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已知下列数据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主要装置如上图I所示,主要步骤为:①在30mL的
(1)先加乙酸和乙醇各4mL,再缓缓加入1mL浓H 2 SO 4 ,边加边振荡 (2)CH 3 COOH+CH 3 CH 2 OH ![]() (3)乙酸、乙醇、乙酸乙酯沸点接近且较低,大火加热,反应物大量蒸发损失 (4)在浅红色Na 2 CO 3 溶液上层有约4cm厚的无色液体,振荡后Na 2 CO 3 溶液层红色变浅,有气泡,上层液体变薄;上层是油层因为生成的乙酸乙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同时因为挥发出来的乙酸与碳酸钠反应,放出CO 2 气体,所以有气泡出现 (5)分液漏斗;上;乙酸乙酯比水密度小 (6)乙,反应物能冷凝回流 |
㈡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详细步骤!急!!!!!!!
在实验室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摇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冰醋酸,连接好装置(高中课本选修3-5)用酒精灯小心均匀的加热试管3min-5min,产生的蒸汽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
㈢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试回答:(1)B中所盛试剂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伸入B中的导管
(1)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内和乙酸、降低乙酸容乙酯的溶解度,产物便于分层;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饱和碳酸钠溶液吸入反应试管中,
故答案为: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和乙醇,有利于乙酸乙酯的分离;防止液体发生倒吸;
(2)乙酸乙酯密度小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会浮在上层,乙酸乙酯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具有果香气味;乙酸与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果香;取代.
㈣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装置
楼主你好,我是学化工工艺的以前在实验室做过这个实验。
乙酸乙酯的制取:先加乙醇,再加专浓硫酸(加入碎瓷片属以防暴沸),最后加乙酸,然后加热(可以控制实验)。浓硫酸是催化剂,吸水剂。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量,必须尽量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一般是使反应物酸和醇中的一种过量。在工业生产中,究竟使哪种过量为好,一般视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以及是否容易回收等具体情况而定。在实验室里一般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乙醇的质量分数要高,如能用无水乙醇代替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效果会更好。催化作用使用的浓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质量达到乙醇质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为了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应使浓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还有就是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要保持在60℃~70℃左右,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或乙烯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3
㈤ 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D中放有饱
(1)酸与乙醇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由于反应加入的是乙酸钠,故浓硫酸还制乙酸的作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制乙酸、催化剂、吸水剂;
羧酸与醇发生的酯化反应中,羧酸中的羧基提供-OH,醇中的-OH提供-H,相互结合生成水,其它基团相互结合生成酯,同时该反应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18OHCH3CO18OC2H5+H2O;
(2)圆底烧瓶受热不均,球形干燥管的管口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球形干燥管体积大,可以防止倒吸,同时起冷凝作用,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冷凝;
(3)碳酸根离子水解:CO32-+H2O?HCO3-+OH-,溶液呈碱性,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
碳酸钠水解呈碱性,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密度比水小,溶液分层,上层无色油体液体,乙酸和碳酸钠反应而使溶液红色变浅,
故答案为:CO32-+H2O?HCO3-+OH-;溶液分层,上层无色油体液体,下层溶液颜色变浅;
(4)加入无水氯化钙除去少量乙醇和水,然后再加入无水硫酸钠进行蒸馏,从而分离出乙酸乙酯,故答案为:乙醇和水.
㈥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
(1)乙酸成本高,乙醇低,应过量,使乙酸多可能参加反应
(2)催化剂,脱水剂
(3)此时回CH3COOC2H5更纯净,含有较少杂志答(如C2H5OH)
(4)饱和Na2CO3溶液洗涤酯的目的:吸收CH3COOH,溶解C2H5OH,降低CH3COOC2H5溶解度
用饱和CaCl2溶液洗涤酯的目的溶解C2H5OH(生成Ca(C2H5OH)6Cl2),降低CH3COOC2H5溶解度)
(5)Na2CO3与CaCl2两种饱和溶液生成CaCO3沉淀
(6)保持气压平衡,使CH3COOC2H5顺利进入锥形瓶
㈦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制取装置图和步骤
一、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三、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不能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之中目的:
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㈧ 制取乙酸乙酯
浓硫酸的作用 1是催化剂 2吸水,使反应向右移
㈨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无序
1)把上述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序(填序号):52431 。
(2)如何配制混合液?用3 mL无水乙醇和2 mL冰醋酸反应时,只需要加入2滴~3滴浓硫酸即可(3)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 。
(4)在反应装置中导气管出口的位置在碳酸钠液面上方的2~3cm处,其原因是 导气管不要伸到饱和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饱和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原步骤(4)中为什么要小心加热? 由于乙酸和乙醇沸点低,若反应的温度过高,加热过猛,不但乙醇和乙酸会大量损失,而且会产生副作用,另外也容易造成暴沸。故应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温度控制在100℃左右。一般烧至沸腾就应停止加热。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温度,最好采用水浴加热,控制在沸水温度下反应,这样,既能控制反应温度,又能保证受热均匀。
(5)原步骤(3)所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液体分层 ,并有芳香的气味 ,其原因和结论是 (1)乙酸乙酯在无机盐饱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减小,容易分层析出。(2)Na2CO3能跟挥发出的乙酸反应,生成没有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
(6)从实际情况看乙醇与乙酸两反应物中 乙醇 需要过量一些,其原因是 先加乙醇与浓硫酸反应混合,防止浓硫酸与乙酸反应脱水
㈩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步骤
浓硫酸密度大,被动的加入,可以趁它流入乙醇底部的同时热交换走因溶解所产生的热量,再加乙酸是因为乙酸易挥发,节约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