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下图是验证光合作用某过程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美国科学家
(1) 甲 乙 同位素标记法 进行对照
(2)增加 增加
(3)光合作用主要产物糖类的变化版情况是:在光饱和点以前,随权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其生成速率不断增大,当光照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其生成速率将基本不变。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光合作用CO2中的氧和水的去向问题,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水中的氧转变为氧气中的氧,而CO2中的氧转变为有机物中的氧和水中的氧。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光照强度增大光合作用增强;CO2浓度增大,光合作用的强度也增强,研究氧的转移过程采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两组相互对照,在光照强度还没有达到光饱和点之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增强,达到后再增强将基本保持不变,停止光照无原子氢和ATP供给,C3无法被还原,所以C3增多,C5减少。
希望可以帮到你。
⑵ 如图是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实验的装置图,请据图并结合你平时的实验体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
(1)在实验一中,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发生的现版象是快要熄灭的卫生香迅速复燃,权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2)在实验二中,绿色植物必需预先经过的处理是暗处理.
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阳光下几小时 后,各摘下一个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变蓝的是
乙 装置中的叶片,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
(3)综合上述两个实验的结论可知,绿色植物对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
⑶ 如图所示,为叶绿体中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1]的结构名称是______,上面分布有
(1)图中[1]的结构是类囊体,在类囊体的薄膜上面分布有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由于叶绿素含量较多,因此在活细胞中呈绿色.
(2)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图中Ⅰ)和暗反应阶段(图中Ⅱ).
(3)图中[2]水在光下被分解为氧气和[H],[H]为暗反应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的过程提供还原剂.
(4)暗反应阶段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二氧化碳的固定是指由一分子C5与一分子[6]二氧化碳结合形成两分子[7]三碳化合物,再经过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等一系列复杂过程最终合成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
故答案为:
(1)类囊体 色素和酶 绿色
(2)光反应 暗反应
(3)氧气和[H]
(4)6 二氧化碳 7 三碳化合物 糖类 脂肪
⑷ 下图为叶绿体中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上
(1)类囊体 光合色素及相关的酶 [2]水 (2)光反应 碳反应 (3)[4]ATP[5]NADPH (4)[6]CO 2 [7]C 3 [8]糖类 |
⑸ 如图是用来研究光合作用所需某项原料的实验装置图示,据图回答:(1)这项原料是______;对照组是______
(1)(2)从实验装置可以看出,甲装置把其中的一个叶片用玻璃罩隔离开来,通入通过浓NaOH的作用的气体,为了检验其吸收的二氧化碳是否彻底,实验中特地增加了澄清石灰水的瓶子,来检测通往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说明通入的气体仍含有二氧化碳,如果没有变混浊,说明通往的气体不含有二氧化碳.因而增加了实验的准确性.因此这项原料是二氧化碳,对照组是玻璃瓶外的叶片.
(3)酒精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后光照→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检验→冲掉碘液观察叶色.(4)将瓶内的叶片脱色--漂洗--染色--冲洗后,观察叶片变蓝.出现该现象的最可能的原因是由于瓶内的叶片原有的有机物没有运走耗尽.(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其表达式为:
⑹ 认真分析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若此装置需要一个
(1)二氧化碳清水(2)光合作用产生氧(2分)有光 (3)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2分)澄清石灰水(2分) (4)有把塑料袋扎在茎的基部(2分) ⑺ 下图为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7分)(1)瓶中加适量水后种子的呼吸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