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基於單片機的智能停車位設計怎麼搞啊 大神能把一些具體思路搞點給我聽一下瑪關於車位有空的或停了的
地面設置金屬檢測或利用光學檢測判讀車位是否有空,
⑵ 防脫繩保護裝置設計製造及使用要求
爭議1、先保護後捕繩
防脫繩保護裝置必須做到先保護後捕繩,保護開關的安裝位置應貼近回托繩輪且在答捕繩器之前(按乘人前進方向),當掉繩時,鋼絲繩應先碰觸檢測開關,在觸發保護停車後再掉落至捕繩器上。
2、捕繩器與掉繩檢測開關拉開間距
一般從檢測開關動作到保護停車會有0.2s~0.5s的滯後,所以捕繩器與掉繩檢測開關的間距宜在400~500mm。
3、採用活動式捕繩器
防脫繩保護裝置的捕繩器不宜採用固定式,應採用活動式,同時捕繩器擋板的高度以2/3的鋼絲繩直徑為宜。這樣能保證掉繩發生時,抱索器能沒有阻礙的順利經過捕繩器。
4、前後同時導向
防脫繩保護裝置應增加前後導向裝置,以防止吊椅因擺動而與掉繩檢測開關或捕繩器產生干涉,引發安全事故。導向裝置宜低於捕繩器的捕繩面,防止鋼絲繩掉落在導向裝置上運行,引起抱索器與導向裝置產生卡阻,從而導致鋼絲繩脫出捕繩器。
5、調整跑偏角度和行程
防脫繩保護裝置安裝後,需調跑偏開關觸桿的角度和動作行程,保證開關動作靈敏可靠,同時抱索器正常運行時,不能與感測器發生干涉。鋼絲繩脫離托輪掉落到捕繩器前應保證系統先停車。
⑶ 停車場的設計問題(涉及規格、規范等)
1、停車場每個車位的大小為5*2.5m,含線寬(150MM)。
2、斜車位:要保證以上的寬度和長度。
3、停車場一般不專考慮貨屬車的尺寸(除非貨車為固定車輛或所佔比重很大)
4、每排之間的過道:單行5米雙行7.5米
5、收費口的設置位置:(1)根據現場條件---寬度大小;(2)人工成本---設在一處會節省開支;(3)是否聯網;
6、原則上正面停要方便一些。
希望能幫到你。
⑷ 安全防護裝置設計的原則有哪些
通用設計要求
4.1 結構設計要求
4.1.1 機床的外形布局應確保具有足夠的穩定性。使用機床時,不應存在意外翻倒、跌落或移動的危險。由於機床的原因不能確保足夠穩定時,應採取固定措施。
4.1.2 應通過將維護、潤滑和調整點設置在危險區外面,最大程度地減少進入危險區的需要。
4.1.3 除某些必須位於危險區的,如急停裝置或示教盒等,手動控制裝置應配置於危險區區域之外。
4.1.4 可接觸的外露部分不應有可能導致人員傷害的銳邊、尖角和開口。不可消除的,低於1.8米的設備尖銳易磕碰部分要加軟防護。
4.1.5 易墜落的部件要有防墜落保護裝置。
4.1.6 作業環境導致容易滑倒的作業地點,地面或腳踏板應採取防滑倒措施。
4.1.7 腳踏操作件應採取防護措施,以防止誤操作。
4.1.8 機床的限位裝置應盡量安裝到無振動、不受影響的合適位置上,動作應可靠。
4.1.9 出現危害將造成不可承受影響的結構,應考慮設計雙重保護。
4.1.10 運動中有可能松脫的零件、部件應設置防松裝置。
4.2 控制設計要求
4.2.1 自動生產線、輸送線等安全隱患不容易監控的設備,應採用安全繼電器、安全PLC等專用安全器件進行安全防護設計。
4.2.2 除主電櫃上主電源以外的區域電源必須使用鑰匙電源開關鎖,且帶有掛牌後防止送電的連鎖機構。
4.2.3 被保護裝置觸發功能引起停機後,機器的工作循環應該只有通過主控制櫃啟動方能再啟動,而不應在危險消失後自動啟動或在危險源附近就地啟動。
4.2.4 所有具有相反動作不允許同時執行的,應具備互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同時發生動作。
4.2.5 不同的結構動作一旦同時發生,將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的,應具備互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同時發生。
4.2.6 不同的結構動作必須遵循固定順序,一旦紊亂將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的,應具備連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紊亂發生。
4.2.7 所有涉及安全的連鎖、互鎖控制點,應保留硬體觸點連鎖、互鎖控制,而不應只使用軟體實現。
4.2.8 出現過載、欠電壓、欠電流、過壓力、欠壓力、過流量等情況,將導致設備或人身安全隱患的結構,應利用敏感元件進行檢測,並在接近危害時進行工作保護。
4.2.9 保護系統動作時,應具備可以同步啟動的聲光報警裝置,提示作業人員採取措施。
4.2.10 安全保護電路引發的停止和報警應通過復位操作才能恢復。
4.2.11 220VAC電源的零線必須取自電力系統火線和中性線,或隔離變壓器副邊,不應利用有接零保護的機床外殼做零線。
4.2.12 設備停電、停氣等能源供應中斷時,應不發生任何可以預測的危險動作。如設備下沉、滑行、動作紊亂等,必要時應採取保護性設計,防止危險發生。
4.2.13 恢復供電、供氣等動能供應時時,設備不能產生自行起動等非操作才發生的動作。
4.3 其它
4.3.1 設備必須考慮可預見的誤用、誤操作造成的危險,並設計防護措施。
4.3.2 安全裝置設計採用的零部件、材料必須充分考慮其可靠性和壽命不低於設備主結構的可靠性和壽命,以保證其在設備壽命周期內一直有效。
4.3.3 電氣控制系統元件必須考慮防火、防爆、防潮等特殊環境的要求,並按相關國家法規進行設計和製造。
4.3.4 有焊接、切削飛濺的場所裸露電纜要求使用防飛濺、阻燃銅芯軟電纜。
4.3.5所有用做臨時電源的插座,必須設置漏電保護器。
⑸ 地下停車場設計需要注意的事項有那些
第一,防潮排水,
第二,車流設計合理(柱網設計的重要性)
第三,人防相關(看項目情況)
第四,防火分區的合理劃分與防火設置
第五,足夠的凈高空間
目前就想到這些 剩下的你慢慢想
⑹ 停車位怎麼設計合理
5*2.5米的距離,倒車要留出5M的距離,停車位的對面要立景觀牆或者樹林。停車位的設計要盡量避免老式的形態,可以有立體的空間組合,這樣才能讓停車位也成為一景,謝謝採納。
⑺ 國家對地下停車庫出入口減速裝置的設計規范有什麼要求
好像還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⑻ 停車場設計方案
停車場設計方案:
1、基底的強度
地面塗裝的塗層的使用性能有賴於基層的表面強度,因此塗裝前一定要檢驗地面的強度。需塗裝地面的強度需符合《建築地面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9-95)的規定,水泥混凝土面層強度不應小於C20,金屬輪行走混凝土地面層強度不應小於C25。需要強調的是基底強度如果不符合要求,地台漆固化後產生的應力會拉開基面,造成剝離,塗層越厚應力越大,對地面強度要求越大。實際驗收時可用回彈儀測試混凝土的強度,也可用拉撥法測試混凝土的抗拉強度。通常SSPC建議輕度使用環境地面的抗拉強度≥1.4MPa,重度使用環境抗拉強度≥2.1MPa。
2、基底的乾燥程度
基層必須做防潮、防水層處理。混凝土和砂漿找平面施工過程中含有大量水份,地面塗裝時必須待到基底達到所要求的乾燥程度。通常要求新混凝土至少固化28天,地面含水率小於6%方可施工。可採用水份測試儀進行測試,也可採用薄膜法進行檢測,即用約一平方見方的透明塑料薄膜鋪在地下,(見右圖)邊沿用膠帶封住,粘在地面上,放置過夜,如薄膜內有大量水汽,不得施工。 3、基底清潔要求
經過表面處理後,地面要達到無油污,無鬆浮物,無明顯灰塵。施工前用真空吸塵器吸去浮塵。
4、基底的平整性
進行塗裝的地面要求平整,無凹凸不平,否則會影響
漆膜的整體美觀程度,特別是高光漆。根據《建築地面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BG50209-95)的規定,水泥混凝土面的平整性用2米直尺檢查,其允許空隙為≤3mm。
5、基底的粗糙度
基層有沒有合適的粗糙度會影響成膜物質與基層之間的附著力。通常較薄的塗層需要較細的粗糙度,越厚的塗層要求越大的粗糙度。
⑼ 停車場設計中需要注意哪些因素!能否給個針對性的謝謝大家!
一﹑反游標志牌:
在車輛進出口以及車輛內適當位置安裝標志牌,引導車輛正常行駛。包括停車場進出入口龍門牌,坡道兩側導向標牌,進入停車位方向指示牌,駛出停車場方向指示牌,上樓指示牌、進入地下指示牌、車位號牌等設施,能有效的指引車車輛安全快速的進入駛出停車場具體安裝位置參考施工圖。
1﹑材料:鋁合金板,進口工程級反光膜。防止潮濕後字跡模糊。
2﹑製造:先將鋁合金板加工成國標規格後,再將通過貼膜機將反光膜貼在鋁合金板上。文字,圖樣均按國標樣本。
3﹑規格:
A﹑導向標指示牌—安裝在車道兩邊的牆上。
B﹑警示標指示牌—安裝在車位兩便的牆上(柱)腳上。
C﹑龍門標牌—安裝在車道入口處的牆上。標有本車場的主要信息。
D﹑出入標志牌—安裝在車道出口處的位置,使車輛不得從出口出
進入車輛。
E﹑其它圓方牌及方牌(如轉彎指示牌「國標准」,出口指示牌「 用專用的「丁」字形懸牌吊架安裝在天花板上或牆上。
4、施工流程:
A、立柱和板面應分開運輸到安裝指定點,根據圖紙核對無誤後,先卸立柱,後卸板面,立柱及板面不準從車上往地面丟,以免變形和損壞路面,立柱和地面接觸部分應用木板墊著。
B、把鋼管立柱和橫梁按圖紙在地面組裝好後再把板面安裝到橫梁規定處,檢查板面、立柱型號、內容無誤。標高用水準儀測量,算出與路面的高差,並在安裝前控制板面在立柱上的位置,保證板面下緣至路面的距離符合設計要求。
C、擰緊立柱下的固定螺母,用指針式水銀尺在立柱上離地2.5m左右處,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測量立柱的垂直度,直到立柱兩個方向垂直達到規范要求。
二﹑標識標線:
在車場地面及行車道上標劃有關的各種線條,箭頭等交通安全設施,和標志牌配合使用,管制和引導,規范疏導車流。包括車位線位號、通道線、通道虛線、地標指示箭頭、牆面立柱警示線,保障停車安全,順暢通行,具體施工位置參考施工圖。
1﹑材料:交管局指定的標准道路標線漆,顏色宜深色;立柱警示腰線、踢腳線:使用材料為磁漆。
2﹑製作:冷漆施工,防止受潮。
3﹑規范:
A﹑車位線—引導車輛停車,按國標規范。施工時可根據車場的現場情況適當調整。線寬為150mm,顏色為白色。
B﹑箭頭—引導車輛行駛方向,在車場內適當的位置標志導向箭頭,按國家標准長為300mm., 顏色為白色。
C﹑分道線—為通路中間分離線,表示不準車輛跨線超車或壓線行駛。規格線寬為150mm,顏色為黃色。
D﹑禁停線—在車場的主要出入口處禁止停車的地點劃分禁停區,顏色為黃色。
E﹑車位編號—在車場內的每一個車位上標注編號,以便車輛有序地的對號停放。
4、施工流程:
A、地面清掃,除凈灰塵和雜物。
B、根據施工圖紙,進行測量、放線,確定好定位器、輪廓標、減速帶等設施的准確位置,做好標記。
C、根據所標記施工位置,進行鑿孔、放置膨脹螺栓或黏合。作業時,應遵從從上到下,由內至外的施工順序進行施工。
D、安裝完成後,對所安裝部件進行復檢,確保沒有漏掉或施工不達標準的部位,使用戶放心安全使用。
E、及時清理施工現場的邊角物料、建築垃圾等廢棄物,保證施工場地干凈、整齊,便於交工時業主順利進行驗收。
⑽ 40個停車位怎麼設計
注意一點,車位與過道不要設計成垂直的,設計成傾斜的,因為車輛進傾斜的車庫所需的內空間要比進垂容直的所需空間大,比如,車輛進傾斜的庫,過道只要比車寬寬一點就行,而進垂直的庫,過道設計的要跟車長一樣,要不左右停車時,車進不去或出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