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精餾實驗中如何根據實驗裝置確定迴流比,採用的是全迴流操作.
顯然全迴流操作對實際生產是無意義的.但是全迴流便於控制,因此在精餾塔的開工調試階段及實驗精餾塔中,常採用全迴流操作.
Ⅱ 簡易的精餾實驗裝置圖~和過程,想試試又怕「砰」只是精餾水不會爆炸吧 麻煩哪位大俠詳細解答~一定會加~
你要的精餾水(精餾水這種說法還是第一次聽說,感覺很怪異)是要什麼規格?一般都是一次回蒸餾、二次蒸答餾和超純化水。。。各個用途不一樣的。。。一般生物用的的要求二次水就夠了,而做分析啊什麼的有特別要求的就要超純化水。。。一次水就是普通的配備試劑用。。。
正題:
首先,自己蒸餾哪怕是「精餾」,是完全不可能得到超純水的。。。有專門賣的的儀器設備。
其次,如果你要長期大量的用二次水,也是有專門設備賣的,估算下來成本比純手動蒸餾要劃算。但是小量的話,就是用一次蒸餾水再蒸餾一次就好。
再次,一次水,其實有賣的,娃哈哈純凈水(注意不是礦泉水)實際上就是所謂的蒸餾水,要求不高的液相流動相、配試劑什麼的都能用,不放心換屈臣氏的純凈水也是可以的。
如果你還是非要自己動手蒸餾,具體操作如下:
電熱套上固定好1L的單口圓底燒瓶,加入磁子或沸石,加入水,然後轉接頭,轉接頭要不要溫度計都無所謂,,轉接頭再接冷凝管、尾接管、接收瓶。加熱到100-120℃,等沸騰收集就好。。。很簡單,圖估計隨便搜,一堆。。。
最後,怎麼可能會爆炸?沸石是防止爆沸,尾接管的作用就是有通大氣防止壓力過高的作用的。。。
Ⅲ 北京歐倍爾精餾塔實驗裝置3D虛擬模擬軟體全迴流演示中如何打開評分系統
按F1或點擊右下角提示
Ⅳ 關於食品工程原理里的精餾塔實驗該如何設計
實驗8 篩板精餾塔實驗
一、實驗目的
1.了解篩板式精餾塔的結構流程及操作方法。
2.測取部分迴流或全迴流條件下的總板效率。
3.觀察及操作狀況。
二、實驗原理
在板式精餾塔中,混合液的蒸汽逐板上升,迴流液逐板下降,汽液兩相在塔板上接觸,實現傳質,傳熱過程而達到兩相一定程度的分離。如果在每層塔板上,液體與其上升的蒸汽到平衡狀態,則該塔板稱為理論板,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汽、液接觸時間有限,汽液兩相一般不可能達到平衡,即實際塔板的分離效果,達不到一塊理論板的作用,因此精餾塔的所需實際板數一般比理論板要多,為了表示這種差異而引入了「板效率」這一概念,板效率有多種表示方法,本實驗主要測取二元物系的總板效率Ep :
板式塔內各層塔板的傳質效果並相同,總板效率只是反映了整個塔板的平均效率,概括地講總板效率與塔的結構,操作條件,物質性質、組成等有關是無法用計算方法得出可靠值,而在設計中需主它,因此常常通過實驗測取。實驗中實驗板數是已知的,只要測取有關數據而得到需要的理論板數即可得總板效率,本實驗可測取部分迴流和全迴流兩種情況下的板效,當測取塔頂濃度,塔底濃度進料濃度 以及迴流比 並找出進料狀態、即可通過作圖法畫出平衡線、精餾段操作線、提餾段操作線,並在平衡線與操作線之間畫梯級即可得出理論板數。如果在全迴流情況下,操作線與對角線重合,此時用作圖法求取理論板數更為簡單。
三、實驗裝置與流程
實驗裝置分兩種:
(1)用於全迴流實驗裝置
精餾塔為一小型篩板塔,蒸餾釜為卧直徑229m長3000mm內有加熱 器。塔內徑50mm共有匕塊塔板,每塊塔板上開有直徑2mm篩孔12個板間距100mm,塔體上中下各裝有一玻璃段用 以觀察塔內的操作情況。塔頂裝有蛇管式冷凝器蛇管為φ10×1紫銅管長3.25m,以水作冷凝劑,無提餾段,塔傍設有儀表控制台,採用1kw調壓變壓器控制釜內電加熱器。在儀表控制台上設有溫度指示表。壓強表、流量計以及有關的操作控制等內容。
(2)用於部分迴流實驗裝置
裝置由塔、供料系統、產品貯槽和儀表控制櫃等部份組成。蒸餾釜為φ250×340×3mm不銹鋼罐體,內設有2支1kw電熱器,其中一支恆加熱,另一支用可調變壓器控制。控制電源,電壓以及有關溫,壓力等內容均有相應儀表指示,
塔身採用φ57×3.5mm不銹鋼管製成,設有二個加料口,共十五段塔節,法蘭連接,塔 身主要參數有塔板十五塊,板厚1mm不銹鋼板,孔徑2mm,每板21孔三形排列,板間距100mm,溢流管為φ14×2不銹鋼管堰高10mm。
在塔頂和靈敏板塔段中裝有WEG—001微型銅阻感溫計各一支由儀表櫃上的XCE—102溫度指示儀顯示,以監測相組成變化。
塔頂上裝有不銹鋼蛇管冷凝器,蛇管為φ14×2長250mm以水作冷凝劑以LZB10型轉子流量計計量,冷凝器裝有排氣旋塞。
產品貯槽上方設有觀測罩,用於檢測產品。
迴流量、產品量及供料量分別由轉子流量計計量。料液從料液槽用液下泵輸送。釜液進料液和餾出液分別可由采出取樣,此外在塔身上、中、下三部分各在二塊上設有取樣口,只要用針筒穿取樣口中的硅膠板即可取樣品,因此本裝置不但可以進精餾操作性能的訓練和塔沖總效率的測定,而且還可以進行全迴流下單板效率的測定。
四、實驗方法
(一)全迴流操作實驗方法
1、熟悉了解裝置,檢查加熱釜中料液量是否適當,釜中液面必須浸沒電加熱器(為液面計高1/2以上,約5升0釜內料液組成乙醇10-25%(重量)左右的水溶液。
2、打開電源和加熱器開關,控制加熱功率在700W左右,打開冷卻水,注意觀察塔頂、塔釜情況,當上升蒸汽開始迴流時此時塔頂冷凝器內冷卻水流量應控制好使蒸汽基本處於全凝狀況(50-100升/小時范圍)若流量過小會使蒸汽從塔頂噴出,過大塔板上泡沫層不均,溫度變低。
3、當塔板上泡沫層正常各泡沫層高度大體相等,且各點溫度基本保持穩定、操作穩定持續一段時間(20分鍾以上)後即可開始取樣。
4、由塔頂取樣管和釜底取樣考克用燒瓶接取試樣(150mι左右)取樣前應取少許試樣沖洗燒瓶,取樣後用塞子塞好,並用水沖瓶外部,使其冷卻到常溫。
5、將常溫試樣用比重天平稱出相對密度,然後用相對密度與質量百分數對照表查出質量百分數。
6、可加大加熱電流(5安培左右)觀察到液泛現象,此時塔內壓力明顯增加,觀察後,將加熱電流緩慢減到零,關閉電源開關。
(二)部分迴流時操作方法
1、配製4~5%(體積)灑精水溶液,注入蒸餾釜(或由供料泵注入)至液位計上的標記為止。
2、在供料槽中配製15~20%(體積)灑精水溶液。
3、通電啟動加熱釜液,先可將可調變壓器達到額定電壓,開冷卻水,觀察塔各部情況。
4、進行全迴流操作,控制蒸發量「靈敏板」溫度應在80℃左右。
5、開加料泵,控制流量(需經幾度調節才能適宜流量)
6、為了首先滿足迴流要求、故在迴流分配器中的產品管(φ8)管口高於迴流管的管口,應調小迴流量(過一段時間即可餾出產品)進行部分迴流並控制一定回比,使產品達到 要求的濃度94~95%(體積)
7、控制釜底排料量,使釜液面保持不變。
8、控制好冷卻水用量(即塔頂冷凝器冷流體)便塔頂蒸汽基本處於全凝狀態。
9、操作均達到穩定後,進行樣品採集,可按進料、塔釜、塔頂、順序採集。並記錄進料迴流、餾出各流量及溫度等有關數據。
10、將樣品降到常溫後,在教師指導下用液體比重天平測定相對密度,再用對照關系曲線,查出質量百分數。
11、可加大加熱電流觀察液泛現象。
12、注意觀察操作條件不同對結果的影響。
五、數據處理
1、用作圖法確定實驗條件下理論板數,並進一步得出總板效率。
2、對結果的可靠性進行分析。
六、實驗討論題
1、在實驗中應測定哪些數據?如何測得?
2、比重天平如何使用?應注意什麼問題?
3、全迴流和部分迴流在操作上有何差異?
4、塔頂迴流液濃度在實驗過程中有否改變?
(全迴流及部分迴流兩種情況)
5、怎樣採集樣品才能合乎要求?
6、比較兩種裝置在內容和操作方面的不同?
7、在操作過程中各塔板上泡沫層狀態有何不同?各發生過怎樣的變化?為什麼?
8、塔釜內壓強由何決定?為會么會產生波動?
9、塔頂和塔底溫度和什麼條件有關?
10、精餾塔板效率都有幾種表示方法,試討論如何以板效率?
11、全迴流操作是否為穩定操作?當採集塔頂樣品時,對全迴流操作可能有何影響?
12、塔頂冷凝器內冷流體用量大小,對精餾操作有何影響?
13、如何判別部分迴流操作已達到穩定操作狀態?
Ⅳ 能用到反應釜,精餾塔的實驗有哪些
所有精餾分離步驟多用的到這2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