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氧化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图中:A
(1)固体纯净物加热制氧气的只能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方程内式为:2KMnO4
△容 | .
②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1)打开分液漏斗,发现其中的液体不能流下,可能的原因是_____
(1)使用复分液漏斗时应制取下塞子,使分液漏斗内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保证液体顺利流出,打开分液漏斗,发现其中的液体不能流下,可能的原因是分液漏斗瓶塞未打开; (2)①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能生成氧气,使气球胀大,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
③ 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在25℃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
(1)组别1中,光照强度为0,此时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由于小室中CO2缓冲液能够保持小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对稳定,因此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因此装置中气体总量减少,引起该组液滴左移. (2)组别3的光照强度为4000lx,组别4的光照强度为6000lx,因此与组别4相比,限制组别3液滴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表中光照为10000lx和12000lx时,液滴移动的距离相等,表明此时光合作用达到光饱和点,因此光照强度不再是主要环境因素,此时限制装置内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 (3)表中右移的值表示光合作用氧气的净释放量,因此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右移的值+左移的2.2.则光照强度为8000lx时,植物真光合速率=5.9+2.2=8.1mL/h,因此植物光合作用2小时产生氧气16.2mL.若光照强度由8000lx突然降低到2000lx,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这将抑制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而二氧化碳固定仍在发生,因此此时叶绿体内C3的相对含量将升高,用于暗反应的ATP来自光反应中水的光解. (4)25℃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当升高温度时,是光合作用强度减弱,而呼吸作用增强,因此氧气的净生成量减少.因此在6000lx光照条件下,将实验装置的温度提升至30℃,由于氧气净生成量减少,导致液滴右移明显减慢.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导致装置中气体总量减少 (2)光照强度 二氧化碳浓度 (3)16.2 升高 光反应中水的光解 (4)25℃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当升高温度时,是光合作用强度减弱,而呼吸作用增强,因此氧气的净生成量减少
④ 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①检查
(1)Cl 2 4H + +4I - +O 2 =2I 2 +2H 2 O(或2H 2 O+4I - +O 2 =2I 2 +4OH (2)吸收HCl和过量的Cl 2 ,防止污染空气,使D中能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 (3)①Na 2 O 2 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不可能得到O 2 ②O 2 有可能是Na 2 O 2 与盐酸中的H 2 O反应所得 (4)14122H 2 O不能Na 2 O 2 与生成的H 2 O反应有O 2 生成;HCl混在Cl 2 中;H 2 O混在Cl 2 中;实验室没有可直接使用的干燥HCl气体;固体与气体反应较慢(答出任何两点即可)
⑤ 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填字母)
(1)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装置收集的气体的密度应该比内空气的密度小,可进行的实容验是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故填:a. (2)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②若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则溶液是红色的,气体通入并充分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仍然显碱性,因此溶液颜色始终呈红色. 故填:A. ③当C中液体大部分排出时,装置D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
⑥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室温25℃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实验过程中装置条件及结果
A、若抄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将吸收CO2释放O2导致液滴向右移动,液滴移动的距离是释放O2的原因,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A正确; B、若要测真光合强度,即光合作用的总量,就要明白真正的光合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释放的O2量)+呼吸消耗强度(吸收的O2量),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那X溶液为NaOH溶液并遮光处理,在有氧呼吸中吸收的O2量等于产生的CO2量并被NaOH吸收,导致密闭小室中气体体积减小,液滴向左移动,可表示的是呼吸消耗强度,B正确; C、清水既不吸收和释放O2,也不吸收和释放CO2.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全部被光合作用所用,光合作用产生的O2除满足呼吸作用所用外,又释放到细胞外,同时从细胞外吸收CO2,但是密闭小室中的CO2量有限,限制释放的O2量和吸收的CO2量相等,液滴不移动,C错误; D、若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由于脂肪中[H]含量比糖中高,有氧呼吸时消耗的O2量多,产生的CO2量相对减少,导致密闭小室中气体体积减小,液滴左移,D正确. 故选:C.
⑦ 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C中有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
①要想收集二来氧化碳,必须关闭源K2打开K1;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物是双氧水,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反应条件是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
⑧ 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装置,以探究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得到的固体物
(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氯气、水,该反应为MnO2+4HCl(浓) △ | .
⑨ (2012朝阳区一模)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甲同学认为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
(1)根据装置I、Ⅱ的导管进出口顺序可知,装置Ⅱ只能用来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因此利用装置I、Ⅱ可收集氧气、H2等难溶于水的气体. 故答案为:制取氧气(或制取不溶于水的气体) (2)白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白磷燃烧要消耗掉瓶中占空气体积 的氧气,所以待冷却后打开K 2,Ⅲ中的水倒流入Ⅰ中约占瓶内气体体积的 . 故答案为: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待冷却后打开K 2,Ⅲ中的水倒流入Ⅰ中约占瓶内气体体积的 . (3)①二氧化碳的特性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要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故答案为:紫色石蕊试液. ②要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我们可进行如下操作:关闭K 1、K 2,打开K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关闭K,充分反应后打开K 2,Ⅲ中稀盐酸倒流入Ⅰ,说明广口瓶中的气体减少了;另外I中还会有气泡产生,因为从Ⅲ中流入的稀盐酸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产物反应,产生了气体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关闭K 1、K 2,打开K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关闭K,充分反应后打开K 2,Ⅲ中稀盐酸倒流入Ⅰ中有气泡产生.
与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00未收录未收录未收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新宝来怎么制冷
发布:2025-09-30 18:52:38
浏览:259
特征提取工具箱
发布:2025-09-30 18:13:08
浏览:47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