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機車電器傳動裝置原理

機車電器傳動裝置原理

發布時間:2021-02-25 05:32:57

① 電力機車和內燃機車電機的工作原理

電力機車
電力機車由:機械部分,電氣部分和空氣管路系統三部分組成。

機械部分
包括走行部和車體。走行部是承受車輛自重和載重在鋼軌上行走的部件,由2軸或3軸轉向架以及安裝在其上的彈簧懸掛裝置、基礎制動裝置、輪對和軸箱、齒輪傳動裝置和牽引電動機懸掛裝置組成。車體用來安放各種設備,同時也是乘務人員的工作場所,由底架、司機室、台架、側牆和車頂等部分組成。司機室設在車體的兩端,有走廊相通。司機室內安裝控制設備,如司機控制器、制動閥、按鈕開關、監測儀表和信號燈等。兩司機室之間用來安裝機車的全部主要設備,有時劃分成小室,分別安裝輔助機組、開關設備、換流裝置以及牽引變壓器等。部分電氣設備如受電弓、主斷路器和避雷器等則安裝在車頂上。車鉤緩沖裝置安裝在車體底架的兩端牽引樑上。車體和設備的重量通過車體支承裝置傳遞到轉向架上,車體支承裝置並起傳遞牽引力與制動力的作用。

電氣部分
機車上的各種電氣設備及其連接導線。包括主電路、輔助電路、控制電路以及它們的保護系統。①主電路:電力機車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它決定機車的基本性能,由牽引電動機以及與之相連接的電氣設備和導線共同組成。在主電路中流過全部的牽引負載電流,其電壓為牽引電動機的工作電壓,或者接觸網的網壓,所以主電路是電力機車上的高電壓大電流的動力迴路。它將接觸網上的電能轉變成列車牽引所需的牽引動力。②輔助電路:供電給電力機車上的各種輔助電機的電氣迴路。輔助電機驅動多種輔助機械設備,如冷卻牽引電動機和制動電阻用的通風機,供給各種氣動器械所需壓縮空氣的壓縮機等。輔助電機可以是直流的,也可以是非同步的。③控制電路:由司機控制器和控制電器的傳動線圈和聯鎖觸頭等組成的低壓小功率電路。控制電路的作用是使機車主電路和輔助電路中的各種電器按照一定的程序動作。這樣,電力機車即可按照司機的意圖運行。④保護系統:保證上述各種電路的設施。

空氣管路系統
按用途可分為:
①供給機車和車輛制動所需壓縮空氣的空氣制動氣路系統。
②供給機車電氣設備所需壓縮空氣的控制氣路系統。
③供給機車撒砂裝置、風嗽叭和刮雨器等輔助裝置所需壓縮空氣的輔助氣路系統。
作用:是風壓的通道,為機車受電弓上升,機車制動,機車散熱提供風源

內燃機電車

基本結構
內燃機車由柴油機、傳動裝置、輔助裝置、車體走行部(包括車架、車體、轉向架等)、制動裝置和控制設備等組成。

柴油機
內燃機車的動力裝置,又稱壓燃式內燃機。主要結構特點包括汽缸數、汽缸排列形式、汽缸直徑、活塞沖程、增壓與否等。現代機車用的柴油機都配裝廢氣渦輪增壓器,以利用柴油機廢氣推動渦輪壓氣機,把提高了壓力的空氣經中間冷卻器冷卻後送入柴油機進氣管,從而大幅度提高了柴油機功率和熱效率。柴油機工作有四沖程和二沖程兩種方式,同等轉速的四沖程機的熱效率一般高於二沖程,所以大部分採用四沖程。從轉速來看,分為高速機、中速機和低速機。為滿足各種功率的需要,生產有相同汽缸直徑和活塞的各種缸數的產品。功率較小用6缸、8缸直列或8缸V型,功率較大用12、16、18和20缸V型,其中以12、16缸的最為常用。

傳動裝置
為使柴油機的功率傳到動軸上能符合機車牽引要求而在兩者之間設置的媒介裝置。柴油機扭矩—轉速特性和機車牽引力—速度特性完全不同,不能用柴油機來直接驅動機車動輪:柴油機有一個最低轉速,低於這個轉速就不能工作,柴油機因此無法啟動機車;柴油機功率基本上與轉速成正比,只有在最高轉速下才能達到最大功率值,而機車運行的速度經常變化,使柴油機功率得不到充分利用;柴油機不能逆轉,機車也就無法換向。所以,內燃機車必須加裝傳動裝置來滿足機車牽引要求。
常用的傳動方式有機械傳動、液力傳動和電力傳動。
液力傳動箱、車軸齒輪箱、萬向軸等組成。液力變扭器(又稱變矩器)是液力傳動機車最重要的傳動元件,由泵輪、渦輪、導向輪組成。泵輪和柴油機曲軸相連,泵輪葉片帶動工作液體使其獲得能量,並在渦輪葉片流道內流動中將能量傳給渦輪葉片,由渦輪軸輸出機械能做功,通過萬向軸、車軸齒輪箱將柴油機功率傳給機車動輪;工作液體從渦輪葉片流出後,經導向輪葉片的引導,又重新返回泵輪。液力傳動機車(圖2)操縱簡單、可靠,特別適用於多風沙和多雨的地帶。
電力傳動分為三種:(a)直流電力傳動裝置。牽引發電機和電動機均為直流電機,發動機帶動直流牽引發電機,將直流電直接供各牽引直流電動機驅動機車動輪。(b)交—直流電力傳動裝置。發動機帶動三相交流同步發電機,發出的三相交流電經過大功率半導體整流裝置變為直流電,供給直流牽引電動機驅動機車動輪。(c)變—直—交流電力傳動裝置。發動機帶動三相同步交流牽引發電機,發出的交流電通過整流器到達直流中間迴路,中間迴路中恆定的直流電壓通過逆變器調節其振幅和頻率,再將直流電逆變成三相變頻調壓交流電壓,並供給三相非同步牽引電動機驅動機車動輪。電力傳動機車的應用最為廣泛。

② 詳細說說摩托車傳動那些事,傳動原理、傳動形式與離合器

在之前的機械單元中,我們討論了摩托車的動力心臟——引擎。接下來,我們則要帶領大家進入動力系統的下一個階段,也就是傳動及變速系統。有了傳動系統,引擎的動力才得以從曲軸一路傳遞至後輪。有了變速系統,引擎的動力才能適時的在不同的速度域發揮。究竟這變速系統的原理是什麼,又有哪些傳遞動力的方式呢?馬上進入我們本期的主題——「傳動與變速」。

有了傳動系統,引擎才能將動力輸出至後輪,使車輛加速。

為什麼需要傳動?

傳動系統便是傳遞引擎動力的媒介,藉助傳動系統,引擎所輸出的扭力才能從輪胎發揮,真正將車輛加速。文字敘述很簡單,但其實傳動系統是非常重要而且聰明的。如果沒有了傳動系統,那引擎便得放置在後輪旁,直接將曲軸與後輪相接,作動力輸出。如此一來,車輛的重心便會偏在後方,操控性能會大幅度降低。

為了發揮水平對卧式引擎的優點,寶馬的摩托車得將引擎直放。

有了傳動系統之後,引擎便可以放置在前、後輪胎的中間,維持前、後輪相近比例的荷重,而寶馬也才能在摩托車上設計水平對卧式引擎。設計水平對卧式引擎時,寶馬的工程師為了將引擎的優點完全發揮,必須將引擎直放,也就是曲軸將與車身平行。以一般直列四缸的引擎配置來看,曲軸的方向是垂直於車身方向的,或者說,曲軸的旋轉方向,和輪胎是一樣的。但以水平對卧式引擎來看,傳動系統就必須將動力輸出方向作一次直角的轉向,如此一來,輪胎才會往前轉。

減速比

傳動系統除了傳遞動力之外,也必須通過減速比適當地調整動力輸出。若是將引擎轉動的力量直接傳遞至後輪上,則當引擎轉一圈時,後輪也必須轉一圈。換算之後,當引擎以5,000rpm旋轉時,17寸的輪胎也以同樣速度旋轉時,直線的速度便約是600km/h。這樣的速度顯然是太快了,因此需要經過齒輪組等具有類似功能的機構來作減速。

若直接讓引擎的動力傳遞到車輪上,車輛就會變得難以操控,因此傳動也扮演著調節動力的功能。

動力在經過減速之後,雖然速度變慢了,但扭力卻會跟著放大,曲軸扭力及輪上扭力有差異。若引擎可以在5,000rpm輸出2Nm的扭力,則經過減速至2,500rpm之後,扭力理論上可以放大至4Nm。但因為動力在傳遞過程中會有損耗,例如摩擦損耗等等,因此實際量測的數據會稍微低一些,也就是傳遞效率的問題。

各式傳動

傳動系統通常利用以下幾個常見機械元件來作搭配,首先是常用於仿賽車及一般街車款的鏈條、齒盤系統,用於踏板的皮帶、普利盤系統,美式巡航車所使用的齒型皮帶傳動系統,寶馬多功能車與旅行車所使用的軸傳動系統。以上所列舉的各種傳動方式,均各有優、缺點,也適合不同車款,再來會作簡單的介紹。

DUCATI過往追求極致性能,在旗下高階車種皆採用乾式離合器,增加性能表現,不過考慮到保養與噪音問題,現在大都採用濕式離合器。

乾式離合器則是相反的設計,整組離合器結構並不泡在油中,甚至直接外露在空氣中,方便散熱。因為少了潤滑油,乾式離合器的接合力道十分強勁,常使用在競賽車種之上,車輛起步需要更高的離合器操作技巧,否則會在接合的瞬間熄火。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電機傳動裝置有哪些 原理是什麼

主要有三種,皮帶盤傳動,齒輪傳動,十字結傳動

④ 機車傳動裝置的原理

牽引力與速度成反比,在起動(速度等於零)時具有最大值。機車前進和後退這兩個方向內的牽引性能要基本相同。容但是機車柴油機的扭矩-轉速特性和機車牽引力-速度特性完全不同。柴油機不能在負載下啟動;在轉速等於零時沒有任何扭矩;在最高轉速下才能達到最大功率值;轉速愈低,功率也愈低;低於一定轉速時即不能穩定工作,甚至熄火停車。此外,機車柴油機不能逆轉。因此,柴油機曲軸不能和機車車輪直接連接,兩者之間必須有一傳動裝置作為媒介滿足機車牽引要求。燃氣輪機也不能逆轉,低速時功率較小,為了提高機車的起動牽引和加速的能力,也要有傳動裝置。

⑤ 機車傳動裝置的分類

利用原動機驅動離心泵,使獲得能量的工作液體(機車用油)沖擊渦輪從而驅動車輪來實現傳遞動力的裝置。1902年德國的費廷格提出了液力循環元件(液力耦合器和液力變扭器)的方案,即將泵輪和渦輪組合在同一殼體內,工作液體在殼體內循環流動。採用這種元件大大提高了液力傳動裝置的效率。液力傳動首先用於船舶。1932年製成第一台約60千瓦的液力傳動柴油動車。
液力耦合器有相對布置的一個泵輪和一個渦輪。泵輪軸和渦輪軸的扭矩相等。渦輪轉速略低於泵輪轉速,二者轉速之比即為液力耦合器的效率。液力耦合器用於機車主傳動時,效率約為97%。液力變扭器除泵輪和渦輪外,還有固定的導向輪。渦輪與泵輪的扭矩之比稱變扭比,轉速比越小則變扭比越大。在同樣的泵輪轉速下,渦輪轉速越低則渦輪扭矩越大。因此機車速度越低則牽引力越大,機車起動時的牽引力最大。液力變扭器的效率只在最佳工況下達到最大值。現代機車用的液力變扭器效率可達90%~91%。但當轉速比低於或高於最佳工況時,效率曲線即呈拋物線形狀下降。為使機車在常用速度范圍內都有較高的傳動效率,機車的液力傳動裝置一般採用不止一個簡單的液力變扭器。機車液力傳動裝置如梅基特羅型、克虜伯型、蘇里型、SRM型、ΓΤК型等,都是將一個液力變扭器與某種機械傳動裝置結合使用。福伊特型則是採用 2~3個液力變扭器(最佳工況點的轉速比一般並不相同)或液力耦合器(圖1),利用充油和排油換檔,在各種機車速度下都使當時效率最佳的那一液力循環元件充油工作。換檔時,前一元件排油和後一元件充油有一段重疊時間,所以換檔過程中的機車牽引力只是稍有起伏而不中斷。和其他類型相比,福伊特型液力傳動裝置的重量較大,但有結構簡單、可靠性較高的優點。到60年代,經驗證明:對於1500千瓦以上的液力傳動裝置,福伊特型較為適用。中國機車所用的液力傳動裝置都是這一類型的。
大功率增壓柴油機車的液力傳動裝置都不用液力耦合器,但燃氣輪機車的液力傳動裝置則用一個啟動變扭器,並在高速時用一個液力耦合器。
液力循環元件傳遞功率P的能力也像其他液力機械一樣,與工作液體重度r的一次方、泵輪轉速n的三次方和元件尺寸D的五次方成正比,即P∝rnD。在柴油機車上,為了減小傳動裝置的尺寸,柴油機都不直接驅動液力循環元件的泵輪,而是通過一對增速齒輪,在軸承和其他旋轉件容許線速度的限制范圍內,盡可能提高泵輪轉速。燃氣輪機車由於轉速很高,所以用一級甚至兩級減速齒輪來驅動泵輪。同一種傳動裝置,只要改變這種齒輪的增速比或減速比,即可在經濟合理的范圍內應用於不同功率的機車。
液力傳動裝置通常包括一組使輸出軸能改變轉向的換向齒輪和離合器機構。輸出軸通過適當的機械部件(萬向軸和車軸齒輪箱,或曲拐和連桿等)驅動機車車輪。液力傳動系統還可包括一組工況機構,使機車具有兩種最高速度,在高速檔有較高的行車速度,在低速檔有較高的效率和較大的起動牽引力和加速能力。因此同一機車既可用於客運,也可用於貨運,或者既可用於調車,也可用作小運轉機車。而當調車工況的最高速度定得較低時,機車在起動和低速運行時的牽引力可以超過同功率的電力傳動柴油調車機車。
1965年出現的液力換向柴油調車機車,傳動裝置有兩組液力變扭器,每個行車方向各用一組,換向動作也用充油排油的方式來完成。當機車正在某一方向行駛時改用另一方向的液力變扭器充油工作,由於變扭器的渦輪轉向與泵輪相反,對機車即起制動作用。機車換向不必先停車。只要司機改換行車方向手把的位置,機車即可自動地完成從牽引狀態經過制動、停車,又立即改換行車方向的全部過程。
液力傳動裝置不用銅,重量輕,成本低,可靠性高,維修量少,並具有隔振、無級調速和恆功率特性好等優點,因而得到廣泛採用。聯邦德國和日本的柴油機車全部採用液力傳動。 把機車原動機的動力變換成電能,再變換成機械能以驅動車輪而實現傳遞動力的裝置。電力傳動裝置按發展的順序有直-直流電力傳動裝置、交-直流電力傳動裝置、交-直-交流電力傳動裝置、交-交流電力傳動裝置四種。它們所用的牽引發電機、變換器(指整流器、逆變器、循環變頻器等)和牽引電動機類型各不相同。
直-直流電力傳動裝置
1906年美國製造的150千瓦汽油動車最先採用了直-直流電力傳動裝置。1965年以前,世界各國單機功率75~2200千瓦的電傳動機車都採用這種電力傳動裝置。這是因為同步牽引發電機無法高效變流,非同步牽引電動機難於變頻調速,只能採用直流電機。直-直流電力傳動原理是基於直流電機是一種電能和機械能的可逆換能器,其原理見圖 2。原動機G為柴油機,通過聯軸器驅動直流牽引發電機ZF,後者把柴油機軸上的機械能變換成可控的直流電能,通過電線傳送給1台或多台串並聯或全並聯接線的直流牽引電動機ZD,直流牽引電動機將電能變換成轉速和轉矩都可調節的機械能,經減速齒輪驅動機車動輪,實現牽引。此外設有自控裝置。自控裝置由既對柴油機調速又對牽引發電機調磁的聯合調節器、牽引發電機磁場和牽引電動機磁場控制裝置等組成,用來保證直-直流電力傳動裝置接近理想的工作特性。
交-直流電力傳動裝置
直流牽引發電機受整流子限制,不能製造出大功率電力傳動裝置。60年代前期,美國發明大功率硅二極體和可控硅,為製造大功率的電力傳動裝置准備了條件。1965年法國研製成 1765千瓦交-直流電力傳動裝置,它是世界各國單機功率 700~4400千瓦機車普遍採用的電力傳動裝置。
交-直流和直-直流電力傳動原理相似。由圖3可以看出兩者差異在於柴油機 G驅動同步牽引發電機TF,經硅二極體整流橋ZL,把增頻三相交流電變換成直流電,事實上TF和ZL組成等效無整流子直流電機。其餘部分和自控裝置主要工作原理與直-直流電力傳動裝置相同。
交-直-交流電力傳動裝置
非同步牽引電動機結構簡單,體積小,工作可靠,在變頻調壓電源控制下,能提供優良調速性能。聯邦德國於 1971年研製成實用的交-直-交流電力傳動裝置,如圖4所示。
交-直-交流電力傳動原理如下:柴油機 G驅動同步牽引發電機TF,產生恆頻可調壓三相交流電(柴油機恆速時),經硅整流橋ZL變換成直流電,再經過可控硅逆變器 N(具有分諧波調制功能)再將直流電逆變成三相變頻調壓交流電,通過三根電線傳輸給多台全並聯接線的非同步牽引電動機AD。AD將交流電能變換成轉速和轉矩可調的機械能,驅動機車動軸,實現牽引。它的自控裝置由聯合調節器以及對同步牽引發電機磁場、變換器、非同步牽引電動機作脈沖、數模或邏輯控制的裝置組成,從而提供接近理想的工作特性。
交-交流電力傳動裝置
交-直-交變頻調壓電能經二次變換,降低了傳動裝置的效率,而且逆變器用可控硅需要強迫關斷,對主電路技術有較高的要求。為提高效率,在交-交流電力傳動裝置中採用了自然關斷可控硅相控循環變頻器(圖5)。60~70年代,美國在重型汽車上,蘇聯在電力機車上都採用了交-交流電力傳動裝置。不過美國用的是非同步牽引電動機牽引,蘇聯用的是同步牽引電動機牽引。
交-交流電力傳動原理如圖5所示。柴油機G驅動同步牽引發電機TF,發出增頻可調壓交流電,經相控循環變頻器FB變換成可變頻調壓的三相交流電(降頻),輸給多台全並聯接線的非同步牽引電動機AD。AD將交流電能變換成轉速和轉矩可調的機械能,驅動動輪實現牽引。它的自控裝置也是由聯合調節器、脈沖、數模、邏輯電路等裝置構成(但對可控硅導通程序要求嚴格),同樣能保證優良的工作特性。

⑥ 電動自行車的傳動傳動裝置原理

你指的應該是把復電動制機固定在車輪上,而不是通過鏈條傳動的情況。
按理這種傳動裝置應該叫杠桿,傳動原理也隨之叫杠桿原理。因為當把電動機的轉子和車輪固定在一起時,車輪也就相當於電動機的一部分。當線圈通電轉子產生動力力矩,開始旋轉,通過輻條帶動整個車輪旋轉。這時輻條就充當杠桿,起到傳動的作用,把動力傳輸到車輪的外緣。推動整車前行。

⑦ 傳動機構的工作原理

傳動機構是把動力從機器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使機器或機器部件運動或專運轉的構件或機構屬稱為傳動機構。
功用
(1)改變動力機輸出轉矩,以滿足工作機的要求;
(2)把動力機輸出的運動轉變為工作機所需的形式,如將旋轉運動改變為直線運動,或反之;
(3)將一個動力機的機械能傳送到數個工作機上,或將數個動力機的機械能傳送到一個工作機上;
(4)其他特殊作用,如有利於機器的控制、裝配、安裝、維護和安全等而設置傳動裝置。
根據工作原理的不同,傳動方式可分為:
機械傳動
是指利用機械方式傳遞動力和運動的傳動。分為兩類:一是靠機件間的摩擦力傳遞動力與摩擦傳動,二是靠主動件與從動件嚙合或藉助中間件嚙合傳遞動力或運動的嚙合傳動。
流體傳動
是指利用流體作為工質的一種傳動。依靠液體的靜壓力傳遞能量的稱為液壓傳動。依靠葉輪與液體之間的流體動力作用傳遞能量的稱為液力傳動。利用氣體的壓力傳遞能量的稱為氣壓傳動。
電氣傳動
是指用電動機把電能轉換成機械能,去帶動各種類型的生產機械、交通車輛以及生活中需要運動的傳動,也稱電力拖動。
復合傳動
是指利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傳動方式的機構或結構。

⑧ 電氣機車的原理

電氣機車是從接觸網上獲取電能的,接觸網供給電氣機車的電流有直流和交流版兩種。由於權電流制不同,所用的電氣機車也不一樣,基本上可以分為直-直流電氣機車、交-直流電氣機車、交-直-交流電氣機車三類。
直-直流電氣機車採用直流制供電,牽引變電所內設有整流裝置,它將三相交流電變成直流電後,再送到接觸網上。因此,電氣機車可直接從接觸網上取得直流電供給直流串勵牽引電動機使用,簡化了機車上的設備。直流制的缺點是接觸網的電壓低,一般為l500V或3000 V,接觸導線要求很粗,要消耗大量的有色金屬,加大了建設投資。

⑨ 鐵路機車的傳動 動力 軸式原理

內燃機車 國內內燃機車是按傳動裝置來命名的 傳動裝置有三種
1、電傳動 直流電傳動、交直流電傳動和交直交(簡稱交流)電傳動。東風、東風2和東風3型機車,為直流電傳動機車 東風4型以後研製的電傳動內燃機車,均為交直流電傳動機車 1999年以後 陸續出現了一些交流傳動機車 比較成功的有大連廠的東風4DJ型 和戚墅堰廠的東風8CJ型 國產電傳動機車都命名為東風*型 進口的則是ND*型 電傳動機車在國內最知名的是由戚墅堰機車車輛廠製造的東風11G型和東風8B型
2、液力傳動 一般(機械換向)液力傳動和液力換向的液力傳動;另有一種為液力一機械傳動。北京型和東方紅系列機車均為液力傳動機車;多數GK系列工礦機車為液力換向機車。國產的液力傳動一般是東方紅*型和北京*型 還有工礦機車GK系列 進口的則是NY*型 液力傳動機車在國內最知名的 就屬美國通用電器公司 的ND5型了
3、機械傳動 這個國內應該很少見 只在小功率的地方鐵路和工礦機車上少有運用 我國干線內燃機車以電傳動東風型為主 液力傳動的現在比較少了 不過以前的首長專列都是用聯邦德國漢壽爾工廠NY6、NY7牽引的電傳動內燃機車 只有一台戚墅堰機車車輛廠製造的東風11Z型 用來牽引專列 順便說一下內燃機車傳動裝置的作用 每循環供油量一定時,柴油機的扭矩隨轉速的變化不大;柴油機的功率與轉速近似正比變化,只有在標定轉速下才可能達到標定功率。為了使柴油機的功率得到充分發揮和合理利用,實現機車牽引特性的要求,內燃機車必須設傳動裝置,作為柴油機曲軸和機車動軸的中間環節,將柴油機的扭矩、功率——轉速特性轉換為內燃機車的牽引特性:即機車起動和低速牽引時有較大的牽引力;列車起動後,當機車主控制器手柄處於給定位置,柴油機轉速、功率一定,列車運行阻力小於機車牽引力時(加速力為正值),機車速度沿牽引特性曲線提高(牽引力隨之減小);當列車阻力大於機車牽引力時 (加速力為負值),機車速度沿牽引特性曲線下降(牽引力隨之增大);同時,通過傳動裝置實現機車換向、動力制動等工況轉換功能,滿足列車牽引的要求。 內燃機車的分類 (1)按用途分:干線內燃機車,包括貨運內燃機車和客運內燃機車;調車內燃機車和調車小運轉內燃機車;工礦內燃機車;地方鐵路內燃機車。 (2)按傳動方式分:電傳動、液力傳動和機械傳動內燃機車。電傳動內燃機車,可分為直流電傳動、交直流電傳動和交流電傳動內燃機車。液力傳動內燃機車,可分為普通液力傳動、液力一機械傳動和液力換向的液力傳動內燃機車。後者簡稱為液力換向內燃機車。 (3)按鐵路軌距分:標准軌、寬軌和窄軌內燃機車。標准軌軌距為1435mm;寬軌軌距有 1520mmn、1600mmm、1665mm和1676mm、4種;窄軌軌距在597mm 至1219mm之間,共有19種,典型的軌距有600mm、762mm、900mn、lOOOmm、和1067mm。後兩種軌距的機車,一般稱為米軌機車。 (4)按機車裝用主柴油機台數分:單機組內燃機車和雙機組內燃機車。 (5)按能否實行重聯牽引分:非重聯內燃機車和重聯內燃機車。 (6)按走行部結構分:車架式內燃機車和轉向架式內燃機車。 (7)按機車軸數分:二軸、三軸、四軸、五軸、六軸和八軸內燃機車。 (8)按機車軸式分:A-A、A0-A0、B-B、B0-B0、B-B-B、B0-B0-B0、C-C、C0-C0、D-D、D0-D0 A01A0-A01A0、AAA-B軸式內燃機車。 (9)按司機室數量分:單司機室和雙司機室內燃機車,還有無司機室內燃機車。 內燃機車的組成 內燃機車,是採用內燃機作為動力裝置的機車。註:鐵道機車用的內燃機絕大多數是柴油機。 內燃機車由下列部分組成:柴油機、主傳動裝置、輔助傳動裝置、車體(包括司機室)、走行部及各輔助系統。 機車輔助系統包括:燃油系統、機油系統、冷卻水系統、預熱系統、空氣制動系統及其他用風系統、控制系統、照明系統、充電系統、檢測系統、診斷系統和顯示記錄系統等。 簡單說一下應用最廣的交直流電傳動機車動作原理 機車蓄電池供96V啟動 80KW啟動發電機 啟動發電機發動機車柴油機 柴油機運轉帶動同步主發電機運行 45KW的感應子勵磁機通過整流輸出直流電給同步主發電機轉子勵磁 主發電機正常發電 (當柴油機運轉後 啟動發電機轉成他勵發電機運行 發出110V恆定直流電,供給空壓機以及一些機車輔助設備,另外再給機車蓄電池充電 ) 同步主發電機發出三相交流電 經過主整流櫃 供給六台直流牽引電機 最後,機車啟動

⑩ 電機傳動裝置有哪些 原理是什麼

蝸輪蝸桿傳動,直齒輪傳動,行星齒輪傳動,錐齒輪傳動,凸輪傳動,連桿

閱讀全文

與機車電器傳動裝置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尼桑軒逸經典儀表亮度怎麼調 瀏覽:920
卷膜機超聲波怎麼調試 瀏覽:861
採暖分戶都有什麼閥門 瀏覽:614
離心泵的軸封裝置作用是 瀏覽:176
電腦怎麼查機械硬碟容量 瀏覽:544
廢品機械師下載之後怎麼進去 瀏覽:497
單機暗黑2工具箱怎麼用 瀏覽:850
鑫達五金機電設備銷售中心怎麼樣 瀏覽:590
機械手爪如何實現抓取可控 瀏覽:764
管道閥門特殊件 瀏覽:215
製冷和除濕是什麼意思 瀏覽:200
一T機械硬碟耗多少電 瀏覽:306
鹽霧實驗裝置圖 瀏覽:802
電子測壓儀表多少錢 瀏覽:435
山西晉中有哪些工程機械維修公司 瀏覽:109
軸承鋼用什麼水 瀏覽:417
銳界換儀表後怎麼刷成中文 瀏覽:63
領動儀表盤燈光怎麼調 瀏覽:137
儀表上顯示鎖什麼意思 瀏覽:953
自來水地下管道閥門全部圖解 瀏覽: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