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影响数控机床加工质量稳定性的参数有哪些
机床本身的主轴精度跳动,系统的重复定位,然后就是夹具,工艺设计,刀具的选择,刀具的转速进给吃刀量,等等
❷ 什么是机械稳定性和电气稳定性
机械稳定性指的是机械强度和刚度的稳定。电气稳定性指的是电压和频率的稳定。
❸ 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有什么区别
强度保证的是材料永久变形及断裂。
刚度保证的是材料弹性变形不超过某个范围。
稳定性是保证压杆不发生突然弯曲。
❹ 高精密机床怎样保证刀具的稳定性
刀具的稳定性还体现在许多方面。譬如刀具的材料、涂层、几何参数、槽形、安装夹紧等等。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发刀具性能的波动,而其交互作用的结果,也许是我们无法预料的。
材料保证: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材料选择上有中碳钢、高碳钢、合金钢、工具钢、高速钢、钨钢供客户需求订购,并以分光仪检测材质是否正确。
加工保证:精密加工设备,除了自行设计开发专用机械降低成本外,还采用各式CNC加工机械确保精度,主要使用德日先进国家制造的最精密磨床来加工,保证刀具的精度。
硬度保证:唯有自行掌握热处理才能将刀具发挥到最佳效果,突出刀具的灵魂,热处理专业领域,如此才能确保品质的稳定性。
检验保证:刀具的质量管理是一项用肉眼看不到的重要工作,于是我们购进了先进的检验设备,特别成立检验室,随时进行产品质量检验。
品质保证:提供优质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是永恒追求的目标,前进的保证。
❺ 什么是机床的热稳定性
[编辑本段]热稳定性 简介
热稳定性 thermal stability 试样在特定加热条件下,加热期间内一定时间间隔的粘度和其它现象的变化。 在建筑学方面指:在周期性热作用下,围护结构或房间抵抗温度波动的能力。 电器的热稳定性是指电器在指定的电路中,在一定时间内能承受短路电流(或规定的等值电流)的热作用而不发生热损坏的能力。 在化学方面,物质的热稳定性与元素周期表有关,在同周期中,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从左到右是越来越稳定,在同主族中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则是从下到上越来越稳定,也就是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其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稳定。
[编辑本段]物质热稳定性的比较规律
1.单质的热稳定性与键能的相关规律 一般说来,单质的热稳定性与构成单质的化学键牢固程度正相关;而化学键牢固程度又与键能正相关。 2.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就越稳定。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渐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渐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强。 3.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金属性越强,碱的热稳定性越强(碱性越强,热稳定性越强)。 4.含氧酸的热稳定性:绝大多数含氧酸的热稳定性差,受热脱水生成对应的酸酐。一般地 ①常温下酸酐是稳定的气态氧化物,则对应的含氧酸往往极不稳定,常温下可发生分解; ②常温下酸酐是稳定的固态氧化物,则对应的含氧酸较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分解。 ③某些含氧酸易受热分解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不到对应的酸酐。 5.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 ①酸不稳定,其对应的盐也不稳定;酸较稳定,其对应的盐也较稳定,例如硝酸盐。 稳定,。 例外 ②同一种酸的盐,热稳定性 正盐>酸式盐>酸。 ③同一酸根的盐的热稳定性顺序是碱金属盐>过渡金属盐>铵盐。 ④同一成酸元素,其高价含氧酸比低价含氧酸稳定,其相应含氧酸盐的稳定性顺序也是如此。
[编辑本段]物质热稳定性的热分析方法
1仪器 1.1 仪器 差热分析仪(DTA)或差示扫描量热计(DSC):程序升温速率在2~30℃/min范围内,控温精度为土2℃,温差或功率差的大小在记录仪上能达到40%~95%的满刻度偏离。 1.2 样品容器 坩埚;铝坩埚、铜坩埚、铂坩埚、石墨坩埚等,应不与试样和参比物起反应。 1.3 气源 空气、氮气等,纯度应达到工业用气体纯度。 1.4 冷却装置 冷却装置的冷却温度应能达到-50℃。 1.5 参比物 在试验温度范围内不发生焓变。典型的参比物有煅烧的氧化铝、玻璃珠、硅油或空容器等。在干燥器中储存。 2 试样 2.1 取样 对于液体或浆状试样,混匀后取样即可;对于固体试样,粉碎后用圆锥四分法取样。 2.2 试样量 试样量由被测试样的数量、需要稀释的程度、Y轴量程、焓变大小以及升温速率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为1~5mg,最大用量不超过50mg。如果试样有突然释放大量潜能的可能性,应适当减少试样量。 3 试验步骤 3.1 仪器温度校准按附录A进行,校准温度精度应在土2℃范围内。 3.2 将试祥和参比物分别放入各自的样品容器中,并使之与样品容器有良好的热接触(对于液体试样,最好加入试样重量20%的惰性材料,如氧化铝等)。将装有试样和参比物的样品容器一起放入仪器的加热装置内,并使之与热传感元件紧密接触。 3.3 接通气源,并将气体流量控制在10~50mL/min的范围内(如果在静止状态下进行测量,则不需要通气)。 3.4 根据所用试样的性质来确定试验温度范围。 3.5 按4.1条的要求调整y轴量程。 3.6 启动升温控制器,控制升温速率在10~30℃/min的范围内,记录温差ΔT(或功率差dH/dt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即DTA曲线(或DSC曲线)(如图1a、1b)。 3.7 如果以10~30℃/min的升温速率进行测量而不能将峰分辨开时(如图2a、2b),可以采用低于10℃/min的升温速率。
❻ CNC数控机床加工铝型材,怎样保证稳定性
一、不可抗拒因素:
1.机床本身的稳定度。
如果不是新机床或者机床经过大量的加工没有进行调试的情况下,会出现机床本身所造成的尺寸误差。造成机床本身误差有以下几个因素:
机械方面:
a. 伺服电机与丝杠之间松动。
b. 滚珠丝杠轴承或螺母磨损。
c. 丝杠与螺母之间润滑不足。
电气方面:
a. 伺服电机故障。
b. 光栅尺内部有污垢。
c. 伺服放大器故障。
系统参数方面可进行PMC恢复,所以略去不提。
可以根据这几方面的原因来检查和维修机床。
2.工件加工后冷却变形。
这个基本上无法避免,在加工时尽量注意冷却液的使用,以及在进行在位测量时,注意冷却后的工件变形。
二、可避免因素:
1.加工工艺
其实大部分的实际加工误差都是由加工工艺不合理导致,在保证基本加工工艺(如铣削数控加工的“先粗后精、先面后孔、先大面后小面”或者夹具使用中“减少装夹次数,尽量采用组合夹具”等基本加工工艺细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铁屑对铝件造成的加工误差,因为铝件很软,排除的铁屑很容易使铝件造成加工误差。
2.切削三要素:切削速度vc、进给量f、切削深度ap与刀具补偿
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在保证加工质量和刀具磨损的前提下,调整参数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使切削效率提高高,加工成本降低。在数控车床中,还有刀头磨损补偿等要素。
3.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中的数值计算
在手工编程中,计算出现误差也是常见状况,不过现在大部分生产都是自动编程。
4.对刀
对刀不准确也是造成尺寸误差的一大因素,所以,尽量选择好的寻边器,如果机床有自动对刀器那就不用考虑这方面的因素了。
❼ 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区别与联系
通俗的说,安全性是不发生事故,无论是烧设备还是电死人;稳定性是能抵抗各界的干扰,运行平稳;可靠性就是少停电而且电能良好;灵活性就是可以没事瞎捯饬,但是不影响供电
❽ 数控机床设备的结构特点和性能要求是什么
数控机床虽然也有普通机床所具有的床身和立柱、导轨、操作台、刀架等部件。但为了与控制系统的高精度、高速度控制相匹配,对机床主机部分的结构设计还提出了高精度、高刚度、低惯量、低摩擦、无间隙、高谐振频率、适当的阻尼比等要求。由于机械结构形式是体现其性能的具体手段,是实现性能的核心因素,因此数控机床的关键部件在结构设计中也有了重大变化。
数控机床设备的结构特点:
一、基础部件的结构特点
(1)基础部件的主要作用
数控机床的基础件主要包括床身、立柱、操作台等支承件,它们的基本功能是支承承载和保持各执行器官的相对位置。数控机床集粗精工于一体,既要能够承受粗工时大吃刀、大走刀的最大切削力、又要能够保证精工时的高精度。
(2)基础部件的性能要求
对基础件的结构设计在强度、刚度、抗振性、热变形和内应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基础部件的改进方法
铸件采用全封闭截面,合理布置内部隔板和肋条,含砂造型或填充混凝土等材料,导轨面加宽,车床采用倾斜的床身和导轨还利于排屑,床身、立柱采用钢质焊接结构,可以明显提高其刚度,根据热对称原则布局还能增加散热隔热效果。
二、传动模块的结构特点
(1)传动模块的主要作用
主传动模块实现各种刀具和工件所需的切削功率,且在尽可能大的转速范围内保证恒功率输出,同时为使数控机床能获得最佳的切削速度,主传动须在较宽的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现行数控机床采用高性能的直流或交流无级调速主轴电机,较普通机床的机械分级变速传动链大为简化。
(2)传动模块的性能要求
对精度有直接影响的主轴组件的精度、刚度、抗振性和热变形性能要求,可以通过主轴组件的结构设计和合理的轴承组合及选用高精度专用轴承加以保证。
(3)传动模块的改进方法
为提高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主轴应有刀具或工件的自动夹紧、放松、切屑清理及主轴准停机构。新型的陶瓷主轴、重量轻、热膨胀率低,具有高的刚性和精度。
三、进给模块的结构特点
(1)进给模块的主要作用
数控机床的进给模块是由电机驱动,通过滚珠丝杠带动刀具或工件完成各坐标方向的进给运动。
(2)进给模块的性能要求
为确定进给模块的传动精度和稳定性,在设计机械装置时,以“无间隙、低摩擦、低惯量、高刚度”为原则。
(3)进给模块的改进方法
①采用低摩擦、轻拖动、高效率的滚珠丝杠和直线滚动导轨;②采用大扭矩、宽调速的电机直接与丝杠相联接,缩短和简化进给传动链;③通过消隙装置消除齿轮、丝杠、联轴器的传动间隙;④对滚动导轨和丝杠预加载荷预拉伸。
四、其他模块的结构特点
(1)操作台
数控镗、数控铣中心,采用内部结构具有数控进给驱动机构特点的回转操作台,实现圆周任意角度的分度和进给运动。对多工序数控机床,配置自动交换操作台,进一步缩短辅助时间。
(2)刀架模块
回转刀架,更换主轴换刀和带刀库的自动换刀模块及多刀架、多主轴布局对提高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使刀具在机床上迅速定位、夹紧,普遍采用标准刀具系统和机夹刀。
(3)数控附件
机床附件的作用是配合机床实现自动化。数控机床专用的附件有:①对刀仪,②自动编程机,③自动排屑器,④物料储运及上下料装置,⑤自动冷却、润滑及各种新型配套件如导轨防护罩等。
(4)润滑模块
切削油的注油方式即针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不同方式进行润滑,各种注油方式对应的工艺也不尽相同。切削油供油系统润滑充分、供油量容易控制、散热和除杂质能力强,通常是通过油泵将切削油从油箱吸油后输送到需要切削的部位。常见的注油方式有:滴油方式、飞溅方式、喷油方式、油雾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