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下圖裝置可以進行測定SO2轉化成SO3的轉化率的實驗.已知SO3的熔點是 16.8℃,沸點是44.8℃.已知發
(1)SO2轉化成SO3之前必須對二氧化硫進行乾燥,可以用濃硫酸,SO3的熔點是16.8℃,沸點是44.8℃,當溫度低於16.8℃時,三氧化硫以晶體狀態存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尾氣處理用燒鹼溶液吸收,故答案為:B、A、D;
(2)為保證生成的二氧化硫盡可能多的轉化為三氧化硫,應先加熱催化劑再進行滴加濃硫酸操作,保證生成的二氧化硫盡可能的參與反應,故答案為:加熱催化劑;
(3)影像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濃度、溫度等,亞硫酸鈉變質會生成硫酸鈉,硫酸鈉和濃硫酸不反應;此外亞硫酸鈉和稀硫酸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硫速率會很慢,故答案為:Na2SO3變質;取待測試樣於試管中,加適量的蒸餾水配成溶液,滴加足量的稀鹽酸,再加入氯化鋇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澱生成,則證明該亞硫酸鈉已變質;硫酸濃度較低;用潔凈的玻璃棒沾取待測試樣,滴到白紙上,如果不變黑,則證明該溶液不是濃硫酸;
(4)SO2通入含1.0mol次氯酸的溶液中,轉移的電子為2mol,所以是1molSO2和1mol次氯酸反應生成鹽酸和硫酸,故答案為:SO2+H2O+HClO═HCl+H2SO4;
(5)根據元素守恆Na2SO3~SO2,則25.2gNa2SO3(即0.2mol)會生成二氧化硫0.2mol,裝置Ⅲ增重了3.2g,說明剩餘的二氧化硫為3.2g(即0.05mol),所以二氧化硫的轉化率=
0.2mol?0.05mol |
0.2mol |
Ⅱ 請用如圖的裝置設計一個實驗,以測定SO2轉化為SO3的轉化率.(1)這些裝置的連接順序(按氣體從左到右的
(1)因從溶液中反應生成氣體中混有水蒸氣,所以產生的氣體首先經過乾燥裝置Ⅴ,然後再進行二氧化硫氣體的催化氧化即經過裝置Ⅱ,然後是收集S03,S03的熔點是16.8℃,沸點是44.8℃,所以選擇裝置Ⅳ進行冷卻,使三氧化硫與二氧化硫分離,最後在Ⅲ中吸收未反應的SO2,連接順序為a→h→i→b→c→f→g→d→e,
故答案為:a→h→i→b→c→f→g→d→e;
(2)甲可使分液漏斗與圓底燒瓶壓強一致,有利於液體順利流出,故答案為:可使分液漏斗與圓底燒瓶壓強一致,有利於液體流下;
(3)為保證產生的二氧化硫盡可能多的轉化為三氧化硫,應先加熱V2O5,後緩緩滴入濃硫酸,故答案為:先加熱,後緩緩滴入濃硫酸;
(4)裝置IV處是用來冷卻三氧化硫氣體,使之變成液態或固態,從而收集得到三氧化硫,所以可以在Ⅳ處看到有無色(或白色)晶體(或固體)生成,
故答案為:有無色(或白色)晶體(或固體)生成;
(5)大火加熱,生成二氧化硫較快,不能充分反應,則轉化率減小,故答案為:減小;
(6)n mol Na2SO3粉末與足量濃硫酸反應生成nmol二氧化硫,當反應結束時,Ⅲ處增重的部分為未反應的二氧化硫,則轉化了的二氧化硫的質量為:64n-m,所以實驗中SO2的轉化率為
64n?m |
64n |
64n?m |
64n |
Ⅲ 用下圖裝置可以進行測定SO2轉化成SO3的轉化率的實驗
(1) B A E(2)先加熱催化劑再滴入濃硫酸 降低 (3)①原因 Na2SO3變質 ,驗證方法 取待測試樣於試回管中,加適量答蒸餾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鹽酸,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則證明該Na2SO3固體變質 ②原因 不是濃硫酸 ,驗證方法 用潔凈玻璃棒蘸取待測試樣,塗白紙不變黑,則證明該溶液不是濃硫酸 (4)SO2 + 2HClO3 = H2SO4 + 2ClO2
Ⅳ 礦粉三氧化硫的測定方法
供參考三氧化硫的測定―硫酸鋇重量法本推薦方法採用硫酸鋇重量法測定三氧化硫本方法適用於天然石膏硬石膏中三氧化硫的測定 2 原理試樣用鹽酸分解在酸性溶液中用氯化鋇溶液沉澱硫酸鹽經過濾灼燒後以硫酸鋇形式稱量測定結果以三氧化硫計 3 試劑 3.1 鹽酸1+1 3.2 氯化鋇鎔液(100g/L) 將100g 二水氯化鋇(BaCl2 2H20)溶於水中加水稀釋至1L 3.32 硝酸銀溶液(10g/L) 將1g 硝酸銀(AgNO3)溶於90mL 水中加10mL 硝酸(HNO3) 搖勻儲存於棕色滴瓶中儀器 4.1 天平不應低於四級精確至0.0001g 4.2 瓷坩堝帶蓋容量15 30 mL 4.3 馬弗爐隔焰加熱爐在爐膛外圍進行電阻加熱應使用溫度控制器准確控制爐溫並定期進行校驗 4.4 濾紙無灰中速慢速濾紙 4 試樣制備按GB/T200.1 方法取樣取得具代表性且均勻的樣品採用四分法將樣品縮分至約 100g 經0.080 mm 方孔篩篩析用磁鐵吸去篩余物中金屬鐵將篩余物經過研磨後使其全部通過0.080mm 方孔篩將樣品充分混勻後裝入帶有磨口塞的瓶中並密封 5 操作步驟 6.1 空白試驗與試樣同步操作做空白試驗 6.2 稱樣稱取約0.2g 試樣(m) 精確至0.0001g 6.3 試樣測定將稱取的試樣置於300mL 燒杯中加入30mL 40mL 水使其分散加入10mL 鹽酸 (1+1) 用平頭玻璃捧壓碎塊狀物慢慢地加熱溶液直至試樣分解完全將溶液加熱微沸 5min 用中速濾紙過濾以熱水洗滌10 12 次濾液及洗液收集於400mL 燒杯中調整濾液體積至200mL 煮沸在攪拌下滴加15mL 氯化鋇溶液(100g/L) 繼續煮沸數分鍾然後移至溫熱處靜置4h 以上或靜置過夜(此時溶液體積應保持在200mL) 用慢速定量濾紙過濾並以溫水洗滌至用硝酸銀溶液(10g/L)檢驗無氯根反應為止將沉澱及濾紙一並移入已灼燒恆量的瓷坩堝中灰化後在800 的高溫爐內灼燒30min 取出坩堝置於乾燥器中冷至室溫稱量如此反復灼燒直至恆量
Ⅳ 三氧化硫的測定
加水是潤濕樣品,加鹽酸是使三氧化硫轉化成可溶性硫酸鹽,使過濾後讓硫酸鹽與不溶的殘渣分離,加氯化鋇是沉澱硫酸跟(BaSO4)沉澱.然後再過濾乾燥後稱重,計算得出了SO3的含量
Ⅵ 用如圖裝置可以進行測定SO2轉化成SO3的轉化率的實驗.已知SO3的熔點是16.8℃,沸點是44.8℃.已知發生裝
(1)SO2轉化成SO3之前必須對二氧化硫進行乾燥,可以用濃硫酸,SO3的熔點是16.8℃,沸點是44.8℃,當溫度低於16.8℃時,三氧化硫以晶體狀態存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尾氣處理用燒鹼溶液吸收,故答案為:B;A;E;
(2)為保證生成的二氧化硫盡可能多的轉化為三氧化硫,應先加熱催化劑再進行滴加濃硫酸操作,保證生成的二氧化硫盡可能的參與反應,故答案為:先加熱催化劑再滴入濃硫酸;
(3)影像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濃度、溫度等,亞硫酸鈉變質會生成硫酸鈉,硫酸鈉和濃硫酸不反應;此外亞硫酸鈉和稀硫酸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硫速率會很慢,可能的原因是Na2SO3變質或不是濃硫酸;可通過取待測試樣於試管中,加適量的蒸餾水配成溶液,滴加足量的稀鹽酸,再加入氯化鋇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澱生成,則證明該亞硫酸鈉已變質或者用潔凈的玻璃棒沾取待測試樣,滴到白紙上,如果不變黑,則證明該溶液不是濃硫酸,
故答案為:Na2SO3變質;取待測試樣於試管中,加適量的蒸餾水配成溶液,滴加足量的稀鹽酸,再加入氯化鋇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澱生成,則證明該亞硫酸鈉已變質;不是濃硫酸;用潔凈的玻璃棒沾取待測試樣,滴到白紙上,如果不變黑,則證明該溶液不是濃硫酸;
(4)SO2通入含1.0mol次氯酸的溶液中,轉移的電子為2mol,所以是1molSO2和1mol次氯酸反應生成鹽酸和硫酸,
故答案為:SO2+H2O+HClO═HCl+H2SO4;
(5)根據元素守恆Na2SO3~SO2,則amol會生成二氧化硫amol,裝置Ⅲ增重了bg,說明剩餘的二氧化硫為bg
(即
bg |
64g/mol |
b |
64 |
a?
| ||
a |
1600a?25b |
16a |
1600a?25b |
16a |
64a?b |
64a |
Ⅶ 三氧化硫的測定(硫酸鋇重量法)操作中「將一片小濾紙放在平頭玻璃棒下...」這在實際操作中起什麼做用謝
小濾紙主要作用是用來清掃沉澱用的,把附著於燒杯上的沉澱擦下來,以便於清洗,不至損失。
Ⅷ 用下圖裝置可以進行測定SO2轉化成SO3的轉化率的實驗.已知SO3的熔點是16.8℃,沸點是44.8℃.已知發生裝
解;(1)Ⅰ裝置必須要對二氧化硫進行乾燥,可以用濃硫酸來乾燥二氧化硫氣體;SO3的熔點是16,8℃,可以用冰水冷卻來獲得三氧化硫;未反應掉的二氧化硫對空氣會產生污染,可以用鹼石灰或者氫氧化鈉溶液來進行尾氣處理,故答案為:B;A;E(或C);
(2)為保證產生的二氧化硫盡可能多的轉化為三氧化硫,應先加熱催化劑再滴入濃硫酸;SO2轉化成SO3的過程為放熱,升高平衡向逆向移動,轉化率SO2的轉化率會降低,
故答案為:①;②;降低;
(3)①Na2SO3變質變成Na2SO4,所以取待測試樣於試管中,加適量蒸餾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鹽酸,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則證明該Na2SO3固體變質,
故答案為:取待測試樣於試管中,加適量蒸餾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鹽酸,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則證明該Na2SO3固體變質;
②用潔凈玻璃棒蘸取待測試樣,塗白紙不變黑,則證明該溶液不是濃硫酸,故答案為:用潔凈玻璃棒蘸取待測試樣,塗白紙不變黑,則證明該溶液不是濃硫酸;
(4)根據硫原子守恆,Na2SO3~SO2~SO3,amolNa2SO3粉末與足量濃硫酸進行此實驗,當反應結束時,應產生二氧化硫的質量為64ag,測得裝置Ⅲ增重了bg,即為剩餘二氧化硫的質量,所以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硫的物質的量為:64ag-bg轉化率α=
64a?b |
64 |
1600a?25b |
16a |
1600a?25b |
16a |
Ⅸ 若用下列裝置設計一個實驗,以測定SO2轉化為SO3的轉化率(1)這些裝置的連接順序(按氣體左右的方向)是
(1)因從溶液中反應生成氣體中混有水蒸氣,所以產生的氣體首先經過乾燥裝置Ⅴ,然後版再進行二氧化硫氣體權的催化氧化即經過裝置Ⅱ,然後是收集S03,S03的熔點是16.8℃,沸點是44.8℃,所以選擇裝置Ⅳ進行冷卻,使三氧化硫與二氧化硫分離,最後在Ⅲ中吸收未反應的SO2,故答案為:h;i;b;c;f;g;d;
(2)為保證產生的二氧化硫盡可能多的轉化為三氧化硫,應先先加熱V2O5,後緩緩滴入濃硫酸,故答案為:先加熱V2O5,後緩緩滴入濃硫酸;
(3)裝置IV處是用來冷卻三氧化硫氣體,使之變成液態或固態,從而收集得到三氧化硫,所以可以在Ⅳ處看到有無色(或白色)晶體(或固體)生成,故答案為:有無色(或白色)晶體(或固體)生成;
(4)nmolNa2SO3粉末與足量濃硫酸反應生成nmol二氧化硫,當反應結束時,Ⅲ處增重的部分為未反應的二氧化硫,則轉化了的二氧化硫的質量為:64n-m,所以實驗中SO2的轉化率為
64n?m |
64n |
64n?m |
64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