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氯化氢气体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喷泉实验
选C.
氯化氢、二氧化碳和氯气都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只有一氧化氮不能被吸收.
㈡ 标准状况下,用充满hcl气体的烧瓶做喷泉实验,最终水充满水瓶
设烧瓶体积V,则HCl物质的量为V/22.4,最终溶液体积为V,则HCl物质的量浓度为(V/22.4)/V=1/22.4 (mol/L)
㈢ Hcl喷泉实验
将装有HCl烧瓶倒置装在铁架台上,用双孔塞塞住。用1细导管插入1孔中,下面盛有品红。在另外1孔中插入1吸满水的滴管。
实验时挤压滴管胶头,水进入烧瓶后,品红就会喷出,就是喷泉实验了。当然用水也可以,只是红色比较好看些
㈣ 用HCl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其中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HCl极易溶于水.烧瓶中的HCl接触水后,完全溶解在水中.是烧瓶中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把烧杯中的水压入烧瓶,形成喷泉实验.
基本原理就是烧瓶内外的压强差
㈤ 在标准状况下 用排气法收集一瓶氯化氢气体做喷泉实验结果溶液充满整个烧瓶的4
设集气瓶的体积为V(L)
则收集的氯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为V/22.4(mol)
现在溶液的体积为(4/5)V(L)
则 C=n/V=(V/22.4)/(4/5)V=0.558mol/L
㈥ 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A.装置甲可用于做HCl喷泉实验B.装置乙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倒吸C.
A、由于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装置甲可用于做氯化氢喷泉实验,故A正确版;
B、装置权乙不可由于吸收氯化氢气体,应该把苯改为密度比水大的四氯化碳,且导管要插到四氯化碳液体中,才能防止倒吸,故B错误;
C、用固体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加热可以制取氨气,装置丙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的氨气,故C正确;
D、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装置丁的左侧导管口进气可收集二氧化碳等气体,故D错误;
故选AC.
㈦ 氯化氢喷泉实验题
因为同温同压下 p1/p2=M1/M2
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082*32g/mol=34.624
根据十字交叉法:
空气 29 1.876
34.624
HCl 36.5 5.624
所以空气与HCl的体积比为=1.876:5.624
而HCl气体易溶于水
所以进入烧瓶的液体体积就是HCl气体的体积
==1L*5.624/(1.876+5.624)=0.75L
㈧ 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做HCl喷泉实验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倒吸
AC
试题分析: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圆底烧瓶内外可以产生很大的压强差,则烧杯中的水可以倒吸入圆底烧瓶,形成喷泉,故A正确;导管口插入水中,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导管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因此能倒吸,故B错误;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和加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氨气常用碱石灰干燥,故C正确;若b口进入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该气体不能排走集气瓶中的空气,而是直接沉底,从长导管逸出,故D错误。
2
等气体,短进长出时可用于收集H
2
等气体。
㈨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利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B.利用图2装置吸收HCl气体C.利用图3装置
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烧瓶内压强减小,可形成喷泉,故A正确;
B.HCl易溶于水,内易产生倒吸,应用四容氯化碳,故B错误;
C.没有加热,反应不能进行,故C错误;
D.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A.
㈩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制取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
(1)实验室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氨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