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數控機床中位置檢測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位置檢測裝置是數控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閉環或半閉環控制的數控機內床中,必須利用位容置檢測裝置把機床運動部件的實際位移量隨時檢測出來,與給定的控制值(指令信號)進行比較,從而控制驅動元件正確運轉,使工作台(或刀具)按規定的軌跡和坐標移動。
位置檢測裝置在數控機床控制中直接決定機床精度的好壞,主要由數控系統和伺服系統決定。位置檢測方式只測量位移增量,並用數字脈沖的個數來表示單位位移(即最小設定單位)的數量,每移動一個測量單位就發出一個測量信號。
其優點是檢測裝置比較簡單,任何一個對中點都可以作為測量起點。但在此系統中,移距是靠對測量信號累積後讀出的,一旦累計有誤,此後的測量結果將全錯。另外在發生故障時(如斷電)不能再找到事故前的正確位置,事故排除後,必須將工作台移至起點重新計數才能找到事故前的正確位置。脈沖編碼器,旋轉變壓器,感應同步器,光柵,磁柵,激光干涉儀等都是增量檢測裝置。
『貳』 數控機床中位置檢測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檢測平衡交響的作用
在磨削加工過程中,砂輪的振動是產生工件已加工表面振紋、影響加工質量的重要因素。引起這種振動的原因有工件和刀具傳動系統的擾動以及砂輪不平衡引起的主軸振動兩個方面。前者一般可以通過磨床的減振設備有效地消除,而後者則主要通過對砂輪進行平衡校正來解決。砂輪的平衡技術按自動化程度可分為人工平衡、半自動平衡和自動平衡3類。目前人們在研究半自動平衡的同時正致力於自動平衡的研究。日本開發的一種Balanceeye/norilake半自動平衡裝置,通過振動測試分析,指出平衡塊的安放位置,停機後人工穩定平衡配重塊,再開車進行平衡測定。它基本代表了半自動平衡的水平。在自動平衡中,機械式增重平衡器是發展最早、應用最廣的一類。自動平衡目前在國外已發展為液體平衡(日本)和利用氟里昂作為平衡介質的液汽平衡(美國)。本文研究的是一種利用增重平衡原理,根據振幅大小的變化規律,通過調整配重相對位置實現砂輪動態平衡校正的方法和裝置。
2 平衡原理和平衡頭結構
平衡原理
平衡裝置簡圖如圖1所示,磨床砂輪屬於剛性轉子。剛性轉子由於其質心與回轉中心不重合所引起的振動響應即旋轉失衡是磨床主軸振動的重要因素。若磨床主軸部件總質量為M,不平衡質量為m,等效不平衡質點與回轉中心的距離(偏心距)為e,則由此引起的穩態受迫振動的振幅為 (1)
可見在一定的轉速和阻尼條件下,由於偏心所引起的主軸振幅與偏心質量的質徑積me成正比。
砂輪的偏心質量可以用給定質徑積的偏心質量來進行平衡補償。若砂輪及給定質徑積的補償偏心質量(偏重齒圈)的軸向寬度b與其直徑D之比b/D<1/5,則可以認為偏心質量和偏重齒圈的補償質量形成的慣性力構成以轉子回轉軸為匯交點的平面匯交力系,如圖2所示,其中Fm,F1,F2分別為砂輪偏心質量及補償質量形成的慣性力。
由平面匯交力系的平衡條件可知,轉子平衡時有,即 (2)
若e1=e2=eb,m1=m2=mb則F1=F2=Fba1=..More↓↓↓
『叄』 電力系統中哪些設備屬於控制裝置
二次裝置一般包括以下三類:
1、保護裝置(一旦檢測到設備運行異常,切除故障設版備保證系權統運行安全)
現在一般都是微機保護裝置一個裝置含有多套保護,老的變電站有電流繼電器、電壓繼電器、距離保護繼電器、重合閘繼電器等等裝置。
2、自動化裝置(自動調壓裝置、無壓自投裝置、低周減載裝置等等)
3、測控裝置(用於就地/遠方遙控設備,遙測、監視開關量、負荷電流、電壓等設備信息)
『肆』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研究生)畢業出來是干什麼的
你好我是自動化專業的,檢測是我們專業的對口考研方向。給你看看我們回學的專業課吧,答你就該知道備什麼了。
復變函數
電路理論
電子線路cad
積分變換
數字電子技術
模擬電子技術
模擬電子技術實驗
數字電子技術實驗
自動化專業英語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
自動控制原理
電機原理
微機原理及應用
計算機模擬
信號與系統
現代控制理論
電子設計自動化
單片機應用技術
電氣傳動控制系統
電力電子技術
系統工程導論
專業前沿課程
人工智慧導論
工廠電氣控制技術
控制系統數字模擬
電力及拖動原理
自動化儀表
智能控制技術
微機控制技術
過程式控制制系統
生產實習
檢測技術
過程式控制制方向綜合實驗
嵌入式系統創新設計
計算機控制綜合實驗
plc及網路控制實踐
計算機通訊與網路
數字程序控制系統
復合材料質量檢測與控制技術
模式識別導論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
供電系統及電力網
工業控制網路
『伍』 黑白激光列印機的機械本體 執行文件 控制器 檢測裝置都是什麼 詳細點
激光列印機以其列印速度快,列印品質高的優點,在人們的日常工作中越來越受到青睞。但了解其工作原理的人並不多。本文根據激光列印機的工作特點,淺淡激光列印機工作原理。 激光列印機一般分成6大系統: 1、Power System(供電系統) 2、DC controller System(直流控制系統) 3、Formatter System(介面系統) 4、Laser/Scanner System(激光掃描系統) 5、Image Formation System (成像系統) 6、Pick-up/Feed System(搓紙系統)。下面將對這6大系統分別進行闡述。 一、Power System(供電系統) 供電系統作用於其它5個系統,根據需要,輸入的交流電被調控為高壓、低壓、直流電。高壓電一般作用於成像系統,許多型號的列印機都單獨的高壓板,像HP4、HP4V、方正文傑作280、XeroxP8E、Canon BX/BX2等。但隨著集成化的增、高,很多列印機的高壓板、電源板以及DC控制板被集成在一起。像HP5L/6L,HP4L/4P、HP5P/6P、HP4000、HP5000等。低壓電主要用來驅動各個引擎馬達,其電壓根據需要而定,像HP5L/6L主要有5V、12V電壓,而HP5000主要有3.4\/、5V、24V電壓。直流電主要用來驅動DC板上的各種型號的感測器、控制晶元以及CPU等。 二、DC Controller System(直流控制系統) 直流控制系統主要用來協調和控制列印機的各系統之間的工作:從介面系統接收數據,驅動控制激光掃描單元、測試感測器、控制交直流電的分布,過壓/欠流保護、節能模式、控制高壓電的分布等。其電路構成比其它5 個系統都復雜,涉及到電路的一些專業知識,像放大電路、反饋電路、整流電路等,是維修的一個難關。 三、Formatter System(介面系統) 介面系統是列印機和計算機連接的橋梁,它負責把計算機傳遞過來的一定格式的數據翻譯成DC板能處理的格式,並傳遞給DC板。介面系統的構成一般有三個部分:介面電路、CPU 、BIOS電路。在介面電路里主要有一些負責產生穩壓電流的晶元(為保護和驅動其它晶元)。CPU主要任務是翻譯介面電路傳遞過來的數據,控制信號燈以及傳遞給DC板翻譯過的數據。有些型號的列印機,其介面電路也做進CPU,像HP4L/4P。BIOS電路這部分主要有列印機自身的一些配置,以及生產廠家的一些相關信息。但有的列印機介面系統並沒有BIOS電路的列印機一般不能列印自檢測試員,像文傑280、Epson 5700/5800等,而我們平時的介面維修也只是局限於介面電路。 四、Laser/Scanner System(激光掃描系統) 激光掃描系統的主要作用是產生激光束,在OPC(感光鼓)表面曝光,形成映象。激光掃描系統主要有三個部分:多邊形旋轉馬達、發光控制電路、透鏡組。旋轉馬達主要通過高速旋轉的多稜角鏡面,把激光束通過透鏡折射到OPC表面。發光控制電路主要是產生調控過的激光束,主要有激光控制電路和發光二極體組成。透鏡組主要通過發散,聚合功能把光線折射OPC表面。 五、Image Formation System(成像系統) 成像系統的工作過程大至上分為兩個過程:前期的准備工作,後期的定影成形工作。其整個工作過程大至分為7個步驟: 1、充電 通過充電輥給OPC表面充上高壓電 2、曝光 利用OPC 表面的光導特性,使OPC 表面曝光,形成一定形狀不等位的電荷區 3、顯影碳粉顆粒在電場作用下吸附在OPC 表面被曝光的區域 4、轉印 當列印紙通過轉印輥時,被帶上與碳粉相反的電荷,使碳粉顆粒按一定的形狀轉印到紙上 5、分離 紙張從OPC 和轉印輥上分離出來 6、定影 已經印上字的列印紙上的碳粉顆粒,需要熔化才能滲透到紙里 7、OPC清潔 OPC表面的碳粉並未完全被轉印紙上,通過刮刀清理後,並可完成下一輪轉印成像過程。 在其後的定影成形過程中,加熱組件是個很重要的部件,它通過一定范圍的高溫,將碳粉熔化。目前加熱部件主要有兩種形式:陶瓷加熱,燈管加熱。陶瓷加熱的特點是加熱速度快,預熱時間短,缺點是易爆、易折,而燈管加熱則相對穩定些,缺點是預熱時間較長。現在有很多列印機都採用雙燈管加熱,像HP5SI、HP8100、HP4500等。但不論哪能種形式的加熱,其溫控都是通過熱敏元件感應溫度變化時,自動閉合完成的。 六、Pick-up/Feed System(搓紙系統) 操作系統主要由進紙系統和出紙系統構成。現有的大部分機型都可擴充多個進紙單元,而出紙系統也是應列印介質的需要,設置成兩個出紙口。列印紙在整個輸紙路中的走動都是有嚴格的時間范圍,超出了這個時間范圍,列印機就會報卡紙。而對具體位置的監控則是通過一系列的感測器監測完成的。目前激光列印機中的感測器大部分是光敏二極體元件構成的。 各種型號的激光列印機在機型和具體到某個系統的設計上,可能不同,但是它們的工作原理大至卻是一樣的,只不過某個局部的功能根據設計的需要得到了增強。
『陸』 現代機床電氣控制系統主要由檢測裝置、電源組成() A對 B錯
有:1·數控系統CNC。2·伺服驅動電路。3·變頻電路。4·電源。5·控制變壓器,一,二,三次迴路等。
『柒』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與控制科學與工程之間區別是什麼
控制科學與工程是一級學科(可以理解為高考填報)
檢測技術和自動化裝置是上者的一個方向 二級學科(研究生入學考試填報)
『捌』 檢測裝置的要求
計算機數控系統的位置控制是將插補計算的理論位置與實際反饋位置相比較,用其差值去控制進給電機。而實際反饋位置的採集,則是由一些位置檢測裝置來完成的。這些檢測裝置有旋轉變壓器、感應同步器、脈沖編碼器、光柵、磁柵……
對於採用半閉環控制的數控機床,其閉環路內不包括機械傳動環節,它的位置檢測裝置一般採用旋轉變壓器,或高解析度的脈沖編碼器,裝在進給電機或絲杠的端頭,旋轉變壓器(或脈沖編碼器)每旋轉一定角度,都嚴格地對應著工作台移動的一定距離。測量了電機或絲杠的角位移,也就間接地測量了工作台的直線位移。
對於採用閉環控制系統的數控機床,應該直接測量工作台的直線位移,可採用感應同步器、光柵、磁柵等測量裝置。由工作台直接帶動感應同步器的滑動尺移動的同時,與裝在機床床身上的定尺配合,測量出工作台的實際位移值。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主要由檢測系統的精度決定。位移檢測系統能夠測量的最小位移量稱為解析度。解析度不僅取決於檢測元件本身,也取決於測量線路。數控機床對檢測裝置的主要要求有:可靠性高和高抗干擾性、滿足精度和速度要求、使用維護方便、成本低。
對於不同類型的數控機床,因工作條件和檢測要求不同,可以採用以下不同的檢測方式。
『玖』 位置檢測裝置在數控機床控制中起什麼作用
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主要與機械精度,數控系統和伺服系統有關,這幾個環節的精度都必須達到要求。
解析度是機床能識別的最小單位,直接決定機床精度的好壞。主要由數控系統和伺服系統決定。
『拾』 自動檢測系統由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自動檢測系統的基本原理 自動檢測系統(ATS)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概念,隨著各種高新技術在檢測領域的運用,它不斷被賦予各種新的內容和組織形式。因此,以現代電子設備的自動檢測系統組成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說明當前自動檢測系統的基本組成。 圖中表明,當前的自動檢測系統,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1、控制器控制器是自動檢測系統的核心,它由計算機構成。其功能是管理檢測周期,控制數據流向,接收檢測結果,進行數據處理,檢查讀數是否在誤差范圍內,進行故障診斷,並將檢測結果送到顯示器或列印機。控制器是在檢測程序的作用下,對檢測周期內的每一步驟進行控制,從而完成上述功能的。2、激勵信號源激勵信號源是主動式檢測系統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其功能是向被測單元(UUT)提供檢測所需的激勵使號。根據各種UUT的不同要求,激勵裝置的形式也不同,如交直流電源、函數發生器、D/A變換器、頻率合成器、微波源等。3、測量儀器測量儀器的功能是檢測UUT的輸出信號.根據檢測的不同要求,測量儀器的形式也不同,如數字式多用表,頻率計,A/D變換器及其它類型的檢測儀器等。4、開關系統開關系統的功能是控制UUT和自動檢測系統中有關部件間的信號通道。即控制激勵信號輸入UUT,和UUT的被測信號輸往測量裝置的信號通道。5、適配器適配器的功能是實現UUT與自動檢測系統之間的信號連接。6、人機介面人機介面的功能是實現操作員和控制器的雙向通信。常見的形式為,操作員用鍵盤或開關向控制器輸人信息,控制器將檢測結果及操作提示等有關信息送到顯示器顯示。顯示器的類型有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器、液晶(LCD)顯示器、發光二級管(LED)顯示器或燈光顯示裝置等。當需要列印檢測結果時,人機介面內應配備列印機。7、檢測程序自動檢測系統是在檢測程序的控制下進行性能檢測和故障診斷的。檢測程序完成人機交互、儀器管理和驅動、檢測流程式控制制、檢測結果的分析處理和輸出顯示、故障診斷等,是自動檢測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