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模擬實驗與真實實驗的區別
一般來說模擬實驗是利用計算機編製程序來模擬實驗進程的行為。要進行模擬實驗需要大量的參數,還要一個符合真實情況運行的程序。模擬實驗的參數都是通過前人大量的實驗得到的。模擬實驗的目的就是節省原料,同時模擬實驗的結果和真實實驗的結果對照,可以檢驗各種從實驗中歸納出來的定理定律是否正確。
Ⅱ 什麼是模擬實驗有什麼特點
http://lab.vcme.com
《VCM模擬實驗》是一套模擬度強,技術含量高,貼近新課程標准和新教材的系列化實驗教學軟體。《VCM模擬實驗》創建了探究性學習的環境,學生可自主操作實驗和改變各項參數,去觀察變化、去發現問題、去認識現象、去建構知識。它不僅囊括了中學考試大綱中規定的學生實驗以及教材中涉及的課堂教學演示實驗,而且針對傳統教學中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也設計了部分實驗。
《VCM模擬實驗》共300多個,分成初中物理、高中物理、初中化學、高中化學四個部分。《VCM模擬實驗》經中國國家版權局審核,於2008年11月頒發了著作權證書(登記號為:2008-L-014263)。
1.VCM模擬實驗特點:
■ 模擬實驗中提供的器材和元器件具備較高的模擬度, 避免符號實驗;
■ 各項操作與實際實驗相符,滿足學生對實驗正確操作和實驗現象觀察的需求,避免穿插計算機的操作模式;
■ 模擬實驗中包含各種危險的、實驗成功率不高的、特殊環境下的實驗以及各種貴重儀器的使用,做到真實全面的模擬,特別注重實驗過程的細節問題,做到與實際實驗操作緊密契合;
■ 所有模擬實驗一律不採用下一步、下一頁的模式操作。完全讓學生自由的搭建環境,做到參數可調,讓學生積極的參與、自主的操作,去探索、去發現、去建構知識,有效組織學生自主學習, 培養其科學探究能力,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探究式的實驗操作平台;
■ 《VCM模擬實驗》的開發注重技術含量,確保實驗的科學性、准確性;
■ 《VCM模擬實驗》不僅是實驗教學的輔助工具,而且是學生走進實驗室前後的良師益友。在結構上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利用模擬技術和藝術表現力來激勵和感染學生,製造學習動機,強化學習興趣;
■ 《VCM模擬實驗》整體風格統一,在內容的組織、版面的設計、色彩的運用上符合學生的認知特徵,滿足課堂投影教學的技術要求。
2.VCM模擬實驗的使用意義:
■是老師實驗教學的好幫手,為老師提供了一套互動性很強的多媒體實驗教學掛圖,可以大大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特別適合在電子白板上使用;
■學生在實驗前通過本模擬實驗的操作,可提高實驗效率,避免了儀器的損壞和事故的發生;
■ 彌補學校因實驗器材不足、實驗耗材短缺而造成很多實驗無法開展的問題;
■ 解決學生難以動手操作各種易損儀器和貴重儀器的矛盾,從而避免這些實驗教學走過場的現象;
■ 可以安全的讓學生操作實踐一些具有危險性的實驗,完成一些成功率不高和實驗現象不明顯的實驗,再現一些瞬時即逝的實驗、極慢的實驗過程以及不可逆的實驗過程,從而給學生一個細致觀察、發現規律的機會;
■ 激發學生實驗操作的興趣,彌補實際實驗教學上的一些不足,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讓學生認清概念的本質;
■ 讓學生實驗復習不需再背誦實驗步驟,不受時間和實驗場所的限制,通過自主動手模擬實驗,獲得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
Ⅲ 模擬實驗怎麼收回儀器
模擬實驗要收回儀器的話,和這個設備。停留的位置有關。
Ⅳ 如何在科大奧瑞實驗中將拿出的儀器放回
在科大奧銳實驗中,將拿出的儀器放回原處,那麼就是用天平啊!
Ⅳ 物理虛擬實驗平台怎麼把儀器放回去
不同的平台不一樣,一般可以拖動,或者有復位按鈕,或者點重新開始
Ⅵ 實驗室取固體葯品要使用的三個步驟儀器注意事項有哪些
化學實驗室中取用固體葯品時,粉末狀的用葯匙,塊狀的用鑷子,取用一定體積液體葯品用量筒,研碎固體用研缽。
葯品的取用原則:
①使用葯品時的「三不(不觸、不聞、不嘗昧)」源則:不能用手接觸約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葯品(特別是氣體)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葯品的味道
②取用葯品時注意節約原則:取用葯品應嚴格按照實驗規定的用量取用。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體,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即可。最大量,液體不超過容器容積的1/3,固體不超過1/2。
③用剩葯品的處理原則:實驗用剩的葯品不能因為要 「節約」而放回原試劑瓶,這樣做會污染試劑瓶中未使用的葯品。因此,用剩的葯品既不能放回原試劑瓶,也不能隨意丟棄,更不能帶出實驗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固體葯品的取用:
①取用粉末、顆粒狀葯品應使用葯匙或紙槽,步驟:「一橫、二送、三直立」,即將試管橫放,用葯匙或紙槽將葯品送人試管底部(如下圖所示),再把試管直立起來,讓葯品滑入試管底部。
Ⅶ 怎麼在proteus中找到以下儀器
你能確定這是proteus模擬圖嗎,那個圖從哪來的,應該是低版本畫的,那可能是示波器,只有兩個輸入端的。
現在的高版本的示波器都是四個輸入端了。
Ⅷ 模擬實驗怎麼收回儀器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知悉,接下來由我為您解答。
Ⅸ 實驗室製取氧氣後拆卸儀器
實驗室製取氧氣收集完畢後,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試管,使試管因驟然冷卻而炸裂;然後從鐵架台上拆下試管,待試管冷卻後清洗儀器並放回指定位置.
故實驗室製取氧氣收集完畢後,拆卸儀器的正確順序是②①③④.
故選C.
Ⅹ 實驗儀器的基本操作
(1) 葯品的取用:「三不準」①不準用手接觸葯品 ②不準用口嘗葯品的味道 ③不準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氣味
注意:已經取出或用剩後的葯品不能再倒回原試劑瓶,應交回實驗室,不能隨意丟棄,不要帶出實驗室,要放回指定容器中
A:固體葯品的取用
取用塊狀固體用鑷子(具體操作:先把容器橫放,把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豎立起來);取用粉末狀或小顆粒狀的葯品時要用葯匙或紙槽(具體操作:先將試管橫放,把盛葯品的葯匙或紙槽小心地送入試管底部,再使試管直立)
B:液體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時可用膠頭滴管,取用較多量時可直接從試劑瓶中傾倒(注意:把瓶塞倒放在桌上,標簽向著手心,防止試劑污染或腐蝕標簽,斜持試管,使瓶口緊挨著試管口)
(2)物質的加熱 給液體加熱可使用試管、燒瓶、燒杯、蒸發皿;
給固體加熱可使用乾燥的試管、蒸發皿、坩堝
A: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 試管一般與桌面成45°角,先預熱後集中試管底部加熱,加熱時切不可對著任何人
B: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 試管口應略向下(防止產生的水倒流到試管底,使試管破裂)先預熱後集中葯品加熱
注意點: 被加熱的儀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熱前擦乾,以免容器炸裂;加熱時玻璃儀器的底部不能觸及酒精燈的燈心,以免容器破裂。燒的很熱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沖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應放在石棉網上。
(3) 過濾 是分離不溶性固體與液體的一種方法(即一種溶,一種不溶,一定用過濾方法)如粗鹽提純、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分離。
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 指用水潤濕後的濾紙應緊貼漏斗壁;
「二紙」指①濾紙邊緣稍低於漏斗邊緣②濾液液面稍低於濾紙邊緣;
「三靠」指①燒杯緊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緊靠三層濾紙邊 ③漏斗末端緊靠燒杯內壁
(4)儀器的裝配 裝配時, 一般按從低到高,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
(5)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先將導管浸入水中,後用手掌緊物捂器壁(現象:管口有氣泡冒出,當手離開後導管內形成一段水柱。
(6)玻璃儀器的洗滌 如儀器內附有不溶性的鹼、碳酸鹽、鹼性氧化物等,可加稀鹽酸洗滌,再用水沖洗。如儀器內附有油脂等可用熱的純鹼溶液洗滌,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清洗干凈的標準是:儀器內壁上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勻地附著一層水膜時,就表明已洗滌干凈了。
(7)常用的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
A:使用酒精燈時,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燒,應立即用濕抹布。
B:酸液不慎灑在桌上或皮膚上應用碳酸氫鈉溶液沖洗。
C:鹼溶液不慎灑在桌上應用醋酸沖洗,不慎灑在皮膚上應用硼酸溶液沖洗。
D:若濃硫酸不慎灑在皮膚上千萬不能先用大量水沖洗。
3、氣體的製取、收集
(1)常用氣體的發生裝置
A:固體之間反應且需要加熱,用制O2裝置(NH3、CH4);一定要用酒精燈。
(2)常用氣體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 適用於難或不溶於水且與水不反應的氣體,導管稍稍伸進瓶內,(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氣法適用於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發生反應的氣體 (CO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
C:向下排空氣法適用於密度比空氣小且不與空氣發生反應的氣體
排氣法:導管應伸入瓶底
4、氣體的驗滿:
O2的驗滿:用帶余燼的木條放在瓶口。
CO2的驗滿:用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證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5、(1)試管夾應夾在的中上部,鐵夾應夾在離試管口的1/4處。
(2)加熱時試管內的液體不得超過試管容積的1/3,反應時試管內的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2。
(3)使用燒瓶或錐形瓶時容積不得超過其容積的1/2,蒸發溶液時溶液的量不應超過蒸發皿容積的2/3;酒精燈內的酒精不得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得少於其容積的1/4。
(4)在洗滌試管時試管內的水為試管的1/2(半試管水);在洗氣瓶內的液體為瓶的1/2;如果沒有說明用量時應取少量,液體取用1——2毫升,固體只要蓋滿試管的底部;加熱試管內液體時,試管一般與桌面成45°角,加熱試管內的固體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