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吸收实验装置QJK34

吸收实验装置QJK34

发布时间:2022-01-14 12:43:53

A. 对处理难溶气体的吸收实验装置

由收集装置可知,当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时,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顺利排出;吸收装置中,导管连接了一个漏斗,目的是为了防止倒吸,说明该气体易溶于水.
故选C.

B. 科学实验中吸收氢气的装置是什么

不锈钢高压罐。
夹套是低温介质,时刻静电接地
储罐是高压防爆的
望采纳!谢谢

C. 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实验模拟呼吸面具中过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水蒸气产生氧气的过程,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

根据氧气的守恒,112-78.4=33.6
第二个答案对的。0.001,根据水的量做!

D.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室温25℃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实验过程中装置条件及结果

A、若抄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将吸收CO2释放O2导致液滴向右移动,液滴移动的距离是释放O2的原因,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A正确;
B、若要测真光合强度,即光合作用的总量,就要明白真正的光合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释放的O2量)+呼吸消耗强度(吸收的O2量),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那X溶液为NaOH溶液并遮光处理,在有氧呼吸中吸收的O2量等于产生的CO2量并被NaOH吸收,导致密闭小室中气体体积减小,液滴向左移动,可表示的是呼吸消耗强度,B正确;
C、清水既不吸收和释放O2,也不吸收和释放CO2.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全部被光合作用所用,光合作用产生的O2除满足呼吸作用所用外,又释放到细胞外,同时从细胞外吸收CO2,但是密闭小室中的CO2量有限,限制释放的O2量和吸收的CO2量相等,液滴不移动,C错误;
D、若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由于脂肪中[H]含量比糖中高,有氧呼吸时消耗的O2量多,产生的CO2量相对减少,导致密闭小室中气体体积减小,液滴左移,D正确.
故选:C.

E.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室测定黄铁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装置:实验时有如操作A.以均匀的速度不断鼓入空气,

()装置图实验过程分析可知,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和黄铁矿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被含有淀粉的水溶液吸收,通过碘单质的溶液滴定到淀粉变蓝计算生成二氧化硫的含量,实验操作为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称取研细的黄铁矿样品,放入硬质试管中部,不断鼓入空气,并将硬质试管中样品加热反应,用标准碘溶液滴定含淀粉的SO2的水溶液,分析标准写出正确顺序:CBDAE,
故答案为:CBDAE;
(2)装置①中溶液是高锰酸钾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的混合溶液,目的是为了吸收空气中可能含有的二氧化硫气体,避免对测定结果产生误差;装置②干燥管中的氯化钙是除去混有的水蒸汽,干燥气体的作用,
故答案为:除去空气中可能含有的SO2等气体;干燥气体;
(3)碘单质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二氧化硫为硫酸,碘单质被还原为碘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SO2+2H2O=4H++SO42-+2I-
故答案为:I2+SO2+2H2O=4H++SO42-+2I-
(4)利用标准碘单质溶液滴定含淀粉和二氧化硫的无色溶液,碘单质滴入最后一滴溶液颜色由无色变化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全部反应,故答案为:当滴入最后一滴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标准碘溶液100mL时,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溶解需要的烧杯和玻璃棒,配制溶液需要的100ml容量瓶,转移溶液需要的玻璃棒和烧杯,最后定容需要的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6)若称得矿样的质量为0.0900g,消耗标准碘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2.50mL浓度为0.0500mol?L-1,碘单质物质的量=0.0500mol?L-1×0.02250L=1.125×10-3mol;依据反应定量关系计算;
I2+SO2+2H2O=4H++SO42-+2I-
1 1
1.125×10-3mol n(SO2
n(SO2)=1.125×10-3mol
则该黄铁矿样品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1.125×10?3mol×32g/mol
0.09g
×100%=40%;
故答案为:40%.

F. 请结合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提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于吸收HCl气体)(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

(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故答案为:①试管,②铁架台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故答案为:A,2KMnO4

.

G. 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用下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

(1)分析实验装置可知,X的作用是吸收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该物质是NaOH,由于细回胞呼吸消耗氧气答释放二氧化碳,释放的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试管中的气压下降,毛细管内的液滴向左移动.
(2)由表格实验数据可知,在20min~30min内,液滴移动的距离是130-65=65mm,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mm2,所以氧气减少的体积是65mm×1mm2=65mm3,在20min~30min时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mm3÷10min=6.5mm3/min.
(3)此实验没有对着实验,应设置一对照实验消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以增加一相同的实验装置,将活的果蝇换成死的果蝇作为对照.
故答案应为:
(1)NaOH左
(2)6.5(3)将活的果蝇换成死的果蝇,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H. 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实验装置为什么不加保温装置

质溶于水时,都要吸收大量的热。例如把硝酸钾或硝酸铵溶解在水里,就会发现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
另一些物质溶于水的时候,会放出大量的热,例如把苛性钠溶解在水里,或者把浓硫酸缓缓地倒进水里,就会发现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
物质溶解时,为什么会有吸热或放热的现象呢?
这是因为:物质溶解,一方面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要克服它们本身的相互之间的吸引力离开溶质,另一方面是溶解了的溶质要扩散到整个溶剂中去,这些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物质溶解时,要吸收热量。溶解过程中,温度下降原因就在于此。
如果溶解过程只是单纯的扩散,就应该全是吸热的,为什么还有的放热呢?原来,在溶解过程中,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不仅要互相分离而分散到溶剂中去,同时,溶解于溶剂中的溶质微粒也可以和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如果溶剂是水,就生成水合物)。在这一过程里要放出热量。
因此,物质溶解时,同时发生两个过程:
一个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离开固体(液体)表面扩散到溶剂中去,这一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过程;
另一个过程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并放出热量,这是化学过程。
这两个过程对不同的溶质来说,吸收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并不相等,当吸热多于放热,例如硝酸钾溶解在水里的时候,因为它和水分子结合的不稳定,吸收的热量比放出的热量多,就表现为吸热,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就降低。反之,当放热多于吸热,例如浓硫酸溶解在水里的时候,因为它和水分子生成了相互稳定的化合物,放出的热量多于吸收的热量,就表现为放热,所以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
一种物质溶解在水里,究竟是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取决于溶解过程中两种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用q放代表溶质微粒扩散所吸收的热量,用q吸代表溶质微粒水合时放出的热量。若:
q吸>q放
溶液温度下降
q吸<q放
溶液温度升高
q吸≈q放
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
溶质溶解过程的热量变化,我们可以用仪器测得。
上面说的是单纯的溶解过程,我还要补充一点将是如果溶质在溶液中要发生电离或水解(例如各种电解质),同时又要吸热。而像生石灰溶解于水要与水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不能仅理解为溶解的过程

I. 实验室制氯气装置图

J. 实验室制取HCl吸收装置

是 可以的 如上所说
1,用倒置的漏斗。
2,用球形管代替导管。
3,再装水的烧杯版内放些不溶于水的,权密度比水重的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再将试管插入四氯化碳溶液中,也可。

注:球形管似导管,但中间有一球形空间

与吸收实验装置QJK34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判断超声波振子的好坏 浏览:286
高温高压阀门使用什么材质 浏览:937
小罐制冷剂怎么加 浏览:10
m7474b是什么机床 浏览:822
不锈钢最精密铸造工艺是什么 浏览:762
末日生存加油站传动装置 浏览:493
环保设备安装工人一天多少钱 浏览:316
做蛋糕器材哪里买 浏览:565
温州市摩登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105
刹车片上消声装置有什么作用 浏览:330
转停式滚筒的传动装置 浏览:161
超声波洗鞋机怎么有用么 浏览:108
选择机械设备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浏览:165
嘉兴亚特电动工具怎么样 浏览:839
15年日产轩逸仪表怎么拆 浏览:775
机械图纸应该使用什么字体 浏览:438
测量低血压用什么仪器 浏览:29
铁与氧化铜反应实验装置 浏览:547
阀门怎么分 浏览:384
白云区城街道阀门厂 浏览:705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