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用小树来做装置艺术怎样才能不让叶子掉
用胶粘牢 502
② 幼树培土装置的设计的论文综述怎么写
枳椇(Hovenia acerba Lindl),又名拐枣、木室、万寿果、鸡爪子、龙枣等,为鼠李科枳椇属落叶乔木,高达15~25m。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等19个省市[1]。枳椇是材、果、药兼用的珍稀树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2]。枳椇的果实和种子、叶、根、木皮及木汁均可入药。枳椇果能解酒,有“千杯不醉鸡爪子”之称。种子能利尿,泡酒服用还能舒经活络,治左瘫右痪、风湿麻木。果实鲜食,还可治气管炎、哮喘等。枳椇树冠伞型,树态优美,叶大荫浓,是理想的园林绿化树种。枳椇树体高达10m,树干通直,木材硬度适中,呈紫褐色,心材黄色,粗而美观,收缩率小,不易反翘,常用于制作精细家具、工艺品及建材[3]。随着人们对枳椇的认识日益深入,对其研究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枳椇的药用机理和药用价值方面[4],在繁殖方法与栽培技术方面有少量研究[5,6],对树体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栽培实践,都必须建立在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习性的深入研究基础之上。因此,对枳椇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发育习性的研究,是枳椇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1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用的枳椇种子来自河南洛阳栾川。试验点设在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苗圃内,土壤为砂壤土,土层深厚,肥力中等,排灌条件良好,pH值为7.0,面积为0.27hm2, 2006年春季造林。
1.1物候期调查
采用完全随机抽样调查法,随机抽取10株做样株,从5月10日开始,每15d调查1次。观测内容为生物学特性,包括萌动期、展叶期、封顶期、落叶期、休眠期等。
1.2茎生长规律调查
在试验地随机选取10株树,定时定株,测定地径粗度、株高、二次枝长度和粗度。地径的粗度为距地面5cm部位,株高的观测从植株根部固定地面处到整个植株的最高点,测量单位为cm。二次枝为当年生枝上抽生的1次副稍。从基部向上依次取5个二次枝测其长度和粗度,长度测枝条基部到梢部最后1片平展叶叶柄基部的长度,粗度测距枝条基部1cm处的粗度。长度用钢卷尺测定,精确到mm。粗度用游标卡尺测定,精确到0.1mm。每15d观测1次,最后求平均值。
1.3叶生长规律调查
在以上选定的10株树上,对每株树的第1副梢上第5个叶片(从枝条基部数起)进行标记,共10片叶。从展叶后至落叶,观测项目有叶片长度、宽度、叶柄长度。叶片长度为叶片纵向最大长度,宽度为横向最大宽度。用钢卷尺测定,精确到mm。每15d观测1次,最后求平均值。
2结果与分析
2.1枳椇的物候期
为了解枳椇的生长特性,对实生苗茎生长过程和叶片发育情况进行了物候期观测。枳椇幼树3月中旬萌芽,3月下旬展叶,茎生长期为5~8月,9月后缓慢生长,10月底完全停长,进入11月个别小枝开始脱落,11月下旬落叶休眠(见表1)。
2.2枳椇树繁育技术
枳椇常采取播种繁殖[6],在管理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不同播种方式其出苗率存在差异,本试验营养钵播种育苗出苗率最高,高床播种育苗出苗率最低,平床介于两者之间(见表2)。营养钵育苗成活率最高,原因是基质经过特别配方,吸水性、排水性和通透性较强,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根。
高床出苗率低,全园出苗率不足10%,缺苗断垄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一方面洛阳属干旱地区,年降雨量610mm,本试验采用畦沟浇水上渗,但本地春季高温干旱,上渗难,畦面干得较快,很难保墒。
不同的播种方式,在管理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其抽梢率差别不大,平均梢长营养钵繁殖的较长,平床次之,高床最短。
2.3苗木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2.3.1茎生长规律调查。对调查数据求平均值,在Excel中作图,以观测日期为横坐标,生长量为纵坐标,得出地径粗度、株高及二次枝生长趋势的折线图(见图1~4)。
5月底至6月底,地径有1次快速增粗期。之后增粗速度减缓;7月中旬又有1次快速增粗期,之后逐渐减缓,至10月中旬停长。一年生幼树地径年平均增粗1.36cm。
5月底至6月初,株高增长较快,之后生长变缓。7月中旬又有1次迅速生长期,此后生长渐缓,9月下旬停止生长。一年生幼树年平均株高增长121.4cm。
5月中下旬二次枝有1次快速生长期,之后二次枝长度持续增加,但生长减缓,8月下旬停止生长。调查的最长枝为104.5cm,最短枝为70cm,二次枝加长生长量年平均为84.6cm。
5月中旬前二次枝粗度增长缓慢,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有1次快速增长期,之后二次枝粗度持续增加,但生长减缓,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停止生长。调查的最粗枝为1.28 cm,最细枝为0.11cm,二次枝加粗生长量年平均为1.08cm。
4月开始,幼苗基部逐渐膨大,高生长逐步加快,形成主茎。5月开始分发二次枝,之后二次枝上叶腋处又抽生成新的分枝。为节约养分,培养骨干枝,应加强对新枝的抹芽。
2.3.2叶生长规律调查。对调查的数据求平均值,在Excel中作图,以观测日期为横坐标,生长量为纵坐标,得出叶片的加长、加宽及叶柄生长量折线图(见图5)。
叶片的长度、宽度和叶柄长度在展叶后第1个月内生长速度较快,随后增长减缓。单叶叶长的伸展期为1.5个月,单叶宽度伸展期为1个月。叶柄生长期为1.5个月。最大叶片长度为18.5cm,宽度为13.0cm,叶柄长度为5.0cm。最小叶片长度为6.0cm,宽度为4.0cm,叶柄长度为1.5cm。叶片平均长度为13.7cm,平均宽度为9.8cm,叶柄平均长度为3.9cm。落叶日期为11月底。
3 小结与讨论
(1)枳椇树在年生长周期中茎(地径、株高、二次枝)生长高峰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其中年平均株高增长121.4cm,二次枝加长生长量年平均为84.6cm,二次枝加粗生长量年平均为1.08cm,地径年平均增粗1.36cm。
(2)叶片的长度、宽度和叶柄长度在展叶后第1个月内生长速度较快,单叶叶长的伸展期(1.5个月)比叶宽伸展期多0.5个月,叶柄生长期为1.5个月。
(3)对枳椇幼树枝条生长习性的观测还应该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7]。本试验未研究气象条件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年份气温、光照、降雨量直接影响植株的发芽率、生长势和休眠期。在引种中注意气温的调节可以提高植株的生长发育质量。
(4)认真做好生长期的抚育管理,对提高枳椇树全年生长量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幼苗生长,增强其生长势和抵抗力及与杂草的争肥能力,在幼树生长旺期从5月上旬至9月上旬共除草5次。追肥3次,第1次于5月上旬施入,施肥量较少,追施尿素30~45kg/hm2;第2次6月下旬施入,随着幼树生长,逐渐加大了施肥量,追施尿素45kg/hm2;第3次8月初结合灌水施入,施复合肥45kg/hm2。同时根据试验地墒情,及时灌透墒水。良好的管理能促使植株良好的生长发展,根据植株不同时期对肥水的不同需求进行适时的调节,能促使植株茎叶的良好生长,使其尽快成型[8]。在本次试验过程中,在5月上旬进行第1次抚育施肥为宜,有利于5月下旬茎的速长。过早,杂草尚未完全萌发;过迟,则错过生长时机,抚育效果差。此外,田间各项管理(肥水及其他管理)也要配套实施,才能促进植株生长良好。
4参考文献
[1]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 丁向阳,凌晓明,李志.珍稀果材兼用树种-枳椇资源利用[J].河南林业科技,2004,3(1):44-45.
[3] 陈淮安,汪正集.枳椇的栽培及综合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 2(1):63-65.
[4] 嵇扬,陆红.枳椇子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2,33(9):5-7.
[5] 葛扣麟,王蕴珠,杨金水.枳椇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6):44-45.
[6] 李健,王和平,付殿坤.枳椇的特性及其育苗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1999(5):30-31.
[7] 张慧丽,张延龙.新引牡丹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的观察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7(5):43-45.
[8] 丁向阳.香胶树幼林生长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 这是我查到得,希望能帮到你,祝你成功
③ 世界装置艺术国外装置艺术作品欣赏
以“宇宙宣言”及空间艺术及繁复、精巧的装置艺术作品而闻名于世的他,经常在全世界举办展览。戴帆以艺术不断地触及我们文化的边界,正是这些边界和界限,标示出一种文化的性质。
④ 急求论文关装置艺术设计与立体构成
建筑装饰设计中,整体配饰、尺寸与安全的定位,环保意识的形成,都要求设计人员重新学习,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使高要求客户的服务趋向人性化。 关键字:优秀, 装饰,设计师 作为一名设计人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首先他(她)需要具备几种专业和学科的知识 作为一名设计人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首先他(她)需要具备几种专业和学科的知识。第一是设计理念,什么是设计,家装设计是为什么而设计,有了设计思路,才能保证设计的到位。谈到设计,最终目标是使生理(身体)得到舒适,心理(精神)得到愉悦。做到这两点,并不是很难,加强知识的积累,对沟通技巧的学习和锻炼可以形成设计思路和理念,达到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第二是人体工程学,他(她)要知道装修居室的具体使用人的情况,包括人的高、矮、胖、瘦,工作和学习的情况。了解之后对设计尺寸、功能分区定位,这样达到人性化装饰。 第三是建筑力学,什么工作都要保证安全,假如安全感没有了,人就会生活在恐惧中,造成对心理的伤害,设计尺寸的安全,设计结构的安全都会影响设计人员的水平。楼层的荷载是均布设计,每一个单位的承重能力是固定的,假如把一个房间总的承重能力放在一点上,就会出现安全问题,引发安去事故,造成影响和损失。 第四是色彩学,要想使三维空间的色彩融为一体,具备一定色彩学的知识是设计人员必修的课程,色彩的的颜色和深浅,直接影响装修的最终效果。黑、白、灰三色和红、黄、兰三原色派生出千般色彩,取其中一点,就能使装饰空间蓬荜生辉。色彩合理搭配,使观感得到满足,产生放松的感觉,使家成为休息、休养的静地,得到温暖。 设计专业属于艺术学的一类,它与艺术学内的各专业有密切联系,书画和工艺美术与设计专业联系最密切。书画作品的运用,书画的写作手法和意境,使室内设计增添了艺术的内容和文化的气息。工艺美术作品的运用是室内设计在艺术上表现的又一形式,工艺美术中地毯、壁挂、雕塑、工业造型、室内配饰等是室内设计必不可少的修饰手法,为设计的一部分,体现设计的水平和效果,与设计相融一体,共同为人类服务。 作为设计师,在实践工作中成为优秀的设计师,还需要几种专业和学科的知识,其中心理学在与人沟通的时候应用最多,中医理论有望、闻、问、切,运用心理学在与人沟通时有察言观色,只有了解客户的心里活动和生活需要,才能切实的为客户服务到位,分析心理活动,需要丰富的知识,心理学不是孤立存在,它的熟练运用是各学科知识的集体运用,学好心理学,同时也需要对其它学科的学习。 民族学在与客户沟通时也发挥一些作用,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客户,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五十六个民族就象兄弟姐妹一样相融一体,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各有特征,通过对不同的文化、社会生活、服饰、生活习惯、民俗等方面的分析,能够得到客户的实际需要和要求,达到服务的目标。 美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无处不在,世间万物各具有灵性,山、水被古代文人赋予美的化身,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各有美的一面。美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总结出来的思想,人类做为社会中的一员,极具智慧,集天下之美于一身。美学在人类中发挥着微妙的作用,人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的踪迹。 哲学在设计中的体现是物法自然,与自然相融是设计的最终目标,自然相融是人性化的标志,设计为人类服务,要以人为本,人生活在地球上,又要维持生态平衡,设计最终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来为人类服务,哲学是客观规律形成文字的一种思想,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良性发展。 设计专业中与文学的关系也很密切,设计中的最后意境是体现什么思路,它的风格形成与文学的抒情意境藕断丝连,文学的意境和笔法直接借鉴到设计专业中,会使设计效果增添光彩。文学写作中的大写意和小推敲用到设计专业中,体现为设计的最后效果和精点装饰,点与面的关系使事物达到美感和实用,文学写作用到的借景、比喻等手法更能使设计增添亮点。设计与文学的互补作用,使设计在实用和美观方面更上层楼。 设计与众专业和学科的融合使设计最终的效果趋向完美,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设计在社会生活中,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从人类基本的居室设计、服饰设计、饮食设计,到社会中车、船、飞机等行的设计,再到轻工业、重工业、制造业中的设计。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社会生活中各种需求的质量高低,提高设计师的设计水平是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⑤ 中国著名的装置艺术家
徐冰 蔡国强
前段时间我们还有这门功课
装置与艺术
老师就是要我们查这两个人
⑥ 仿生树型避雷塔
完全正确,富航铁塔
⑦ 平面设计毕业展做哪个简单 ,有包装,VI,书籍装帧,装置设计。
VI简单一点吧,只在电脑里做好,展览时打印出来就可以了。其它的你还得动手,麻烦。呵呵
⑧ 装置艺术的构成
装置艺术,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令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简单地讲,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装置艺术的发展如同其它艺术发展的景况一样,都是受当下多种单一与复合的观念所左右的,也受其自身发展经验的积累所促动。装置艺术日渐在内容关注、题材选择、文化指向、艺术到位、价值定位、情感流向、操作方法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繁复的状态。但从其总体来看,装置艺术的固有特征并没有朝令夕改。
装置艺术简介
装置艺术始于60年代,也称为“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与六七十年代的“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艺术”等有联系。在短短几十年中,装置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中的时髦,许多画家、雕塑家都给自己新添了“装置艺术家”的头衔。在西方已经有专门的装置艺术美术馆,例如英国伦敦的装置艺术博物馆,美国旧金山的卡帕街装置艺术中心,由1983年的一栋楼发展到2000年的四栋楼。纽约新兴的当代艺术中心,几乎就是一个装置艺术展览馆,在它的庭院中,修筑了露天装置艺术的专用隔间。美术院校也开始开设装置艺术课程。在英国,哈德斯费尔得大学已经设有专门的装置艺术学士学位。在西方当代美术馆的展览中,装置艺术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以美国圣地亚哥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例,在1969年至1996年期间,就举办了67次装置艺术展览。近年在美国美术院校毕业的硕士生很多人都成了装置艺术家。
装置艺术产生的原因
美国艺术批评家安东尼·强森(Anthony Janson)对后现代主义时期装置艺术如此引人注目是这样解释的,“按照解构主义艺术家的观点,世界就是‘文本’(text),装置艺术可以被看做是这种观念的完美宣示,但装置的意象,就连创作它的艺术家也无法完全把握,因此,‘读者’能自由地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装置艺术家创造一个另外的世界,它是一个自我的宇宙,既陌生,又似曾相识。观众不得不自己寻找走出这微缩的宇宙的途径。装置所创造的新奇的环境,引发观众的记忆,产生以记忆形式出现的经验,观众借助于自己的理解,又进一步强化这种经验。其结果是,‘文本’的写作,得到了观众的帮助。就装置本身而言,它们仅仅是容器而已,它们能容纳任何‘作者’和‘读者’希望放入的内容。因此,装置艺术可以作为最顺手的媒介,用来表达社会的、政治的或者个人的内容。”。另一位评论家麦克(Michael Kimmelman)则指出,装置艺术在当代兴起,与它的文献记录功能有关。它在这方面的潜能,远远超过绘画、雕塑和摄影等艺术形式。此外,装置艺术的兴起,也可以看作是对“极少主义”美术的反动。如果说“极少主义”几至虚无的直接和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后工业社会对速度、效率的崇拜,那么,装置艺术的多多益善,则迫使观众放慢节奏。因此,装置艺术似乎满足了繁忙的当代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平衡。由于装置艺术中众多的艺术门类,以及众多实物的非逻辑,非再现的陈列,它们之间的张力构成了无穷大的观念的“排列组合”关系。同时,装置艺术还充分反映变化中的世界,因为装置艺术中静止的物品并不是绝对静止的,它们所存在的空间环境和社会处于永恒的运动中,因此它们本身的意义也在不断变化。
后现代社会的另一特征是摒弃极端,拥抱兼容。地球村的逐渐形成,意识形态的对立被经济合作所取代。折衷、含糊成为国际的主调。在瞬息万恋的时代,就像未来主义艺术家在他们的宣言中所说的,“试图使用逻辑来精微准确地解释一切,来解释其因果关系,是一种愚蠢的想法。因为我们周围的现实,互为牵连的事物向我们劈头袭来,它们契合在一起,混合在一起,混沌无序。”装置艺术正是这样一个说不清的世界--杂乱的实物,令人目不暇接的录像,昏乱怪异的声响,玄言断句,雕塑加绘画。这体现西方当代人迷茫而又无可奈何,不得不以自我为中心,放弃传统宗教,在神秘中寻求对不可知的答案。装置艺术解读的不确定性暗示这种神秘,承认人类的认知是相对的,而无法逾越的不可知才是绝对的。
与传统艺术的区别
在艺术上,装置是对传统艺术分类的挑战。每个时期的艺术分类是特定的社会和历史状态的产物。19世纪,美术家们试图用各种方式对艺术进行分类,有的以主体的感觉器官如视觉器官或听觉器官来分类;有的把艺术分为空间艺术或时间艺术,有的把艺术分类成再现艺术或非再现艺术。这种探索艺术分类新方式的努力,首先说明在18世纪法国美术学家阿贝·马托的分类原则上所建立的艺术分类已不能系统地界定日趋纷繁复杂的艺术现象。人们在不断从新的角度深究艺术的本质和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正像朱狄在《当代西方美学》中所指出,现当代艺术“粉碎了每一种艺术已往所具有的,为多数人所认可的那种传统尺度和界标。这一变化首先带来的是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在传统标准的意义上对各种艺术进行分类,而不得不去重新研究各门艺术的特征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继续进行对某一种艺术形式的独特本质进行研究,或在此基础上转入对构成各种艺术的最共同的本质加以研究。”装置艺术自由使用各门类艺术手段,表明人类表达思想观念的艺术方式是无法用机械的分类来界定的。由于现代艺术表现手段和材料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依靠不断更新艺术分类原则,把规律化强加给无规律变化的艺术现象,不但无助于认识日日更新的艺术,到头来只会弄得人们无所适从。不受限制地综合使用多门类的艺术形式,是现代艺术追求表现广度,深度和强度的必然产物。
在展览和收藏方面,装置艺术藐视美术博物馆的权威。很多装置艺术最初都是在“非正式”的展览场所,即不是博物馆也不是画廊的地方展出。例如旧金山的卡帕街装置艺术中心就是由分散的一栋栋经过翻修的民房组成。在西方,博物馆的艺术基本上是中产阶级的艺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广大劳动阶层,去美术馆画廊的微乎其微。由于装置艺术把展览的场所搬到室外,移进翻修过的民居、废弃的厂房、简陋的仓库,以“平民化”的面目出现,实际上具有艺术普及的意味,把艺术带给那些几乎不进画廊、美术博物馆的劳动人民。同时,装置艺术还反对美术博物馆用象牙之塔把艺术与生活隔离。它不仅“平民化”,还直接进入生活。有的室外装置以声响雕塑组合的形式出现,有的建成奇异的园林,有的又像梦幻世界的建筑,有的则用来装饰大楼外墙,真正成为人们可观可游,可坐可卧的生活环境。但是装置艺术进入市民的生活环境,往往不是出于乌托邦式的艺术理想,而是经济原因。很多美国城市都有公共环境艺术基金,这些基金是装置艺术家的重要赞助资金来源之一。
装置艺术的特征
装置艺术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装置艺术首先是一个能使观众置身其中的、三度空间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但主要是室内。
2.装置艺术是艺术家根据特定展览地点的室内外的地点、空间特地设计和创作的艺术整体。
3.就像在一个电影场里不能同时放映两部电影一样,装置的整体性要求相应独立的空间,在视觉、听觉等方面,不受其它作品的影响和干扰。
4.观众介入和参与是装置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装置艺术是人们生活经验的延伸。
5.装置艺术创造的环境,是用来包容观众、促使甚至迫使观众在界定的空间内由被动观赏转换成主动感受,这种感受要求观众除了积极思维和肢体介入外,还要使用它所有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甚至味觉。
6.装置艺术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它自由地综合使用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诗歌、散文、电影、电视、录音、录像、摄影等任何能够使用的手段。可以说装置艺术是一种开放的艺术手段。
7.为了激活观众,有时是为了扰乱观众的习惯性思维,那些刺激感官的因素往往经过夸张、强化或异化。
8.一般说来,装置艺术供短期展览,不是供收藏的艺术。
9.装置艺术是可变的艺术。艺术家既可以在展览期间改变组合,也可在异地展览时,增减或重新组合。
自然,装置艺术本身也在变化,例如,当代装置艺术不再是对传统的博物馆展览的一种反叛,相反,已经成为博物馆的宠儿。最初以反对博物馆永久收藏为其宗旨的“环境艺术”(也就是装置艺术),也被“招安”,进入博物馆的永久收藏藏品名单。再以美国圣地亚哥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例,在它举办的67次装置艺术展览中,有58件被博物馆收购,成为永久收藏品。
装置艺术在中国
装置艺术在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被认识和兴起的。因为,美国著名的波普艺术家劳申柏格曾于80年代来中国美术馆办了一次展览。由此点燃了中国艺术家对装置艺术形态的兴趣火种。以致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发展,装置艺术越来越不仅为众多的中国艺术家和民众所认识、理解、认可与接受。而且,“装置艺术在90年代前期的中国美术中,已作为极有实力和潜力的艺术形式,积极的、深刻的表现着世界之今日中国之今日以及个人之今日”。装置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也有其内在的因素。一方面,当代国际艺术的整体性发展对中国艺术家的刺激和推动。
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达、国人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社会结构中的某些方面的观念也呈现出工业或后工业社会的情势。所以,装置艺术在中国还是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正如张晴所言:中国装置艺术家在装置艺术探索中,分别对当下经验、文化迁徙、观念派生等方面均作出了较有深度的挖掘与表现。而在艺术形式方面分别对分析的立体主义以来的,特别是针对后现代艺术中多元的形式进行探索,并将中国当代精神注入其中进行有机的媒合与升华。由此可见,在逐渐推进工业化发展的中国,在材料、特质越来越现代化并日趋丰富之同时,人们的观念变迁、文化取向、生活态度与方式必将日趋现代意义上的多元化。为此,作为进入工业社会的国度里,将艺术“走向物化”对于中国美术而言已不再遥远。同时,在一个创造物质、追求物质、享用物质的现状与前景中,综合材料与装置艺术必将越来越快地取代中国探索性艺术中领衔主角之地位。如果是这样,那么,待到中国的经济与欧美的经济相近之期,首先与世界艺术直接交流与媲美的艺术形式,那亦必推动综合材料与装置艺术。因为,综合材料与装置艺术不但对中国美术发展具有前景,对于世界美术发展同样具有前景。
⑨ 帮忙设计一个面向树木“涂白”自动刷树机设计,要求如下
机器人一般用于高危作业或高精密度作业,用于刷树,那是大材小用。我坚信科学家们肯定能设计生产出来,但是生产和使用成本高,不划算。因此,考虑此问题没有现实意义。
⑩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的设计参数是多少
其实,井口装置包括了采油树。参数主要是工作压力。这要根据井口的压力来确定。一回般常用的有150型井口装置答、250型井口装置、350型井口装置。如果油井搞压裂、酸化等大型措施,还需要安装千型井口装置。井口配备的所有附件应和井口装置的工作压力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