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制备并导出氧气的装置是什么意思
这个的话就是说你在某个仪器里面自备好氧气之后再把氧气导出去
B. 充氧装置原理
充氧装置氧气泵的原理:是将空气压入水中,让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体充分接触,使氧气融入水中,从而增加水体的溶氧量,以保证耗氧类生物的生长需求。
充氧泵里面是一个线圈,通过50hz/220v的交流电,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线圈一端的衔铁会形成50hz的推挽运动,带动气泵的气室一吸一合,气室上面有两个单向气阀,一个只进气不出气,连接外面的空气,进气口处有过滤海绵,气量小的时候,要看一下是不是海绵脏了;另一个只出气不进气,连接的就是气泵的出气口。
水族用氧气泵也叫增氧泵、空气泵、打氧泵等,是增加水体的溶氧量的设施,与工业增氧泵工作原理相似,一般功率较小,因使用方便高效,成本低廉,氧气泵在现代鱼类养殖中应用非常广泛。
当鱼儿缺氧的时候,鱼儿总在水面上层游动,且经常探头到水面。 大家一定不要以为这是鱼儿活泼的表现。当水中缺氧时,鱼儿也有求生本能,会让他们都集中在水面,并且努力吞咽空气中的氧气。当然了,空气中的氧气是无法直接被鱼所呼吸的。而且长期如此,鱼儿因消耗大量体力导致其他问题。鱼儿在水中呆滞无力,尾鳍不展。当鱼儿因生病或受伤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但真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要做的,还是要先检查是否是缺氧的缘故。
C. 为什么每个氧气装置旁边都有吸引装置
或者说,医院病房中每个“氧气装置”(中央供氧系统)中,都伴随“吸引装置(中央专负压系统)”属。医院对病患护理处理对呼吸困难、缺氧的患者需要提供额外的氧气外,吸痰、排除体内积液、清洗等,还需要负压设备进行吸引,随着医疗设备水平的提高,改善病区环境等工作的开着,现在有条件的医院都采用中央供氧系统,通过管道将氧气纳入集中管理,有利于安全以及临床使用,在布设氧气管道同时,增加集中提供负压的连接装置,也就是“吸引装置”,有效减少病区内存放备用的氧气瓶、电动吸引器等,节约购置、管理维护费用,且大大的方便护理人员操作、有效释放救治时病床周围设备占用空间。“中央供氧系统”、“中央负压系统”、“中央呼叫系统”、甚至“中央监护系统”都成为现代病区床位的基本设置。某些特殊场合,还有“中央正压系统”提供医用气动装置的压缩气体的动力源呢。
D. 医院用的可以插电制取氧气的装置,叫什么名字一个透明的小瓶子,里面放入水,插上电就开始反应,给病人吸
叫氧气湿化瓶
医院拿到氧气后,要把氧气输送进管道里,管道直达每个病房。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每个病房里都有一条长长的方形铝合金管道,那里边就是氧气管道。至于你说的那个瓶子,是氧气湿化瓶,可以接在氧气瓶上或医院的供氧管道接口上。里面装的就是水,不是制取氧气的,而是用来观察气泡冒出的速度来控制氧气流速的。
E. 火力发电厂中给水加氧的原理
给水加氧处理(OT)是在高纯度给水中加入适量的氧化剂(O2或H2O2)以达到减缓热力设备腐蚀的目的,它与给水除氧的 AVT还原性水工况截然相反,是一种氧化性水工况。加氧处理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的炉水处理方式,不久便用于前苏联、意大利、丹麦等欧洲国家,近 20a来,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国家也相继应用了这一技术。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在华东某电厂一台 300MW直流锅炉上使用。OT 处理推广应用较快,主要是由于该种处理方式有明显的效益。采用OT处理后,锅内沉积物量减少、腐蚀损坏降低、直流炉炉管和加热器压降快速升高问题得到了解决、锅炉清洗频率降低、凝结水净化装置运行周期延长、给水管道FAC大有改善等。因此,目前德国、日本、前苏联和中国等许多国家将OT 处理方式列入国家标准,如表1所示。
OT处理方式本身也在不断发展。最初是中性处理(NWT),它是将O2加入中性的高纯水中,由于NWT 处理对水的pH值不起任何缓冲性,少量酸性物就会引起 pH 值下降,甚至有导致酸性腐蚀和氢脆的可能,加之人们担心碳钢在低温区的腐蚀速度高和铜合金的腐蚀等问题,研究开发了给水添加少量氨,将给水pH值由6.5-7.0提至8.0-8.5,同时加氧处理的方法,称为联合水处理(CWT)。从应用范围来看,最初用于全铁部件的直流炉,后又扩大到凝汽器和低压加热器是铜合金的直流炉,目前已用于汽包锅炉。
1 加氧处理原理及主要控制指标
从热力学观点来看,锅炉给水采用除氧的AVT处理时,碳钢的腐蚀电位在-0.30V左右,给水pH在8.8-9.5之间,从Fe-H20 电位pH图可以看到,处于钝化区,钝化膜是Fe3O4。给水加氧后,碳钢的腐蚀电位会升高数百毫伏达到 0.15-0.30V,如图 1所示,碳钢表面原Fe3O4 膜中部分Fe 2+会进一步氧化生成 Fe2O3,其反应:
2Fe 2+ +1/2O2+2H2O——Fe2O3+4H+
因此,在有氧纯水中,碳钢表面形成双层氧化膜,内层是磁性氧化铁(Fe3O4)膜,外层是Fe2O3膜,这样的双层氧化膜能更有效阻止碳钢的腐蚀。大量试验证明:在中性纯水(电导率〈0.1μS/cm)中,加氧使碳钢的腐蚀速度降低 2-3个数量级。
在有氧的高纯水中,影响碳钢和铜合金腐蚀的主要因素有pH 值、氧浓度和电导率等。
1.1 给水pH 值
碳钢在无氧除盐水中的腐蚀速度与pH 值有关,随着 pH 值的升高,碳钢的腐蚀速度逐步降低;而在有氧的除盐水中,碳钢的腐蚀速度在 pH 值为7 时降得很低,并且不再随着pH 值的升高有所改变,如图2 所示。
从热力学观点来看,在无氧或有氧的高纯水中,铜均处于钝化状态,不过在无氧的高纯水中,铜表面形成浅黄色的氧化亚铜(Cu2O),在有氧的高纯水中,形成黑色的氧化铜(CuO),后者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前者,且二者均受高纯水pH 值的影响,pH值在 8.5-9.0 范围内,铜合金的腐蚀速度可达很低(通常加氨量 100μg/l左右)。当 pH>10 时,由于生成铜氨络合物,铜合金的腐蚀速度显著增加。国内某电厂直流炉采用CWT处理结果表明:当给水pH 值控制在8.7±0.1范围内,低压加热器出口水中铜含量均低于AVT处理时的5.0 μg/l水平,炉前给水的铜含量也可达到AVT处理时的 2.6μg/l 水平,而给水pH值降至 8.3 时,给水中铜含量将比AVT处理时增加60%。国内另一电厂实施 CWT处理时,pH值控制在8.7-8.9,低压加热器出口水中铜含量接近AVT处理时的 5.0μg/l 水平。
1.2 氧浓度
保持纯水中的氧浓度是为了保证碳钢的腐蚀电位高于其钝化电位。日本等国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图 3为日本砂川电厂 4号机组采用CWT处理时,溶解氧量与腐蚀电位的关系,当水中溶解氧在 20-50 μg/l时,电位可以进入Fe2O3区域,加氧最低浓度为 20μg/l,但是世界上绝大多数采用CWT处理的国家推荐加氧最低浓度为50μg/l,此外,试验还发现维持 Fe2O3 的电位所需氧浓度比生成 Fe2O3的电位所需氧浓度低得多。
图4 为日本砂川电厂 4 号机组采用CWT处理时,在开、停炉期间腐蚀电位的变化情况。腐蚀电位在0-100mV 之间,变化最大值为100mV,电位仍然处于电位-pH 图中 Fe2O3 区域,说明开、停机组期间也可采用 CWT处理。
在中性纯水中,加氧会使铜合金的腐蚀速度急剧增大,如图5 所示,因此,在低压加热器为铜合金材料的机组上采用 CWT 处理时,必须控制给水中氧浓度在合适的浓度。据原苏联介绍,通过低压加热器的给水氧浓度控制在70-120μg/l范围,铜合金腐蚀速度最低;国内现场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铜铁部件的热力系统,给水中氧浓度控制在100±20 μg/l 时,低压加热器系统出水和炉前给水中铜含量不会高于AVT处理时的值。可见两者的实验结果完全一致。
1.3 给水电导率
在加氧水中,电导率与碳钢的腐蚀速度近似于线性关系,如图 6 所示。随着给水的电导率增加,碳钢的腐蚀速度会显著增加。实际上,水的电导率是水中杂质含量的综合反映,电导率高,杂质含量就多,水中的杂质特别是氯离子妨碍正常的磁性氧化铁保护膜的生成,反应如下:
2Fe 2+ +H2O +1/2O2 +8Cl- ——2[FeCl4]- +2OH-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当 水 的 阳 离 子 电 导 率 为0.1μS/cm 时,随着氧浓度的增加(超过 50μg/l),碳钢的腐蚀速度会显著下降;而当阳离子电导达到0.3μS/cm 时,腐蚀速度开始增大,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将阳离子电导率=0.3 做为门限值,当给水阳离子电导率大于此值时,应停止加氧处理。
2 汽包锅炉加氧处理
目前,加氧处理已开始在汽包炉上使用,表2是美国和我国汽包炉加氧处理给水和炉水控制指标。可以看出,与直流炉加氧处理相比,汽包锅炉加氧处理有以下不同。
(1) 汽包锅炉采用 OT 处理比直流炉要高些,前者要求给水阳离子电导率<0.1μS/cm,而后者只要求阳离子电导率<0.2μS/cm。
(2) 汽包锅炉有炉水浓缩问题,因此,严格控制炉水水质是实施 OT处理的关键之一。美国规定炉水阳离子电导率<3μS/cm,我国空冷机组规定炉水阳离子电导率<1μS/cm,两国标准中对炉水氯离子都有规定,且相同,即Cl-<100μg/l。
(3) 汽包锅炉加氧处理还对下降管和底部水冷壁氧浓度有要求,规定必须小于 5μg/l,否则炉水中杂质发生浓缩时可能产生点蚀。
3 OT处理优点
长期现场应用证明OT处理具有以下优点:
3.1 汽水系统中 Fe浓度显著降低
日本直流锅炉采用 CWT处理后,热力系统各部位的铁浓度大大降低,仅为 AVT处理时的1/2-1/4。国内某电厂 1 台 5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采用CWT处理后,给水铁离子平均值由过去AVT处理的5.6μg/l 下降至0.3μg/l,下降80%,凝结水和高加疏水的铁离子浓度也有显著下降,其浓度仅为 AVT 处理时间的 10-20%。
3.2 锅炉的结垢速度明显降低
日本现场使用发现,CWT处理时,锅炉各部位的结垢速度仅为 AVT 处理时的 1/2-1/3。国内某电厂 1 台 300MW亚临界直流锅炉采用CWT 处理仅 1a,检查发现:CWT处理期间锅炉结垢速率为39.99g/(m2 a),与AVT 处理相比,结垢速度降低了54.6%。国内另一电厂直流锅炉采用 CWT处理后,省煤器和水冷壁垢的沉积速度比 AVT处理时分别下降69%和87%。
3.3 锅炉和给水加热器的压降显著降低
国内某电厂 1台 500MW直流锅炉,AVT处理运行 2 年多,锅炉压差从 4.4MPa上升至7.6MPa;而在CWT处理运行半年后,压差已由原来的7.6MPa下降至 6.1MPa,给水泵转速随锅炉压差下降而减慢,满负荷时汽泵转速从4425r/min 下降到 4222r/min,耗汽量相应减少,机组效率提高。
日本某电厂运行经验也证明:与AVT处理相比,CWT处理的锅炉压降和给水加热器压降分别减少 15kg/cm2 和 5kg/cm2。
3.4 凝结水除盐设备运行周期延长
采用CWT处理后,凝结水除盐设备再生频率只有AVT 处理时的 1/5-1/10,从而减少了再生剂用量,降低了运行费用,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F. 电厂设备高加低加和除氧器
在机组运行中,高加低加和除氧器都是同时使用的,当然,在事故状态下,高加或者低加如果有缺陷,可以停用,但是除氧器必须使用。
G. 氧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什么
氧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什么
实验室中 二氧化碳是碳酸钙和盐酸是固液型不加热 收集向上排空气氧气是氯酸钾 二氧化锰加热是固固加热 收集排水
H. 怎样制作简易加氧器
1、高山流水式:就是鱼缸用常流水,入水口高出鱼缸水面20厘米以上,水流入鱼缸时会激起水花带起水泡,能较少的增加鱼缸水的含氧量。特点:投资最少,效果最小。
2、漂浮式:要个小功率马达,用泡沫漂浮或固定在鱼缸某处,马达带动扇叶搅动鱼池水,也可以增加水的含氧量。特点:花费较少,但动静大,对鱼的生活影响大。
3、潜水泵式:花几十块钱,买个鱼缸专用的潜水泵,换水供氧都可以,而且静音,很适合家庭观赏鱼缸适用。买的时候和老板详细了解下安装方法就可以了。
你可以拿一个柔韧行很好的或外面买的水瓶(怎么样的都行)注意不要太硬,拿一根吸管,在水瓶盖上扎一个洞把吸管扎进去,再用一些胶把扎的洞和吸管地方粘老(最好不要漏气), 一挤水瓶氧气就顺着吸管出来了,难道不是小型的,廉价的,环保的,简易的加氧器吗,又不耗电。
I. 发电厂中制氢站产生的氧气能利用吗如何利用
是可以利用的,但是首先要看这气体中都有哪些杂质?压力如何?其次是你需求的纯度是多少?有没有要求的?若是纯氢就先除去其中的水分(和氢气很容易反应生成水的),然后再用变压吸附装置提纯氧气。这样制取的氧就可以用在很多方面的。
可以打进焚烧炉中,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减少有害气体、烟尘的产生,提高
燃烧效果,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J. 供氧装置有哪些
国内应用普遍的中心供氧杨其产生装置包括气歧管、氧气瓶和氧气发生器三中,气歧管,主要用于中小型医院的需求相对较低的医疗机构,而氧气瓶主要用于大型医院。氧气发生器的成本是比较高的,但后来使用成本低,是现在使用的许多医院。燃气管道通常是由黄铜制成的,它的直径范围从Φ8,Φ35。一般每层都配备一个压力减速器(既是减压器和阀停止气体流动的功能)。中心供氧护士站配备一个医疗气体报警系统,它是通过导线与减压器连接。
氧气对我们的能量和健康很重要。除非身体获得足够的氧气,否则就会出现疲劳,换气过度和昏厥等症状,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死亡。
氧气的角色
氧气浓度出现任何变化都会影响身体呼吸的方式。氧气需求量因人而异,并且完全依赖身体调整和弥补低氧。由于把氧气当做能量使用,因此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元素。体内细胞需要氧气才能存活。
呼吸系统
呼吸过程涉及吸入和排出空气。空气在胸腔肌肉扩张时进入肺部。然后肌肉收缩迫使空气排出。这是一个让氧气在体内移动的简洁而必需的过程。空气通过气管进入肺部,然后由红血细胞中的血红素把氧气携带到心脏。最终,二氧化碳被返回肺部并呼出体外。
循环
空气通过细支气管到达叫做肺泡的微气囊。在这里,小血管携带血液通过这些肺泡并更换新鲜氧气。毛细血管携带这些含氧丰富的血液从肺部到达心脏左心室,然后通过动脉泵压到身体所有部位。
细胞接收血液中的氧气并排除二氧化碳等废物,然后通过静脉传输到右心室。这里的血液含氧量极少,并且大多数是废物垃圾。血液被泵压回肺部,然后通过毛细血管把废物送进肺泡。这时再通过呼气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细胞过程
细胞过程需要氧气燃烧从食物获得的热量。这一过程用于把食物转变成能量,原理与植物把能量转变成糖的光合作用是相反的。叫做柠檬酸循环(或克雷布斯循环)的循环序列在细胞内驱动这个步骤。该过程能在叫做腺苷三磷酸的细胞中储存能量,需要使用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