 种子贮藏和种子催芽的原理,方法及各种贮藏,催芽方法的特点.
种子是有生命的,贮藏的原理就是减少其呼吸,减少生理活跃度,延长其寿命。主要有以下因素,种子干燥,减少水分,降低温度,增加惰性气体,减少氧气等。。。
催芽的原理就是促使其恢复生理活跃,主要是提供合适的湿度,水分,温度,光照,氧气等条件。
4. 实验室内使豌豆种子的萌发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控制好温度和水分。豌豆种子发芽的始温圆粒种为1~2℃,皱粒种为3~5℃,但低温下种子发芽缓慢,而在16~18℃时,4~6天就能出苗。
豌豆发芽过程中要吸收相当于种子本身重量的1~1.5倍的水分,空气相对湿度75%左右,土壤相对含水量在 70%左右。
5. 常用的种子催芽方法有哪些
催芽是通过人为措施,使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特别是长期休眠的种子,在一定的条件及理化方法刺激的作用下,打破种子休眠状态,促进种子迅速发芽,发芽整齐的过程。
种子通过催芽不仅可以解除休眠,而且可使幼芽适时出土,发芽迅速而整齐,缩短出苗期,提高场圃发芽率。同时还可增强苗木的抗性,提高苗木的产量及质量。播种前催芽处理,是育苗工作的主要措施。生产上常用的催芽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水浸催芽:
水浸催芽的目的是软化种皮,使种子吸水膨胀,有利于酶的活动,促进贮藏物质的水解,以供种子发芽需要。同时,浸种、洗种还能将种子内抑制剂溶解浸出,有利于打破种子休眠。
浸种的水温和时间根据种粒大小,种皮厚薄和化学成分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种粒大、种皮厚、浸种水温可高些。如合欢、皂角等水温可达80~90℃,而种子小、种皮薄的杨、柳、榆、泡桐等则多用冷水浸种。水温高时,持续时间不宜过长,种子与水的容积比例以1:3为宜,边倒水边搅拌,使其自然冷却。浸种超过12小时,要进行换水,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氧气,有利于种子萌发。种子吸水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种子特性和浸种时间,一般含脂肪多的种子比含蛋白质多的种子吸水多;含蛋白质多的种子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吸水量多,一般种子吸水量达到种子本身干重的25%~75%就能开始发芽。吸水多妨碍种子呼吸反而对种子发芽不利。
通过浸种而充分吸水膨胀后的种子,稍加晾干后即可播种(即仅浸种未催芽),或混以3倍湿沙,或放入容器中上用湿布或苔藓覆盖,放在温暖处催芽。上法应注意温度及通气状况的调节,当种子裂嘴露白占30%时即可播种。
生产中对强迫休眠的种子催芽时,可将净种后的种子让其充分吸水浸种,然后堆积在温暖处,加盖塑料薄膜,提温保湿,当有1/3种子露白时播种,既发芽整齐、迅速,又简单实用。
(二)层积催芽:
此法生产上使用广泛,效果好,尤其对生理休眠的种子,更需采用层积催芽,缺点是催芽时间较长。
层积催芽是把种子放在湿润、低温而通气的环境中,逐渐解除种子休眠,在播种后使种子发芽迅速整齐。
层积催芽使种子在一定温度及湿润条件下进行。首先,使种皮软化、增加透性,有利于胚的发育。同时使抑制剂如脱落酸、酚化物等逐渐分解,而生长激素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逐渐增加,以促进种子萌动。将抑制剂占优势转为生长激素占优势,这是打破休眠的关键变化过程。催芽过程还促进了种胚的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活动,使酶的活性加强,复杂的不溶性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转化为较简单的可溶性氨基酸、甘油及葡萄糖等供胚生长的需要,例如银杏种胚在层积中明显增大,并提早完成其生理后熟过程。因此,层积催芽是一种既简单又安全的催芽方法。
层积催芽示意图
(三)化学药剂催芽:
对种皮具蜡质、油质的种子如乌桕、漆树、花椒等可用1%的碱溶液或洗衣粉溶液或草木灰溶液浸泡去掉蜡质、油质后再进行催芽。对一些种皮不具油脂、蜡质的种子,如马尾松、刺槐等,用1%的苏打水浸种也具有软化种皮,促进种胚新陈代谢的作用。对种皮特别坚硬的种子,如皂荚,可用60%以上的浓硫酸浸种半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可大大缩短浸种时间。
此外,还可用植物激素如赤霉素发酵液(稀释5倍)处理,浸种24小时,对臭椿、白蜡、刺槐等种子,不仅可提高出苗率,而且能显著提高幼苗生长势。利用植物激素浸种时,一定要掌握适宜的溶液浓度和浸种时间,浓度过低,效果不明显,浓度过高对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
为了供给种子在发芽中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用硫酸铵、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等化肥及用微量元素如钙、镁、硫、铁、锌、铜、锰、硼、铝等盐类,以适当浓度的溶液,可单一或综合浸种,不仅可提高场圃发芽率,而且可加速苗木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提高苗木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但是微量元素浓度不能高,以免种子受害。一般硫酸铜可用0.05%、硼酸用0.02%,硫酸锌用0.2%,浸种24小时后取出,稍干后再浸水24小时,然后混沙催芽。
(四)物理方法催芽:
用声、光、电等物理因素处理种子,如用超声波、放射性物质、激光照射、微波处理、低频电流和高频电磁波处理等。对促进种子萌发都有显著效果。如对杜梨种子用超声波频率830千赫兹,强度为18瓦/厘米,时间为1~3分钟,可提高发芽率4~5倍。
6. 怎样进行种子催芽处理
浸种催芽有缩短种子萌发时间和促进出苗整齐、迅速的作用,浸种也常与种子消毒结合起来进行。常用的浸种方法:在清洁的小盆或大碗内,装入50~55℃温水,水量为种子体积的5倍。将种子浸入温水中并不断搅拌,待水温下降至30℃时停止搅拌,再浸泡8~12小时,使种子吸足水分,然后出水,沥干水分,用纱布包好,外面再包上浸湿的麻袋片或毛巾,置盆钵内进行催芽。这种方法称为温汤浸种,对辣椒疮痂病、菌核病有杀菌作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将种子用清水浸5~6小时,再放入1%硫酸铜溶液中浸泡5分钟或用福尔马林(40%甲醛)150倍液浸种15分钟,然后捞出,用清水洗净催芽。这种方法可防止辣椒炭疽病和疮痂病。第三种方法是将种子在清水中浸4小时,捞出后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20~30分钟,也可用2%氢氧化钠溶液浸种15分钟,清水洗净后催芽,这样做可使种子上病毒的活性钝化。
辣椒催芽温度为30℃。催芽过程中要常翻动种子包,每天用温水淋洗,使其受温均匀,经4~5天后出芽达60%~70%时即可播种。催芽温度的控制可使用恒温箱,也可将种子包放置火炉旁或加温温室的火道上,但要注意勿将种子烤干,保持温度及湿度均匀。芽出齐后,如有特殊原因,需延迟播种期时,可将温度降低至5~10℃之间,保持种子周围一定的冷凉环境。
7. 园林种子如何用硫酸浸泡种子催芽,时间用量操作方法
多采用播种和分根繁殖,播种于3月底4月初,将马兰种子用98%的浓硫酸处理10至15分钟,然后用流水冲后放入温室沙藏,保持湿润(以手握起成团,松手时散开为宜),并经常翻动,以保证种子发芽时间基本一致。待种子发芽30%至40%时,进行条播。也可用80℃左右的热水浸种后泡24小时,然后放入温室沙藏。分根一般于春秋季结合马蔺的定植进行。
8. 如何对种子进行药剂催芽。如何用药剂对种子进行催芽
这个主要是用营养液,种子泡营养液里拿出来就可以种上,但沉泡时间看是什么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