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明在进行“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的探究过程中:(1)小明同学如图所示甲所示的装置做实验,其中有一个可
(1)可折转来的光屏,说源明可以使光屏位于两个平面内,而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由此可知: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验证反射光线是否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2)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的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透过玻璃板也能观察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3)在光屏上标有角度是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4)改变纸板B的位置,使其与纸板A不在同一平面上,看看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即可得到结论.
(5)由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可知,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体现了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2)平面镜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3)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4)将纸板B向后(前)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5)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㈡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
(1)因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为了使反射光线能够呈现在纸板上,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纸板应与平面镜垂直放置.
(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①呈现反射光线,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在探究过程中,比较困难的是观察与记录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
故答案为:(1)纸板应与平面镜垂直放置;(2)呈现反射光线;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观察与记录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
㈢ 课堂上,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得出了正确的结论.(1
(1)我们看不见光的传播路径,就无法对光线进行研究,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安装一个光屏后,能够间接的在光屏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
(2)将光屏的左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反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共面.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入射角为20°,则反射角的大小也是20°.
(4)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反射角和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和是90°,入射角为15°,反射角也为15°,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90°-15°=75°,
因此,把反射角误认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故答案为:
(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共面
或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分居法线两侧
或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
(2)反;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3)20°
(4)反射角判断错误(误认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反射角)
㈣ 如图所示,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1)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
(1)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光将沿OF方向反射版出去;如果一束权红光沿FO方向射到O点,它被反射后沿OE方向射出;
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时,由于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还在原来的位置,所以反射光线不能出现在纸板上;
(2)由表中数据可知,三次实验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相等.
故答案为:OE;不能;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㈤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小明同学还准备了一块平面镜、激光
(1)实验时需要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与反射角.
(2))①我们不便于直接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即光线,但光线能显示在光屏上,我们可以借助光屏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将光屏的左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反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反射光线,因此借助光屏可以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共面;
(3)实验时,光屏应与镜面垂直;当光屏与镜面垂直时,法线在纸板上,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光屏与平面镜不垂直,则镜面的法线不在光屏上,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则我们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4)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入射角为20°,则反射角的大小也是20°.
(5)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15°、30°、45°时,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15°、30°、45°,不是75°、60°、45°,而75°、60°、45°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故答案为:(1)量角器;(2)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3)光屏应与镜面垂直;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4)20°;(5)测量的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线与镜面的夹角.
㈥ 课堂上,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
(1) 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共面(或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分居法线两侧或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 (2)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3)20° (4)反射角判断错误(误认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反射角) |
㈦ (1)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图中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