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带有水分离器的回流装置图
不知道你所问及的是不是就是分水器装置,我简单的用chemdarw画了下,你参考下:
❷ 如图为实验室分离水和乙醇的装置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是
(1)进水口、出水口的位置;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2)蒸馏烧瓶;冷凝管 (3)防止暴沸 (4)乙醇 |
❸ 分水回流装置图
分水器的原理很简单:一种有机溶剂与水在室温下不互溶,但是可以形成专共沸物,其密度比水属小,这样的溶剂,常见的有甲苯,当分水器(上端装冷凝管)内充满了溶剂(可以事先加一部分,也可以不加,不加的话,反应体系中要多加分水器容积的溶剂),。
❹ 实验室中使用分水器的条件
分水器的作用是把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带到反应体系之外,以提高转化率.
使用条件是,与水一起蒸出来的到分水器的物质与水不互溶,并且比水的密度要小.
❺ 实验室的分水器设计原理是什么
水和酯能共沸但不互溶,且水的密度较大,冷凝后水层下沉,方便分出。分水器通过不断分出水相促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❻ 分水器安装图片
对调2根铜管问题不大的。不过有些分水器即使装反也没事的最好发个图片看下
❼ 实验室分水器的原理及如何进行检漏
分液漏斗原理:互不相溶的两溶液进行分离;
检漏:先注满水,将其倒置,发现回无液体留答下;
设计原理:水和酯能共沸但不互溶,且水的密度较大,冷凝后水层下沉,方便分出.分水器通过不断分出水相促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❽ 如图为实验室分离水和乙醇的装置图,实验后锥形瓶中所收集到的物质为______ 为什么
这个是一般的蒸馏过程,最高获得乙醇含量0.954的水溶液。 原因在于乙醇和水会形成共沸体系,形成共沸物时按照如图方法就不能分离乙醇和水了,想要进一步得到无水乙醇可以用膜分离和萃取的方法
❾ 有机化学实验共沸蒸馏装置中分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如制备乙酸正丁酯时,乙酸正丁酯与正丁醇、水形成共沸物(90.7摄氏度)从烧瓶蒸出到支管。回支管里有水,答蒸出的水会与其汇集,而有机物就分层(上层)。调节好水位高度,有机层又会从支管溢出到烧瓶。这就达到了减少产物水的目的,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❿ (2012江苏三模)乙酸正丁酯是常用的食用香精.实验室用正丁醇和乙酸制备乙酸正丁酯的装置如图所示(加
(1)在干燥的50mL的A中,加入11.5mL正丁醇和7.2mL冰醋酸,再加入3~4滴浓硫酸.振荡混合均匀后加入1~2粒,装置图中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烧瓶中加入沸石房子和暴沸;
故答案为:圆底烧瓶,沸石;
(2)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分离生成物会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所以分离出酯化反应生成的水,提高反应产率,
故答案为:及时分离出产物水,使化学平衡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
(3)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注意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原来的高度,使油层尽量回到圆底烧瓶中.反应达到终点后,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时,反应结束;
故答案为: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时;
(4)酯不溶于水在水溶液中分层静置后减小分液,酯在上层,水在下层,依据“上吐下泻”分离,步骤2中从分液漏斗中得到酯的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酯层从上口倒出;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乙酸发生反应生成醋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
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酯层从上口倒出;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