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s/t(2) 小 (3)0.067小於(4)小大 (5)C
㈦ 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中,設計如圖的實驗裝置:小車從斜面頂端靜止滑下,圖中數字分別表示小車
(1)公式v=
既能用於勻速直線運動求速度,又能用於變速直線運動求平均速度.
(2)若要計版時方便權,應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車在斜面上通過的時間更長.
(3)小車運動距離s
AC=20cm=0.2m,t
AC=3s,
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
v=
=
=0.067m/s;
前半程:s
AB=0.1m,t
AB=2s,
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v
AB=
=
=0.05m/s;
後半程s
BC=0.1m,t
BC=1s,
v
BC=
=
=0.1m/s,
∴小車通過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小於小車通過後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4)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會導致時間的測量結果偏小,由公式v=
知,平均速度會偏大;
(5)由圖象中小車的運動軌跡可知,小車運動的速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大是圖象C,故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v=
;(2)小;(3)0.067;小於;(4)小;大;(5)C.
㈧ 在「測定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該實驗根據公式v=stv=st進行測量;因此實驗中
(1)測平均速度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錶,該實驗依據的原理是速內度公式v=
;
(2)斜面傾角越容小,小車運動時間越長,越便於計時,因此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小.
(3)上半段路程s
1=
×1.2m=0.6m,全程路程s
2=1.2m,上半段的時間t
1=2.4s,全程的時間t
2=4s,
小車通過上半程:
v
1=
=
=0.25m/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2=
=
=0.3m/s;
由計算可知,v
1<v
2,由此可見,不同路段上的速度只是不一樣的,物理學里說某一物體的平均速度多大時,必須指明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為:(1)v=
;刻度尺;秒錶;(2)小;(3)<;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時間內).
㈨ 小明在「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圖中
(1)該實驗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v=
;
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內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容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斜面坡度應較小;
(2)由圖知,小車通過AB段的路程:S
AB=4.00cm;BC段的時間:t
BC=1s,
小車通過全過程走的路程s
AC=9.00cm=0.09m,所用的時間t
AC=3s,所以v
AC=
=
=0.03m/s.
故答案為:(1)v=
;小;(2)4.00;1;0.03.
㈩ (5分)小明在做「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的斜面頂端由
(1)  ;(2)減小小車運抄動速度,便於計時;(3)0.25 0.18;(4)大
與測量速度實驗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電裝修工具箱
發布:2025-05-15 00:30:10
瀏覽:688
車的軸承如何換
發布:2025-05-15 00:01:30
瀏覽:726
實驗裝置控制閥
發布:2025-05-14 23:43:27
瀏覽: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