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一化学过滤、蒸发、萃取、蒸馏四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过滤的目的是将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分离蒸发的目的是将可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蒸馏的目的是将两种可溶性液体分离(沸点要相差大于30度)萃取的目的是将一种可溶的液体萃取到另一种可溶的液体中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要看具体题目,这其中的要点是要记住实验当中的注意点,是做实验题的基础
B. 求蒸发操作的完整步骤, 蒸馏和萃取的概念,常用仪器。在线等!急
蒸发:
适用范围: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注意:溶质须不易水解、分解、被氧化)
主要仪器:蒸发皿,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
实验步骤:
一.把蒸发皿置于三脚架上(注意:蒸发皿要放置结实稳固,防止液体倾出)
二.把溶液倒入蒸发皿内(注意:不要倒如过多溶液,大约占容积3/4就可以了,避免蒸发时液体溢出或溅伤人员)
三.点燃酒精灯加热
四.在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溶液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五.蒸发时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液体。
蒸馏的概念: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从而实现其所含组分的分离。
http://ke..com/view/135935.html
蒸馏适用范围:
利用沸点不同以分离互溶液体的混合物。
主要仪器:蒸馏烧瓶、水冷凝管、酒精灯、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铁架台(带铁圈、铁夹)、石棉网
萃取的概念:
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http://ke..com/view/62582.htm
萃取适用范围: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常用仪器:烧杯、试管均可,一般在分液漏斗中进行(便于萃取后分液)
C. 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适用的场合和仪器.
1)过滤: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含铁圈)、滤纸.
2)蒸发: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剂不断挥发而析出溶质(晶体)的过程
仪器:蒸发皿、铁架台、玻璃棒、坩埚钳、酒精灯
3)蒸馏:指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将组分分离的传质过程.将液体沸腾产生的蒸气导入冷凝管,使之冷却凝结成液体的一种蒸发、冷凝的过程.蒸馏是分离混合物的一种重要的操作技术,尤其是对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仪器: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锥形瓶,橡胶塞
4)萃取: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或液液萃取(以区别于固液萃取,即浸取),亦称抽提(通用于石油炼制工业),是一种用液态的萃取剂处理与之不互溶的双组分或多组分溶液,实现组分分离的传质分离过程,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单元操作
仪器:分液漏斗
5)分液:分液是把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分离开的操作方法.例如,用四氯化碳分离碘水中的碘,就采用分液法分离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和水.
分液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分液漏斗有球形、梨形(或锥形)、筒形3种.梨形及筒形分液漏斗多用于分液操作使用
D. 观察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作答:(1)写出图中四种实验操作的名称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过滤
(1)由图中漏斗、蒸发皿、蒸馏烧瓶、分液漏斗等仪器可知,①为过滤,②为蒸内发,容③为蒸馏,④为萃取(分液),
故答案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
(2)④中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故答案为:分液漏斗、烧杯;
(3)从海水中提取水,沸点不同,利用蒸馏装置;NaCl溶于水,分离NaCl和水利用蒸发装置;碳酸钙不溶于水,则分离CaCO3和水利用过滤装置;植物油和水分层,利用分液漏斗分液,故答案为:③;②;①;④.
E. 过滤,蒸馏,萃取,蒸发所需要的仪器有哪些
过滤:漏斗、玻璃棒、滤纸等
简单蒸馏:蒸馏烧瓶(带支管的),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锥形瓶等
萃取:分液漏斗等
蒸发:蒸发皿、酒精灯等
F. 高中化学几个实验装置图. 1.蒸发 2.萃取 3.过滤 4.蒸馏 我需要这四个的实验装置图.
G. 请问热回流提取的实验室装置是什么,请认真回答 谢谢
索氏提取器。
索氏提取器是由提取瓶、提取管、冷凝器三部分组成的,提取管两侧分别有虹吸管和连接管,各部分连接处要严密不能漏气。提取时,将待测样品包在脱脂滤纸包内,放入提取管内。
从固体物质中萃取化合物的一种方法是,用溶剂将固体长期浸润而将所需要的物质浸出来,即长期浸出法。此法花费时间长、溶剂用量大、效率不高。
在实验室多采用脂肪提取器(索氏提取器)来提取。脂肪提取器是利用溶剂回流及虹吸原理,使固体物质连续不断地被纯溶剂萃取,既节约溶剂,萃取效率又高。
(7)实验室蒸发萃取装置扩展阅读:
萃取方法:
萃取前先将固体物质研碎,以增加固液接触的面积。然后,将固体物质放在滤纸包内,置于提取器中,提取器的下端与盛有浸出溶剂的圆底烧瓶相连,上面接回流冷凝管。
加热圆底烧瓶,使溶剂沸腾,蒸气通过连接管上升,进入到冷凝管中,被冷凝后滴入提取器中,溶剂和固体接触进行萃取,当提取器中溶剂液面达到虹吸管的最高处时,含有萃取物的溶剂虹吸回到烧瓶,因而萃取出一部分物质。
然后圆底烧瓶中的浸出溶剂继续蒸发、冷凝、浸出、回流,如此重复,使固体物质不断为纯的浸出溶剂所萃取,将萃取出的物质富集在烧瓶中。
液—固萃取是利用溶剂对固体混合物中所需成分的溶解度大,对杂质的溶解度小来达到提取分离的目的。
H. 蒸馏 冷凝 萃取的设备有哪些 越详细 越好
蒸馏分为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
蒸馏原理:
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Absorption等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常用仪器,实验室里用的,由,温度计,电加热套,圆底烧瓶(或三口瓶,四口瓶),蒸馏头、直型冷凝管(一般都是直型,也有空气冷凝管)、接液管、接收瓶
减压蒸馏原理:
液体的沸点是指它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的温度,因此液体的沸点是随外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借助于真空泵降低系统内压力,就可以降低液体的沸点,这便是减压蒸馏操作的理论依据。 减压蒸馏是分离可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它特别适用于那些在常压蒸馏时未达沸点即已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
液体的沸腾温度指的是液体的蒸气压与外压相等时的温度。外压降低时,其沸腾温度随之降低。
装置安装:
从左向右依次安装蒸馏烧瓶、Y型管、蒸馏头、直型冷凝管、真空接液管、接收瓶,真空接液管的支管连接一个安全瓶,安全瓶的支管连接在抽气泵上。启动抽气泵,旋紧安全瓶上旋塞和毛细管上螺旋夹,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待达到所需的真空度后,放开安全瓶上旋塞,恢复系统的常压状态。
气化中心设置:减压蒸馏时不能用碎瓷片、一端封口的断毛细管等形成气化中心,可以用一根上端粗、下端细的两端开口毛细管从蒸馏头直管上伸入蒸馏烧瓶液面下,上端用胶管连接并用螺旋夹控制。也可以用磁力搅拌器带动搅拌子形成气化中心。
注意事项:
1,仪器安装好后,先检查系统是否漏气.
2,蒸馏完毕,除去热源,慢慢旋开夹在毛细管上的橡皮管的螺旋夹,待蒸馏瓶稍冷后再慢慢开启安全瓶上的活塞,平衡内外压力,(若开得太快,水银柱很快上升,有冲破测压计的可能),然后才关闭抽气泵.如果空气被允许从别的某处进入装置中而控制毛细管的螺旋夹却仍旧关闭着,那么液体就可能倒灌而在毛细管中上升.
萃取分配定律是萃取方法理论的主要依据,物质对不同的溶剂有着不同的溶解度
一半用分液漏斗,还有合适的溶剂
I. 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蒸馏是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的一种操作。根据蒸馏操作方法的简繁不同,蒸馏有简单蒸馏(蒸馏)和精馏(分馏)两种。一、蒸馏的原理和应用蒸馏是原理在于要分离的液体混合物的各种组成成分(简称组分)的沸点各不相同,利用液体混合物各个组分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使液体混合物中沸点低的物质先发生气化变成蒸气,而沸点较高的液体物质仍然为液体没有气化没有成为蒸气,于是可以将已经气化后的蒸气经过冷凝使之重新变成液体物质,此时的液体物质即为基本单一组分的液体物质,而液体混合物中的其他沸点较高的物质仍为液体,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由此原理可知,对于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采用蒸馏方法较好,而沸点相差不大的液体混合物采用蒸馏方法分离则比较难。同时由上述原理可知,蒸馏也用于测定液态物质的沸点,因为液体物质气化时的温度即为该物质的沸点。同时根据液体物质的沸点的蒸馏操作时液体物质气化时的温度是否一致或者气化时的温度是一个还是多个或者说液体物质的沸点有一个还是多个,还可定性地检验该液体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以及该液体物质的纯度。二、蒸馏应使用的仪器和操作过程 采用蒸馏方法分离液体混合物,需采用下列仪器:盛装液体混合物的蒸馏烧瓶、测量物质沸点的温度计、用于加热的酒精灯、固定仪器用的铁架台、支持蒸馏烧瓶的铁圈、保保障受热均匀的石棉网、冷凝用的仪器冷凝管、接收液体馏出物(馏分)的烧杯或者锥形瓶等。蒸馏时,首先应装置好仪器(如图),然后在蒸馏烧瓶内放入4~5小块沸石或者碎瓷片,以防止暴沸。用长颈漏斗把要蒸馏的液体混合物加入蒸馏烧瓶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到蒸馏烧瓶支管的下面,液体混合物不得超过蒸馏烧瓶球部容量的1/2。装上温度计,温度计水银球的上限跟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限相平。再接好冷凝管、承接管,并把承接管下端套入锥形瓶瓶口内。蒸馏开始时,加热使温度缓缓上升,同时从冷凝管的进水口通入冷水,且调节水的流量,控制馏出液保持在每秒1~2滴。加热的温度要适当,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液滴,这时的温度就是混合液中某种组分的沸点。如果要收集不同温度或者规定温度下的馏出液,可以在不同的馏出温度时更换锥形瓶,并在锥形瓶上用标签注明馏出液的温度范围和馏出液的名称。当蒸馏烧瓶中残留液只有少量时,即应停止蒸馏。随后先移去热源,待不再有馏出液流出时,停止通入冷却水。拆除装置时,要按接受部分、冷凝部分、加热部分的顺序分阶段拆除。实验室蒸馏装置图三、蒸馏的注意事项 1、蒸馏烧瓶的选择。总体而言,应选择圆底硬质的,当蒸馏沸点较低的液体时,可以用长颈式蒸馏烧瓶,蒸馏沸点较高的液体(120℃以上)要选择短颈式蒸馏烧瓶。 2、温度计的选择。温度计一般选用测量温度的范围高于要蒸馏液体的沸点10℃~20℃为宜。 3、冷凝器的选择。冷凝器要视蒸馏液体的沸点而定,沸点在140℃以下的用直形冷凝器。沸点愈低,蒸气愈不容易冷凝,所用冷凝管的内径应粗一些。相反,冷凝管的内径可以细一些。当蒸馏沸点达到140℃或者以上时,可以选用空气冷凝管。 4、热源的选择。热源要根据馏出液的沸点、粘度和可燃程度等因素来决定,有的可在石棉网上加热,而有的则要采用水浴加热、油浴加热或者沙浴加热。蒸馏低沸点的易燃液体(如乙醚),不能直接接触明火,而应该用预先加热好的水浴加热,并经常适时地向水浴中添加热水,使它保温。 5、馏出液的接收。一般蒸馏常采用锥形瓶或者烧杯接收馏出液。但易受潮分解的馏出液,在接受馏出液的蒸馏烧瓶的支管上要连接一只无水氯化钙干燥管,以便吸收水蒸气。 6、含有毒气体的蒸馏。蒸馏时,如果伴随着馏出液蒸出,有毒气体亦同时逸出,可以在接受馏出液的接受器上连接一只气球吸收装置以收集有毒气体。四、简说分馏 分馏又叫精馏,其本质是多次蒸馏。它是用发馏柱使几种沸点相近而又完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或提纯的操作。最精密的分馏装置可以使沸点相差1℃~2℃的液体混合物中的组分发生分离。其原理与蒸馏相同,也是根据液体混合物的沸点不同采用加热蒸发、冷凝剂冷凝的操作而达到分离目的的。在此不同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