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减速器的装置实验实验报告

减速器的装置实验实验报告

发布时间:2022-02-27 03:03:03

① 主减速器的结构,原理及装配的实训报告

这个你要知道减速器的原理,
通常来说,提供能量的,是电动机,但是电动机的转速非常高,大约1500转每分钟,
但是客户端,做功的是各种工作机,比如皮带机,斗提机,转速都比较慢,但是需要的扭矩非常大。

能量在转换的过程中,假设认为损耗非常的小,那么减速机输入和输出的功率是基本一致的。
减速机,就是降低了转速,增大了扭矩的 功能。
如果你学了材料力学,如果是材料一样的实心轴, 那么扭矩越大, 直径就越大。
既然输出轴的 转速低,扭矩大,那么直径就大啊, 所以输出轴粗。
同样, 输入轴转速高,扭矩小,没有必要做那么大的直径。

② 减速器拆装实验心得怎么写才好

1、实验前必须预习抄实习指导书,初步了解有关减速器装配图。
2、文明拆装、切忌盲目。拆卸前要仔细观察零部件的结构及位置,考虑好合理的拆装顺序,拆下的零部件要妥善安放好,避免丢失和损坏。禁止用铁器直接打击加工表面和配合表面。
3、注意安全,轻拿轻放。爱护工具和设备,操作要认真,特别要注意手脚安全。

③ 二级直齿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的课程设计及实验报告书

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 级 姓 名

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

布置形式: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Ⅰ)

传动简图

原始数据:

数据编号 1 2 3 4 5 6

运输带工作拉力F/N 800 850 900 950 1100 1150

运输带工作速度v/(m/s) 1.5 1.6 1.7 1.5 1.55 1.6

卷筒直径D/mm 250 260 270 240 250 260

工作条件:一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

使用期限:10 年

生产批量:10 套

动力来源:三相交流电(220V/380V )

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5% 。
提问者: 浪人5 - 试用期 一级 其他回答 共 1 条
这个是我好不容易才找到的,一个东东啊,你可以自己看看啊,就差不多能自己理解了。。。给我你的邮箱发给你啊!我的是[email protected]

目 录
设计任务书…………………………………………………2
第一部分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4
第二部分 V带设计………………………………………6
第三部分 各齿轮的设计计算……………………………9
第四部分 轴的设计………………………………………13
第五部分 校核……………………………………………19
第六部分 主要尺寸及数据………………………………21

设 计 任 务 书

一、 课程设计题目:
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简图如下)

原始数据:
数据编号 3 5 7 10
运输机工作转矩T/(N.m) 690 630 760 620
运输机带速V/(m/s) 0.8 0.9 0.75 0.9
卷筒直径D/mm 320 380 320 360

工作条件:
连续单向运转,工作时有轻微振动,使用期限为10年,小批量生产,单班制工作(8小时/天)。运输速度允许误差为 。
二、 课程设计内容
1)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2)传动件及支承的设计计算。
3)减速器装配图及零件工作图。
4)设计计算说明书编写。

每个学生应完成:
1) 部件装配图一张(A1)。
2) 零件工作图两张(A3)
3) 设计说明书一份(6000~8000字)。

本组设计数据:
第三组数据:运输机工作轴转矩T/(N.m) 690 。
运输机带速V/(m/s) 0.8 。
卷筒直径D/mm 320 。

已给方案:外传动机构为V带传动。
减速器为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第一部分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一、 传动方案(已给定)
1) 外传动为V带传动。
2) 减速器为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3) 方案简图如下:
二、该方案的优缺点:
该工作机有轻微振动,由于V带有缓冲吸振能力,采用V带传动能减小振动带来的影响,并且该工作机属于小功率、载荷变化不大,可以采用V带这种简单的结构,并且价格便宜,标准化程度高,大幅降低了成本。减速器部分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这是两级减速器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要求轴具有较大的刚度。高速级齿轮常布置在远离扭矩输入端的一边,以减小因弯曲变形所引起的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现象。原动机部分为Y系列三相交流 异步电动机。
总体来讲,该传动方案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适应工作条件、工作可靠,此外还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成本低传动效率高。
计 算 与 说 明 结果
三、原动机选择(Y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工作机所需功率: =0.96 (见课设P9)

传动装置总效率: (见课设式2-4)

(见课设表12-8)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见课设式2-1)

选择电动机为Y132M1-6 m型 (见课设表19-1)
技术数据:额定功率( ) 4 满载转矩( ) 960
额定转矩( ) 2.0 最大转矩( ) 2.0
Y132M1-6电动机的外型尺寸(mm): (见课设表19-3)
A:216 B:178 C:89 D:38 E:80 F:10 G:33 H:132 K:12 AB:280 AC:270 AD:210 HD:315 BB:238 L:235
四、传动装置总体传动比的确定及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1、 总传动比: (见课设式2-6)

2、 各级传动比分配: (见课设式2-7)

初定

第二部分 V带设计

外传动带选为 普通V带传动
1、 确定计算功率:
1)、由表5-9查得工作情况系数
2)、由式5-23(机设)
2、选择V带型号
查图5-12a(机设)选A型V带。
3.确定带轮直径
(1)、参考图5-12a(机设)及表5-3(机设)选取小带轮直径
(电机中心高符合要求)
(2)、验算带速 由式5-7(机设)

(3)、从动带轮直径

查表5-4(机设) 取
(4)、传动比 i

(5)、从动轮转速

4.确定中心距 和带长
(1)、按式(5-23机设)初选中心距


(2)、按式(5-24机设)求带的计算基础准长度L0

查图.5-7(机设)取带的基准长度Ld=2000mm
(3)、按式(5-25机设)计算中心距:a

(4)、按式(5-26机设)确定中心距调整范围

5.验算小带轮包角α1
由式(5-11机设)

6.确定V带根数Z
(1)、由表(5-7机设)查得dd1=112 n1=800r/min及n1=980r/min时,单根V带的额定功率分呷为1.00Kw和1.18Kw,用线性插值法求n1=980r/min时的额定功率P0值。

(2)、由表(5-10机设)查得△P0=0.11Kw
(3)、由表查得(5-12机设)查得包角系数
(4)、由表(5-13机设)查得长度系数KL=1.03
(5)、计算V带根数Z,由式(5-28机设)

取Z=5根
7.计算单根V带初拉力F0,由式(5-29)机设。

q由表5-5机设查得
8.计算对轴的压力FQ,由式(5-30机设)得

9.确定带轮的结构尺寸,给制带轮工作图
小带轮基准直径dd1=112mm采用实心式结构。大带轮基准直径dd2=280mm,采用孔板式结构,基准图见零件工作图。

第三部分 各齿轮的设计计算

一、高速级减速齿轮设计(直齿圆柱齿轮)
1.齿轮的材料,精度和齿数选择,因传递功率不大,转速不高,材料按表7-1选取,都采用45号钢,锻选项毛坯,大齿轮、正火处理,小齿轮调质,均用软齿面。齿轮精度用8级,轮齿表面精糙度为Ra1.6,软齿面闭式传动,失效形式为占蚀,考虑传动平稳性,齿数宜取多些,取Z1=34 则Z2=Z1i=34×2.62=89
2.设计计算。
(1)设计准则,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由式(7-9)

T1=9.55×106×P/n=9.55×106×5.42/384=134794 N?mm
由图(7-6)选取材料的接触疲劳,极限应力为
бHILim=580 бHILin=560
由图 7-7选取材料弯曲疲劳极限应力
бHILim=230 бHILin=210
应力循环次数N由式(7-3)计算
N1=60n, at=60×(8×360×10)=6.64×109
N2= N1/u=6.64×109/2.62=2.53×109
由图7-8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ZN1=1.1 ZN2=1.04
由图7-9查得弯曲 ;YN1=1 YN2=1
由图7-2查得接触疲劳安全系数:SFmin=1.4 又YST=2.0 试选Kt=1.3
由式(7-1)(7-2)求许用接触应力和许用弯曲应力

将有关值代入式(7-9)得

则V1=(πd1tn1/60×1000)=1.3m/s
( Z1 V1/100)=1.3×(34/100)m/s=0.44m/s
查图7-10得Kv=1.05 由表7-3查和得K A=1.25.由表7-4查得Kβ=1.08.取Kα=1.05.则KH=KAKVKβKα=1.42 ,修正
M=d1/Z1=1.96mm
由表7-6取标准模数:m=2mm
(3) 计算几何尺寸
d1=mz1=2×34=68mm
d2=mz2=2×89=178mm
a=m(z1+z2)/2=123mm
b=φddt=1×68=68mm
取b2=65mm b1=b2+10=75
3.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由图7-18查得,YFS1=4.1,YFS2=4.0 取Yε=0.7
由式(7-12)校核大小齿轮的弯曲强度.

二、低速级减速齿轮设计(直齿圆柱齿轮)
1.齿轮的材料,精度和齿数选择,因传递功率不大,转速不高,材料按表7-1选取,都采用45号钢,锻选项毛坯,大齿轮、正火处理,小齿轮调质,均用软齿面。齿轮精度用8级,轮齿表面精糙度为Ra1.6,软齿面闭式传动,失效形式为点蚀,考虑传动平稳性,齿数宜取多些,取Z1=34
则Z2=Z1i=34×3.7=104
2.设计计算。
(1) 设计准则,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由式(7-9)

T1=9.55×106×P/n=9.55×106×5.20/148=335540 N?mm
由图(7-6)选取材料的接触疲劳,极限应力为
бHILim=580 бHILin=560
由图 7-7选取材料弯曲疲劳极阴应力
бHILim=230 бHILin=210
应力循环次数N由式(7-3)计算
N1=60n at=60×148×(8×360×10)=2.55×109
N2= N1/u=2.55×109/3.07=8.33×108
由图7-8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ZN1=1.1 ZN2=1.04
由图7-9查得弯曲 ;YN1=1 YN2=1
由图7-2查得接触疲劳安全系数:SFmin=1.4 又YST=2.0 试选Kt=1.3
由式(7-1)(7-2)求许用接触应力和许用弯曲应力

将有关值代入式(7-9)得

则V1=(πd1tn1/60×1000)=0.55m/s
( Z1 V1/100)=0.55×(34/100)m/s=0.19m/s
查图7-10得Kv=1.05 由表7-3查和得K A=1.25.由表7-4查得Kβ=1.08.取Kα=1.05.则KH=KAKVKβKα=1.377 ,修正
M=d1/Z1=2.11mm
由表7-6取标准模数:m=2.5mm
(3) 计算几何尺寸
d1=mz1=2.5×34=85mm
d2=mz2=2.5×104=260mm
a=m(z1+z2)/2=172.5mm
b=φddt=1×85=85mm
取b2=85mm b1=b2+10=95
3.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由图7-18查得,YFS1=4.1,YFS2=4.0 取Yε=0.7
由式(7-12)校核大小齿轮的弯曲强度.

总结:高速级 z1=34 z2=89 m=2
低速级 z1=34 z2=104 m=2.5

第四部分 轴的设计
高速轴的设计
1.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
由于减速器传递的功率不大,对其重量和尺寸也无特殊要求故选择常用材料45钢,调质处理.
2.初估轴径
按扭矩初估轴的直径,查表10-2,得c=106至117,考虑到安装联轴器的轴段仅受扭矩作用.取c=110则:
D1min=
D2min=
D3min=
3.初选轴承
1轴选轴承为6008
2轴选轴承为6009
3轴选轴承为6012
根据轴承确定各轴安装轴承的直径为:
D1=40mm
D2=45mm
D3=60mm
4.结构设计(现只对高速轴作设计,其它两轴设计略,结构详见图)为了拆装方便,减速器壳体用剖分式,轴的结构形状如图所示.
(1).各轴直径的确定
初估轴径后,即可按轴上零件的安装顺序,从左端开始确定直径.该轴轴段1安装轴承6008,故该段直径为40mm。2段装齿轮,为了便于安装,取2段为44mm。齿轮右端用轴肩固定,计算得轴肩的高度为4.5mm,取3段为53mm。5段装轴承,直径和1段一样为40mm。4段不装任何零件,但考虑到轴承的轴向定位,及轴承的安装,取4段为42mm。6段应与密封毛毡的尺寸同时确定,查机械设计手册,选用JB/ZQ4606-1986中d=36mm的毛毡圈,故取6段36mm。7段装大带轮,取为32mm>dmin 。
(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
轴段1的长度为轴承6008的宽度和轴承到箱体内壁的距离加上箱体内壁到齿轮端面的距离加上2mm,l1=32mm。2段应比齿轮宽略小2mm,为l2=73mm。3段的长度按轴肩宽度公式计算l3=1.4h;去l3=6mm,4段:l4=109mm。l5和轴承6008同宽取l5=15mm。l6=55mm,7段同大带轮同宽,取l7=90mm。其中l4,l6是在确定其它段长度和箱体内壁宽后确定的。
于是,可得轴的支点上受力点间的跨距L1=52.5mm,L2=159mm,L3=107.5mm。
(3).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为了保证良好的对中性,齿轮与轴选用过盈配合H7/r6。与轴承内圈配合轴劲选用k6,齿轮与大带轮均采用A型普通平键联接,分别为16*63 GB1096-1979及键10*80 GB1096-1979。
(4).轴上倒角与圆角
为保证6008轴承内圈端面紧靠定位轴肩的端面,根据轴承手册的推荐,取轴肩圆角半径为1mm。其他轴肩圆角半径均为2mm。根据标准GB6403.4-1986,轴的左右端倒角均为1*45。。
5.轴的受力分析
(1) 画轴的受力简图。
(2) 计算支座反力。
Ft=2T1/d1=
Fr=Fttg20。=3784
FQ=1588N
在水平面上
FR1H=
FR2H=Fr-FR1H=1377-966=411N
在垂直面上
FR1V=
Fr2V=Ft- FR1V=1377-352=1025N
(3) 画弯矩图
在水平面上,a-a剖面左侧
MAh=FR1Hl3=966 52.5=50.715N?m
a-a剖面右侧
M’Ah=FR2Hl2=411 153=62.88 N?m
在垂直面上
MAv=M’AV=FR1Vl2=352×153=53.856 N?m
合成弯矩,a-a剖面左侧

a-a剖面右侧

画转矩图
转矩 3784×(68/2)=128.7N?m
6.判断危险截面
显然,如图所示,a-a剖面左侧合成弯矩最大、扭矩为T,该截面左侧可能是危险截面;b-b截面处合成湾矩虽不是最大,但该截面左侧也可能是危险截面。若从疲劳强度考虑,a-a,b-b截面右侧均有应力集中,且b-b截面处应力集中更严重,故a-a截面左侧和b-b截面左、右侧又均有可能是疲劳破坏危险截面。
7.轴的弯扭合成强度校核
由表10-1查得

(1)a-a剖面左侧
3=0.1×443=8.5184m3
=14.57
(2)b-b截面左侧
3=0.1×423=7.41m3
b-b截面处合成弯矩Mb:
=174 N?m
=27
8.轴的安全系数校核:由表10-1查得 (1)在a-a截面左侧
WT=0.2d3=0.2×443=17036.8mm3
由附表10-1查得 由附表10-4查得绝对尺寸系数 ;轴经磨削加工, 由附表10-5查得质量系数 .则
弯曲应力
应力幅
平均应力
切应力

安全系数

查表10-6得许用安全系数 =1.3~1.5,显然S> ,故a-a剖面安全.
(2)b-b截面右侧
抗弯截面系数 3=0.1×533=14.887m3
抗扭截面系数WT=0.2d3=0.2×533=29.775 m3
又Mb=174 N?m,故弯曲应力

切应力

由附表10-1查得过盈配合引起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 则

显然S> ,故b-b截面右侧安全。
(3)b-b截面左侧
WT=0.2d3=0.2×423=14.82 m3
b-b截面左右侧的弯矩、扭矩相同。
弯曲应力

切应力

(D-d)/r=1 r/d=0.05,由附表10-2查得圆角引起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由附表10-4查得绝对尺寸系数 。又 。则

显然S> ,故b-b截面左侧安全。

第五部分 校 核
高速轴轴承

FR2H=Fr-FR1H=1377-966=411N

Fr2V=Ft- FR1V=1377-352=1025N
轴承的型号为6008,Cr=16.2 kN
1) FA/COr=0
2) 计算当量动载荷

查表得fP=1.2径向载荷系数X和轴向载荷系数Y为X=1,Y=0
=1.2×(1×352)=422.4 N
3) 验算6008的寿命

验算右边轴承

键的校核
键1 10×8 L=80 GB1096-79
则强度条件为

查表许用挤压应力
所以键的强度足够
键2 12×8 L=63 GB1096-79
则强度条件为

查表许用挤压应力
所以键的强度足够

联轴器的选择
联轴器选择为TL8型弹性联轴器 GB4323-84
减速器的润滑
1.齿轮的润滑
因齿轮的圆周速度<12 m/s,所以才用浸油润滑的润滑方式。
高速齿轮浸入油里约0.7个齿高,但不小于10mm,低速级齿轮浸入油高度约为1个齿高(不小于10mm),1/6齿轮。
2.滚动轴承的润滑
因润滑油中的传动零件(齿轮)的圆周速度V≥1.5~2m/s所以采用飞溅润滑,

第六部分 主要尺寸及数据
箱体尺寸:
箱体壁厚
箱盖壁厚
箱座凸缘厚度b=15mm
箱盖凸缘厚度b1=15mm
箱座底凸缘厚度b2=25mm
地脚螺栓直径df=M16
地脚螺栓数目n=4
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d1=M12
联接螺栓d2的间距l=150mm
轴承端盖螺钉直径d3=M8
定位销直径d=6mm
df 、d1 、d2至外箱壁的距离C1=18mm、18 mm、13 mm
df、d2至凸缘边缘的距离C2=16mm、11 mm
轴承旁凸台半径R1=11mm
凸台高度根据低速轴承座外半径确定
外箱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L1=40mm
大齿轮顶圆与内箱壁距离△1=10mm
齿轮端面与内箱壁距离△2=10mm
箱盖,箱座肋厚m1=m=7mm
轴承端盖外径D2 :凸缘式端盖:D+(5~5.5)d3
以上尺寸参考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17~P21
传动比
原始分配传动比为:i1=2.62 i2=3.07 i3=2.5
修正后 :i1=2.5 i2=2.62 i3=3.07
各轴新的转速为 :n1=960/2.5=3.84
n2=384/2.61=147
n3=147/3.07=48
各轴的输入功率
P1=pdη8η7 =5.5×0.95×0.99=5.42
P2=p1η6η5=5.42×0.97×0.99=5.20
P3=p2η4η3=5.20×0.97×0.99=5.00
P4=p3η2η1=5.00×0.99×0.99=4.90
各轴的输入转矩
T1=9550Pdi1η8η7/nm=9550×5.5×2.5×0.95×0.99=128.65
T2= T1 i2η6η5=128.65×2.62×0.97×0.99=323.68
T3= T2 i3η4η3=323.68×3.07×0.97×0.99=954.25
T4= T3 η2η1=954.23×0.99×0.99=935.26
轴号 功率p 转矩T 转速n 传动比i 效率η
电机轴 5.5 2.0 960 1 1
1 5.42 128.65 384 2.5 0.94
2 5.20 323.68 148 2.62 0.96
3 5.00 954.25 48 3.07 0.96
工作机轴 4.90 935.26 48 1 0.98

齿轮的结构尺寸
两小齿轮采用实心结构
两大齿轮采用复板式结构
齿轮z1尺寸
z=34 d1=68 m=2 d=44 b=75
d1=68
ha=ha*m=1×2=2mm
hf=( ha*+c*)m=(1+0.25)×2=2.5mm
h=ha+hf=2+2.5=4.5mm
da=d1+2ha=68+2×2=72mm
df=d1-2hf=68-2×2.5=63
p=πm=6.28mm
s=πm/2=3.14×2/2=3.14mm
e=πm/2=3.14×2/2=3.14mm
c=c*m=0.25×2=0.5mm
齿轮z2的尺寸
由轴可 得d2=178 z2=89 m=2 b=65 d4=49
ha=ha*m=1×2=2mm
h=ha+hf=2+2.5=4.5mm
hf=(1+0.5)×2=2.5mm
da=d2+2ha=178+2×2=182
df=d1-2hf=178-2×2.5=173
p=πm=6.28mm
s=πm/2=3.14×2/2=3.14mm
e=πm/2=3.14×2/2=3.14mm
c=c*m=0.25×2=0.5mm
DT≈
D3≈1.6D4=1.6×49=78.4
D0≈da-10mn=182-10×2=162
D2≈0.25(D0-D3)=0.25(162-78.4)=20
R=5 c=0.2b=0.2×65=13

齿轮3尺寸
由轴可得, d=49 d3=85 z3=34 m=2.5 b=95
ha =ha*m=1×2.5=2.5
h=ha+hf=2.5+3.125=5.625
hf=(ha*+c*)m=(1+0.25)×2.5=3.125
da=d3+2ha=85+2×2.5=90
df=d1-2hf=85-2×3.125=78.75
p=πm=3.14×2.5=7.85
s=πm/2=3.14×2.5/2=3.925
e=s c=c*m=0.25×2.5=0.625
齿轮4寸
由轴可得 d=64 d4=260 z4=104 m=2.5 b=85
ha =ha*m=1×2.5=2.5
h=ha+hf=2.5+3.25=5.625
hf=(ha*+c*)m=(1+0.25)×0.25=3.125
da=d4+2ha=260+2×2.5=265
df=d1-2hf=260-2×3.125=253.75
p=πm=3.14×2.5=7.85
s=e=πm/2=3.14×2.5/2=3.925
c=c*m=0.25×2.5=0.625
D0≈da-10m=260-10×2.5=235
D3≈1.6×64=102.4

D2=0.25(D0-D3)=0.25×(235-102.4)=33.15
r=5 c=0.2b=0.2×85=17

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徐锦康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陆玉 何在洲 佟延伟 主编
第3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设计手册》
设计心得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课程当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了3周的课程设计使我从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机械设计的训练,对机械的有关各个零部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得到了深刻的认识。
由于在设计方面我们没有经验,理论知识学的不牢固,在设计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在选择计算标准件是可能会出现误差,如果是联系紧密或者循序渐进的计算误差会更大,在查表和计算上精度不够准
在设计的过程中,培养了我综合应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生产实际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培养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大家共同解决了许多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些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和团结。
由于本次设计是分组的,自己独立设计的东西不多,但在通过这次设计之后,我想会对以后自己独立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机械设计基础

④ 减速器箱体测绘报告

伴随着知识经济及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经过一周的时间,我的机械制图课程测绘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终于完成了。虽然很忙碌很疲劳,但感觉收获还是蛮大的。我几乎每天的专注和辛劳,唤回了我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的重新的认识,对二级齿轮减速器结构的深刻理解,还有一种对设计制图工作的热情和认真态度,我的细心再次发挥了优势,我不敢说我的这份测绘图一定会得优秀,但看着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我觉得没有枉费这一周来的心血。
在这次实习中进一步培养了测绘的独立能力,树立正确的测绘思想,掌握常用的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测绘的方法和步骤。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现在想想其实测绘实习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机械制图的测绘没有那么简单,虽然种种困难我都已经克服,但是还是难免我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完美总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才是最重要的。抱着这个心理我一步步走了过来,最终完成了我的任务。
制图测绘是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对二级直齿轮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的测绘,让我们全面地、系统的复习机械制图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绘图、读图的质量和速度,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该变速器是一种由密闭的箱体,相互啮合的一对或几对齿轮,传动轴及轴承等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其特点是主动变位齿轮是台阶式的,一端部齿轮与从动变位齿轮联接,另一端部与轴承、挡圈固定联接,轴承的外套与轴承座联接,轴承座与副壳体表面联接固定。此减速器由于主、从齿轮采用变位齿轮,主动变位齿轮的另一端部增加轴承、轴承座,改变过去的悬臂状态,加强齿轮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减速器的寿命。本传动机构的特点是:减速器横向尺寸较小,两大吃论浸油深度可以大致相同。结构较复杂,轴向尺寸大,中间轴较长、刚度差,中间轴承润滑较困难。
在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的一种减速装置。为方便减速器的制造、装配及使用 ,还在减速器上设置一系列附件,如检查孔、透气孔、油标尺或油面指示器、吊钩及起盖螺钉等。在原动机于变速器间采用是机械设备中应用较多的传动装置带传动,主要有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组成。工作时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或啮合实现主、从动轮间运动和动力的传递,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价格低廉、缓冲吸振及过载打滑以保护其他零件的优点。
实际生产中,在新产品设计、引进先进技术以及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维修时,需要对现有的机器和零部件进行测绘,画出其装配图和零件图,因此,掌握测绘技术对工程技术人员具备有重要意义。在《机械制图》课程中通过对二级直齿轮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测绘,达到以下目的:
1、使我们掌握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
2、了解徒手画草图的意义;
3、掌握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测量数据、有关标准和手册、计算公式确定标准件的规格和齿轮参数;
4、能正确选择配合、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并进行标注;
5、进一步巩固《机械制图》中掌握的绘图技能,使识图能力上一个新的台阶;
6、培养我们耐心细致工作作风、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精神。
7、在测绘中,注意培养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在测绘过程中要做到复习教材,查找资料,学以致用;
8、在零件的表达方法上有独到的见解,视图选择正确、布置合理;
9、弄清所测绘的装配体的工作原理,懂得各零部件的作用以及各零部件间的装配联结关系
10、所绘图样要符合机械制图的标准,标准件要按标准画法、简化画法或比例画法绘制,并要标准化,要有正确的、较完整的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
11、 熟练掌握测量工具,准确测出外圆,内孔, 中心距,高度,深度,长度,孔距,齿顶圆,螺纹等有关尺寸。
绘制过程,虽然的已经学过,也有多次绘制经验,但是那些对我们来说的是粗浅的,半生不熟的,就像还给了老师一样。比如画装配图时,刚开始不知道从哪儿入手,想了半天才有了点头绪,在标注公差时,不知道该标什么,查书上又没有,最后还是请教老师。
这次实习让我知道我还有很多的不足,我还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受益匪浅,认识到做是要从一点一滴开始不能马虎。
(仅供参考)

⑤ 简述减速器的结构及原理

减速器是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独立的闭式传动装置,用来降低转速和增大转矩,以满足工作需要。减速器结构紧凑,效率较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使用维护方便,可以成批生产,因此应用非常广泛。



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减速器一般用于低转速大扭矩的传动设备,把电动机、内燃机或其它高速运转的动力通过减速机的输入轴上的齿数少的齿轮啮合输出轴上的大齿轮来达到减速的目的,普通的减速机也会有几对相同原理齿轮达到理想的减速效果,大小齿轮的齿数之比,就是传动比。



减速器的基本构造:

减速器主要由传动零件(齿轮或蜗杆)、轴、轴承、箱体及其附件所组成。其基本结构有三大部分:(1)齿轮、轴及轴承组合;(2)箱体;(3)减速器附件;



齿轮、轴及轴承组合小齿轮与轴制成一体,称齿轮轴,这种结构用于齿轮直径与轴的直径相关不大的情况下,如果轴的直径为d,齿轮齿根圆的直径为df,则当df-d≤6~7mn时,应采用这种结构。而当df-d>6~7mn时,采用齿轮与轴分开为两个零件的结构,如低速轴与大齿轮。此时齿轮与轴的周向固定平键联接,轴上零件利用轴肩、轴套和轴承盖作轴向固定。



箱体是减速器的重要组成部件,它是传动零件的基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箱体通常用灰铸铁制造,对于重载或有冲击载荷的减速器也可以采用铸钢箱体。



减速器附件

为了保证减速器的正常工作,除了对齿轮、轴、轴承组合和箱体的结构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外,还应考虑到为减速器润滑油池注油、排油、检查油面高度、加工及拆装检修时箱盖与箱座的精确定位、吊装等辅助零件和部件的合理选择和设计。

大多数减速器的箱体采用中等强度的铸铁铸造而成,重型减速器则采用高强度铸铁和铸钢,单件少量生产时也可用钢板焊接而成。减速器箱体的外形要求形状简单、表面平整。为了便于安装,箱体常制成剖分式,剖分面常与轴线平面重合。



常用减速器的特点



▲一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一级圆柱蜗杆减速器



▲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二级圆柱齿轮电动机减速器(同轴式)





减速器装配一般步骤

安装底座→输入轴轴部装配→中间轴轴部装配→输出轴轴部装配→安装各轴→啮合旋转→上盖部装装配→上盖装配→螺栓装配→端盖装配 ;



二、变速器

变速器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它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又称变速箱。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有些汽车还有动力输出机构。传动机构大多用普通齿轮传动,也有的用行星齿轮传动。如果变速器输出轴的转速可以连续变化,则称为无级变速器,否则称为有级变速器。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机械式变速箱主要应用了齿轮传动的降速原理。简单的说,变速箱内有多组传动比不同的齿轮副,而汽车行驶时的换档行为,也就是通过操纵机构使变速箱内不同的齿轮副工作。如在低速时,让传动比大的齿轮副工作

⑥ 急求一份齿轮减速机试验验收报告,最好是R系列的,如果有试验台的操作方法可以加分(不是减速机试验步骤)

双圆弧圆柱齿轮基本齿廓(GB/T12759-1991)
ZSY、ZSZ硬齿面中硬齿面圆柱齿轮减速机(JB/T8853-2001)
LZ型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GB/T5015-2003)
LZZ型带制动轮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GB/T5015-2003)
LZJ型接中间轴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GB/T5015-2003)
LZD型锥形轴孔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GB/T5015-2003)
LX型弹性柱销联轴器(GB5014-2003)
LXZ型带制动轮弹性柱销联轴器(GB5014-2003)
YK系列圆锥—圆柱齿轮减速机(YB/T050-93)
QJ-D型起重机底座式减速机(JB/T8905.2-1999)
QJ型起重机减速机(JB/T89051-1999)
QJ-T型起重机套装式减速机(JB/T8905.4-1999)
QJ-L型起重机立式减速机(JB/T8905.3-1999)
JPT型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JB/T10244-2001)
KPTH型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JB/T10243-2001)
GS系列高速渐开线圆柱齿轮箱(JB/T7514-94)
S系列斜齿-蜗杆减速器(Q/ZTB04-2000)
PGB型立式行星齿轮减速器(GB/T11870-1989)
谐波齿轮减速器(SJ2604-85)
滚柱活齿减速器(JB/T6137-92)
ZY、ZZ系列圆柱齿轮减速器(JB/T8853-1999)
ZQ、ZQH型圆柱齿轮减速器(JB1585-75)
TP型平面包络环面蜗轮减速器(JB/T9051-1999)
圆柱齿轮减速器标准中心距(GB/T10090-1988)
ZLY、ZLZ硬齿面中硬齿面圆柱齿轮减速机(JB/T8853-2001)
ZDY、ZDZ硬齿面中硬齿面圆柱齿轮减速机(JB/T8853-2001)
CW系列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JB/T7935-1999)
ZC1型双级蜗杆及齿轮-蜗杆减速器(JB/T7008-1993)
SCW轴装式圆弧圆柱蜗杆减速机(JB/T6387-1992)
WD型圆柱蜗杆减速机(JB/ZQ4390-79)
CW系列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GB9147-88)
WH系列圆弧圆柱蜗杆减速机(JB2318-79)
SB系列双摆线针轮减速机(JB/T5561-1991)
Z系列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JB/T2982-1994)
带轮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GB11357-89)
普通V带(GB1171-89)
V带传动额定功率的计算(GB11355-89)
锥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计算方法(GB11367-89)
船用立式行星减速器(GB11870-89)
NGW型行星齿轮减速器(JB1799-76)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ZBJ19021-89)
齿轮加工工艺守则(JB/Z307.9-88)
圆柱齿轮减速器通用技术条件(ZBJ19009-88)
ZK行星齿轮减速器(ZBJ19018-89)
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GB9147-88)
圆柱蜗杆减速器(JB/ZQ4390-86)
圆柱齿轮减速器(ZBJ19004-88)
圆锥齿轮减速器箱体形位公差(JB/ZQ4283-86)
圆柱齿轮减速器箱体形位公差(JB/ZQ4282-86)
渐开线行星齿轮减速器产品质量分等(JB/ZQ8067-89)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精度(ZBJ19021-89)
圆弧圆柱齿轮精度(JB4021-85)
齿轮孔与轴的轻热压配合(带键)(JB/ZQ4285-86)
插齿、滚齿退刀槽(JB/ZQ4239-86)
齿轮的画法(GB4459.2-84)
圆柱形与圆锥形轴伸(GB1569-90、GB1570-90)
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GB10062-88)
小模数圆柱齿轮减速器通用技术条件(GB/T12473-90)
小模数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GB2363-90)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系列、润滑和承载能力(GB/T16444-1996)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术语(GB/T16442-1996)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精度(GB/T16445-1996)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几何要素代号(GB/T16443-1996)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GB10095-88)
渐开线圆柱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计算方法(GB6413-86)
渐开线圆柱齿轮 基本齿廓(GB1358-88)
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GB3480-83)
齿轮轮齿损伤的术语、特征和原因(GB3481-83)
齿轮几何要素代号(GB/T2821-92)
工业闭式齿轮的润滑油选用方法(JB/T8831-2001)
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JB/T77929-19999)
高速渐开线圆柱齿轮箱(JB/T7514-94)
齿轮装置质量检验总则(JB/T6078-92)
通用齿轮装置 型式试验方法(JB/T5077—91)
齿轮装置噪声评价(JB/T507-91)
工业用闭式齿轮传动装置(GB/Z19414-2003)
齿轮磨削后表面回火的浸蚀检验(GB/T17879-1999)
齿轮装置效率测定方法(GB/T14231-93)
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GB/T14230-93)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方法(GB/T14229-93)
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试验方法(GB/T13672-92)
透平齿轮传动装置技术条件(GB8542-87)
齿轮装置噪声及功率级测定方法(GB6404-86)
齿轮碳氮共渗工艺及质量控制(JB/T9173-1999)
齿轮渗氮、氮碳共渗工艺及质量控制(JB/T9172-1999)
齿轮火焰及感应淬火工艺及其质量控制(JB/T9171-1999)
齿轮气体渗碳热处理工艺及其质量控制(JB/T7516-94)
齿轮调质工艺及其质量控制(JB/T6077-92)
重载齿轮 失效判据(JB/T5664-91)
高速齿轮材料选择及热处理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定(JB/T5078-91)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质量检验的一般规定(GB/T8539-2000)
行星传动基本术语(GB11366-89)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 几何要素代号(GB10107.3-88)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 图示方法(GB10107.2-88)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 基本术语(GB10107.1-88)
SWL蜗轮螺杆升降机型式、参数与尺寸(JB/T8809-1998)
直廓环面蜗杆、蜗轮精度(GB/T16848-1997)
圆柱蜗杆、蜗轮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GB/T12760-91)
小模数圆柱蜗杆、蜗轮精度(GB10227-88)
小模数圆柱蜗杆基本齿廓(GB10226-88)
圆柱蜗杆、蜗轮精度(GB10089-88)
圆柱蜗杆模数和直径(GB10088-88)
圆柱蜗杆基本齿廓(GB10087-88)
圆柱蜗杆、蜗轮术语及代号(GB100086-88)
圆柱蜗杆传动基本参数(GB10085-88)
锥齿轮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GB12371-90)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术语(GB12370-90)
直齿及斜齿锥齿轮基本齿廓(GB12369-90)
锥齿轮模数(GB12368-90)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GB11365-89)
小模数锥齿轮精度(GB10225-88)
小模数锥齿轮基本齿廓(GB10024-88)
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齿根弯曲强度计算(GB/T10062.3-2003)
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齿面接触疲劳(点蚀)强度计算(GB/T10062.2-2003)
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概述和通用影响系数(GB/T10062.1-2003)
圆弧圆柱齿轮精度(GB/T15753-1995)
圆弧圆柱齿轮基本术语(GB/T15752-1995)
双圆弧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GB/T13799-92)
高速渐开线圆柱齿轮和类似要求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JB/T8830-2001)
渐开线直齿和斜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工业齿轮应用(GB/T19406-2003)
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表面结构和轮齿接触斑点的检验(GB/Z18620.4-2002)
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齿轮坯、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GB/Z18620.3-2002)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 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GB/Z18620.2-2
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 轮齿同侧齿面的检验(GB/Z18620.1-2002)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检验规范(GB/T13924-92)
齿条精度(GB10096-88)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GB/T10095.2-2001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GB/T10095.1-2001)
通用机械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简化计算方法(GB10063-88)
齿轮螺旋线样板(GB/T6468-2001)
齿轮渐开线样板(GB/T6467-2001)
渐开线圆柱齿轮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GB/T6467-2001)
圆柱齿轮、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积分温度法(GB/Z6413.2-200
圆柱齿轮、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计算方法闪温法(GB/Z6413.1-2003)
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GB/T3480-1997)
通用机械和重型机械用圆柱齿轮标准基本齿条齿廓(GB/T1356-2001)
谐波齿轮传动基本术语(GB/T12601-90)
齿轮轮齿磨损和损伤术语(GB/T3481-1997)
齿轮基本术语(GB/T3374-92)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技术条件(GB/T16446-1996)
蜗杆减速器加载试验方法(JB5558-91)
机械无级变速器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JB/T7683-95)
机械无级变速器试验方法(JB/T7346-94)
摆线针轮减速机噪声测定方法(JB/T7253-94)
验收试验中齿轮装置机械振动的测定(GB8543-87)
圆柱齿轮减速器加载试验方法(JB/T9050.3-1999)
圆柱齿轮减速器接触斑点测定方法(JB/T9050.2-1999)
圆柱齿轮减速器通用技术条件(JB/T9050.1-1999)
摆线针轮减速机承载能力及传动效率测定方法(JB/T5288.3-91)
圆柱齿轮减速器基本参数(GB10090-88)
少齿数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JB/T5560-91)
摆线针轮减速机清洁度测定方法(JB/T5288.2-91)
摆线针轮减速机温升测定方法(JB/T5288.1-91)
齿轮几何要素代号(GB/T2821-2003)
小模数渐开线圆柱齿轮基本齿廓(BG/T2362-1990)
渐开线圆柱齿轮模数(GB/T1357-1987)
圆弧圆柱齿轮模数(GB/T1840-1980)
全封闭甘蔗压榨机减速器(JB/T6121-92)
辊道电机减速器(JB/T5562-91)
谐波传动减速器(GB/T 14118-93)
机械式联轴器选用计算(JB/T 7511-94)
联轴器术语(GB/T 3931-1997)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GB/T3098.2-2000)
螺纹紧固件应力面积和承载面积(GB/T16823.1-1997)
螺栓、螺钉贺螺柱的公称长度和普通螺栓的螺纹长度(GB3106-82)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GB5267-85)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T3633-1995)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3262-1995)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1231-9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1229-9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栓(GB/T1228-91)
等长双头螺柱C级(GB953-88)
等长双头螺柱B级(GB901-88)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1230-91)
地脚螺栓(GB799-88)
双头螺柱(GB897-88)
紧固件验收检查、标志与包装(GB90-85)
ZK行星齿轮减速机(JB/T 9043.1-1999)
机械式联轴器公称扭矩系列(GB3507-83)

看看这些标准应该有用的

⑦ 减速器设计过程

1、仔细阅读和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分析原始数据和工作条件内,拟定传动;

2、装容置的总体方案;

3、选择电动机,确定其形式、转速和功率;

4、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功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5、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扭矩;

6、通过汁算确定开式传动(三角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尺寸;

7、通过计算确定闭式传功(齿抢传幼或蜗杆传功〕的主要参数和尺寸;

8、初算各轴的直径,据此进行各轴的结钩设计;

9、初定轴承的型号和跨距,分析物上的载荷,计算支点反力,通过轴承的寿命计算 ;

10、最后确定其型号;

11、选择联轴器和链联接;

12、验算轴的复合强度和安全系数;

13、绘制减速机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

14、整理和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⑧ 减速器拆装实验

这种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是最基础的。

需要的参数如下:

1、两轴的中心距。 从箱体的轴专承座处就能够测属量,从两轴的相关位置同样能够测量。中心距等于两个齿轮节圆半径之和。

2、减速比。 小齿轮和大齿轮的齿数比,就是减速比。

3、齿轮的其它参数,根据上面两个测量数据,就能够全部推算出来,如模数、齿顶圆、齿根圆、齿轮宽度。

4、齿轮轴的各部分尺寸,如各部直径键和键槽,使用的滚动轴承、箱体各部尺寸。

4、有了这些数据和测量方法,对最常见的两级减速器也是一样的测量方法。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阅读全文

与减速器的装置实验实验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朋克机械键盘乱码怎么修复 浏览:55
煤气灶有自动锁装置吗 浏览:291
机械设备台账包括哪些内容 浏览:266
换挡传动装置的作用 浏览:717
液动阀类似于什么阀门 浏览:669
cx4仪表怎么显示几档 浏览:596
自动升降高度调节装置 浏览:853
林业机械有哪些 浏览:358
购入一批旧设备如何做账 浏览:771
建湖新业阀门厂 浏览:482
轴承钢怎么做刀具 浏览:98
实验室蒸发溶液装置 浏览:202
两线制仪表供电不稳有什么问题 浏览:527
玉环阀门经销商放气阀 浏览:525
青岛新三锦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550
轴承钢淬火后如何打磨 浏览:192
洗手盆两个阀门两个出水怎么接 浏览:688
宁波动一电动工具 浏览:429
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的分类 浏览:254
实验室小试装置PVC 浏览: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