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压配电室的设计要求及规范
设计规范和建筑要求:
1、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配电室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
2、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
3、配电所各房间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宜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场所。
4、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5、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长度大于60m时,宜增加一个出口。当变电所采用双层布置时,位于楼上的配电室应至少设一个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的出口。
6、控制墙体的裂缝,配电室外墙本身存在大量的窗洞、门洞、脚手架洞、预留管线洞、窗楞洞等薄弱部位,外墙防渗特别注意这些薄弱点。
7、加强墙面排水,常见的做法是对外墙面采取憎水处理措施。例如采用有机硅乳液对外墙面进行处理,使外墙不能被水湿润,以防止由于毛细作用引起的渗漏。
安全规程:
1、值班电工必须具备必要的电工知识,熟悉安全操作规程,熟悉供电系统和配电室各种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具备在异常情况下采取措施的能力。
2、值班电工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值班巡视制度,倒闸操作制度工作票制度、安全用具及消防设备管理制度和出入制度等各项制度规定。
3、允许单独巡视高压设备及担任监护人的人员,应经动力部门领导批准。
4、不论高压设备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人移开或越过遮栏直行工作。若有必移制栏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5.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鞋,并不得靠近避雷器与避雷针。
6.巡视配电装置,进出高压室,必须随手将门锁好。
网络--配电室
⑵ 恳求郭卫国老师回答:10kv进线总降压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饿 分我爱!
⑶ 有关变电站设计的书籍有哪些
1、书籍只能学习原理,不能作为设计的根据;
2、设计要看设计规程,这是设计的关键:
如: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94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2005
《架空绝缘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1-1996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3-199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2000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161-2007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8-199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5年版)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19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 50034-2004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技术规范》GB 50227-95
《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SDJ 7-79
《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J 9-87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2-92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1997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 5003-2005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52-2006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DL/T 401-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02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1-2005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9-92
《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DL/T 5103-1999
《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DL/T 5216-2005
《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8-2005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1999
⑷ 高压带电显示闭锁装置是做什么的
高压带电显示闭锁装置主要用作安全,如显示带电时闭锁,就打不开高压柜的门。
本装版置适用于电容耦合的主权回路电压检出方式,能够在带电设备安全距离外检测设备带电情况,从而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装置可实现与电磁锁、机械程序、微机程序锁、微机闭锁等防误装置配合实施强制闭锁,是电气设备和高压输电线路上防止电气误操作较理想的安全装置。
l
输入、输出回路完全隔离绝缘;
l
采用高可靠的滤波电路,灵敏度高、安全、稳定;
l
宽范围电源输入,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合;
l
具备手动自检功能,可检查装置是否工作正常;
l
具有告警检测回路,装置运行过程中可实时确认高压线路的工作状态,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l
具备装置失电告警输出接点;
l
专为GIS控制柜设计,体积小巧,安装方便,维护费用低,使用寿命长。
⑸ 110KV室内变电站设计
http://www.5kvk.com/reg.asp?id=54199
到这个地方看看
⑹ 变电站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变电站采取的防护措施有:(1)、采用气体绝缘封闭式组合电器(GIS)设备,采用SF6气体作为相间及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间的绝缘,三相成等边三角形布置,相间几何尺寸很小,带电设备密封在接地的合金筒内,筒外的电场及磁场几乎为零.(2)、优化变电站平面布局。优化变电站平面布局,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城市变电站可建为室内式变电站。(4)、对变电站进行绿化美化工作,周边设置绿色屏障,建成后变电站的外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5)、变压器内部的变压器油用于绝缘及冷却,现在的变压器油的闪点较高,所以变电站发生着火的情况极少.而且国家对于民居变电站有严格的防火要求。如变电站内的消防设施需根据各电气设备间的布置及消防要求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消火栓灭火系统,满足“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要求。(6)、室内变电站距离附近建筑普遍较近,在变电站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已经充分考虑了防爆方面的要求。如变压器室的墙体全部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机构,大门采用大型工字钢拼接而成,完全满足设备事故下安全防护的强度要求。另外,变压器非压力设备,油在常压下运行,变压器油不会发生飞溅或爆炸,变压器发生内部短路时产生的油气可由变压器的防爆口释压. 变压器室的通风道在设备事故状态下可迅速向上、下两个方向泄放压力,减轻对大门和墙壁的压力。
⑺ 变电站内配电室室内六氟化硫气体检测装置的一般安装高度是多少有何规范
SF6和O2都比空气重,所以探测器的位置需要安装在距离地面30-60CM处,控制器主机一般装在距地面160CM处 ,人容易观察具体数据参数!
⑻ 在屋外变电站和高压室内搬动梯子等长物时应注意什么
在屋外变电站和高压室内搬动梯子、管子等长物应注意:
1.应两人放倒搬运。
2.与带电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⑼ 室内变电站新建时对噪音的控制措施
1、引言变电站是重要的电力生产场所,随着现代化城市和工农业经济的发展,部分变电站将处于城市的中心或人口密集区。因此,变电站内各种电气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不可避免地会对站内的工作人员和附近的居民及环境产生影响。在日益注重环境保护的今天,对变电站内噪声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控制,减少对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影响,愈发重要。由于变电站工作人员身处噪声源之中,所接触到的噪声强度远高于附近居民,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变电站内噪声的产生和对站内工作人员的影响进行分析。2、变电站内噪声及防治2.1噪声的危害噪声是变电站内影响工作人员健康和有效进行工作的重要物理因素。从物理定义而言,振幅和频率上完全无规律的震荡称之为噪声,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论,凡是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噪声对变电站内工作人员的影响和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为对听力的影响;干扰工作人员有效获取有用的声音信号、信息(如设备正常和异常运行时的不同声响、人员之间的对话等);对休息和睡眠的干扰,导致疲劳;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导致激动、烦燥等。当人在100分贝左右的噪声环境中工作时会感到刺耳、难受,甚至引起暂时性耳聋等。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调查,在噪声级85db、90db的环境中工作30年,耳聋的可能性分别为8%、18%。在70db的环境中,谈话就会感到困难。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环境噪声提出了相应的容许范围,我国也不例外。以国标《城市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提出的二类昼间标准为例,即:6∶00~22∶00不得超过60db(a)。电力工程设计也提出:在距电器2m处不应大于下列水平:连续性噪声水平:85db;非连续性噪声水平:屋内90db,屋外110db。[1]鉴于上述噪声危害的存在,在变电站内,需要考虑噪声对变电站内工作人员及附近居民的影响,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2.2变电站内的噪声变电站内的主要噪声源是变压器(电抗器)等设备运行中铁芯磁致伸缩,线圈电磁作用振动等产生的噪声和冷却装置运转时产生的噪声,特别是大型变压器及其强迫油循环冷却装置中潜油泵和风扇所产生的噪声,并随变压器容量增大而增大。我局进行过检测,有五台带强迫油循环冷却装置的变压器,在运行时,其附近的噪声均超过60db,最大达到86db。
在高压和超高压变电站内,高压进出线、高压母线和部分电器设备电晕放电声也是噪声源。
高压室抽风机开启时运转声是高压室内的又一噪声源。
高压断路器分合闸操作及其各类液压、气压、弹簧操作机构储能电机运转时的声音也是间断存在的噪声源。
主控室、保护室内的主要噪声源有四类:一是空调运转时的噪声;二是照明日光灯具整流器振动发出的噪声,由于主控室包括保护室等,一般空间较大,为了保证照度,装设了大量的日光灯,我局一座220kv变电站主控室装有86盏日光灯,保护室内装有50盏日光灯。当这些灯具工作时,所发出的噪声是不容忽视的;三是部分室内设备如站用电屏或直流屏上的接触器等振动所发出的噪声;四是站内多种音响信号或报警装置动作时发出的声音。2.3变电站内噪声的控制噪声的特点是与噪声源同步产生,同步停止,噪声污染在噪声周围的局部范围,随着距离的增大或局部环境条件(如声屏障等)的影响而较快减弱。控制噪声的主要方法,首先是降低声源所发出的噪声,其次是在噪声到达人的耳膜之前,采取阻尼、隔振、吸声、隔声、消声器、个人防护和合理布局等方法,尽量减弱或降低声源的振动,或将传播中的声能吸收掉,或减弱对耳膜等作用,从而达到控制和治理噪声的目的。因此,对噪声的控制,要采取综合的方法来进行。2.3.1对上述噪声源来讲,最主要的是变压器及其冷却装置产生的噪声,应重点加强检测和控制。
(1)对于经检测超标处,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停留的时间,工作人员工作一段时间后,离开工作区域进行短时休息。若需长时间工作,工作人员可佩带护耳器等防护用品,还可根据需要和设备运行条件许可,停用部分潜油泵和风扇降低噪声。
(2)从长远来讲,设计制造部门应优化设备设计方案,改进制造工艺,降低变压器运行中的噪声。使用部门在设计选型和订货时,也应选择优质产品,提出有关运行噪声的技术要求。对已运行的变压器等设备,目前还可采用低速潜油泵代替高速潜油泵等措施来降低运行噪声。检修、调试设备时,应保证风扇平稳运行,避免因转动部分与外缘相碰撞、摩擦而产生附加噪声。
(3)对距离变压器较近的噪声较大的主控室或其他人员停留较多的房屋,则可采用双层玻璃、吸音墙纸等措施,降低噪声。2.3.2高压或超高压设备,运行中容易发生电晕。电晕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是噪声,还包括无线电干扰、电晕损耗等,为控制电晕的产生,应认真按照有关设计标准和要求进行设计选型。同时,制造部门应优化设计,运行维护中应注意安装、检修质量,避免出现尖端放电等。2.3.3高压室的抽风机,应保证平稳运行,同时可在工作人员进入工作现场前即开启,工作人员工作时,则可将其停用。这样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2.3.4同样,断路器及其储能机构在长期工作时噪音很小,操作时,噪音大,主要是控制操作时的非连续性噪音,可选用优质设备,认真检修、调试设备等。2.3.5针对室内噪声源,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将空调室外机布置在室外,选用合格的接触器、整流器等措施,对运行中声响较大的设备及时更换、调整等。同时,应优化室内照明设计,已投运的变电站,在室内照明满足要求时,尽量少开日光灯。2.3.6从建筑设计和布局上考虑减少噪声的方案应受到高度重视。如在城区变电站,可将变压器布置于室内,选用gis设备,在室内考虑布置吸声材料,采用吸声结构等。对于噪声超标,而且位于人口密集区的变电站或设备,还可考虑设置隔声屏障,由于设置隔声屏障费用较高,一般应进行综合经济技术比较。2.3.7对于站内各种音响信号或报警装置动作时发出的声音,应从两方面看待,一方面这部分声音是一种有用信息,它能及时提醒,告知运行人员设备运行状况;另一方面,也可能对事故处理和操作中的运行人员产生干扰、影响。因此,对这类声源,首先应保证其可靠清晰,在不致产生误解的情况下,调整音量和音质,做到清晰、悦耳。我局即对部分站中央信号音响装置进行了改造,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变电站值班人员反应良好。其次,当这些音响发出,运行人员获取足够的信息后,应及时进行复归和解除。3、结束语综上所述,变电站内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将产生噪声,变压器等设备产生的噪声还相当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变电站内的噪声进行控制。
要控制变电;站内电气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应首先分析站内噪声的来源,并进行现场测量(噪声的测量应按有关标准进行),然后根据有关标准和现场情况确定容许的声级。其次,根据分析,确定方案。对噪声的控制,应从声源控制、传声途径控制、合理建筑结构和隔声、吸声设计、工作人员防护等几个方面,综合进行。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噪声对工作人员的影响,减轻噪声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