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測混凝土凝結時間用什麼方法
水灰比的大小會明顯影響混凝土的凝結時間
還有環境溫度的變化,混凝土中加入的外加劑(速凝劑)
通常用貫入阻力儀測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結時間。
照教課書抄的
望採納
B. 沒有儀器怎麼測試
抗壓強度的好其實也是可以的。
您看看您單個紙箱帶裡面的樣品是多重,然後上面要堆幾箱。上面堆幾箱的總重*4,如果能抗住沒破損變形,基本在運輸過程中是沒什麼問題的,如果需要得到准確的數據還是需要送檢的,這個測試便宜,自己心裡也更有底。
C. 水泥初凝和終凝試驗詳細過程
標准稠度用水量的測定
標准稠度用水量用符合規定的儀器進行測
定此時儀器試棒下端應為空心試錐裝凈漿的試模採用錐形
模
標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調整水量和不變水量兩種方法中任
一種測定如發生爭議時以調整水量方法為准
試驗前須檢查儀器金屬棒應能自由滑動試錐降至模
頂位置時指針應對准標尺零點攪拌機運轉正常等
水泥凈漿的制備用符合的水泥凈漿攪拌機
攪拌攪拌鍋和攪拌葉片先用濕棉布擦過將稱好的水泥
倒入攪拌鍋內拌和時先將鍋放在攪拌機鍋座上升至攪拌位
置開動機器同時徐徐加入拌和水慢速攪拌停拌
接著快速攪拌後停機採用調整水量方法時拌和水
量按經驗找水採用不變水量方法時拌和水用量為
水量准確至
標准稠度的測定拌和結束後立即將拌好的凈漿裝入
錐模內用小刀插搗振動數次颳去多餘凈漿抹平後迅速放
到試錐下面固定位置上將試錐降至凈漿表面擰緊螺絲然後突
然放鬆讓試錐自由沉入凈漿中到試錐停止下沉時記錄試錐
下沉深度整個操作應在攪拌後內完成
用調整水量方法測定時以試錐下沉深度時
的凈漿為標准稠度凈漿其拌和水量為該水泥標准稠度用水量
按水泥質量的百分比計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圍須另稱試
樣調整水量重新試驗直至達時為止
用不變水量方法測定時根據測得的試錐下沉深度
按下式或儀器上對應標尺計算得到的標准稠度用水
量
當試錐下沉深度小於時應改用調整水量方法測定
凝結時間的測定
試驗用儀器設備符合規定的儀器儀器試
棒下端應改裝為試針試模為圓模
凝結時間的測定可用人工測定也可用符合本規程操作
要求的自動凝結時間測定儀測定兩者有矛盾時以人工測定為
准
測定前的准備工作將圓模放在玻璃板上在內側稍稍
塗上一層機油調整凝結時間測定儀的試針接觸玻璃板時指
針應對標准尺零點
試件的制備以標准稠度用水量加水按款的
操作方法製成標准稠度凈漿後立即一次裝入圓模振動數次刮
平然後放入濕汽養護箱內記錄開始加水的時間作為凝結時間
的起始時間
凝結時間的測定試件在濕汽養護箱中養護至加水後
時進行第一次測定
測定時從濕汽養護箱中取出圓模放在試針下使試針與凈
漿面接觸擰緊螺釘後突然放鬆試針垂直自由沉入凈
漿觀察試針停止下沉時指針讀數當試針沉至距底板
時即為水泥達到初凝狀態當下沉不超過時為水泥
達到終凝狀態由開始加水至初凝終凝狀態的時間分別為該水
泥的初凝時間和終凝時間用小時和分來表示
測定時應注意在最初測定的操作時應輕輕扶持金屬棒使其
徐徐下降以防指針撞彎但結果以自由下落為准在整個測試
過程中試針貫入的位置至少要距圓模內壁臨近初凝
時每隔測定一次臨近終凝時每隔測定一次到
達初凝或終凝狀態時應立即重復測一次當兩次結論相同時
才能定為達到初凝或終凝狀態每次測定不得讓試針落入原針
孔每次測定完畢須將試針擦凈並將圓模放回濕汽養護箱內
整個測定過程中要防止圓模受振
安定性的測定
可採用試餅法也可用雷氏法有爭議時以雷氏法為
准試餅法是觀察水泥凈漿試餅沸煮後外形變化來檢驗水泥的體
積安定性雷氏法是測定水泥凈漿在雷氏夾中沸煮後的膨脹值
測定前的准備工作若採用雷氏法時每個雷氏夾需配備
質量約的玻璃板兩塊若採用試餅法時一個樣品需准
備兩塊的玻璃板每種方法每個試樣需成型兩
個試件凡與水泥凈漿接觸的玻璃板和雷氏夾表面都要稍稍塗上
一層油
水泥標准稠度凈漿的制備以標准稠度用水量加水按
款中的規定製成標准稠度凈漿
試餅的成型方法將制好的凈漿取出一部分分成兩等
份使呈球形放在預先准備好的玻璃板上輕輕振動玻璃板
並用濕布擦過的小刀由邊緣向中心抹動做成直徑
中心約高邊緣漸薄表面光滑的試餅接著將試餅放入
濕汽養護箱內養護
雷氏夾試件制備方法將預先准備好的雷氏夾放在已稍
擦油的玻璃板上並立刻將已制好的標准稠度凈漿裝滿試模裝
模時一隻手輕輕扶持試模另一隻手用寬約的小刀插搗
次左右然後抹平蓋上稍塗油的玻璃板接著立刻將試模
移至濕汽養護箱內養護
沸煮調整好沸煮箱內的水位使能保證在整個沸煮過
程中都沒過試件不需中途添補試驗用水同時又保證能在
內升至沸騰
脫去玻璃板取下試件當用試餅法時先檢查是否完整
如已開裂翹曲要檢查原因確證無外因時該試餅已屬不合格
不必沸煮在試餅無缺陷的情況下將試餅放在沸煮箱中水篦
板上然後在內加熱至沸並恆沸
當用雷氏法時先測量試件指針尖端間的距離精確
到接著將試件放入水中篦板上指針朝上試件之間
互不交叉然後在內加熱到沸並恆沸
D. 混凝土緩凝劑凝結時間和凝結時間差的測定方法有哪些
事實上,目前針對混凝土緩凝劑緩凝效果的評價方法還比較局限,主要是緩凝劑凝結時間和凝結時間差的測定。
1、對於凈漿,標准方法為《水泥標准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GBT 1346-2011)規定的測試方法。該方法所用儀器為標准維卡儀,測定混凝土緩凝劑凝結時間之前需預先測定標准稠度用水量,再按照標准稠度用水量制備水泥凈漿,測定水泥凈漿的初凝和終凝時間。
該方法的優點是方便、快捷,缺點是存在較大的人為誤差,主要體現在操作過程及讀數方面的偶然性,尤其是在確定終凝時間時的人為誤差更加明顯。
2、對於混凝土,標准方法為《混凝土外加劑》(GB8076-2008)規定的測試方法。該方法所用儀器為貫入阻力儀,測定凝結時間之前需將混凝土拌合物用5mm(圓孔篩)振動篩篩出砂漿並裝入標准規格金屬圓筒中,可得到貫入阻力值與時間的關系曲線,然後求出貫入阻力值達3.5MPa時,對應的時間作為初凝時間;貫入阻力值達28MPa時,對應的時間作為終凝時間。
該方法的優點是結果准確、誤差較小,缺點是操作過程比較復雜,耗時費力。
3、隨著科技的進步,國內外學者也嘗試利用一些新的手段來評價緩凝劑的緩凝效果,如水化溫升、X射線衍射、低場核磁共振、電阻法等方法,雖然簡單有效,但准確性尚須大量工程實踐檢驗,且都沒有形成相關標准。因此,目前工程上仍以傳統方法為主。
凝結時間差是緩凝劑作用效果的最直觀的體現,而混凝土緩凝劑的好壞卻不只是由這兩者決定。理想的混凝土緩凝劑應當在摻量較小的情況下具有顯著的緩凝作用,而且在一定摻量范圍內凝結時間可調性強,並且不產生異常凝結現象。另外,尤為重要的是,混凝土緩凝劑應能使水泥漿體初凝結時間明顯延緩,又能使混凝土初凝和終凝間的間隔盡量縮短。
E. 水泥初凝時間的操作試驗
1、測定前,將圓模放在玻璃板上,並調整儀器,使試針接觸玻璃板時,指針對准標尺零點。
2、稱500克水泥,加入標准稠度用水量,按「標准稠度用水量試驗」相同的方法拌制凈漿。
3、將拌制好的凈漿,立即一次裝進圓模,振動數次後刮平,然後,放入養護箱內。
4、測定時,從養護箱中取出盛有凈漿的圓模,置於試針下,使試針與凈漿面接觸,擰緊螺絲。然後突然放鬆螺絲,讓試針自由沉入凈漿,觀察指針讀數。
最初測試時,應輕輕扶持金屬棒,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試針撞彎。但初凝時間,仍必須以自由降落測得的結果為准。臨近初凝時,每隔5分鍾測試一次;臨近終凝時,每隔15分鍾測試一次。
每次測試不得讓試針落入原針孔。每次測試完畢,須將盛有凈漿的圓模放回養護箱,並將試針擦凈。
(5)不用儀器怎麼測終凝時間擴展閱讀:
測量水泥初凝時間所用的設備為維卡儀。維卡儀就是平時所說的水泥稠度測定儀。主要包括刻度尺、滑動桿、測試針、器皿等。其中測試針包括測稠度桿、測初凝的細針和測終凝的粗針。平時不做試驗時,滑動桿要裝上稠度桿,防止破壞重力桿的絲扣。
測定凝結時間前,應先檢查儀器滑動部分在支架中能否自由滑動,同時檢查試桿降至凈漿表面時,指針應對准標尺零點,否則應予以調整。測定凝結時間前,應卸下稠度試桿,換以試針,同時檢查試針與圓模頂接觸時指針是否對零,否則應予調整。
每次測定前,首先應將儀器垂直放穩,不宜在有明顯振動的環境中操作。每次測定完畢均應將儀器工作表面擦拭乾凈並塗油防銹。滑動桿表面不應碰傷或存在銹斑。
F. 水泥凈漿凝結時間測定的實驗原理和初凝、終凝時間。
實驗原理
1.水泥凝結:水泥和水以後,發生一系列物理 與化學變化,隨著水泥水化反應的進行,水泥漿體逐漸失去流動性、可塑性,進而凝固稱具有一定強度的硬化體,這一過程成為水泥的凝結。水泥凝結時間,在工程應用上需要測定其標准稠度凈漿的初凝時間和終凝時間。
2.凝結反常:有兩種不正常的凝結現象,即假凝(粘凝)和瞬凝(急凝)。①假凝特徵:水泥和水後的幾分鍾內就發生凝固,且沒有明顯的溫度上升現象;②瞬凝特徵:水泥和水後漿體很快凝結成為一種很粗糙、和易性差的混合物,並在大量的放熱情況下和凝固。
結果判定
國家標准規定: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等六類硅酸鹽水泥初凝時間不得早於45min,一般為1~3h;終凝時間除硅酸鹽水泥不遲於6.5 h 外,其餘水泥終凝時間不得遲於10h,一般為5~8h凡初凝時間不符合規定者為廢品,終凝時間不符合規定者為不合格品。
G. 怎麼樣不用儀器測量水深
拿一根繩子,末端繫上石頭什麼的,然後放入水中,測量繩子上的水印就可以嘍
H. 混凝土貫入阻力儀測凝結時間
你們什麼貫入試阻力儀啊,我們用的單位是kg,你們的居然是lb~~我想應該就是英鎊吧~
LB(lb)是英美國家的重量單位磅的簡寫。英制重量單位磅,復數形式,發音pounds(磅)。
一磅=4.4482牛
一千克約等於2.2046磅。 一磅=0.45359千克,即453.59克。
本來應該要壓力(Pa)值的,這個只要用讀出的重量除以壓頭的面積(就是那個圓面積)就可以了。
至於泌水,那肯定是配合比的問題了,再減少水的用量吧。
I. 水泥凝結時間如何測定
水泥凝結時間的測定方法
試驗前的准備
調整凝結時間測定的試針接觸玻璃底板時指針對准零點。
試件的制備
以標准稠度用水量製成水泥凈漿,裝模和刮平後立即放入濕氣養護箱中,記錄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時間作為凝結時間的起始時間。
初凝時間的測定
試件在濕氣養護箱中養護至30min時進行第一次測定,測定時從濕氣養護箱中取出試模放到試針下,降低試針與水泥凈漿表面接觸,擰緊螺絲1-2s後突然放鬆試針自由的沉入水泥凈漿,觀察試針停止下降或30s後讀數,臨近初凝時間時每隔5min(或更短的時間)測定一次當試針沉至距底板4±1mm時為水泥到達初凝狀態,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狀態的時間為水泥的初凝時間。
終凝時間的測定
為了准確觀測試針沉入的狀況在終凝試針上安裝了一個環形附件,在完成初凝時間測定後,立即將試模連同漿體以平移的方式從玻璃板上取下,翻轉180度直徑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在放入濕氣養護箱中繼續養護,臨近終凝時間每隔15min測定一次(或更短時間)當試針沉入試體0.5mm時即環形附件開始不能在試體上留下痕跡時為水泥到達終凝狀態,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終凝狀態的時間為水泥的終凝時間。
注意事項
測定時應注意在最初測定的操作時應輕輕扶持金屬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試針撞彎,但結果以自由下落為准,在整個測試過程中試針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試模內壁10mm,到達初凝狀態時應立即重復測一下(即2次)當兩次結論
相同時才能確定到達初凝狀態,到達終凝時間時,需要在試體另外的兩個不同的點測試(3次)確認結論相同時才能確定到達終凝狀態。每次測定不能讓試針落入原孔,每次測試完畢需將試針擦凈並將試模放入濕氣養護箱內,整個過程要防止試模受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