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塞罕壩機械林場是做什麼的,看到一個招聘信息,怎麼才能進去
我在搜索塞罕壩機械林場觀後感的時候,看到了這個問題,噗哈哈哈~
❷ 想知道: 承德市 從塞罕壩機械林場到承德市怎麼坐車
大概6個小時
❸ 塞罕壩如何從一棵樹變成一片"海"
三代人,通過55年的抄努力,昔日飛鳥不棲襲、黃沙遮天的荒原,變身為百萬畝人工林海。
(3)塞罕壩機械林場如何發展擴展閱讀:
1、「塞罕壩」是蒙漢合璧語,意為「美麗的高嶺」,56年前,人們在荒漠的紅松窪中,發現一棵成活的落葉松。正是從這一棵樹,燃起培植林海的希望。
2、369名胸懷熱血與夢想的年輕人來到這里,開始了植樹造林重建塞罕壩的工作。初時的塞罕壩只是一片荒漠。這里最冷時達到零下43度,所有能夠觸摸到的地方都會結成冰;黃沙漫地,連睡覺都成了一種奢侈。
3、「渴飲溝河水,飲食黑莜麵,白天忙工作,夜宿草窩邊。」這是塞罕壩人生活的常態,面對艱苦的條件和寂寞的生活,有人選擇了離開,也有人在困惑後留了下來。不為別的,只是心中的熱愛使然。
三代人,歷經56年的堅守,一點點地澆灌出萬頃林海的奇跡
參考資料:人民網-塞罕壩
❹ 寫塞罕壩機械林場1000字作文
暑假裡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圍場縣最有名的公園——塞罕壩森林公園。
路上,聽爸爸說:賽罕壩,蒙古語是美麗的高原的意思。古名賽堪達巴漢,簡稱賽罕壩。今名賽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園,以高原、牧場、森林、湖泊聞名。在清朝屬著名的皇家獵苑之一「木蘭圍場」的一部分。
到了圍場縣城,我們先到了大姨家。吃過午飯,大姨陪我們一起上路。出了縣城,車轉向西北,大約行了六、七十公里,便到了塞罕壩的山門。山門處是近年新建的高大牌樓。山坡上幾個紅色的大字——塞罕壩森林公園,鑲嵌在綠色的樹叢中,格外引人注目。
進了山門,路兩旁是整齊高大的柏樹林。聽當地人講:塞罕壩森林公園,也稱賽罕壩機械林場。在清朝末年,由於慈禧大興樓堂館所,塞罕壩林木毀絕,風沙漫天,野獸和飛鳥幾乎斷跡。1962年,國家設立塞罕壩機械林場,經過40多年,成千上萬林業工人的無私奉獻,人工造林110萬畝,目前森林覆蓋率已達78%。聽到塞罕壩的歷史故事,我感慨萬分。既敬佩新中國的建設成就,也佩服那些默默無聞的森林工人。
車在林海綠浪中穿過幾座山峰,拐過幾道山灣,前面還是一排排的柏樹林,浩瀚壯觀。打開車窗,呼吸著天然氧氣,讓人心曠神怡,心胸無比開闊,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喜悅和快活。
傍晚,我們住在距離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部不遠處的一個度假村裡。
❺ 塞罕壩機械林場的情況
塞罕壩機械林場位於河北省最北部,渾善達克沙地南緣。43年間,林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142萬畝經營面積上,塞罕壩...1962年~2004年,塞罕壩機械林場共育苗5.031億株,造林170.03萬畝。昔日的塞外荒原,變成了浩瀚的林海。
❻ 塞罕壩機械林場的歷史
「塞罕壩」系蒙漢合璧語,意為「美麗的高嶺」。歷史上,塞罕壩曾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遼、金時期稱「千里松林」。
公元1681年,康熙在此設立了「木蘭圍場」(滿語,意為哨鹿狩獵)。塞罕壩是「木蘭圍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史料記載,自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至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的139年間,康熙、乾隆、嘉慶共在「木蘭圍場」「肄武、綏藩」105次。
1993年,被林業部評為「中國一百佳國營林場」。
1993年5月,林業部批准設立塞罕壩國家級森林公園。
200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塞罕壩機械林場如何發展擴展閱讀:
1、康熙點將台,又名亮兵台。位於森林公園陰河景區,為一孤立巨 岩,形如卧虎,頂部是狹長平台,周圍地勢平坦開闊。傳說康熙大帝在烏蘭布通之戰勝利結束後,曾登臨此台檢閱得勝凱旋的清軍將士。
2、七星湖假鼠草濕地公園,位於塞罕壩林場。在群山環抱的100萬平方米的濕地范圍內,分布著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七個天然湖泊,空中俯瞰形如天上的北斗七星,七星湖因此而得名。新建成的公園內有木棧道近5000米,觀景平台8處,遊船碼頭2個,木橋4座。
3、塞北佛石廟坐落於北曼甸管理區石廟子景區,周圍是一望無際的萬頃林海。一條清澈透底的山泉噴珠吐玉,緩緩流向遠方。 石廟由13塊削磨見方的石頭砌成,座北朝南,高1.96米,面寬1.21米,進深1米。
❼ 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工作環境和待遇怎麼樣啊,分場情況是啥樣子的求高人指導,謝謝
待遇在當地來說是很不錯的,這幾年新參加工作的工資到手2000左右,不算年終獎(大概8000---10000),員工福利也很不錯,可以內部價買自己小區的樓。工作條件也很寬松,總之,在當地是個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