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16 A. (2) 1.07 V(3) 0.128 N.
Ⅳ 某學生設計了一個驗證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在大線圈Ⅰ中放置一個小線圈Ⅱ,大
根據法拉第電制磁感應定律得,E=N
S,因為大線圈中每個時間段內電流均勻變化,則每個時間段內產生的感應電動勢不變,則小線圈中每個時間段內感應電流的大小不變.因為多功能電源輸出電流變化的頻率適當增大,則產生的感應電動勢適當增加,感應電流大小適當增加,變化的周期變小.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Ⅵ 某同學在「探究電磁感應的產生條件」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線圈A通過電流表甲、高阻值的電阻R
(1)當滑片P較快地來向左滑動時自,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減小,電路中電流增大,可知甲表指針向右偏轉. 根據楞次定律判斷可知,線圈B中產生的感應電流方向沿順時針(從上往下看),從「-」接線住流入乙表,乙表向左偏轉. (2)斷開開關,待電路穩定後再迅速閉合開關,根據楞次定律判斷可知,線圈B中產生的感應電流方向沿順時針(從上往下看),從「-」接線住流入乙表,乙表向左偏轉. (3)由上知,當流過A線圈的電流變化時,A產生的磁場強弱發生變化,穿過線圈B的磁通量變化,從而在乙線圈產生感應電流,而且當磁場增強時,線圈乙中產生的磁場方向與原磁場相反,可得出的結論是:穿過閉合迴路的磁通量變化而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得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變化. 故答案為: (1)向右偏,向左偏 (2)向左偏 (3)穿過閉合迴路的磁通量變化而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得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變化. |
Ⅶ 反輻射,同時還具備主動雷達制導的導彈是什麼制導方式。
具備干擾源追蹤/目標雷達信號被動制導,又具備主動雷達制導的空空導彈,目前只回有俄羅斯的KS-172反預警機導彈,射程答400千米,由米格31重型截擊機攜帶,是專門為攻擊敵方預警機量身打造的。
工作模式,先由干擾源追蹤/目標雷達信號被動制導,當接近目標時,切換到主動雷達導引頭。因為要攻擊的是預警機或是大型電子干擾機,就算敵人切斷雷達或干擾信號輸出,導彈會立刻切換主動雷達導引頭,因為其體積巨大,還是很顯眼,所以這種導彈的命中率理論上是很不錯的。
Ⅷ 我現在有1mm的漆包線,0.8cm外管徑,求一個繞電磁炮線圈的匝數與層數威力最大的繞線方式,威力一
電磁炮原理的奠基人
_____洛侖茲:洛侖茲是荷蘭物理學家,數學家,1853年7月18日生於阿納姆附近.1870年考入萊頓大學學習數學,物理學.1875年,他取得博士學位,24歲起任萊頓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達成35年之久.他是世界上許多科學院的院士. 洛侖茲在物理學上的主要貢獻是創立了經典電子論,並為相對論的誕生進行了奠基性的研究
電磁炮的簡易原理
電磁炮是利用強脈沖電磁能來發射炮彈,而一般炮是利用火葯的化學能來發炮彈的.電磁炮在發射炮彈時在炮彈中通過強脈沖電流,並在發射架的強脈沖磁場的同時作用下受到強大的推動力而發射出去.也可以利用相同的原理來發射電磁導彈,其費用低於一般火箭發射.但電磁炮和電磁導彈都還處於試驗階段.
電磁炮的種類
(一)線圈炮:線圈炮又稱交流同軸線圈炮.它是電磁炮的最早形式,由加速線圈和彈丸線圈構成.根據通電線圈之間磁場的相互作用原理而工作的.加速線圈固定在炮管中,當它通入交變電流時,產生的交變磁場就會在彈丸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的磁場與加速線圈電流的磁場互相作用,產生洛侖茲力,使彈丸加速運動並發射出去.
(二)軌道炮:軌道炮是利用軌道電流間相互作用的安培力把彈丸發射出去.它由兩條平行的長直導軌組成,導軌間放置一質量較小的滑塊作為彈丸.當兩軌接人電源時,強大的電流從一導軌流入,經滑塊從另一導軌流回時,在兩導軌平面間產生強磁場,通電流的滑塊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彈丸會以很大的速度射出,這就是軌道炮的發射原理.
(三)電熱炮:電熱炮的原理完全不同於上述兩種電磁炮,其結構也有多種形式.最簡單的一種是採用一般的炮管,管內設置有接到等離子體燃燒器上的電極,燃燒器安裝在炮後膛的末端.當等離子體燃燒器兩極間加上高壓時,會產生一道電弧,使放在兩極間的等離子體生成材料(如聚乙烯)蒸發.蒸發後的材料變成過熱的高壓等離子體,從而使彈丸加速.
(四)重接炮:重接炮是一種多級加速的無接觸電磁發射裝置,沒有炮管,但要求彈丸在進入重接炮之前應有一定的初速度.其結構和工作原理是利用兩個矩形線圈上下分置,之間有間隙.長方形的"炮彈"在兩個矩形線圈產生的磁場中受到強磁場力的作用,穿過間隙在其中加速前進.重接炮是電磁炮的最新發展形式.
電磁炮有哪些好處
電磁炮是利用電磁能發射各種彈丸的武器,初速極快,加速度可調,命中率高,重量輕,無須發射葯,作為動能武器時甚至沒有爆炸物,對發射系統磨損輕,現有試驗初速已可達4千米/秒即10倍音速,未來可以進一步提高,目標是達到25倍音速以上,可以吧衛星直接發射入軌.
加速度和後坐力可調,如果打擊飛機坦克,彈丸不需很大,後坐力應該很小.長度如果太短,恐怕後坐力會增大,所需電流會增大,但是由於沒有磨損,所以可以做得很輕.
作為坦克炮,裝在未來全電坦克上不成問題,現有坦克則必須解決電源問題.反導用的也可以改裝在坦克底盤上,不過就不能叫坦克了.
電磁炮也能用來發射衛星
將這一理論上的可能變為實際,還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實驗電磁炮的加速度太大,人無法承受.這個問題只有一個解決方法,那就是延長加速時間.然而這必須以採用更長的軌道為代價.由於人體只能承受大約3_倍重力加速度的長時間加速,滿足人體耐受能力的電磁炮所需的軌道長度(經計算,為達到第一宇宙速度,約需1000千米!)在技術上難以實現,看來我們暫時只能考慮專作貨運發射的了,這樣在加速度方面的要求就可大大放寬._
第二,如果把電磁炮水平安裝在地面上,飛出炮口後的炮彈仍然會在大氣阻力下很快減速,難以順利達到環繞地球軌道,為此,用於航天發射的電磁炮必須將出口設置在空氣稀薄的高山之巔,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自然是首選地點,當然旅遊業和環保組織肯定會反對,如何同他們交涉,就看宇航局的實力和有關人員的口才了.
第三,目前電磁炮能夠發射的炮彈質量仍然不大,這是加速能力不足造成的 .
關於電磁炮的第四個技術問題和第三個相關,因為在磁場不夠強的情況下,要想提高加速能力就只能讓炮彈通過足夠大的電流.於是就產生了大電流發熱和炮身燒蝕等麻煩.幸好這些麻煩對於航天發射不太重要,因為作為武器的電磁炮得嚴格限制長度,而作為發射工具,幾千米甚至十幾千米的炮身並不算問題,只是對建設施工時的作業精度要求較高罷了.
Ⅸ 某同學在「探究電磁感應的產生條件」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線圈A通過電流表甲、高阻值的電阻R
(1)向右偏,向左偏 (2)向左偏 (3)穿過閉合迴路的磁通量變化而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變化
與某同學設計了一個電磁擊發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缸多少個軸承
發布:2025-05-14 22:05:20
瀏覽: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