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图).
试管、锥形瓶(或广口瓶)、集气瓶、烧杯、分液漏斗、橡皮塞(单孔和双孔)、导气管(玻璃和橡胶)、玻璃片、镊子、火柴、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按图安装好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
(2)锥形瓶中加入10克左右块状大理石,塞紧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橡皮塞。
(3)气体导出管放入集气瓶中,导管口应处在集气瓶的瓶底处。
(4)通过长颈漏斗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锥形瓶中立刻有气体产生。
(5)片刻后,划一根火柴,把燃着的火柴放到集气瓶口的上方,
如果火柴很快熄灭说明集气瓶中已经受集满
二氧化碳气体,盖好毛玻璃片,
将集气瓶口向上放在桌子上备用。
要点: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如选用大理石为原料,则不能选用稀硫酸。
因为生成的碳酸钙是微溶性物质,它包裹在大理石表面,使酸液不能与大理石接触,
从而使反应中止。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用启普发生器,以便随制随用。
(3)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也可用排水法,但水槽中的液体最好选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它不会使二氧化碳损失
1.注意气密性(第二步),这样防止外界的气体进去,导致制出二氧化碳不纯!
2.导管口要在瓶底处,因为二氧化碳的空气比重不一样,所以要在地步!!!!
❷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用的装置图:(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应选择______装置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应选择B、E装置来制备和收集版二氧化碳气体,权检验方法为: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现实验室需制取氢气,则所用的装置B,若用该发生装置来制备氧气,则反应方程式是2H2O2
MnO2 | .
❸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有关性质的装置图,根据图示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编号仪器的
(1)根据图示可知a是长颈漏斗,b是锥形瓶,c是试管.故答案:专a是长颈漏斗,b是锥形瓶,c是试管属; (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冒气泡;CaCO3+2HCl=CaCl2+H2O+CO2↑. (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能使石蕊变红色. 故答案:紫色石蕊变红色;H2O+CO2═H2CO3;H2CO3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故答案: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5)碳具有还原性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答案:C+CO2 △ | .
❹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
(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常用作反应容器;仪器b的名称是烧杯,常用于配制溶液、过滤、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等. 故填:锥形瓶;烧杯. (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3)二氧化碳进入澄清石灰水中时,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4)二氧化碳进入石蕊试液中时,能和其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故填:石蕊试液变红色;CO2+H2O═H2CO3. (5)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所以当通入二氧化碳时,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故填: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6)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用图E所示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a端导入; 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如果用图E所示装置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b端导入. 故填:a;b.
❺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试验其化学性质的装置图,若产生的二氧化碳足量,试根据装置图填写下面
(1)盐酸和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观察到有气体产生;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3)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能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故会观察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故答案为: 实验项目 | 实现现象 | (1)-(3)写化学方程式、(4)写结论 | (1) | 有气泡产生 | CaCO3+2HCl═CaCl2+H2O+CO2↑ | (2) | 石蕊变红 | CO2+H2O═H2CO3 | (3) |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Ca(OH)2+CO2═CaCO3↓+H2O | (4) | 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 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
❻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示意图:(1)指出图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
(1)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以上,产生的气体沿长颈漏斗逸出,所以长颈漏斗应插入液面以下,这是第一处错误;导管插入太长,不利于气体导出,应稍微露出橡皮塞为宜,这是第二处错误;导管的末端刚刚伸入集气瓶,这们二氧化碳会与空气混合,收集的二氧化碳不纯,所以应导管的末端应伸入集气瓶底部.这是第三处错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这是第四处错误错;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用到的药品是:大理石,稀盐酸;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以上;导管插入太长,应稍微露出橡皮塞为宜;导管的末端应伸入集气瓶底部;应用向上排空气法; (2)大理石,稀盐酸; (3)CaCO3+2HCl=CaCl2+CO2↑+H2O.
❼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实验性质的连接装置图,回答问题:(1)指出图中的几处错误.①______;
(1)图中的错误有:长颈漏斗末端在液面以上,药品用的是稀硫酸,因为长颈漏斗末端在液面以上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从长颈漏斗逸出,无法收集二氧化碳,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包裹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故填:长颈漏斗末端在液面以上;药品用的是稀硫酸. (2)纠正错误后,在实验开始前,应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液柱,一段时间后若液面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若B装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反应一段时间后,D中能够观察到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因此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 故填:气密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灭火. (3)装置C中,如果盛放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时,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显酸性的物质--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故填: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O2+H2O═H2CO3.
❽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
(1)CaCO 3 + 2HCl = CaCl 2 + CO 2 ↑+ H 2 O (2)如图: 注:装置图形,左侧装置画出液体,锥形瓶内液面实线、液面下虚线,气泡,画出并连接收集装置导管和胶管涂黑(链接处稍粗),导管略伸出胶塞(伸出长度不超过胶塞厚度的三分之一),直角导气管从集气瓶口左侧伸入, 接近 集气瓶底,玻璃片画在右侧(矩形,空心)。(每错处扣1分,扣完为止)。 (3)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与化学制二氧化碳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