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2-02-12 13:52:04

『壹』 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1)

(1)探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所以要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2)平面镜成虚像,所以光屏放在虚像位置,光屏上是不能承接到像的.
(3)①平面镜沿轴线转向自己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会偏上;平面镜沿轴线远离自己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会偏下.
②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要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时,要进行多次实验,实验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不变,所以像的位置不变,所以像相对于蜡烛A的位置不变.
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会偏上,转向自己.
故答案为:(1)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2)在虚像位置放光屏,看光屏上是否能接到像;接不到像;虚;(3)不能;像偏上或偏下;不合理;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时,只有一组实验数据总结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4)不;转向自己.

『贰』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前是选择平面镜还是选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观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有何关系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因为小明看见的是小华的手和A的像重合了,误认为小华“摸到烛火”了,因为A的像是虚像,所以小华说没有.
(3)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同时还可以确定像的位置.
(4)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可以借助于直角三角板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得到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然后利用刻度尺量出点A、B、C、A′、B′、C′到镜面的距离,会发现点A与A′,点B与B′,点C与C′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最终得出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表格如下:

次数 像距v/cm 物距U/cm 像与物连线与镜面位置关系
1 垂直
2 垂直
3 垂直
故答案为:(1)平面镜能成清晰的像,看不到镜面后的物体,玻璃板能成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物体,便于确定物体与像能否重合;(2)因为小明看见的是小华的手和A的像重合了,误认为小华摸到烛火了,因为A的像是虚像;(3)像和物大小相等;(4)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叁』 如图甲为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段相同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

(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会汇聚成像,玻璃板越厚,两个像距离越远,两个像越清晰.
(2)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都不能与像完全重合是因为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像不在水平桌面上.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虚像,因为不是实际光线.光线通过透明玻璃板是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会发生折射,所以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则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3)一次实验,小红就在记录的白纸上进行相关处理,这样做不妥,因为实验次数过少,结论带有偶然性;因此实验中改变蜡烛的位置再做两次实验是为了排除偶然性,寻找实验中普遍的规律性.
故答案为:(1)玻璃板太厚;(2)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反射折射;(3)实现次数太少,结论有偶然性.

『肆』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 和C,是为了比较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的关系.
(2)实验时,由于成的像是虚像,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前观察.即小红应在A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玻璃板如果不竖直,蜡烛A的像与蜡烛C不能重合.
(4)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
(5)本实验中用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这种物理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故答案为:(1)大小;(2)A;(3)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4)玻璃板太厚;(5)等效替代.

『伍』 (2014济南)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1)小明选用玻璃板而不选

(1)用玻璃板代替抄平面袭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透过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
(2)因为物体与像的大小相等,因此甲、乙蜡烛必须高度、粗细完全一样,否则无法比较物体与像的关系;
(3)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甲的一侧观察;
(4)无论如何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说明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时,像也不和桌面垂直,所以不会重合;
(5)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可以换较簿的玻璃板.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高度、粗细相同;
(3)甲;
(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5)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换较簿的玻璃板.

『陆』 (2014葫芦岛二模)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

(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因为实验目的:探究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在水平桌上铺一张白纸,纸上垂直放一块平板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然后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蜡烛A(即M)这一侧观察.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
如果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点燃,将分不清蜡烛和像,因此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
(4)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
故答案为:(1)位置;大小;(2)记录玻璃板位置;(3)M;未点燃;(4)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

『柒』 如图甲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

(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
(3)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
(4)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通过归纳处理即可得出如下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像和物大小相等;(3)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4)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

『捌』 小明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1)小明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因为

(1)平面镜是不透明的,只能在平面镜中看到平面镜前物体的像,不能看到平面镜后面的物内体,所以实容验时不采用不透明的平面镜.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探究实验中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主要是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3)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
(4)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5)如果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A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这样B蜡烛与A蜡烛的像就无法重合了.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蜡烛所成像的位置;
(2)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3)A;
(4)虚;
(5)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玖』 (2014鄂州模拟)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

(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
(3)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蜡烛A这一侧观察.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
(4)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
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像和物大小相等;(3);(4)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

『拾』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他在玻璃后放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

(1)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另外拿一只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适当的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像完全重合,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透过玻璃板能清楚地看到蜡烛B,若用镜子,因看不到蜡烛B,也就无法确定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位置,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3)小明同学的结论不合理,因为通过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总结的实验结论才具有普遍性,只有一次实验,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很具有偶然性.
故答案为:(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透过玻璃板能清楚地看到蜡烛B,若用镜子,因看不到蜡烛B,也就无法确定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位置;
(3)不合理,理由是:只测量了一次数据,结论的得出存在偶然性,小明应该进行多次实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阅读全文

与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四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401
自动转挂装置 浏览:618
机械设计从什么职位开始 浏览:943
永康史丹利电动工具厂 浏览:588
qq设备锁怎么解决 浏览:949
cad结构工具箱 浏览:196
多少钱尿素设备能生产达标尿素水 浏览:905
电梯自动平层装置显示e0019 浏览:365
什么仪器可以检测斜视 浏览:964
左右前轮轴承高度不一样什么原因 浏览:924
郑州广场户外健身器材哪里买 浏览:891
轴承座卡轴上怎么拆卸 浏览:787
东莞电动工具维修培训学校 浏览:587
超声波对什么缺线最为敏感 浏览:490
仪表防水壳如何卸 浏览:220
什么性格的人适合学机械类专业 浏览:636
阀门内径与管道内径 浏览:94
机械师f117f2u怎么拆机 浏览:242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氯的装置 浏览:204
轮毂轴承的螺丝怎么换 浏览: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