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侯德榜制碱法反应原理是什么
你再等上一天,明天晚上我给你回答
2007.1.22 23:19
楼上回答不全面
1 向已经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NH3+H2O+CO2+NaCl=NH4Cl+NaHCO3(析出)
2 加热碳酸氢钠,得到碳酸钠
2NaHCO3=Na2CO3+H2O+CO2
3 利用碳酸钠通入石灰水,制得氢氧化钠
Na2CO3+Ca(OH)2=2NaOH+CaCO3
4 培烧碳酸钙,得到二氧化碳循环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5 向1步反应的母液中,加入过量食盐,氯化铵结晶析出,制成化肥使用
侯德榜先生经过上千次试验,在1943年研究成功了联合制碱法。这种方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
2007.1.23 22:23
⑵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侯德榜制碱法,也叫联合制碱法,其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图:(1)向沉淀池中
(1)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应该先通氨气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NH3;因为CO2溶解度小,而NH3易溶于水,先通入NH3有利于后面CO2的吸收;
(2)氨气、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方程式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
煅烧炉中碳酸氢钠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
△ | .
⑶ 根据侯德榜制碱法原理并参考下表的数据,实验室制备纯碱Na2CO3的主要步骤是:将配制好的饱和NaCl溶液倒入
(1)碳酸氢铵10~大0℃时,不易分解,80℃时开始x量分解.若温度过低,则反应速率较慢.故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之间为宜.水浴加热是把要加热的物质放在水中,通过给水加热达到给物质加热的效果.一般都是把要反应的物质放在试管中,再把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再在烧杯中插一根温度计,可以控制反应温度.水浴加热的优点是避免了直接加热造成的过度剧烈与温度的不可控性,可以平稳地加热,许八反应需要严格的温度控制,就需要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缺点是加热温度最高只能达到100度. 故答案为:N我大我C个8分解;反应速率降低;水浴加热; (大)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80分钟,可以使反应充分进行,使反应完全.碳酸氢铵0℃时溶解度为11.8%;大0℃时为大1%;大0℃时为85%.碳酸氢钠0℃溶解度为6.9 g,5℃为四.大5 g, 10℃为8.15 g,15℃为8.85g,大0℃为9.6 g,大5℃为10.85 g,80℃为11.1g,85℃为11.9 g,大0℃为1大.四 g,大5℃为18.55 g,50℃为1大.大5 g,55℃为15.大g,60℃为16.大g.8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更小,故碳酸氢钠先析出.用蒸馏水洗涤N2我C个8晶体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杂质,此反应中杂质为 N2Cl、N我大Cl、N我大我C个8. 故答案为:使反应充分进行;N2我C个8的溶解度最小;N2Cl、N我大Cl、N我大我C个8; (8)过滤除去析出的碳酸氢钠,溶液中还有部分碳酸氢钠未析出,还有溶解在溶液中的N2Cl、N我大Cl、N我大我C个8,所得的母液主要成分为N2我C个8、N2Cl、N我大Cl、N我大我C个8.加入盐酸后,碳酸氢钠转化为氯化钠,碳酸氢铵转化为氯化铵,这时溶液中的N2Cl溶液循环使用,同时可回收N我大Cl. 故答案为:N2我C个8、N2Cl、N我大Cl、N我大我C个8;我Cl; (大)加酚酞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m个l/L)的我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到无色,指示C个8大-+我+=我C个8-反应的终点,所用我Cl溶液体积为V1mL;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我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指示我C个8-+我+=C个大+我大个反应的终点,所用我Cl溶液体积为V大mL.人述的两个离子方程式为①C个8大-+我+=我C个8-②我C个8-+我+=C个大+我大个,故样品中含有的碳酸氢钠反应消耗盐酸体积为(V大-V1 )mL,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c(V大-V1 )÷1000 m个l,故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c(V大-V1)÷1000 m个l,碳酸氢钠的质量为c(V大-V1 )M÷1000 g,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 故答案为: ×100%.
⑷ 侯德榜制碱法过程
侯氏制碱法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也就是很多初中高中教材所说的复分解反应应有沉淀,气体和难电离的物质生成。要制纯碱,先制得溶解度较小的NaHCO3。再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要制得碳酸氢钠就要有大量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就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这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其余产品处理后可作肥料或循环使用。
原理介绍 其化学方程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步反应。
(1)NH3+H2O+CO2=NH4HCO3(首先向水中通入氨气,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
(2)NH4HCO3+NaCl=NH4Cl+NaHCO3↓(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
加热
(3)2NaHCO3=Na2CO3+CO2↑+H2O(NaHCO3热稳定性很差,受热容易分解)
且利用NH4Cl的溶解度,可以在低温状态下向(2)中的溶液加入NaCl,则NH4Cl析出,得到化肥,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
⑸ 根据侯德榜制碱法原理并参考下表的数据,实验室制备纯碱Na 2 CO 3 的主要步骤是:将配制好的饱和NaCl溶液
(1)碳酸氢铵10~20℃时,不易分解,30℃时开始大量分解.若温度过低,则反应速率较慢.故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为宜.水浴加热是把要加热的物质放在水中,通过给水加热达到给物质加热的效果.一般都是把要反应的物质放在试管中,再把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再在烧杯中插一根温度计,可以控制反应温度.水浴加热的优点是避免了直接加热造成的过度剧烈与温度的不可控性,可以平稳地加热,许多反应需要严格的温度控制,就需要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缺点是加热温度最高只能达到100度. 故答案为:NH 4 HCO 3 分解;反应速率降低;水浴加热; (2)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可以使反应充分进行,使反应完全.碳酸氢铵0℃时溶解度为11.3%;20℃时为21%;40℃时为35%.碳酸氢钠0℃溶解度为6.9 g,5℃为7.45 g, 10℃为8.15 g,15℃为8.85g,20℃为9.6 g,25℃为10.35 g,30℃为11.1g,35℃为11.9 g,40℃为12.7 g,45℃为13.55 g,50℃为14.45 g,55℃为15.4g,60℃为16.4g.3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更小,故碳酸氢钠先析出.用蒸馏水洗涤NaHCO 3 晶体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杂质,此反应中杂质为 NaCl、NH 4 Cl、NH 4 HCO 3 . 故答案为:使反应充分进行;NaHCO 3 的溶解度最小;NaCl、NH 4 Cl、NH 4 HCO 3 ; (3)过滤除去析出的碳酸氢钠,溶液中还有部分碳酸氢钠未析出,还有溶解在溶液中的NaCl、NH 4 Cl、NH 4 HCO 3 ,所得的母液主要成分为NaHCO 3 、NaCl、NH 4 Cl、NH 4 HCO 3 .加入盐酸后,碳酸氢钠转化为氯化钠,碳酸氢铵转化为氯化铵,这时溶液中的NaCl溶液循环使用,同时可回收NH 4 Cl. 故答案为:NaHCO 3 、NaCl、NH 4 Cl、NH 4 HCO 3 ;HCl; (4)加酚酞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到无色,指示CO 3 2- +H + =HCO 3 - 反应的终点,所用HCl溶液体积为V 1 mL;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指示HCO 3 - +H + =CO 2 +H 2 O反应的终点,所用HCl溶液体积为V 2 mL.上述的两个离子方程式为①CO 3 2- +H + =HCO 3 - ②HCO 3 - +H + =CO 2 +H 2 O,故样品中含有的碳酸氢钠反应消耗盐酸体积为(V 2 -V 1 )mL,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c(V 2 -V 1 )÷1000 mol,故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c(V 2 -V 1 )÷1000 mol,碳酸氢钠的质量为c(V 2 -V 1 )M÷1000 g,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 故答案为: ×100%. |
⑹ 如图是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气体是CO2,B气
A.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依据侯德榜制碱的原理: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析出碳酸氢钠,加热反应制备,A为氨气,B为二氧化碳,故A错误; B.第Ⅱ步反应方程式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过滤是把不溶于溶液的固体和液体分开的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从沉淀池中分离沉淀NaHCO3晶体,所以第Ⅲ步得到的晶体是NaHCO3,故B错误; C.第Ⅱ步发生反应NH3?H2O+CO2+NaCl═NH4Cl+NaHCO3↓,一水合氨为弱碱,碳酸氢钠为沉淀,所以离子反应为Na++NH3?H2O+CO2═NaHCO3↓+NH4+,故C正确; D.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碳酸氢钠直接加热分解得到碳酸钠固体,发生反应2NaHCO3 △ | .
⑺ 某校学生在实验室中设计了如下装置,模拟侯德榜制碱法,获得碳酸氢钠晶体,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
(1)依据装置图分析,A为启普发生器,用来制取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的气体制备反应,依据侯德榜制碱法,可知生成二氧化碳;其中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溶液,且二者均已达到饱和;C装置中的稀硫酸时吸收挥发出的氨气,避免污染空气;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球形干燥管的组装是为了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启普发生器;吸收从B装置中的试管内逸出的氨气,减少污染;防止倒吸; (2)图表中物质溶解度比较可知,温度越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越小,便于析出,符合制备要求,故答案为:温度越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越小,便于析出; (3)检查完此套装置气密性后进行实验,结果没有得到碳酸氢钠晶体,说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溶液中不易生成碳酸氢钠;需要在A和B之间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然后通入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反应析出碳酸氢钠晶体,故答案为:A与B;饱和NaHCO 3 溶液;除去CO 2 中混合的HCl气体; (4)所用饱和食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5.85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NaHCO 3 晶体的质量为5.04g,依据化学反应:NaCl+H 2 O+NH 3 +CO 2 =NaHCO 3 ↓+NH 4 Cl;5.85gNaCl全部反应生成NaHCO 3 质量为8.4g,实际生成5.04g,所以NaHCO 3 的产率= ×100%= ×100%=60%, 故答案为:60%. |
⑻ 根据侯德榜制碱法原理,实验室制备纯碱(Na2CO3)的主要步骤是::将配制好的饱和NaCl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
(1)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NH4HCO3固体,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生成NaHCO3晶体和氯化铵,反应的方程式为:NaCl+NH4HCO3═NaHCO3+NH4Cl; (2)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可以使反应充分进行,使反应完全;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中杂质,此反应中杂质一定有反应生成的NH4Cl; (3)过滤除去析出的碳酸氢钠,所得的母液主要成分为NaHCO3,加入盐酸后,碳酸氢钠转化为氯化钠,并作进一步处理,使NaCl溶液循环使用; (4)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0.22L×2.0g/L=0.44g 设样品中小苏打分解生成水的质量为X 2NaHCO3 △ | .
⑼ 侯德榜是如何制碱的
纯碱 1 向已经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nh3+h2o+co2+nacl=nh4cl+nahco3(析出) 2 加热碳酸氢钠,得到碳酸钠 2nahco3=na2co3+h2o+co2 3 利用碳酸钠通入石灰水,制得氢氧化钠 na2co3+ca(oh)2=2naoh+caco3 4 培烧碳酸钙,得到二氧化碳循环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5 向1步反应的母液中,加入过量食盐,氯化铵结晶析出,制成化肥使用 侯德榜先生经过上千次试验,在1943年研究成功了联合制碱法。这种方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
⑽ 根据侯德榜制碱法原理并参考下表的数据,实验室制备纯碱的主要步骤是
这有详细的答案: http://www.jyeoo.com/chemistry/ques/detail/530892d6-6ab3-46b8-b249-f6950ad1df10
与侯德榜制碱的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