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图所示,为齿轮传动装置,主动轴O上有两个半径分别为R和r的轮,O′上的轮半径为r′,且R=2r=3r′/2.则
A和C是通过齿轮相连,所以V A =V C, A和在B同一个轮上,它们的角速度内相等, 由V=rω,R=2r可知, v A :容v B =2:1, 综上可知,v A :v B :v C =2:1:2, 由V A= V C ,R=
ω A :ω C =2:3, A和在B同一个轮上,它们的角速度相等, 综上可知,ω A :ω B :ω C =2:2:3, 故答案为:2:1:2;2:2:3. |
② 两级圆柱齿轮传动,已知齿轮1主动,轮齿的螺旋方向与齿轮转向如图(1)所示
③ 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A、B分别是皮带上与两轮接触的点,C、D分别是两轮边
当O1顺时针启动时,若皮带与两轮不打滑,则皮带A处阻碍轮C点的滑动,则C点的静摩擦力方版向向下,而权A所受到的摩擦力与C点受到的摩擦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所以A点的摩擦力方向向上.同理由于O2是从动轮,皮带带动O2轮,轮D点阻碍皮带B处滑动,所以B点的摩擦力方向向上,而D点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故答案为:向上,向上,向下,向下.
④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转动方向及螺旋线方向如图所示,试分别画出轮1为主动轮时轴向力Fa1和Fa2的方向。
在图上没有看到旋转方向与螺旋线的旋向。没法回答问题。
⑤ 一般齿轮传动装置中有一个主动轮O2和一个从动轮O1
⑥ 如图所示为皮带传动示意图,O1是主动轮
答案D
物体随传送带匀速运动,无相对运动趋势,所以静摩擦力为0
O1是主动轮,皮带上P点相对轮子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受到向下的摩擦力
O2是从动轮,皮带上Q点相对轮子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受到向下的摩擦力
也可以这样理解:P点受到的摩擦力是动力,向下带动皮带转动(阻碍轮子转动);Q点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阻碍皮带运动(带动轮子转动)。
⑦ 如图所示一轮系传动装置
齿轮3和齿轮4的螺旋线方向???
⑧ 如图为一齿轮传动装置,主动轮A以恒定的角速度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齿轮B带动齿轮C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
A、主动轮A以恒定的角速度顺时针方向转动,则B齿轮逆时针转动,C齿轮顺时针转动.故A错误.
B、设A的角速度为ω,A、C的半径分别为rA、rC,根据线速度大小相等有:rAω=rCωC,
则ωC=
,增大或减小B轮的半径,C轮的角速度不变,则转速不变.故B、C错误.rAω rC
D、减小C轮的半径,则C的角速度增大,转速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⑨ 如图所示,在皮带传动装置中,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A、B分别是皮带上与两轮接触的点
我对楼主的表达有些看法……
首先在皮带不打滑的情况下,皮带与两个圆形相交的四点就是切点,上下两条皮带路径也就是两圆形共同的切线,而一般情况下我们见到的皮带从动问题是图2或者图3,楼主的题目中,可能是将皮带和圆形的交点给放大了,将这个点分别赋予了二者之上,应该就是为了强调它们只中存在的那对相互作用力……其实它们就是一个点,但这个点收到了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通过运动关系,进行力的分析,从主动物体入手,已知的运动状态是分析物体受力的基础~
设O1以V1做瞬时方向向上的运动,点C受到皮带从点A给予的阻碍运动的摩擦力fa-c,其瞬时方向向下,而圆形O1同时通过点C给予皮带在点A以反作用力fc-a,其瞬时方向向上,该力使得皮带在A点受到合外力作用从而顺时针从动……
当运动传递至点B,改点瞬时运动方向向下,从而受到圆形O2从点D给予点B得摩擦力fd-b,阻碍其向下运动,该摩擦力方向瞬时向上,而同时O2也受到了皮带在点D给予的反作用力fb-d,该力瞬时方向向下,O2受到此合外力作用,顺时针从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在同一物体上不能同时存在,可能也就是这点让有些同志再力的分析上容易被绕~
闹钟的设定中,闹针的设定旋转方向和时针的设定旋转方向相反,但运行时都是顺时针的,这跟机械有关吧……
⑩ 如图所示的齿轮传动装置中,主动轮的齿数z1=24,从动轮的齿数z2=8,若已知从动轮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时
齿轮不打滑,说明边缘点线速度相等,从动轮顺时针转动,故主动轮逆专时针转动;
主动轮的齿属数z1=24,从动轮的齿数z2=8,故大轮与小轮的半径之比为R:r=3:1;
根据v=rω,有:
ω′ |
ω |
r |
R |
1 |
3 |
1 |
3 |
2π |
ω′ |
6π |
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