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用來尋找野蜜蜂窩的儀器嗎
沒有吧,,目前沒看見有,不過有些人是用一些輕的繩子綁在野蜂腿上,然後跟著蜂走。
⑵ 怎樣在野外快速找到馬蜂窩的技巧!求高人指教,我會非常感謝 給錢也可以,只要有好的方法
馬蜂學名胡蜂,是蜜蜂的天敵。
每年夏秋兩季,馬蜂很猖獗。
專業尋找馬蜂窩的 方法,供大家參考。
用這個方法找野蜂(馬蜂,胡蜂,黃蜂,葫蘆包,地龍蜂)窩,最好是有兩個人以上,一個給野蜂掛白膠紙,一個去看野蜂窩在哪個地方。
一次沒找到 沒關系還有機會,因為馬蜂會來回幾搬食物的,直到把誘餌全部搬完。
雲南人不用防護服就搞野蜂窩的方法有點危險,沒豐富經驗的人不要貿 然去摘野蜂窩。
野蜂資源也要保護利用,不要動不動就一把火給燒掉啦!像那些不是在 路邊的不容易蜇到過路人的馬蜂窩,就可以把蜂蛹取出一部分再把馬蜂窩放回 去,不一定放在原來的樹枝,可放在不太高的地方,方面下次摘取馬蜂窩。
春天蜂王開始做窩,產下第一批十幾只工蜂,然後蜂窩開始幾何增長, 到了秋天蜂窩越大,工蜂越多,野蜂護巢護越強,勢力范圍越大,越容易攻擊人。
所以初夏在外面飛的野蜂還是蠻少的,另外,剛化蛹成熟的工蜂是不蜇人的。
初夏就開始可以到處找野蜂窩了,雖然此時的野蜂窩還很小一個。
找到 了放那裡別去惹它們,只要記下地址就行了,到了要採收時再帶上防蜂服,工具 來一起採收就行啦!隨著其蜂窩的增大,其自我認定的勢力范圍也從幾十米擴展 為幾百米。在勢力范圍以外,野蜂一般不蜇人。
大土、,馬蜂、金環胡蜂、虎頭土蜂、胡蜂、土蜂、地蜂、牛牯蜂的預 防 因金環胡蜂對聲音、風向、振動相當敏感,所以,當發現有幾只金環胡蜂會 在林中環繞飛行或環伺時,那是被你驚擾的蜂群來巡邏了,應該是到了蜂巢邊 了,此時靜聽應可聽到一聲一聲斷斷續續的「嗡」聲,那是金環胡蜂進出洞口的聲音。
順著聲音望去即可看到金環胡蜂挖出來的泥土了。
這時一定要保持鎮定,如 果巡邏蜂沒巡邏到眼前,請慢慢下蹲;如果巡邏蜂離你身體很近,請馬上變成木 頭,別呼氣,僵住!待其平息後輕輕地離開,不可急跑,不可搖樹枝,不可踩響 地上的枯枝落葉,不可出聲,一句話就是要「提心吊膽、悄無聲息」。
如果有金環 胡蜂直對著你沖 (撲) 過來,那肯定是被發現了,兩秒鍾之內就要挨蜇了,咋辦? 滾!向地勢更低的山下滾,滾得越遠越好,不然小命難保喲。
要隨時敬畏野蜂!不要隨便惹野蜂窩,野蜂窩裡面的蜂群總是集中攻擊 一個人的,這樣更容易致命!! 尋找胡蜂巢穴是比較艱苦但十分有趣的,在許多情況下,在野外找到一巢胡 蜂的巢穴往往需要多種方法配合進行才能達到目的。
胡蜂的整個繁殖活動都是圍繞捕食、取水和啃取建築巢穴材料為中心。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繁殖活動的特點來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尋找。
A、食物引導;6 到 8 月份可去有分泌樹汁的樹幹上和一些花朵上找在吃東西 的胡蜂,當發現胡蜂的蹤跡時,可用 1—2 米的細樹干枝條末端削尖,穿以螞蚱 (蟋蟀、蜻蜓、雞肉均可)誘其啃食,當誘上胡蜂啃食後固定觀看,胡蜂會來回 往返運送,直到把食物啃光。
在此期間你就可以觀察到胡蜂的回巢方向,並計算 出它的往返時間,由此可以初步估計出胡蜂巢穴所在位置,通常情況下,每次往 返的時間與巢穴的直線距離大約為:2 分鍾;200-300 米,3 分鍾;400-500 米,
4 分鍾;600--700 米,5 分鍾;1000 米左右。
如果取食每次往返時間超過 10 分 鍾,說明巢穴在 1.5 公里之外(最遠的可達 5 公里),尋找特別困難,此時應該 另外選點誘導。
為方便觀察馬蜂窩的位置,還可在馬蜂啃食食物時,輕輕的在 馬蜂腰上拴上一根連著白膠紙的細線,馬蜂咬食物後會直接飛會窩里,根本不知 道腰上還掛著白膠紙的。
這樣遠遠的就能看到一個白點飛向馬蜂窩的方向了。
在誘導胡蜂取食時,如果一種食物胡蜂拒絕取食,可以換另一種誘導,例如 在森林比較好的地帶,大胡蜂會拒絕食用螞蚱,僅僅喜歡捕食其他小型胡蜂,此 時,可以用蟬(知了)、蜻蜓或其他小型胡蜂作為誘餌. 假如幾種食物胡蜂都不 感興趣,說明巢穴較小或者是被別人取過蛹不久的胡蜂,遇到這種情況你就無須浪 費時間,應該另外尋找其他胡蜂蹤跡誘食. B、觀察取水:當空氣乾燥的時候,胡蜂喜歡在陽光照射下的涓涓小溪邊往 返運水回巢,每隻胡蜂一般都有固定的取水點,觀察和記憶每個胡蜂的取水點和 計算來回時間,亦可判斷其巢穴的大概位置。
C、搜索取材痕跡:胡蜂築巢需要不斷的補充材料,它們通常會在距離巢穴 200—800 米的范圍內啃取樹木(松、籃桉、沙松、馬纓花)的外栓皮或枯木作 為築巢材料,因此,在一般情況下找到啃取樹皮的胡蜂,也就會在比較短的時間 內找到巢穴。
D、堵蜂路:胡蜂在捕食過程中往往會翻山越嶺,可以選擇山頂的丫口部位 觀看有無胡蜂飛行過路,判斷其巢穴方向的方法是:回巢的胡蜂飛行速度慢,飛 行路線直,有時還可以看到胡蜂叼有食物。
在一般情況下,胡蜂回巢時飛行高度 越高,距離巢穴就越近,反之則相對較遠。
出巢的胡蜂飛行速度快,呈現「S」狀 線路前進,而且看不到叼有食物。
E、利用陽光快速尋找:在日出後兩小時和日落前三小時的時間內,山丘和 小箐之間就會產生背陰面,當你迎著太陽觀看背陰面的位置時,數十米之內蠅蚊 可辯,在 100 米內胡蜂飛行一目瞭然。
特別是在雨後天晴的情況下更為清晰。
此法的缺點是受時間和地形限制,但是搜索麵積大而且速度快,特別是在已經知 道胡蜂巢穴的大概位置的情況下,在數分鍾內即可找到。
F:遠遠的看到馬蜂窩在那裡就行了,不要太靠近馬蜂窩了,馬蜂窩邊的馬 蜂攻擊性很強,在無防護的情況下靠近馬蜂容易受蜂群的攻擊,輕者傷重者至死 的。
後語:雖然馬蜂是蜜蜂的天敵,但馬蜂也是益蟲,專吃果樹農作物的害蟲, 它是人類的朋友,如果胡蜂不是嚴重危害蜜蜂,請不要趕快殺絕!馬蜂雖然毒性 大,但它是個寶。
馬蜂浸酒可治風濕類風濕關節炎、四肢麻木等;馬蜂蛹可油炸 或浸酒;馬蜂巢可入葯治病。
⑶ 怎麼才能安全的活抓馬蜂!要什麼工具呢!求高手教下我!
捕捉昆蟲的網。像抓蝴蝶一樣就可以。沒有這樣的工具可以自製。很容易。鐵絲+竹竿+任何布。
再簡單點。衣服脫下來。撲下馬蜂。輕柔的一點點找。就是活的
馬蜂不遇到射刺的機會(沒有東西觸碰尾針)就不會死。如果你不小心讓它的尾針丟出去了。它也就掛了。
活捉就是這個麻煩而已。抓一個飛的不快的有固定地點的馬蜂。。。。不難。
⑷ 馬蜂追蹤器,請問哪裡有馬蜂追蹤器賣有賣的嗎
您好!追馬蜂根本就沒有什麼追蹤器。只能給你自己追蹤,這樣就是一個最好的方法。希望追蜂路的時候記得注意安全。相信我一定會帶你找到馬蜂窩!
⑸ 有沒有什麼儀器可探測到附近幾百米內的蜜蜂巢
最好的儀器是眼睛,早上剛剛天亮時,你要順著去山裡小溪走,看那裡有蜜蜂喝水最多,飛那個方向,飛得越低蜂巢越近
⑹ 尋找野蜜蜂的儀器,有什麼儀器可以探測野蜜蜂巢嗎
沒有儀器可以探測野蜜蜂巢。
在野外尋找判斷附近是否有蜂巢,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看附近是否有蜜蜂在野花上採集花粉蜜。若發現蜜蜂的行蹤,就證明附近肯定是有蜂群的。
或者如果到野外瞎逛時聽到有蜜蜂大量的飛行聲音,證明附近百分百有蜂巢了。因為蜜蜂飛行時候翅膀震動會發出「嗡嗡的聲響"。當越靠近蜂巢時候,這種聲音就越大,證明就要找到蜂巢了。
野生蜂為了生存,造窩都會選則在有豐富的蜜源植物種類,流蜜延續性較強的區域。野生蜜蜂棲息場所,要求是很嚴格的,常選擇在既適宜寒冬居住。又適宜炎夏生活,而且敵害很難侵襲。
因此,常常巢居背北向南的山麓,山腰中的樹洞,岩洞,土洞內。根據氣候和蜜源條件,野生蜂的自然分蜂盛期多在春夏季,這個季節有興趣的可以做些誘蜂桶放山裡,等然也可以挖洞做誘蜂洞。
(6)有什麼儀器可以找馬蜂擴展閱讀:
蜂的種類繁多,蜂巢的形態也千奇百怪,從其形體上大體可以分為三類:
(1)蜜頁式;蜜蜂一般是家養的,其巢建造在人工製作的蜂箱(木箱)中,大形態是塊狀的懸掛在蜂箱的頂部,養蜂的人把它叫做蜜頁,取下蜜頁加工成蜂蜜或者其他的蜂蜜成品,如蜂王漿等。
(2)蓮蓬式:小群的蜂一般將蜂巢建造在屋檐、窗沿、石坎等下部,它的蜂室少到3—5個,多到幾十個;大群的蜂則建巢在樹枝上,直徑可達50cm左右,有數百蜂室,形體像倒懸的蓮蓬,有人形容這種蜂巢是『家室倒懸,藏蜂蘊毒,嘚秋乃化,是蜂室』。
(3)地穴式:一些蜂把巢建造在泥土之中,一般見到的都是單室的結構,也有有蜂群體建造的地穴式蜂巢,很少見到,故無法形容它的具體形態。
⑺ 怎樣追蹤馬蜂
胡蜂(馬蜂),胡蜂巢穴多建築在較隱蔽和人難以到達之處,所以給尋找和移巢都會帶來很大困難。為幫助較快地找到蜂巢,這里介紹兩種方法:
1.直接尋巢:於開春後到野外尋找,地點為向陽背風山坡、村寨、農田附近的土洞、樹洞、灌叢等處用棍棒敲打或搖動樹桿,當發現有蜂飛出,趁勢尋找可得到巢穴。
2.蜂標尋巢:方法是,用一根長約1米左右竹棍,頂端破開呈夾子狀,夾入誘餌。胡蜂在咬實昆蟲的時候用頭發絲或很細的麻線接活套,套住蜂尾部,當蜂咬掉食物後會直接飛回巢穴,然後仔細看好蜂尾部附帶的白色蜂標,蜂降落的地方就是蜂群所在的巢穴。
馬蜂,學名「胡蜂」,又稱為「螞蜂」或「黃蜂」。體大身長毒性也大,膜翅目(Hymenoptera)細腰亞目(Apocrita,過去稱為針尾亞目〔Aculeata〕)內除蜜蜂類及蚊類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蟲,以及廣腰亞目(Symphyta),是一種分布廣泛、種類繁多、飛翔迅速的昆蟲。屬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干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馬蜂通常用浸軟的似紙漿般的木漿造巢,食取動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⑻ 有沒有馬蜂微型雷達追蹤器啊,哪裡有賣
沒有。
找馬蜂方法:
一、食物引導;
6到8月份可去有分泌樹汁的樹幹上和一些花朵上找在吃東西的胡蜂,當發現胡蜂的蹤跡時,可用1—2米的細樹干枝條末端削尖,穿以螞蚱(蟋蟀、蜻蜓、雞肉均可)誘其啃食,當誘上胡蜂啃食後固定觀看,胡蜂會來回往返運送,直到把食物啃光。
在此期間你就可以觀察到胡蜂的回巢方向,並計算出它的往返時間,由此可以初步估計出胡蜂巢穴所在位置,通常情況下,每次往返的時間與巢穴的直線距離大約為:2分鍾;200-300米,3分鍾;400-500米,4分鍾;600--700米,5分鍾;1000米左右。
如果取食每次往返時間超過10分鍾,說明巢穴在1.5公里之外(最遠的可達5公里),尋找特別困難,此時應該另外選點誘導。
為方便觀察馬蜂窩的位置,還可在馬蜂啃食食物時,輕輕的在馬蜂腰上拴上一根連著白膠紙的細線,馬蜂咬食物後會直接飛會窩里,根本不知道腰上還掛著白膠紙的。這樣遠遠的就能看到一個白點飛向馬蜂窩的方向了。
在誘導胡蜂取食時,如果一種食物胡蜂拒絕取食,可以換另一種誘導,例如
在森林比較好的地帶,大胡蜂會拒絕食用螞蚱,僅僅喜歡捕食其他小型胡蜂,此時,可以用蟬(知了)、蜻蜓或其他小型胡蜂作為誘餌. 假如幾種食物胡蜂都不感興趣,說明巢穴較小或者是被別人取過蛹不久的胡蜂,遇到這種情況你就無須浪費時間,應該另外尋找其他胡蜂蹤跡誘食。
(8)有什麼儀器可以找馬蜂擴展閱讀:
馬蜂習性:
馬蜂為有社會性行為的昆蟲類群,蜾蠃科的種類平時無巢,在產卵時,由雌蜂築一泥室或選擇合適的竹管,產卵其中,同時貯藏在捕來之後經螫刺麻醉的其他類昆蟲的幼蟲或蜘蛛,一室一卵,分別封口,由卵孵出的幼蟲取食所貯存的獵物,化蛹和羽化成蜂以後,即咬破巢口飛出;
馬蜂的其他種類的胡蜂一生營巢而居,蜂群中有後蜂、工蜂、雄蜂,後蜂為前一年秋後與雄蜂交配受精的雌蜂,它們把精子貯存在貯精囊中,到該年分次使用,雄蜂在交配後不久即死亡;
天漸冷時,受精雌蜂紛紛離巢尋覓牆縫、草垛等避風場所,抱團越冬,翌年春季,存活的雌蜂散團外出分別活動,自行尋找適宜場所建巢產卵,它們所產的受精卵形成雌蜂,未受精卵形成雄蜂,由於職蜂增多,蜂巢逐漸擴大,工蜂負責築巢和飼育幼蟲。
⑼ 有用望遠鏡找過馬蜂的嗎你們用的是什麼牌子的望遠鏡,我想買
貌似有人用過,不過用的時候離馬蜂盡可能遠些。望遠鏡的牌子很多,你的預算大概是多少呢?像蔡司望遠,onick望遠鏡,視得樂望遠鏡等都不錯
⑽ 如何找馬蜂
馬蜂也叫胡蜂。
尋找胡蜂主要有以下方法:食物引導、觀察取水、搜索取材痕跡、堵蜂路、利用陽光快速尋找。
1、食物誘導胡蜂。野生胡蜂冬天很少,夏秋季最多,夏秋季的時候可以把2米左右的細樹干枝條末端削尖,穿上螞蚱、蟋蟀、蜻蜓、雞肉引誘它們,胡蜂咬食物後會直接飛會窩里,胡蜂會反復往返運送食物直到食物被啃食完,這時應該固定觀看,很快就會發現胡蜂窩了。
2、觀察胡蜂取水。胡蜂每天都有固定的飲水量,尤其當空氣乾燥的時候,胡蜂喜歡有陽光照射的水源,每隻胡蜂一般都有固定的取水點,取水完畢它們會飛回蜂巢,只要觀察久一點就會發現蜂巢的位置。
3、研究取材痕跡。胡蜂築巢需要不斷的補充材料,它們通常會在蜂巢附近啃取樹木外皮或枯木作為築巢材料,因此,在一般情況下找到啃取樹皮的胡蜂,也就會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找到巢穴。
4、觀測胡蜂速度。出巢捕食的胡蜂飛行速度快,以S形線路前進。捕食回巢的胡蜂飛行緩慢,飛行路線直,胡蜂回巢時飛行高度越高,距離蜂巢就越近。以此來判斷胡蜂巢的大概位置。
5、利用陽光尋找。在日出後的兩小時以及太陽落山前的兩小時內,是尋找野生胡蜂的最佳時機,這時迎著太陽觀看背陰面的位置時,很容易看到飛行的胡蜂,雨後天晴的情況下則更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