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梁的弯曲正应力试验误差分析
1、加载位置不准确;
2、可能不准确;
3、材料的含量或不均匀性引起。
推导纯弯曲梁横截面的正应力公式,与推导扭转切应力公式相似,也需要从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和静力学三方面来考虑。
上面虽已得到正应力分布规律,但还不能用所给公式直接计算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至此有两个问题尚未解决:
一是中性层的曲率半径ρ仍未知。
二是中性轴位置未知,故式中之y还无从确定。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借助于静力学关系。
弯曲正应力公式的应用范围:
弯曲正应力公式是在纯弯曲情况下推导的。当梁受到横向力作用时,在横截面上,一般既有弯矩又有剪力,这种弯曲称为横力弯曲。由于剪力的存在,在横截面上将存在切应力τ,从而存在切应变γ=τ/G。
由于切应力沿梁截面高度变化,故切应变γ沿梁截面高度也是非均匀的。因此,横力弯曲时,变形后的梁截面不再保持平面而发生翘曲,如图4中的1-1截面变形后成为1'-1'截面。既然如此,以平面假设为基础推导的弯曲正应力公式,在横力弯曲时就不能适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弯曲应力
㈡ 材料力学纯弯曲实验正应力沿高度分布规律图
你好,按材料力学的假设,正应力的分布是线性的,中性轴上应力为零,上下表面应力最大,斜率是M/I。所以材料截面积离中性轴越远,抗弯曲性能越好。
㈢ 纯弯曲正应力试验应力分布图是怎么样的谢谢求大神帮助
它由固定立柱1、加载手轮2、加载螺杆3、旋转臂4、荷载传感器10、压头9、分力梁7、弯曲梁6、简支支座5、底板8、数字测力仪11、应变仪12等部分组合。弯曲梁为矩形截面钢梁,其弹性模量E=2.1×105MPa,几何尺寸见图3-11。CD段为纯弯曲段,梁上各点为单向应力状态,在正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时,只要测出各点的轴向应变ε实,即可按σ实=Eε实计算正应力。为此在梁的CD段某一截面的前后两侧面上,在不同高度沿平行于中性层各贴有五枚电阻应变片。其中编号3和3′片位于中性层上,编号2和2′片与编号4和4′片分别位于梁的上半部分的中间和梁的下半部分的中间,编号1和1′片位于梁的顶面的中线上,编号5和5′片位于梁的底面的中线上(见图3—11),并把各对称片进行串接。
温度补偿片贴在一块与试件相同的材料上,实验时放在被测试件的附近。上面粘贴有各种应变片和应变花,实验时根据工作片的情况自行组合。为了便于检验测量结果的线性度,实验时采用等量逐级缓慢加载方法,即每次增加等量的荷载Δ P,测出每级荷载下各点的应变增量Δε,然后取应变增量的平均值 实,依次求出各点应力增量Δσ实=E实 实。
实验可采用半桥接法、公共外补偿。即工作片与不受力的温度补偿片分别接到应变仪的A、B和B、C接线柱上(如图3—12),其中R1为工作片,R2为温度补偿片。对于多个不同的工作片,用同一个温度补偿片进行温度补偿,这种方法叫做“多点公共外补偿”。
也可采用半桥自补偿测试。即把应变值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的两个工作片接到A、B和B、C接线柱上,进行测试、但要注意,此时ε实=ε仪/2 , ε仪为应变仪所测的读数。
㈣ 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报告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实验步骤:(1)在室
(1)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故形成中间抬升两侧下沉的热力环流.
(2)热力环流是由于近地面温度的差异形成垂直运动,而后形成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继而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使大气做水平运动,最终形成环流.
(3)大气等压面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即可,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A处大气抬升形成低压,故为下凹,高空为上凸,两侧相反.
(4)同一地点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等压面位置越偏上气压值越低,反之越高.在同一水平方向上大气从高压流向低压.故由大到小排列为BADC.
(5)陆地由于比热容较小,故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北京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此时A为上升低压,故为海洋.
故答案为:
(1)如图
(2)空气垂直运动水平运动
(3)下上
(4)B>A>D>C
(5)海洋西北(偏北)
㈤ 材料力学纯弯曲实验弯矩怎么求
截面的尺寸是已知的,可以测出截面某一位置的正应力,然后利用纯弯曲公式求解弯矩。
㈥ 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的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和结论
纯弯曲时只存复在正应制力,切应力为零。初载荷P向下,以中性层为界,以上区域受拉应变为正;以上区域受压应变为负;中性层处应变为零,且到中性层的距离相等的点的应变相等,并且成一次线性关系,弯曲正应力与点到中性轴的距离也成一次线性关系。由于温度、试验仪器的灵敏度等问题,会是实验出现一定的误差,从而试验中应变片1与5大小几乎相等,符号相反;2与4同理。此外,弯曲正应力的大小还会受弹性模量的大小的影响。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单位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根据胡克定律可得出,材料在弹性变性阶段,其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弹性模量值越大,使材料变形的弯曲正应力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