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蒸腾作用。取三支试管,各注`````````````````
一组是甲和乙,变量时温度,实验结果是甲液面下降大;另一组是甲和丙,变量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实验结果是甲液面下降大,实验结论是蒸腾作用与温度、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
㈡ (16分)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CaCO 3 +2H + =Ca 2+ +H 2 O+CO 2 ↑ (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没有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高温下水蒸气与炭反应生成H 2 和CO,H 2 也能还原CuO (4)碳 C+CO 2  Cu+CO 2 (7)D E②
㈢ 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后温度将
(1)①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反应方程式为:MnO 2 +4HCl(浓) MnCl 2 +2H 2 O+Cl 2 ↑; ②该反应中,部分氯元素化合价升高,部分化合价不变,所以盐酸有还原性和酸性,故选ac; ③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但稀盐酸和二氧化锰不反应,且参加反应的盐酸有一半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若有0.4molHCl参加反应,可制得氯气2.24L,故选C; 故答案为:MnO 2 +4HCl(浓) MnCl 2 +2H 2 O+Cl 2 ↑;ac;C; (2)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但氯气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无毒物质,所以D中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故答案为:NaOH溶液,吸收氯气等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3)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l 2 +2Ca(OH) 2 =Ca(ClO) 2 +CaCl 2 +2H 2 O,故答案为:2Cl 2 +2Ca(OH) 2 =Ca(ClO) 2 +CaCl 2 +2H 2 O; (4)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了Ca(ClO 3 ) 2 ,为避免副反应发生,应该降低温度,所以可以采取将U型管置于冷水浴中的措施, 故答案为:将U型管置于冷水浴中; ②盐酸易挥发,加热过程中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能和碱反应,所以反应方程式为:Ca(OH) 2 +2HCl=CaCl 2 +2H 2 O,为避免副反应发生,可以在B、C之间连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故答案为:Ca(OH) 2 +2HCl=CaCl 2 +2H 2 O;在B、C之间连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
㈣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Ⅰ时按教材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甲、乙、丙三个烧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版学实验,权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 【分析讨论】 (1)通过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没有变色进行对比说明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是氨分子运动的结果; (2)通过实验现象说明了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氨分子能到酚酞试液中说明了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酚酞试液中的,还能说明温度高分子运动速度快,温度低运动速度慢; (3)改进后的装置氨分子在密闭容器中运动不到空气中,不污染空气,在试管中进行的实验节约药品.现象明显. 故答案为:甲烧杯酚酞试液变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溶液无色; (1)进行对比; (2)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3)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
㈤ 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叶的蒸腾作用.取三支试管,各注入相同体积的清水,分别插入一颗大
(1)、如图分析实验装置以及结合题意可知甲乙除了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回因此是一组对照答实验,甲的温度高,乙的温度低,结果甲的液面下降大,说明甲中的植物蒸腾作用旺盛,散失了大量的水分,促进了植物从试管中吸水,可见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强.甲和丙除了枝条的叶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所以变量是叶,因此甲丙是一组对照实验.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甲的叶子多所以进行蒸腾作用旺盛,散失的水分多,甲的液面下降较大. (2)植物油比水轻,漂在水的上面形成一层油膜,能防止试管中水的散失. 故答案为:
㈥ 某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1)缺少复尾气的处理装置,而把一氧化制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了。(2) 先通入一氧化碳 (3)黑色的固体逐渐变成亮红色的固体 ,CuO+CO  Cu+CO 2
㈦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______;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2)实验
(1)由于一氧化碳有来毒源,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改进方法是:在装置的后面加一个点燃的酒精灯. (2)由于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物气体在点燃时会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给氧化铜加热. (3)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 △ | .
㈧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粗略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质量分数。 (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主要
(1)CaC 2 +2H 2 O→Ca(OH) 2 +C 2 H 2 ↑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防止气体泄漏 (2)实验失败误差较大 0.60 (3)
㈨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试回答:(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1)由于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到空气中能够造成污染,应该对尾气处理; 故答案为:尾气回没有进行处理,答会污染空气;点燃或收集 (2)因为装置中存在空气,在加热前需要将空气排尽,如果先给氧化铁加热,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受热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先通入一氧化碳; 故答案为:先通入一氧化碳 (3)在高温条件下,红色的氧化铁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黑色的铁.所以,A处观察到的现象是氧化铁(红棕色或红色)还原为铁(黑色),反应的方程式为:3CO+Fe2O3 高温 | .
㈩ 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叶的蒸腾作用。取三支试管,各注入相同体积的清水,分别插入一颗大
与某同学设计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qq工具箱
发布:2025-10-03 10:24:03
浏览:111
滑板轴承多少号
发布:2025-10-03 07:38:12
浏览:784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