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图为“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1)装置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
(1)①我们不便于直接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即光线,但光线能显示在专光屏上,我们可以借助光属屏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②将光屏的左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反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反射光线,因此借助光屏可以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共面;
(2)由于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当E、F两块板共面时,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
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在光屏上不能看到反射光,但此时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
(3)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15°、30°、45°时,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15°、30°、45°,不是75°,60°45°,而75°,60°,45°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故答案为:(1)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不能;在;(3)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的夹角作为了反射角.
『贰』 (2008上海)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a)是点燃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
在转动金属丝圈的过程中,由于两层薄膜的厚度不变,故反射光形成的光程差也不会发生变化,故产生的干涉条纹仍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
故选D.
『叁』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a)是点燃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
A、观察到干涉图样是因为薄膜的前后面反射的光程差造成的,因此要顺着光的方向,即回在酒精灯的同侧,即答人应位于金属丝圈的左侧,A正确,B错误;
C、在转动金属丝圈的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同一水平高度的薄膜厚度是相同的,故薄膜的厚度不变,故反射光形成的光程差也不会发生变化,故产生的干涉条纹仍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肆』 (2010闵行区二模)如图所示,下部是在实验室观察光的干涉、衍射的实验装置,上部是通过该装置获得的红
两种条纹的相同点是:都是明暗相间的条纹.不同点:衍射的中央条纹特别宽、特别亮,而干涉条纹宽度相等、亮度相等.故答案为:都有明暗相间的条纹
衍射的中央条纹特别宽、特别亮,而干涉条纹宽度相等、亮度相等.
『伍』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a)是点燃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
D 金属丝圈在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是,不影响薄膜上薄下厚的分布
『陆』 (1)如图中______是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装置.(填“甲”或“乙”)(2)若要使衍射条纹的间距变大可
衍射是光的波长比缝的宽度大或相差不多时发生的,乙图是观察单缝衍射现象专的实验装置;甲图是观察双缝干属涉实验的实验装置;
缝的宽度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实所以要使衍射条纹的间距变大可使狭缝的宽度减小.
答案为:(1)乙(2)减小
『柒』 (1)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①下列中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______.(填选项
①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不需放单缝和双缝.故A错误专. B、测量某条干属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故B正确. C、n条亮纹之间有n-1个间距,相邻条纹的间距△x=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等于:1.5mm+0.01×47.0mm=1.970mm. 故答案为:A,1.970. |
『捌』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某同学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对实验装置进
(1)解:a、b、在用狭缝观察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的光的干涉现象时狭缝必需与灯回丝平行,这时干涉答条纹与狭缝平行,狭缝与灯丝垂直时观察不到明显的干涉条纹.故a正确而b错误.
c、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为:△x=
L |
d |
L |
d |
L |
d |
『玖』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点燃酒精灯并在灯芯上洒些盐,竖立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
A、肥皂薄膜不是平面镜,火焰不会在上面成像,A错误; B、观察到干涉图样是因为薄膜的前后面反射的光程差造成的,因此要顺着光的方向,即在酒精灯的同侧,B正确; C、观察的干涉图样的颜色是明暗相间的干涉图样,C错误; D、薄膜干涉时前后两面反射的光程差造成的而非色散,D错误; 故选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