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图27所示为小刚设计的滑轮组装置.其中滑块A置于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水平面上,
(1)在4~6 s内,由表中记录知A匀速运动,此时B也匀速运动。绳子对B的拉力T,则可回2T=GB
T=GB/2=27/2=13.5N
绳子对A的拉力为13.5N.
(2)在2~4 s内,答重力GB做功W=GBh=50*1=50J
(3)在0~2 s,物体A没滑动,受静摩擦力f=T=GA/2=10N
2~4 s两段时间内, A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和4~6 s内摩擦力也是滑动摩擦力相等,为f=13.5N
【上面二种情况下都是滑动摩擦力,所以相等】
⑵ 如图所示为小刚设计的滑轮组装置
绳子拉力设为F
(1)4s~6s A匀速
2F=GB+G动 (这是以动滑轮为研究专对象)
F=18.5N
W=FS=18.5*2*2=74J
(2)
GB 的平均速度属=A的平均速度/2 (A是自由端)
GB 的平均速度=0.5m/s
GB 的平均功率=GB*VB=50*0.5=25W
(3)
在0~2s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A静止,静摩擦力=(GB+G动)/2=15N
2~4s两段时间内A受到的摩擦力:滑动摩擦=A匀速移动的摩擦=18.5N
⑶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图(1)小刚站在楼下,利用图示的滑轮组把重物运送到楼上.请你用笔划线的方法,帮
(1)如图,滑轮组用两段绳子承担物重;
(2)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所以陀螺下端为S极,上端为N极,受到重力和向上排斥的力的作用,如图所示.
⑷ 关于摩擦力
解:(1)在4~6 s内,GB=27 N,A和B均做匀速运动,A向左滑行的距离s3=4 m
A受水平绳的拉力F3=(GB+G)/2=18.5 N
WF3=F3s3=74 J
(2)在2~4 s内,重力GB=50 N,A向左滑行的距离s2=2 m
B下降的距离h2=s2/2=1 m
WGB=GBh2=50 J
功率P= WGB/t2= 25 W
(3)在0~2 s内,A和B均静止,GB=20 N,水平绳的拉力F1=(GB+G)/2=15 N
A在水平方向受拉力和静摩擦力作用,由力的平衡条件得f1=F1=15 N
在4~6 s内,由力的平衡条件得f3=F3=18.5 N
由题意,A在2~6 s内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所以A在2~4 s内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f2=f3=18.5 N
⑸ 下图是小刚设计的一个通过简单机械自动拉开开关的装置示意图。该装置主要由滑轮组
解:若开关刚好能被拉开,则拉力T等于6N,配重C的质量等于mC,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B端受水平台面支持力为零。
分别以杠杆AB及配重D、动滑轮、配重C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所如图甲、乙、丙所示。
以杠杆AB及配重D为研究对象时,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杠杆A端受到向下的压力为F1,杠杆B端受到向下的压力F和重力GD,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F1×OA=(CD+F)×OB ①
GD= mDg=1.5 kg×10 N/kg= 15 N
将GD=15 N,OA:OB =3:1,F=75 N代人①式解得:
F1=30 N
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时,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动滑轮受到向上的拉力为2T',受到向下的拉力为T1,受到向下的重为GP.
因为动滑轮受力平衡,所以有:
T1=2T' - Gp ②
Gp=mpg=0.2kg×10N/kg=2N
T'=T=6 N
将T'=6 N,GP=2 N代人②式解得:
T1=10N
以配重C为研究对象时,受力分析如图丙所示,配重C受到向下的重力为GC,受到向上的支持力为F1',受到向上的拉力为T1' 。
因为配重C受力平衡,所以有:
GC=T1'+F1' ③
将T1'=T1=10N,F1'=F1=30 N代人③式解得:
GC=40 N
。
采纳吧。。
⑹ 如图所示是小刚同学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和得到的数据记录表格,关于小刚的实
根据图示可知,n甲=3,n乙=5;
A、由第一次实验数据和s=nh可知专,n=
s |
h |
0.3m |
0.1m |
⑺ 图17是小刚同学设计 的一个通过简单机械自动拉开开关的示意图,该图装置主要由滑轮组配重c。 d以及
图是复小刚设计的一个通过制简单机械自动拉开开关的装置示意图。该装置主要由滑轮组、配重C、D以及杠杆AB组成,配重C通过细绳与动滑轮相连, 配重C、D分别通过支架固连在杠杆AB两端,支架与杠杆垂直。杠杆的B端放在水平台面上,杠杆可以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动,开关被拉开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动滑轮P的质量mP为0 2 kg,OA: OB =3:1,配重D的质量mD为1.5 kg,作用在D上的竖直向下的压力F为75 N,刚好拉开开关所需的拉力T为6N。杠杆、支架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
求:配重C的质量mC,等于多少千克,开关刚好能被拉开?
⑻ 右图是小刚设计的一个通过简单机械自动拉开开关的装置示意图
这个很难吗?简单点看,就是O点的左边和右边所受的力是和长度的比例正好相反。左边的力有开关拉力、P的重力和C的重力;右边有力F和D的重力。两边力之比是1:3.。这样会算了吗?
⑼ 图1甲是小刚第3次实验测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6N钩码从A位
(1)实验时,应将弹簧测力计竖直匀速向上拉动,此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①由图可知,注意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钩码上升高度h=0.050m,绳端移动距离s=35.0cm-20.0cm=15.0cm=0.150m;
②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绳端拉力F=2.4N;③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是:W有=Gh=6N×0.050m=0.3J;拉力做的总功是:W总=Fs=2.4N×0.150m=0.36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η=
W有 |
W总 |
0.3J |
0.36J |
s |
h |
0.500m |
0.100m |
⑽ (2012成都)如图所示为小刚设计的滑轮组装置.其中滑块A置于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水平面上,动滑轮重
(1)在4~6s内,GB=27N,A和B均做匀速运动,A向左滑行的距离s3=4m,
A受水平绳的拉力回:
F3=
1 |
2 |
1 |
2 |
1 |
2 |
1 |
2 |
WGB |
t2 |
50J |
2s |
1 |
2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