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滑輪組小實驗裝置

滑輪組小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1-02-24 05:19:37

Ⅰ 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圖.他在2s內做了2.4J的有用功使重物勻

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圖.他在2s內做了2.4J的有用功使重物勻速上升了0.4m,不計繩重及摩擦.請你回答:
(1)彈簧測力計勻速向上運動的速度?
(2)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若僅增加鉤碼的個數,在不考慮滑輪的摩擦時,該滑輪組有機械效率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根據題目所提供的相關信息,還可以求出其它一些物理量.請從中任選兩個並加以解答

(1)解析:要求出彈簧測力計向上的速度,就必須求出物體上升的速度。
由題意,n=3,物體在2s內運動了0.4m。
所以V物=s/t=0.4m/2s=0.2m/s。
則 V繩=nv=3*0.2m/s=0.6m/s

(2)解析:要求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所以可以用公式η=W有用/W總
由題意,F=2.5N,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nh=3*0.4m=1.2m
η=W有用/W總=2..4J/2.5N*1.2m=80%
當鉤碼個數增多,則有用功增大,所以機械效率η也增大

(3)解析:此題考察學生對題目的分析能力。
比如:1.此時,滑輪組的額外功為多少?
W額外=W總-W有用=3J-2.4J=0.6J
2.此鉤碼的重力為多少?
因為不計繩重及摩擦,
所以G物/G物+G動=80% G物+G動=3F
所以G物/3F=80% 則G物=3F*80% =3*2.5N*80% =6N

Ⅱ 小明和小強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試驗中,一同組裝好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他們分別記下了鉤碼和彈簧測

(1)根據二力平衡知,只有豎直向上勻速直線拉動彈簧測力計時,拉力才等內於彈簧測力容計的示數;
(2)動滑輪被3根繩子承擔,拉力移動的距離就是物體和動滑輪移動距離的3倍,因此彈簧測力計提升的高度錯了,應為0.3m;
(3)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

W有
W總
×100%=
Gh
Fs
×100%=
1N×0.1m
0.5N×0.3m
×100%≈66.7%;
(4)相同條件下,鉤碼的重由1N增加到4N時,有用功增大,有用功在總功中的比值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增大.
故答案為:
(1)勻速;
(2)測力計上升的高度計算錯誤,應該是0.3m;
(3)66.7%;
(4)增大.

Ⅲ 如圖為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鉤碼總重為6N. (1)實驗時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由圖

(1)實驗中測拉力時,應在動滑輪下掛上鉤碼,線繩的自由端掛在測力計的掛鉤回上,手握測力計面板使重答物勻速上升,讀出測力計在移動時的示數為2.4N;
(2)使用滑輪組時,做的額外功不變,增加鉤碼的重,增大了有用功,則有用功占總功的比例增大,也就是機械效率變大.
故答案為:2.4N;增大.

Ⅳ 34、小雪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你沒有圖,第1小題無法完成,但是我提示你:有3段繩子,繩子的起端應掛在動滑輪上.
(2)η=W有版/W總=Gh/Fs
(3)向上勻速
勻速
(4)第一次實驗
66.7%
第二權次實驗
W有=0.3
W總=0.36
η=83.3%
(5)刻度尺
η=G/3F
(6)變大

Ⅳ 小洋和小紅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一起組裝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他們分別記下了鉤碼和彈簧測力計

(1)勻速豎直;
(2)彈簧測力計提升的高度錯了,應為0.5m;
(3)80%;
(4)增大;
(5)鉤碼重和動滑輪的重

Ⅵ 測滑輪組機械效率時,所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實驗中要豎直向上______拉動彈簧測力計.(2)表中第

(1)為了測力計的示數與於拉力的大小相等,只有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
(2)根據圖示可回知,n=3,第一次實答驗中,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3h=3×0.1m=0.3m;
則第一次實驗的機械效率:η=

W有
W總
×100%=
Gh
Fs
×100%=
2N×0.1m
1.1N×0.3m
×100%=60.6%;
(3)根據1、2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滑輪組一定時,提升重物的重力越大,滑輪組機械效率越高;
該實驗中應用了控制變數法.
故答案為:(1)勻速;(2)60.6%;(3)滑輪組一定時,提升重物的重力越大,滑輪組機械效率越高;B.

Ⅶ 如圖為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每個鉤碼重1N.(1)實驗時要豎直向上______拉動彈簧測力計,由圖

(1)實驗來中要豎直向上源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示數不變,便於讀數;
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所以拉力大小是1.2N.
動滑輪和鉤碼有三段繩子承擔,因此鉤碼上升的高度h=

1
3
s=
1
3
×15cm=5cm;
該滑輪組提升的鉤碼有3個,所以鉤碼重G=3×1N=3N,
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
W有用
W總
=
Gh
Fs
=
G
3F
=
3N
3×1.2N
=83.3%.
(2)若僅減少鉤碼的個數,所做的有用功減小,而額外功不變,所以有用功占總功的比值減小,所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減小.
故答案為:(1)勻速;1.2;5;83.3%;(2)減小.

Ⅷ 小雪和小紅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一起組裝好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他們分別記下了鉤碼和彈簧

(1)實驗時應豎直向上勻速拉動測力計.
(2)有用功不可能等於總功,滑輪組效率不可能為100%,因此實驗數據有錯誤;
由圖1所示滑輪組可知,其承重繩子的有效股數n=3,鉤碼上升的高度h=0.1m,
則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nh=3×0.1m=0.3m,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彈簧測力計提升的高度0.2錯誤.
(3)滑輪組的效率η=

W有用
W總
×100%=
Gh
Fs
×100%=
2N×0.1m
1N×0.3m
×100%≈66.7%.
(4)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使用同一滑輪組提升鉤碼,提升鉤碼上升的高度相同而鉤碼重力不同,滑輪組效率不同,鉤碼重力越大,滑輪組效率越大,由此可得:使用同一滑輪組,增加鉤碼的重力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5)小雪僅根據兩組實驗數據就得出結論,實驗次數太少,結論具有偶然性與片面性,為得出普遍結論,應進行多次實驗,測出多組實驗數據.
(6)①繩子與滑輪間、滑輪與輪軸間存在摩擦力,滑輪組繞法不同,提升相同重物時的摩擦力不同,可以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②實驗時,對測力計讀數錯誤,或提升物體高度讀數錯誤,或沒有沿豎直方向勻速拉動測力計都會造成滑輪組效率不同甚至錯誤.
故答案為:(1)豎直;(2)有用功不可能等於總功;彈簧測力計提升的高度0.2;(3)66.7;(4)增加鉤碼的重力;(5)實驗次數太少;(6)①滑輪組繞法不同,提升相同重物時的摩擦力不同;②測力計讀數錯誤;提升物體高度讀數錯誤.

Ⅸ 小劉和小余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一起組裝好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他們分別記下了鉤碼和彈簧測

(1)根據二力平衡知,只有豎直向上勻速直線拉動彈簧測力計時,拉力才等於彈簧測力計的專示數;
由滑輪組屬可知,n=3
繩端移動的距離:
s=nh=3×0.1m=0.3m,
有用功:
W=Gh=2N×0.1m=0.2J,
總功:
W=Fs=1N×0.3m=0.3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

W有
W總
=
0.2J
0.3J
≈66.7%.
(2)使用滑輪組時,做的額外功不變,增加鉤碼的重,增大了有用功,因此機械效率會增大.
故答案為:(1)勻速;0.3;0.2;0.3;66.7%;
(2)增大.

Ⅹ 如圖所示,是用來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1)實驗時要豎直向上______拉動彈簧測力計.(2)若鉤

(1)如果抄不勻速提升,將會使讀襲數不等於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影響計算,因此應該勻速拉動;
(2)拉力F=2N+0.4N=2.4N;
動滑輪有3段繩子承擔,拉力移動的距離就是物體移動距離的3倍,因此彈簧測力計需向上移動30cm;
機械效率η=

W有
W總
Gh
FS
6N×0.1m
2.4N×0.3m
=83.3%
(3)機械效率η=
W有
W總
Gh
FS
8N×0.1m
3.2N×0.3m
=83.3%
小紅改變了提升的速度,但機械效率不變,因此小紅的探究結果: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和物體提升速度無關;
小華改變了物體的重力,機械效率變大,因此小華的探究結果: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所掛物體的重力有關;
故答案:(1)勻速.
(2)2.4;30;83.3%.
(3)83.3%;
小紅的探究結果: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和物體提升速度無關;
小華的探究結果: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所掛物體的重力有關.(或同一滑輪組,所提物體越重,其機械效率越高)

閱讀全文

與滑輪組小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纜自動送線裝置 瀏覽:711
雷達的旋轉裝置機械結構 瀏覽:831
高層設備層在哪個位置 瀏覽:249
馬達軸承如何保持孔徑 瀏覽:285
威克士電動工具假的多嗎 瀏覽:580
櫃門五金件店鋪推薦 瀏覽:892
基於紅外感測器的智能燈控裝置設計 瀏覽:964
農業機械化後產能多少 瀏覽:147
導氣系統自動點火裝置 瀏覽:302
耳膜的模擬實驗裝置 瀏覽:561
工業上一般用什麼設備利用余熱 瀏覽:110
嬰兒吞食儀器有哪些 瀏覽:177
中天五金製品 瀏覽:258
燃氣閥門在衛生間 瀏覽:144
什麼儀器可以加壓 瀏覽:202
實驗室甲醛蒸餾裝置 瀏覽:16
機床制動器離合器為什麼要互鎖 瀏覽:356
鑄造機器人有什麼用 瀏覽:191
防誤裝置應與主設備同時設計 瀏覽:537
機械設備廠總經理工資多少 瀏覽: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