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偏移量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从同一个基准起开始算起的不同的那数量就叫从这个基准处的偏移量。
⑵ 什么是偏移量 怎么计算
计算机汇编语言中的偏移量定义为:把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与其所在段的段地址之间的距离称为段内偏移,也称为“有效地址或偏移量”。
“偏移量是人工加密方式的一种解析手段,没有更改过默认偏移量的清机加钞员将无法在ATM上获取开锁密码;每个清机加钞员获得的密码为4组,每组2位数字。
因此偏移量必须对应为4组,可以设置为除全零以外的任意数值,不得将4组偏移量设置为同一数字。偏移量的计算分为“加法”和“减法”两种方式”。
(2)超声波检测偏移量是什么扩展阅读
偏移量属性:
offsetHeight:元素在垂直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大小;相当于border-top+padding
top+height+padding-bottom+border-bottom
offsetWidth:元素在水平方向上占有的空间大小;相当于botder-left+padding-left+width+padding-right+border+right
offsetLeft:元素的左外边框至包含元素的左内边框之间的像素距离。
offsetTop:元素的上外边框至包含元素的上内边框之间的像素距离。
其中,offsetLeft和offsetTop属性与包含元素有关,包含元素的引用保存在offsetParent属性中。
⑶ 数字超声波探伤仪操作步骤是什么
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传播时,材料的声学特性和内部组织的变化对超声波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超声波受影响程度和状况的探测了解材料性能和结构变化的技术称为超声检测。超声检测方法通常有穿透法、脉冲反射法、串列法等。
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通常是对被测物体(比如工业材料、人体)发射超声,然后利用其反射、多普勒效应、透射等来获取被测物体内部的信息并处理成图像。
超声波探伤仪其中多普勒效应法是利用超声在遇到运动的物体时发生的多普勒频移效应来得出该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等特性;透射法则是通过分析超声穿透过被测物体之后的变化而得出物体的内部特性的,其应用目前还处于研制阶段;这里介绍的是目前应用最多的通过反射法来获取物体内部特性信息的方法。
反射法是基于超声在通过不同声阻抗组织界面时会发生较强反射的原理工作的,正如我们所知道,声波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外一种介质的时候在两者之间的界面处会发生反射,而且介质之间的差别越大反射就会越大,所以我们可以对一个物体发射出穿透力强、能够直线传播的超声波, 超声波探伤仪 然后对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进行接收并根据这些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的先后、幅度等情况就可以判断出这个组织中含有的各种介质的大小、分布情况以及各种介质之间的对比差别程度等信息(其中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的先后可以反映出反射界面离探测表面的距离,幅度则可以反映出介质的大小、对比差别程度等特性),超声波探伤仪从而判断出该被测物体是否有异常。
在这个过程中就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超声波的产生、接收、信号转换和处理等。其中产生超声波的方法是通过电路产生激励电信号传给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比如石英、硫酸锂等),使其振动从而产生超声波;而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的时候,这个压电晶体又会受到反射回来的声波的压力而产生电信号并传送给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一系列的处理,超声波探伤仪最后形成图像供人们观察判断。
这里根据图像处理方法(也就是将得到的信号转换成什么形式的图像)的种类又可以分为A型显示、M型显示、B型显示、C型显示、F型显示等。
其中A型显示是将接收到的超声信号处理成波形图像,根据波形的形状可以看出被测物体里面是否有异常和缺陷在那里、有多大等, 超声波探伤仪主要用于工业检测;
M型显示是将一条经过辉度处理的探测信息按时间顺序展开形成一维的"空间多点运动时序图",适于观察内部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超声波探伤仪如运动的脏器、动脉血管等;
B型显示是将并排很多条经过辉度处理的探测信息组合成的二维的、反映出被测物体内部断层切面的"解剖图像"(医院里使用的B超就是用这种原理做出来的),超声波探伤仪适于观察内部处于静态的物体;
而C型、F型显示现在用得比较少。
超声波探伤仪检测不但可以做到非常准确,而且相对其他检测方法来说更为方便、快捷,也不会对检测对象和操作者产生危害,所以受到了人们越来越普遍的欢迎,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折叠特点
(1) 检测速度快,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一般都可自动检测、计算、记录,有些还能自动进行深度补偿和自动设置灵敏度,因此检测速度快、效率高。
(2)检测精度高,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对模拟信号进行高速数据采集、量化、计算和判别,其检测精度可高于传统仪器检测结果。
(3)记录和档案检测,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可以提供检测记录直至缺陷图像。
(4)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可全面、客观地采集和存储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或后处理,对信号进行时域、频域或图像分析,还可通过模式识别对工件质量进行分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检索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实现的功能主要有:
a. 自动校准:自动测试探头的"零点"、"K值"、"前沿"及材料的"声速";
b. 自动显示缺陷回波位置如:深度d、水平p、距离s、波幅、当量dB、孔径ф值;
c. 自由切换标尺;
d. 自动录制探伤过程并可以进行动态回放;
e. 自动增益、回波包络、峰值记忆功能;
f. 探伤参数可自动测试或预置;
g. 数字抑制,不影响增益和线性;
h. 多个独立探伤通道,可自由输入并存储任意行业的探伤标准,现场探伤无需携带试块;
i. 可自由存储、回放波形及数据;
j. DAC、AVG曲线自动生成并可以分段制作,取样点不受限制,并可进行修正与补偿;
k. 自由输入各行业标准;
l. 与计算机通讯,实现计算机数据管理,并可导出Excel格式、A4纸张的探伤报告;
m. 实时时钟记录:实时探伤日期、时间的跟踪记录,并存储;
n. 增益补偿:表面粗糙度、曲面、厚工件远距离探伤等因素造成的Db衰减可进行修正;
所述以上功能都是模拟超声探伤仪无法实现的。
⑷ 什么是偏移量
偏移量表示的就是相对位置,而不是针对起始点的绝对位置。
就像在路上的一个点,它距起始点的距离就是绝对长度;而距中途某个点的距离就是相对于中途这个点的偏移量。
⑸ 你好,能通俗的告诉我偏移量什么意思吗,我还不是很懂
汇编语言中的定义为:
把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与其所在段的段地址之间的距离称为段内偏移,也称为“有效地址或偏移量”。 亦: 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与其所在段的段地址之间的距离。本质其实就是“实际地址与其所在段的段地址之间的距离”
更通俗一点讲,内存中存储数据的方式是:一个存储数据的“实际地址”=段首地址+偏移量,
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就像我们现实中的“家庭地址”=“小区地址”+“门牌号”
上面的“偏移量”就好比“门牌号”
其实就相当于C++的指针一样啦,指出确切的地址而已……
希望我的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⑹ 超声检查的正常值参考
乙肝患者超声检查一般检查:肝脏大小,右叶最大斜径<140mm为正常,左叶前后径<50mm为正常,左叶上下径<70mm为正常.门静脉内径8-12mm左右.
如果肝脏大小各个经线增大,那就是肝肿大,门静脉如>12mm为门静脉增宽(也就是门静脉高压).
另外肝脏b超检查还要注意肝脏实质回声强弱,分布是否均匀,及肝内血管\肝管走形.这些都是判断是否有肝脏实质纤维化和肝硬化以及有无占位性病变的内容.
肝功能代偿和失代偿是指肝功能损伤的程度.前者指肝功能损伤较小,后者较严重..
⑺ 超声波探伤仪怎么使用如何操作
超声波探伤仪在焊缝探伤中怎么用?
1、探测面的修整:应清除焊接工作表面飞溅物、氧化皮、凹坑及锈蚀等,光洁度一般低于▽4。焊缝两侧探伤面的修整宽度一般为大于等于2KT+50mm,(K:探头K值,T:工件厚度)。一般的根据焊件母材选择K值为2.5探头。例如:待测工件母材厚度为10mm,那么就应在焊缝两侧各修磨100mm。
2、耦合剂的选择应考虑到粘度、流动性、附着力、对工件表面无腐蚀、易清洗,而且经济,综合以上因素选择浆糊作为耦合剂。
3、由于母材厚度较薄因此探测方向采用单面双侧进行。
4、由于板厚小于20mm所以采用水平定位法来调节仪器的扫描速度。
5、在探伤操作过程中采用粗探伤和精探伤。为了大概了解缺陷的有无和分布状态、定量、定位就是精探伤。使用锯齿形扫查、左右扫查、前后扫查、转角扫查、环绕扫查等几种扫查方式以便于发现各种不同的缺陷并且判断缺陷性质。
6、对探测结果进行记录,如发现内部缺陷对其进行评定分析。焊接对头内部缺陷分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的规定,来评判该焊否合格。如果发现有超标缺陷,向车间下达整改通知书,令其整改后进行复验直至合格。
⑻ 地图偏移量是什么意思
地图偏移量的意思:偏移量表示的就是相对位置,而不是针对起始点的绝对位置。就像在路上的一个点,它距起始点的距离就是绝对长度;而距中途某个点的距离就是相对于中途这个点的偏移量。
经度分为360度,每15度1个时区,其中0度的叫本初子午线,是第一个进入新一天的地方,然后向西每过1个时区就相差1小时。经纬度1度=60分=3600秒,这个六十进制是古巴比伦人定制的。
指定段和偏移量
在实模式中,内存比保护模式中的结构更令人困惑。内存被分割成段,并且,操作内存时,需要指定段和偏移量。
段-寄存器这种格局是早期硬件电路限制留下的一个伤疤。地址总线在当时有20-bit。然而20-bit的地址不能放到16-bit的寄存器里,这意味着有4-bit必须放到别的地方。因此,为了访问所有的内存,必须使用两个16-bit寄存器。
⑼ 超声波检测流量的工作原理!
超声波检测流量的工作原理,根据被测对象不同常见的分为两种
1.测量渠道内的流量。(不需要满管)
这种一般是在渠道内加装堰槽,水流只能通过特定的口子流向下游。超声波测量堰槽上游的水位高低,根据内置的对照表格,计算出流量。
2.测量管道内的流量(一般需要满管)
这种是通过两个传感器,一个发射,一个接收,因为超声波在水流中传播,不同流速下,会有时间差别,从而测量出水流的流速,然后根据已知的管道内径和测量时间,就能够算出流量。
⑽ 什么是偏移量!
计算机汇编语言中的偏移量定义为:把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与其所在段的段地址之间的距离称为段内偏移,也称为“有效地址或偏移量”。
段地址左移四位,与有效地址相加,就构成了逻辑地址。一般而言,段地址是cpu自己独立编制的,但是偏移量是程序员编写的。偏移量就是程序的逻辑地址与段首的差值。
在早期的8086中地址线是20位的,而段地址是16位。在十六进制下就是4位。这样一个段寄存器就不能完整的描述出内存的地址。所以就和通用寄存器配用。偏移量存在通用寄存器中,段地址则存在段寄存器中。
(10)超声波检测偏移量是什么扩展阅读
偏移量是16-bit的,因此,一个段是64KB。偏移量存在通用寄存器中,段地址则存在段寄存器中。而地址首的五位(十六进制下,二十地址线是五位)有个特点,即末尾总是零,所以就取前四位当做段地址。正好是段地址的存储空间大小。
在实模式中,内存比保护模式中的结构更令人困惑。内存被分割成段,并且,操作内存时,需要指定段和偏移量。
段-寄存器这种格局是早期硬件电路限制留下的一个伤疤。地址总线在当时有20-bit。然而20-bit的地址不能放到16-bit的寄存器里,这意味着有4-bit必须放到别的地方。因此,为了访问所有的内存,必须使用两个16-bit寄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