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實驗室製取氣體的裝置
製取氣體裝置:
固固加熱型
(4)的注意事項:
①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
②絕對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隻酒精燈。
③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加熱結束時,酒精燈的火焰應該用燈帽蓋滅。
④鐵夾應夾在試管的中上部,大約是距試管口1/3處。
⑤葯品要斜鋪在在試管底部,便於均勻受熱。
⑥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迴流熱的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
⑦試管內導管應稍露出膠塞即可。如果太長,不利於氣體排出。
❷ 如何連接製取氧氣的實驗裝置
(1)檢查過氣密性之後在試管中裝入少量高錳酸鉀,並在試管口放一團棉專花,用帶有導管的屬塞子塞緊管口。把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固定在鐵架台上。
(2)將兩個集氣瓶分別盛滿水,並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然後把盛滿水的瓶子連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內。
(3)給試管加熱。先使酒精燈火焰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讓試管均勻受熱,然後對高錳酸鉀所在的部位加熱。
(4)導管口開始有氣泡放出時,不宜立即收集,當氣泡連續地並比較均勻地放出時,再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里。等瓶子里的水排完以後,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用同樣的方法再收集一瓶氧氣(瓶中留有少量水)。
(5)停止加熱時,先要把導管移出水面,然後再熄滅酒精。
❸ 化學實驗室的常用器材
1、試管: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注意,加熱後不能驟冷,防止炸裂。
2、燒杯:用作配製溶液和較大量溶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加熱時,應放置在石棉網上,使受熱均勻。
3、量筒:量度液體體積。注意,不能加熱,不能作反應容器。
4、集氣瓶:用於收集或貯存少量氣體。
5、酒精燈:用於加熱。注意:用完酒精燈後,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去吹;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絕對禁止用酒精燈引燃另一隻酒精燈。
6、試管夾:用於夾持試管。
7、玻璃棒:用於攪拌或轉移液體時引流。
8、膠頭滴管:用於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用過後應立即洗凈,再去吸引其他葯品。
9、滴瓶:用於盛放液體葯品。滴瓶上配套使用的滴管不用清洗。
10、鐵架台:用於固定和支持各種儀器,一般常用於過濾、加熱等實驗操作。
11、水槽:用於排水法收集氣體、或用來盛大量水的儀器,不可加熱。
12、燃燒匙:燃燒匙由鐵絲和銅質小勺鉚合而成。用於盛放可燃性固體物質作燃 燒試驗,特別是物質在氣 體中的燃燒反應。
13、托盤天平:用於稱量葯品的質量。
14、平底燒瓶、圓底燒瓶:常用作反應容器。
15、錐形瓶:常作為反應容器。
16、帶導管的橡皮塞:一般在製取氣體時連接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17、廣口瓶:一般用於實驗室盛放固體葯品。
18、細口瓶:一般用於實驗室盛放液體葯品。
化學實驗中使用到的儀器稱為化學儀器。可以對材料進行計量或反應。主要分為計量儀器和反應儀器。將儀器以特定方式進行組合構成裝置,實現實驗目的。
(3)化學實驗製取氣體連接裝置擴展閱讀:
復雜器材:
1、啟普發生器
一種實驗室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是荷蘭科學家啟普(Petrus Jacobus Kipp 1808~1864)發明,並以他的姓命名。它用普通玻璃製成。它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導氣管三部分組成。適用於塊狀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製取氣體,如氫氣、硫化氫等。
2、酒精噴燈
常用的酒精噴燈有座式酒精噴燈和掛式酒精噴燈兩種。座式酒精噴燈的酒精貯存在燈座內,掛式噴燈的酒精貯存罐懸掛於高處。酒精噴燈的火焰溫度可達1000℃左右。
3、布氏漏斗
布氏漏斗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陶瓷儀器,也有用塑料製作的,用來使用真空或負壓力抽吸進行過濾。普遍認為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愛德華·比希納,事實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學家Ernst Büchner發明的。形狀為扁圓筒狀,圓筒底面上開了很多小孔。下連一個狹長的筒狀出口。
4、坩堝鉗
坩堝鉗(crucible tongs),一種常見的化學儀器。通常用來夾取坩堝。一般由不銹鋼,或不可燃、難氧化的硬質材料製成。
5、布氏燒瓶,
布氏燒瓶又稱抽濾瓶,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玻璃器皿,為燒瓶的一種。配合布氏漏斗過濾用。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Eard Buchner。
❹ 化學實驗中如何按氣流連接裝置
本實驗目的是製取二氧化氮並探究二氧化氮是否能支持木炭的燃燒,所以儀器連接順序為:製取裝置A→乾燥裝置C→二氧化氮與碳反應裝置B→吸收尾氣裝置D,儀器連接順序為:a→d→e→c→b;二氧化氮是否支持燃燒的實驗要求氣體必須是乾燥的,所以用裝置C乾燥二氧化氮氣體;二氧化氮是有毒的氣體,所以裝置D用來吸收尾氣,
(1)根據實驗目的:製取二氧化氮並探究二氧化氮是否能支持木炭的燃燒,首先要確保能生成二氧化氮氣體並乾燥;裝置C裝有濃硫酸,用於乾燥二氧化氮;裝置D吸收未反應的二氧化氮,避免污染大氣;
(2)物質的量比為2:1無毒氣體為二氧化碳和氮氣,結合質量守恆書寫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❺ 如何用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並檢驗(化學實驗)
步驟:
①連接裝置
②檢查裝置氣密性
③再錐形瓶中裝入二氧化錳
④倒入過氧化氫溶液
⑤收集氧氣
注意事項:
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長頸漏斗代替,但其下端應該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
②、導管只需略微伸入試管塞
③、氣密性檢查:用止水夾關閉,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續下降,就說明氣密性良好。
④、裝葯品時,先裝固體後裝液體
⑤、該裝置的優點: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與結束,可以隨時添加液體。
雙氧水二氧化錳催化制氧氣化學方程式2H2O2=2MnO4=2H2O+O2↑
氧氣驗滿
氧氣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
且帶火星部分只能放在瓶口處(這樣才能保證氧氣已滿),若木條立即復燃且燃燒旺盛,則氧氣已滿
請注意氧氣驗滿和檢驗的區別
❻ 實驗室製取氧氣二氧化碳和氫氣需要哪些裝置
氧氣
1.過氧化氫和二抄氧化錳常溫反應生成水和氧氣 、需要試管,導氣管,集氣瓶
2.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加熱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需要試管,酒精燈,導氣管,集氣瓶,鐵架台
3.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 、需要試管,酒精燈,導氣管,集氣瓶,鐵架台
二氧化碳
稀鹽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常溫下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需要試管,導氣管,集氣瓶
氫氣
鋅和鹽酸反應生成氫氣和氯化鋅 、需要試管,導氣管,集氣瓶
我也是中學生,目前只學了這么多,希望可以幫到你
❼ 實驗室製取氣體的常用裝置
(1)儀器b的名稱為:長頸漏斗
(2)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製取O2,應選用的一套實帶廳雀驗裝置為AD或AE;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 B和C裝置均可製取CO2,與C相比較,B裝置的主要優點是能控制反應的發生或停止,二氧化碳可以用D裝置收集,驗證二氧化碳收集滿的方法伏消是能控制反應的發蠢早生或停止。
❽ 製取氧氣,二氧化碳的實驗步驟(化學)
一定給分啊!我初三的
實驗室製取氧氣(加熱高錳酸鉀)
器材:鐵架台,大試管,導管,單孔橡皮塞,水槽,水,集氣瓶,棉花,酒精燈,火柴,玻璃片
1。連接裝置,並檢查氣密性
2。檢查無誤後,在試管中加入高錳酸鉀,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固定在鐵架台上
3。點燃酒精燈,先預熱,再對著葯品集中加熱,導管口放入水中
4。集氣瓶裝滿水,待導管均勻放初氣泡後,用排水集氣收集氧氣
5。待到集氣瓶口有氣泡放出,在水下蓋好玻璃片,集氣瓶正放在桌上
6。現將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
7。結束,整理器材
製取CO2(大理石和稀鹽酸)
器材:錐形瓶,雙孔塞,分液漏斗,導管,集氣瓶,玻璃片
1。連接裝置,並檢查氣密性
2。檢查無誤後,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稀鹽酸,錐形瓶中加入大理石
3。打開分液漏斗活塞,使鹽酸和大理石反應放出CO2,用向上排氣法收集
4。燃著火柴放在瓶口,熄滅,說明收集滿
5。結束,整理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