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制冷设备 > 为什么维修机床用二项分布

为什么维修机床用二项分布

发布时间:2023-01-03 14:16:31

A.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和修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数控机床的故障复杂,诊断排除比较难,在数控机床故障检测排除时,应遵循一下原则
1)先外部后内部。当数控机床发生故障后,维修人员应先采用望闻听问摸等方法由外向内逐一检查。
2)先机械后电气。数控机床的故障大部分是机械动作失灵引起的,先检查机械部分是否正常,行程开关是否灵活等。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先静后动。维修人员本身应该做到先静后动,不可盲目动手,应先了解情况。
4)先公用后专用。公用性问题影响全局,专用性问题只影响局部。
5)先简单后复杂。出现多种故障交织掩盖,应先解决简单的,后解决难度大的。
6)先一般后特殊。出现故障,应先考虑最常见的可能原因,后分析很少发生故障的特殊原因。

B.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可采用什么方法和手段

(1)诊断法 利用NC系统自带的诊断功能可以检查输入[MT(机床)→NC或PC(可编程序控制器)]信号、输出(NC或PC→MT)信号、PC→NC信号、NC→PC信号及中间继电器的状态等。利用诊断可迅速确定故障点的产生部位,然后集中力量在该部位范围内找出故障原因。
(2)观察法 观察法在维修数控机床过程中是常用的。有时,有的故障用观察法可很容易解决。观察法一是用眼看,观察电缆外皮有无破损,元器件有无冒烟、烧坏现象,插头、接线有无脱落,按钮、开关有无撞坏,指示灯是否完整,元器件表面有无大量尘埃等;二是用手摸,停电检查时可用手轻轻摇拨变压器的接线是否有松动、烧坏现象,端子和导线之间结合是否紧固,旋转电动机轴是否过紧,电气元器件是否发热及焊接点是否牢固等;三是用耳听,听电动机旋转时有无噪声和异常声响,变压器有无蜂鸣声。加工中机床振动异常及振动声音过大等应引起注意,这些都会成为故障的因素。利用人的感官注意发生故障时(或故障发生后)的各种外部现象并判断故障的可能部位。这是处理数控系统故障首要的切入点,往往也是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一般情况下“简单”故障通过这种直接观察,就能解决问题。在故障的现场,通过观察故障时(或故障发生后)是否有异响,火花亮光发生,它们来自何方,何处出现焦糊味,何处发热异常,何处有异常震动等等,就能判断故障的主要部分,然后,进一步观察可能发生故障的每块电路板,或是各种电控元件(继电器,热继电器,断路器等)的表面状况,例如是否有烧焦、烟熏黑处或元件、连线断裂处,从而进一步缩小检查范围。再者,检查系统各种连接电缆有否松脱,断开、接触不良也是处理数控系统故障时首先需要想到的。这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既适用于有故障报警显示的较为先进系统,也适用于无故障报警显示的早期限的系统。使用该方法,对于处理一些电气短路,断路,过载等是最常用的。使用这一方法虽然简单,但却要求维修人员要有一定经验。在检验过程中,养成细致严谨工作态度,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往往是一丝异常,便是症结所在。同时要求维修人员能及时到达,并要求建立迅捷应付机智。
(3)测量法 测量法是查找数控机床故障的基本方法。当机床发生故障时,利用手中的仪器、仪表(示波器、万用表等)参照电气原理图和控制系统的逻辑图等资料,沿着发生故障的通道,一步一步地测量,直到找到故障点为止。
用测量法找故障不一定要从起点一直测量到终点,可采用优选法进行,并要求维修人员不但要较好地掌握电路图和逻辑图,而且要较熟悉地了解电气元器件的实际位置,才能迅速地排除故障。
(4)代换法 代换法能够迅速地把故障由大范围缩小到小范围,进而缩小到更小的范围之内。电气系统越是复杂用该方法越好。
用代换法时有个问题必须注意:在调换电路板之前一定要保证该电路板的损坏不是因为电路板外原因(外部高压窜人板内,或是板外负载短路等)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要首先排除相应故障后再代换,以免烧坏新更换上的好电路板。
(5)经验法 经验法是对数控机床经常重复性发生的故障,凭借长期积累的经验,针对故障的表现形式,便立即想到故障可能发生在哪一部位中。
(6)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全面掌握以上各方法的技巧,综合使用、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对于正确进行故障诊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数控系统的硬件报警功能: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在现代数控系统中设置有众多的硬件报警指示装置,如在主板上,各轴控制板上,电源单元,主轴伺服驱动模块,各轴伺服驱动单元等部件上均有发光二极管或多段数码管,通过指示灯的亮与灭,数码管的显示状态(如数字编号、符号等)来为维修人员指示故障所在位置及其类型。因此,在处理数控系统故障过程中,如果直观法不能奏效的,即从外观上,很难判断问题所在,或是CRT屏幕不能点亮(电源模块有故障)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审视上述各报警装置,观察有无报警指示,然后根据指示查阅随机说明书,依照指示来处理故障。这一方法,对于通用型的各类数控系统比较适用,因其系统设计较为完善,已充分考虑到系统中最常见可能故障形式,内置较多硬件报警装置,所以尤为见效。但这一方法,是以手头有详尽报警说明为前提的,要求维修人员了解机器的说明、不断增加对机器的了解。充分利用数控系统的软件报警功能:CNC系统都具有自诊断功能。在系统工作期间,能定时用自诊断程序对系统进行快速诊断。一旦检测到故障,立即将故障以报警的方式显示在CRT上或点亮面板上报警指示灯。而且这种自诊断功能还能将故障分类报警。如①误操作报警;②有关伺服系统报警;③设定错误报警;④各种行程开关报警等等,维修时,可根据报警内容提示来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但这一方法,同样是以手头有详尽报警说明为前提的。现代数控系统不但能将故障诊断信息显示出来,如上所述,而且能以诊断地址和诊断数据的形式提供诊断的各种状态。如机床侧各种主令开关,行程开关等通断触发的开关信号是否按要求正确输入到数控系统中。总之,通过列出上述状态情况,可将故障区分出是在机床一侧还是数控系统一侧,从而可将故障锁定在某一元件上,得而解决问题。这一切都得益于系统提供完善的状态显示功能,为故障诊断打开了一扇明了“窗口”,运用这一方法,对于诊断动作复杂机构故障如换刀机构起到极大作用。也是诊断故障基本方法之一。但使用的前提是系统提供状态显示功能。4.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核对数控系统参数:系统参数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机床的性能,甚至使机床发生故障,整机不能正常工作。在设计和制造数控系统时,虽已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问题,但不可能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而这些干扰有可能引起存储器内个别参数的变化。同时,人为误操作使得系统参数变更也是可能的,作者在工作中,就碰到过。因误操作使得系统出现动作异常,有些机器不稳定,每次开机都有可能产生系统参数丢失。所以,在诊断故障过程,如果尝试上述几项方法后,问题仍不能解决的话,我们可以核对系统参数,看是否是参数变更导致的,这类故障便是我们的“软”故障。以上几种方法,各有特点,及使用范围。对于较为复杂的故障,需要将几种方法同时综合运用,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正确判断出故障起因和故障的具体部位。当然,任何一种方法都取决于对机器性能的了解,维修人员应熟知系统的构造、电路及各项控制功能,只有在平时的不断积累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对于数控系统故障解决同样重要的就是维护问题,只有定期的维护保养才能有效的避免故障的发生,使系统有良好的运行环境。如何维护系统就要求从日常抓起:对于机器的硬件而言,需要完善的操作规程,操作失误就有可能导致硬件损坏甚至报废。这就要求对操作者有完善的培训机制,避免不和要求的操作失误产生,将故障的产生消除无形。数控机床是由NC系统、伺服系统、位置检测、强电部分及机床本体组成,比一般机床要复杂得多,故障的表现形式也就比较复杂。这就相应地要求维修人员多掌握几种维修方法,遇到不同的故障才能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方法,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保证机床正常运转。

C. 产生质量变异的最有效变量有哪些

晚上质量和变量的一般的变向量的一般可以上摆渡去找一找

D. 高中数学选修2-3概率问题(江苏教材)

(I)
因为全做对也是及格的
所以应该是:0.4^4+4*0.4^3*0.6=0.1792
(II)
1、
1-P(A)P(B)是A、B不都发生的概率,而不是都不发生的概率
(可以这么想,P(A)P(B)是A、B都发生,1-P(A)P(B)就包括了除了A、B都发生这种情况的其余所有可能性,即发生A不发生B、发生B不发生A、A和B都不发生)
2、
上一题懂了,这一题也就该懂了……
不过你确定答案是1-(1-0.1)(1-0.2)(1-0.3)……?
我认为答案应该是(1-0.1)(1-0.2)(1-0.3),1-(1-0.1)(1-0.2)(1-0.3)应该是1h内有机床需要维修的概率
(III)
1、
你的说明我没太看懂……2%是什么……?
纯数学不及格人中语文不及格的概率为0,不能乘以5%

总之按照条件概率的公式就可以算出来
设语文不及格为事件A、数学不及格为事件B
P(A|B)=P(AB)/P(B)=3%/15%=0.2
(可以这样理解,确定了数学不及格,说明他是那15%的人里的,也即总人数变为15%,如果语文也不及格,那么他就是那3%中的人,所以语文不及格的概率为3%/15%=0.2)
2、
P(A+B)=P(A)+P(B)-P(AB)
因为B发生则A必定发生,所以P(B)=P(AB)
所以
P(A+B)=P(A)

有点长,哪里不懂再补充吧……

E. 加工误差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研究加工误差时,常用数理统计中的理论分布曲线代替试验曲线,以简化分析过程。加工误差的分布规律主要如下:
1、正态分布。在机械加工中,若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工件的加工误差就服从正态分布:①无变值性系统误差,或有但不显著;②各随机误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③在随机误差中没有一个是起主导作用的误差因素。
2、平顶分布。在影响机械加工的诸多误差因素中,如果刀具尺寸磨损的影响显著,变值性系统误差占主导地位时,工件的尺寸误差将呈现平顶分布。平顶误差分布曲线可以看成是随着时间而平移的众多正态误差分布曲线组合的结果。
3、双峰分布。若将两台机床所加工的同一种工件混在一起,由于两台机床的调整尺寸不尽相同,两台机床的精度状态也有差异,则工件的尺寸误差就呈双峰分布。
4、偏态分布。采用试切法车削工件外圆或镗内孔时,为避免产生不可修复的废品,操作者主观下有使轴径加工得宁大勿小,使孔径加工得宁小勿大的意向。再有当工艺系统存在盟著的热变形时,由于热变形在开始阶段变化较快,以后逐渐减弱,直至达到热平衡状态。按照以上加工方式加工得到的一批零件的加工误差呈偏态分布。
加工误差是指被加工工件达到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对设计几何参数的偏离值。在生产实际中,影响加工精度的工艺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对于某些加工误差问题,不能仅用单因素分析法来解决,而需要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产生加工误差的原因,加以消除。零件的机械加工是在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工艺系统内完成的。因此,工艺系统各种误差就会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反映为零件的加工误差。
从错综复杂的生产中逐项分析产生加工误差的各项因素及其物理、力学本质,找出影响该项精度的主要因素,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去解决,该方法称为加工精度的单因素分析法。但在生产实际中,有时很难用单因素分析法来分析计算每一工序的加工误差,因为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艺问题,影响加工精度的原始误差很多,这些原始误差往往是综合地交错在一起对加工精度产生综合影响的,且其中不少原始误差的影响往往带有随机性。对于一个受多个随机性质原始误差影响的工艺系统,一般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符合实际的结果。

F. 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与维修经验总结

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与维修经验总结

数控机床加工柔性好,精度高,生产效率高。但是也会经常产生故障,这就需要维修人员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判断分析床故障分析!为此,我为你整理了一篇维修老手的经验总结,一起来学习吧!

数控机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加工柔性好,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具有很多的优点。但由于技术越来越先进、复杂,对维修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要求他们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维修经验,在数控机床出现故障才能及时排除。

在数控机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公司有几十台数控设备,数控系统有多种类型,几年来这些设备出现一些故障,通过对这些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下面结合一些典型的实例,对数控机床的故障进行系统分析,以供参考。

一、NC系统故障

1.硬件故障

有时由于NC系统出现硬件的损坏,使机床停机。对于这类故障的诊断,首先必须了解该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各线路板的功能,然后根据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交换法准确定位故障点。

例一、一台采用德国西门子SINUMERIK SYSTEM3的数控机床,其PLC采用S5─130W/B,一次发生故障,通过NC系统PC功能输入的R参数,在加工中不起作用,不能更改加工程序中R参数的数值。通过对NC系统工作原理及故障现象的分析,我们认为PLC的主板有问题,与另一台机床的主板对换后,进一步确定为PLC主板的问题。经专业厂家维修,故障被排除。

例二、另一台机床也是采用SINUMERIK SYSTEM 3数控系统,其加工程序程序号输入不进去,自动加工无法进行。经确认为NC系统存储器板出现问题,维修后,故障消除。

例三、一台采用德国HEIDENHAIN公司TNC 155的数控铣床,一次发生故障,工作时系统经常死机,停电时经常丢失机床参数和程序。经检查发现NC系统主板弯曲变形,经校直固定后,系统恢复正常,再也没有出现类似故障。

2.软故障

数控机床有些故障是由于NC系统机床参数引起的,有时因设置不当,有时因意外使参数发生变化或混乱,这类故障只要调整好参数,就会自然消失。还有些故障由于偶然原因使NC系统处于死循环状态,这类故障有时必须采取强行启动的方法恢复系统的使用。

例一、一台采用日本发那科公司FANUC-OT系统的数控车床,每次开机都发生死机现象,任何正常操作都不起作用。后采取强制复位的方法,将系统内存全部清除后,系统恢复正常,重新输入机床参数后,机床正常使用。这个故障就是由于机床参数混乱造成的。

例二、一台专用数控铣床,NC系统采用西门子的SINUMERIK SYSTEM 3,在批量加工中NC系统显示2号报警“LIMIT SWITCH”,这种故障是因为Y轴行程超出软件设定的极限值,检查程序数值并无变化,经仔细观察故障现象,当出现故障时,CRT上显示的Y轴坐标确定达到软件极限,仔细研究发现是补偿值输入变大引起的,适当调整软件限位设置后,故障被排除。这个故障就是软件限位设置不当造成的。

例三、一台采用西门子SINUMERIK 810的数控机床,一次出现问题,每次开机系统都进入AUTOMATIC状态,不能进行任何操作,系统出现死机状态。经强制启动后,系统恢复正常工作。这个故障就是因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或其它原因使NC系统处于死循环状态。

3.因其它原因引起的NC系统故障有时因供电电源出现问题或缓冲电池失效也会引起系统故障。

例一、一台采用德国西门子SINUMERIK SYSTEM 3的数控机床,一次出现故障,NC系统加上电后,CRT不显示,检查发现NC系统上“COUPLING MODULE”板上左边的发光二极管闪亮,指示故障。对PLC进行热启动后,系统正常工作。但过几天后,这个故障又出现了,经对发光二极管闪动频率的分析,确定为电池故障,更换电池后,故障消除。

例二、一台采用西门子SINUMERIK 810的数控机床,有时在自动加工过程中,系统突然掉电,测量其24V直流供电电源,发现只有22V左右,电网电压向下波动时,引起这个电压降低,导致 NC系统采取保护措施,自动断电。经确认为整流变压器匝间短路,造成容量不够。更换新的整流变压器后,故障排除。

例三、另一台也是采用西门子SINUMIK 810的数控机床,出现这样的故障,当系统加上电源后,系统开始自检,当自检完毕进入基本画面时,系统掉电。经分析和检查,发现X轴抱闸线圈对地短路。系统自检后,伺服条件准备好,抱闸通电释放。抱闸线圈采用24V电源供电,由于线圈对地短路,致使24V电压瞬间下降,NC系统采取保护措施自动断电。

二、伺服系统的故障

由于数控系统的控制核心是对机床的进给部分进行数字控制,而进给是由伺服单元控制伺服电机,带动滚珠丝杠来实现的,由旋转编码器做位置反馈元件,形成半闭环的位置控制系统。所以伺服系统在数控机床上起的作用相当重要。伺服系统的故障一般都是由伺服控制单元、伺服电机、测速电机、编码器等出现问题引起的。下面介绍几例:

例一、伺服电机损坏

一台采用SINUMERIK 810/T的数控车床,一次刀塔出现故障,转动不到位,刀塔转动时,出现6016号报警“SLIDE POWER PACK NO OPERATION”,根据工作原理和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刀塔转动是由伺服电机驱动的,电机一启动,伺服单元就产生过载报警,切断伺服电源,并反馈给NC 系统,显示6016报警。检查机械部分,更换伺服单元都没有解决问题。更换伺服电机后,故障被排除。

例二、一台采用直流伺服系统的美国数控磨床,E轴运动时产生“E AXIS EXECESSFOLLOWING ERROR”报警,观察故障发生过程,在启动E轴时,E轴开始运动,CRT上显示的E轴数值变化,当数值变到14时,突然跳变到471,为此我们认为反馈部分存在问题,更换位置反馈板,故障消除。

例三、另一台数控磨床,E轴修整器失控,E轴能回参考点,但自动修整或半自动时,运动速度极快,直到撞到极限开关。观察发生故障的过程,发现撞极限开关时,其显示的坐标值远小于实际值,肯定是位置反馈的问题。但更换反馈板和编码器都未能解决问题。后仔细研究发现,E轴修整器是由Z轴带动运动的,一般回参考点时,E轴都在Z轴的一侧,而修整时,E轴修整器被Z轴带到中间。为此我们做了这样的试验,将E轴修整器移到Z轴中间,然后回参考点,这时回参点也出现失控现象;为此我们断定可能由于E轴修整器经常往复运动,导致E轴反馈电缆折断,而接触不良。校线证实了我们的判断,找到断点,焊接并采取防折措施,使机床恢复工作。

三、外部故障

由于现代的数控系统可变性越来越高,故障率越来越低,很少发生故障。大部分故障都是非系统故障,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

1.现代的数控设备都是机电一体化的产品,结构比较复杂,保护措施完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有些故障并不是硬件损坏引起的,而是由于操作、调整、处理不当引起的。这类故障在设备使用初期发生的频率较高,这时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对设备都不特别熟悉。

例一、一台数控铣床,在刚投入使用的时候,旋转工作台经常出现不旋转的问题,经过对机床工作原理和加工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这个问题与分度装置有关,只有分度装置在起始位置时,工作台才能旋转。

例二、另一台数控铣床发生打刀事故,按急停按钮后,换上新刀,但工作台不旋转,通过PLC梯图分析,发现其换刀过程不正确,计算机认为换刀过程没有结束,不能进行其它操作,按正确程序重新换刀后,机床恢复正常。

例三、有几台数控机床,在刚投入使用的时候,有时出现意外情况,操作人员按急停按钮后,将系统断电重新启动,这时机床不回参考点,必须经过一番调整,有时得手工将轴盘到非干涉区。后来吸取教训,按急停按钮后,将操作方式变为手动,松开急停按钮,把机床恢复到正常位置,这时再操作或断电,就不会出现问题。

2.由外部硬件损坏引起的故障

这类故障是数控机床常见故障,一般都是由于检测开关、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电气执行元件、机械装置等出现问题引起的。有些故障可产生报警,通过报答信息,可查找故障原因。

例一、一台数控磨床,数控系统采用西门子SINUMERIK SYSTEM 3,出现故障报警F31“SPINDLE COOLANT CIRCUIT”,指示主轴冷却系统有问题,而检查冷却系统并无问题,查阅PLC梯图,这个故障是由流量检测开关B9.6检测出来的,检查这个开关,发现开关已损坏,更换新的开关,故障消失。

例二、一台采用西门子SINUMERIK 810的数控淬火机床,一次出现6014“FAULT LEVEL HARDENING LIQUID”机床不能工作。报警信息指示,淬火液面不够,检查液面已远远超出最低水平,检测液位开关,发现是液位开关出现问题,更换新的开关,故障消除。

有些故障虽有报警信息,但并不能反映故障的根本原因。这时要根据报警信息、故障现象来分析。

例三、一台数控磨床,E轴在回参考点时,E轴旋转但没有找到参考点,而一直运动,直到压到极限开关,NC系统显示报警“EAXIS AT MAX.TRAVEL”。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可能是零点开关有问题,经确认为无触点零点开关损坏,更换新的开关,故障消除。

例四、一台专用的数控铣床,在零件批量加工过程中发生故障,每次都发生在零件已加工完毕,Z轴后移还没到位,这时出现故障,加工程序中断,主轴停转,并显示F97号报警“SPINDLESPEED NOT OK STATION 2”,指示主轴有问题,检查主轴系统并无问题,其它问题也可导致主轴停转,于是我们用机外编程器监视PLC梯图的运行状态,发现刀具液压卡紧压力检测开关 F21.1,在出现故障时,瞬间断开,它的断开表示铣刀卡紧力不够,为安全起见,PLC使主轴停转。经检查发现液压压力不稳,调整液压系统,使之稳定,故障被排除。

还有些故障不产生故障报警,只是动作不能完成,这时就要根据维修经验,机床的工作原理,PLC的运行状态来判断故障。

例五、一台数控机床一次出现故障,负载门关不上,自动加工不能进行,而且无故障显示。这个负载门是由气缸来完成开关的,关闭负载门是PLC输出Q2.0控制电磁阀Y2.0来实现的。用NC系统的PC功能检查PLC

Q2.0的状态,其状态为1,但电磁阀却没有得电。原来PLC输出Q2.0通过中间继电器控制电磁阀Y2.0,中间继电器损坏引起这个故障,更换新的`继电器,故障被排除。

例六、一台数控机床,工作台不旋转,NC系统没有显示故障报警。根据工作台的动作原理,工作台旋转第一步应将工作台气动浮起,利用机外编程器,跟踪 PLC梯图的动态变化,发现PLC这个信号并未发出,根据这个线索继续查看,最后发现反映二、三工位分度头起始位置检测开关I9.7、I10.6动作不同步,导致了工作台不旋转。进一步确认为三工位分度头产生机械错位,调整机械装置,使其与二工位同步,这样使故障消除。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步。特别是对数控机床的外部故障,有时诊断过程比较复杂,一旦发现问题所在,解决起来比较轻松。对外部故障的诊断,我们总结出两点经验,首先应熟练掌握机床的工作原理和动作顺序。其次要熟练运用厂方提供的PLC梯图,利用NC系统的状态显示功能或用机外编程器监测PLC的运行状态,根据梯图的链锁关系,确定故障点,只要做到以上两点,一般数控机床的外部故障,都会被及时排除。

拓展

数控机床专业就业方向

我国制造企业已普遍运用先进的数控技术,随之而来的是对数控人才的大量需求。 数控就业前景美妙在兴旺国度中,数控机床曾经大量普遍运用。我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工业国度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机床数控化率还不到2%关于目前我国现有的有限数量的数控机床(大局部为进口产品)也未能充沛应用。原因是多方面的,数控就业人才的匾乏无疑是主要缘由之一、由于数控技术是最典型的、应用最普遍的机电光一体化综合技术,我国迫切需求大量的从研讨开发到运用维修的各个层次的数控技术人才。

一、数控就业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的企业和地域:

1、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目前经济效益较好的军工企业和国度严重配备制造企业。军工制造业是我国数控技术的主要应用对象. 有很大的数控就业空间。杭州发电设备厂用6000元月薪招不到数控技术工。

2、随着民营经济的飞速开展,我国沿海经济兴旺地域(如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数控就业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主要集中在模具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具有数控学问的模具技工的年薪已开到了30万元,超越了“博士”。

二、数控人才的学问构造—数控就业技艺需求:

另一个来源就是从企业现有员工中选择人员参与不同层次的数控技术中、短期培训,以顺应企业对数控人才的急需。这些人员普通具有企业所需的工艺背景、比拟丰厚的理论经历,但是他们大局部是传统的机类或电类专业的各级毕业生,学问面较窄,特别是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数控系统不太理解。

就业方向

在工业企业,从事数控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使用、维护与技术管理,数控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数控技术专业在主要面向机械、模具、电子、电气、轻工等行业,可从事产品设计与加工、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常用CAM软件多轴加工、数控设备调试与维修等相关工作。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分配单位的性质分布如下:三资企业占58%,国有企业占26%,民营企业占9%,其他占5%。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分布如下:操作占55.7%,编程占13.4%,维修占9.4%,工艺占8.0%,生产管理占7.1%,质量检测占4.5%,综合占1.2%,营销占1.7%,行政管理占1.4%,其他占5.5%。

就业前景

数控技术专业是一种集机、电、液、光、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它是制造业实现现代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日本、美国、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采用数控技术所获取经济效益大致为:操作人员减少50%,成本降低60%,机床利用率达60%--80%,机床台数减少50%,生产面积减少40%。世界制造业由于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普通机械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的数控设备所替代。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数控化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企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数控化率:设备拥有量中数控设备所占的比例)。目前我国机床的数控化率仅为1.9%,而日本高达30%,美国超过了40%。在发达国家数控机床已经普遍大量使用,而我国数控技术应用推广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我国数年内将增加40-50万台数控机床,相应需要60-80万数控专业技术人才。

;

G. 设车间有100台型号相同的机床独立工作,每台机床发生故障的概率是0.01

这道题应该用二项分布或泊松分布做。我全用的二项。
A.1人负责20台,出现维修不及的概率
b~(20,0.01)
P{X>1}=1-P{X=0}-P{X=1}=1.68%
5组人员中出现维修不及的概率
b~(5,0.0168)
P{X>=1}=1-P{X=0}=8.15%

B.3人负责一百台
b~(100,0.01)
P{X>3}=1-P{X=0}-P{X=1}-P{X=2}-P{X=3}=1.83%

我算出来的结果也未必准确,你自己算下吧

H. 二项分布应用题

因为只能供30KW,也就是最多只能供三台。所以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为四台工作或者五台全工作时。四台工作时:5*0.2的4次方=0.008五台工作时为0.2的5次方=0.00032。所以两种加起来,不能工作概率为0.008+0.00032=0.00832

I. 用中心极限定理计算一个工作时内出现故障的机床数不超过70台的概率

900台同类型的机床独立地工作,在一个工作时内每台机床发生故障的概率为0.1
所以随机变量服从二项分布
根据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
μ=np=900*0.1=90
σ=√(npq)=9
所以(X-90)/9~N(0,1)
故P(X<=70)=Φ((70-90)/9)=Φ(-2.22)=1-Φ(2.22)=1-0.9868=0.0132

J. 数控机床怎么进行管理与维护,都有哪些要求

一、数控设备对于地基的要求
在实际的数控设备使用厂商中,很多设备使用方忽略了设备安装环境的要求,对重型机床和精密机床,制造厂一般向用户提供机床基础地基图,用户事先做好机床基础,经过一段时间保养,等基础进入稳定阶段,然后再安装机床。重型机床、精密机床必须要有稳定的机床基础,否则,无法调整机床精度。即使调整后也会反复变化。而一些中小型数控机床,对地基则没有特殊要求。根据我国的GB50040-1996《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一般性要求
1、基础设计时,设备厂商应该提供以下资料:
(1)设备的型号、转速、功率、规格几轮廓尺寸图等。
(2)设备的重心及重心的位置。
(3)设备底座外轮廓图、辅助设备、管道位置和坑、沟、孔洞尺寸以及灌浆层厚度、地脚螺栓和预埋件的位置等。
(4)设备的扰力和扰力力矩及其方向。
(5)基础的位置及其临近建筑的基础图。
(6)建筑场地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地基动力实验资料。
2、设备基础与建筑基础、上部结构以及混凝土地面分开。
3、当管道与机器连接而产生较大振动时,管道与建筑物连接处应该采取隔振措施。
4、当设备基础的振动对邻近的人员、精密设备、仪器仪表、工厂生产及建筑产生有害影响时,应该采取隔离措施。
5、设备基础设计不得产生有害的不均匀沉降。
6、设备地脚螺栓的设置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1)带弯钩地脚螺栓的埋置深度不应该小于20倍螺栓直径,带锚板地脚螺栓的埋置深度不应该小于15倍螺栓直径。
(2)地脚螺栓轴线距基础边缘不应该小于4倍螺栓直径,预留孔边距基础边缘不应该小于100mm,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该采取加固措施。
(3)预埋地脚螺栓底面下的混凝土厚度不应该小于50mm,当为预留孔时,则孔底面下的混凝土净厚度不应该小于100mm。
(二)对于数控设备还应该遵循以下的要求:
1、机床分类可按以下原则划分:
(1)中、小型机床是指单机重在100kN以下的。
(2)大型机床是指单机重在100~300kN之间的。
(3)重型机床是指单机重在300~1000kN之间的。
2、在进行数控设备基础设计时,除了上面的“一般性要求”以外,设备厂商还应该提供以下的资料:
(1)机床的外形尺寸。
(2)当基础倾斜和变形对机床加工精度有影响或计算基础配筋时,尚需要机床及加工工件重力的分布情况、机床移动不见或移动加工工件的重力及其移动范围。
2、重型和精密机床应该采用单独基础进行安装。
3、当进行单独基础安装时,应该遵守以下规范:
(1)基础平面尺寸不能小于机床支承面积的外廓尺寸,并应满足安装、调整和维修时所需尺寸。
(2)基础的混凝土厚度应符合金属切削机床基础的混凝土厚度(m)表。
4、有提高加工精度要求的普通机床可按表5-1中的混凝土厚度增加5%~10%。
5、加工中心系列机床,其基础混凝土厚度可按组合机床的类型,取其精度较高或外形较长者按表5-1中同类型机床采用。
6、当基础倾斜与变形对机床加工精度有影响时,应进行变形验算。当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人工加固地基或增加基础刚度等措施。
7、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且重力在500kN以上的机床,其基础建造在软弱地基上时,宜对地基采取预压加固措施。预压的重力可采用机床重力及加工件最大重力之和的1.4~2.0倍,并按实际荷载情况分布,分阶段达到预压重力,预压时间可根据地基固结情况决定。
8、精密机床应远离动荷载较大的机床。大型、重型机床或精密机床的基础应与厂房柱基础脱开。
9、精密机床基础的设计可分别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在基础四周设置隔振沟,隔振沟的深度应与基础深度相同,宽度宜为100mm,隔振沟内宜空或垫海绵、乳胶等材料。
(2)在基础四周粘贴泡沫塑料、聚苯乙烯等隔振材料。
(3)在基础四周设缝与混凝土地面脱开,缝中宜填沥青、麻丝等弹性材料。
(4)精密机床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时,根据环境振动条件,可在基础或机床底部另行采取隔振措施。
设备使用方的设备管理人员及相关机构的人员,应该配合基础设计人员进行相关的基础设计,对于其他的数控设备和精密设备,基础设计的更为详细资料可以查阅GB50040-1996《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和GB50037-1996《建筑地面设计规范》两个国家标准进行。总之,设备基础是设备后续阶段良好工作和发挥高水平经济效益的基础。
二、数控设备对于电源的要求
电源是维持系统正常工作的能源支持部分,它失效或故障的直接结果是造成系统的停机或毁坏整个系统。另外,数控系统部分运行数据,设定数据以及加工程序等一般存贮在RAM存贮器内,系统断电后,靠电源的后备蓄电池或锂电池来保持。因而,停机时间比较长,拔插电源或存贮器都可能造成数据丢失,使系统不能运行。
同时,由于数控设备使用的是三相交流380V电源,所以安全性也是数控设备安装前期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基于以上的原因,对数控设备使用的电源有以下的要求:
1、电网电压波动应该控制在+10%~-15%之间,而我国电源波动较大,质量差,还隐藏有如高频脉冲这一类的干扰,加上人为的因素(如突然拉闸断电等)。电高峰期间,例如白天上班或下班前的一个小时左右以及晚上,往往超差较多,甚至达到±20%。使机床报警而无法进行正常工作,并对机床电源系统造成损坏。甚至导致有关参数数据的丢失等。这种现象,在CNC加工中心或车削中心等机床设备上都曾发生过,而且出现频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建议在CNC机床较集中的车间配置具有自动补偿调节功能的交流稳压供电系统;单台CNC机床可单独配置交流稳压器来解决。
2、建议把机械电气设备连接到单一电源上。如果需要用其他电源供电给电气设备的某些部分(如电子电路、电磁离合器),这些电源宜尽可能取自组成为机械电气设备一部分的器件(如变压器、换能器等)。对大型复杂机械包括许多以协同方式一起工作的且占用较大空间的机械,可能需要一个以上的引人电源,这要由场地电源的配置来定。
除非机械电气设备采用插头/插座直接连接电源处,否则建议电源线直接连到电源切断开关的电源端子上。如果这样做不到,则应为电源线设置独立的接线座。
电源切断开关的手柄应容易接近,应安装在易于操作位置以上0.6m~1.9m间。上限值建议为1.7m。这样可以在发生紧急情况下迅速断电,减少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数控设备对于压缩空气供给系统的要求
数控机床一般都使用了不少气动元件,所以厂房内应接人清洁的、干燥的压缩空气供给系统网络。其流量和压力应符合要求。压缩空气机要安装在远离数控机床的地方。根据厂房内的布置情况、用气量大小,应考虑给压缩空气供给系统网络安装冷冻空气于煤机、空气过滤器、储气罐、安全阀等设备。
四、数控设备对于工作环境的要求
精密数控设备一般有恒温环境的要求,只有在恒温条件下,才能确保机床精度和加工度。一般普通型数控机床对室温没有具体要求,但大量实践表明,当室温过高时数控系统的故障率大大增加。
潮湿的环境会降低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尤其在酸气较大的潮湿环境下,会使印制线路板和接插件锈蚀,机床电气故障也会增加。因此中国南方的一些用户,在夏季和雨季时应对数控机床环境有去湿的措施。
1、工作环境温度应在0~35℃之间,避免阳光对数控机床直接照射,室内应配有良好的灯光照明设备。
2、为了提高加工零件的精度,减小机床的热变形,如有条件,可将数控机床安装在相对密闭的、加装空调设备的厂房内。
3、工作环境相对湿度应小于75%。数控机床应安装在远离液体飞溅的场所,并防止厂房滴漏。
4、远离过多粉尘和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维修机床用二项分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管道与阀门之间的3d要求解释 浏览:351
途观车仪表屏怎么不亮了 浏览:970
考科一包过带的个什么仪器 浏览:334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要怎么设置 浏览:392
观泉路五金装饰材料市场营业时间 浏览:896
蝶阀门自动关闭的原因是什么呢 浏览:350
如何跳过设备锁 浏览:400
煤气阀门规定 浏览:728
仪表盘里黄色的标志是什么 浏览:207
怎么测量出设备外壳是否带电 浏览:863
暖气设备没出质保期归哪里维修 浏览:700
金博铜阀门批发部怎么样 浏览:114
朝阳开平阀门厂 浏览:735
狂战怎么一个大机械王座 浏览:480
揭阳贵特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148
甘肃哪里有洗砂设备 浏览:932
自制空气对流实验装置 浏览:495
乐高能搭什么运动器材 浏览:500
车上仪器表出现板子符号是什么 浏览:264
创烧伤都需要哪些设备 浏览: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