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出现三类桩,四类桩怎么处理
1、三类桩补强:对管桩进行填芯加固处理,填芯按设计要求采用C35微膨胀细石混凝土,长度至桩底进行满灌,填芯混凝土钢筋配置同静载实验配筋;同管桩基础与承台的锚筋,底部不设托盘,对管桩桩芯进行满灌处理。
2、桩间土补强:对每根桩重新进行小应变实验,其承载力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考虑对桩间土采取加强措施。
施工特点
1、与沉入桩中的锤击法相比,施工噪声和震动要小的多。
2、能建造比预制桩的直径大的多的桩。
3、在各种地基上均可使用。
4、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桩的承载力影响很大。
5、因混凝土是在泥水中灌注的,因此混凝土质量较难控制。
6、费工费时,成孔速度慢,泥渣污染环境。
『贰』 桩基超声检测分哪几类桩,从波形图中怎样看出,结果怎样处理,问题桩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超声检测桩基也是检测桩身的连续性的。这种检测要先在桩身预埋声纳管,所以超声检测的桩,一般都是大直径的灌注桩。如:人工挖孔桩。
其实现在低应变检测桩身连续性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一般的人工挖孔桩检测项目为静载和低应变。再加上一定数量的取芯检测就OK了(主要针对施工有异常或比较关键的桩做取芯)。
超声检测法的优点是:穿透能力较大,例如在钢中的有效探测深度可达1米以上;对平面型缺陷如裂纹、夹层等,探伤灵敏度较高,并可测定缺陷的深度和相对大小;设备轻便,操作安全,易于实现自动化检验。
超声检测法的缺点是:不易检查形状复杂的工件,要求被检查表面有一定的光洁度,并需有耦合剂充填满探头和被检查表面之间的空隙,以保证充分的声耦合。对于有些粗晶粒的铸件和焊缝,因易产生杂乱反射波而较难应用。此外,超声检测[1]还要求有一定经验的检验人员来进行操作和判断检测结果。
『叁』 钻孔灌注桩检测三类桩如何处理
1\
取芯,先验证检测报告的正确性2\如果是离析或者孔隙过多过大可以灌浆,缩径的情况可以做静载试验,如果不影响承载能力应该没问题吧3\或者在该桩边上做合格的桩,与该桩共同承担荷载
『肆』 桩基础检测三类桩怎样处理
对有缺陷基桩,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对缺陷在上部的基桩采取开挖处理,对缺陷在中部(或在上部而无法开挖的) 须重新确定桩位补加基桩;对缺陷在下部的,可通过高应变法验证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如实测承载力满足设要求,可直接使用。否则,必须进行工程处理。x0dx0a如果是管桩,要检查出现受伤部位的深度,然后跟据深度,在桩中放入钢筋笼,深度超过受伤深度不小于2米,然后浇筑高标号微膨胀水泥混凝土,如果是灌注桩,如果断开或受伤深度不深时,可以用挖机挖到受伤处,切断桩然后打出钢筋重新接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x0dx0a《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J256-2003之3.5.1条, 桩基分类分4类,其中三类(III类)桩为: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有影响。桩身缺陷指桩身断裂,裂缝,夹泥,空洞,蜂窝,松散等。x0dx0a
『伍』 超声波检测桩基为Ⅱ类桩,该怎么处理
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进行处理的。但是,如果你有创优要求时,可能对II类桩的比例有一定的限制。
根据现行规范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3.5检测结果评价中说明,Ⅱ类桩属于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
同样在此规范的3.5.1条文说明中也说明,I、II类桩属于合格桩。合格桩当然也就不需要处理的,所以II类桩不需要再进行处理。各地在创优时,会对II类桩的比例有一定的限制,以体现优质的特性,如江苏省的建筑工程中I类桩要达到总数的80%,III类桩不大于5%,不允许出现IV类桩。
桩的类型:
Ⅰ类桩:桩身完整或基本完整,为优良桩。
Ⅱ类桩:桩身存在一般性缺陷,为良好桩。
Ⅲ类桩:桩身存在明显缺陷,但为合格桩。
Ⅳ类桩:桩身存在严重缺陷或断桩,为不合格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