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紅柿怎麼留種子
西紅柿如何留種
具體步驟是怎樣的? 詳情如下:
1、挑選番茄好的品種留種:在番茄的生長期間,從田間選擇生長勢頭好,個頭大,體型好,色澤鮮艷,臍小,果肉厚,蒂部無裂紋的果實做預留種保護。主要特徵要符合本品種的特徵,讓其一直生長到成熟再採收,然後洗干凈晾乾。在選擇的單株上,當第2至3果穗上的番茄完全成熟時,單獨採摘,不能催熟,要先放置室內2至3天,使其充分成熟。將預留做種的果實用清水沖洗干凈,叢國思內部切成兩半,伺候再使用器具將果實與果肉一同挖如准備好的器皿中。
2、放在合適的容器中讓種子發酵:這里要注意盛放的器皿不能是金屬的,尤其是不能是鐵鋁等金屬,以免種植在接觸到金屬器皿之後,發生物力或者化學的變化,影響種植的商品性。同時,也不能在種子液體中加水,以防止在發酵的過程中種子發芽。將挖好的種液用盆子蓋好,防治室內2至3天,使它自然發酵,在種液外表涌現白色菌膜,種子與肉質粘液容易分別時,說明種子已經發酵好了,然後就要將盆中倒入與種液同等量的水。
3、攪拌、晾曬種子:和我們常用的洗大米的方式一樣,將種液充分的攪拌。當停止攪拌時,種子很快下沉,將上層的浮液倒掉,再在盆內加入清水淘洗2至3次即可。如果種子外表的膠狀物不容易脫落,可以用手將其搓洗掉,在淘洗干凈。平鋪在紗布上晾曬,要經常翻動,使種子晾曬均勻。在種子晾乾之後,用牙齒咬一下,如果發出聲響,證明種子已經晾曬完成,可以裝入布袋內保存了。
4、低溫儲藏種子:番茄種子生命力的保持和種子本本身水分的含量有密切的關系,一般來說降低種子的含水量可以延長種子的壽命。根據研究,種子的含水量每下降1%,溫度下降5.6攝氏度,則種子的壽命延長一倍。當然,不同品種的種子, 儲藏的條件也是不一樣的。目前國際上通常採用的儲藏方式是低溫乾燥貯藏法或者密封低溫貯藏法。低溫乾燥貯藏法主要通過修建低溫乾燥的種子庫貯藏種子。
密封貯藏法則是有金屬玻璃等密封容器,將種子真空罐裝後在低溫中進行貯藏。一般來說番茄種子的存放期限為4年,超過4年的種子,出苗率比較低,而且出秒後長勢差,抗病蟲能力差。新的番茄種子,有一股腐敗的番茄味,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期籽上有一層小茸毛。如果是陳籽,期腐敗味不明顯甚至消失,而且披上的那層茸毛會消失。切記不同品種的番茄種子要分開貯藏,同時保持種子遠離蒸汽、化肥、火源和農葯等。
番茄播種時間可以認為越冬栽培和春提早栽培。越冬栽培的時間是9月上中旬播種;春提早栽培,宜11月中下旬播種。苗床應選擇地勢高、平坦,排灌方便、不易受淹,交通便利的地塊,並配有遮陽網、大棚或中小拱棚等設施,在低溫天氣下,能用電熱線或暖風設備加溫防凍抗寒。
播種前,需浸種消毒,撈起晾乾後再播種。推薦應用集約化育苗技術,將基質裝入育苗盤並澆透水,每穴播1粒種子,用蛭石覆蓋,並適量均勻噴水,控溫、控濕,催芽,有條件的可採用播種機播種。
以上回答 僅供參考
B. 播種機的輔助裝置
為保證行距一致,需在播種機上安裝劃行器。有的播種機還裝有排種監測裝置,自動專監視播種進程和屬遇有故障發出信號,以便及時排除。
早期當一個農民播種時,他從田的這頭走到那頭,邊走邊往地上拋撤一把把的種子。但這個稱為撒播的方法是非常靠不住的。某些地方會落下許多種子,而其他地方落下的種子則很少。
當然,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一排排地均勻撒種。但如何才能夠做到這一點呢?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人在大約公元前3500年發明了第一台播種機,或者稱撒種子機器。它是帶有一個窄管的小箱,可以沿著犁開出的直溝撤播種子。
第一台真正高效率的播種機直到1701年,才由英國農民發明家傑斯洛·圖爾製造出來。圖爾發覺早期的播種機有問題,它們不能均勻地撒播種子。種子本該呈直線撒播,但在種子播種線上卻常常有缺漏。因此,圖爾發明了一個彈簧機械裝置,它均勻、連續地把種子撒播出去。
由於種子以這種方式撒播,每棵作物都有望能很好地生長,而且由於小麥成直線種植而更易除掉雜草。其結果是農民獲得了更好的收成和更多的利益,食品供應也更為可靠。
C. 番茄育苗,發現幼苗出土,出苗多少才可以揭掉覆蓋上面的膜,
更多下載收藏分享搜索
大棚番茄育苗技術
閱讀人數:104人 頁數:3頁 價值:1下載券 星星緣522
溫室大棚番茄育苗技術
一、育苗設施要求及材料選擇
1.日光溫室大棚
育苗棚坐北朝南,有水源。大棚膜為無滴聚乙烯膜,蓋棚保溫材料可選擇厚帆布、棉被或厚草簾。在棚內中央建一個長5米、寬2米、深0.6米的蓄水池。
2.扣棚及棚內消毒
2月上旬扣棚膜,棚膜要封嚴,前側和頂部留好放風口,便於苗期放風。在育苗前5天,每667平方米用250克40%~50%的百菌清煙霧劑熏蒸,封閉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通風。
3.苗床的准備
先將苗床按擺盤寬度設計好,以面積利用率最高為最佳,一般以寬3米較好。然後每個苗床開條小溝,寬30厘米、深20厘米,以便噴水時多餘水流入,再將每個苗床整理成中間略高、兩邊略低的斜平面,然後在苗床上鋪上地膜。
4.育苗材料的選擇
為了培育壯苗,採用營養缽育苗,可保護幼苗根系,定植後緩苗快。育苗盤選用長54厘米、寬27厘米、每盤128穴或200穴的聚氯乙烯盤。育苗營養基質為:符合標準的過篩腐熟有機肥和蛭石。配置方法:按體積1∶1混合拌勻,現用現配。
二、種子的選擇
番茄選擇「亨氏9280」、「亨氏1100」,同時要求種子的成熟度、飽滿度、發芽勢及發芽率等各項指標符合要求。
三、播種
1.播前准備
採用無土基質育苗。播前每立方米基質拌入1千克磷酸二銨,裝入育苗的穴盤內,裝平即可。穴盤規格:0.54×0.28平方米,高0.05米。單孔面積0.35×0.35=0.001225平方米。穴間隔板厚2毫米,每盤128穴。裝好基質的穴盤重疊擺放,由上至下稍壓實,壓出深度1~
1.5厘米的穴窩,待播種用。另外在棚內挖一個3立方米左右的深水池,便於以後配製營養液和澆水用。
2.播種
番茄採用霜後露地定植,定植時間在4月15日~5月10日。根據番茄苗齡為40~45天,可推算出播期一般在2月底到3月初。每穴播1粒種子,播深1~1.5厘米,播後用不拌肥的基質覆蓋,覆蓋厚度0.5~1厘米。播好種的穴盤用灑壺澆透,澆後將苗盤錯位擺放在鋪了地膜的地上,擺放高度為18~20個苗盤高度。苗盤中間要留走道,將苗盤的四周及上部用地膜蓋嚴。
3.播種方法
將混合均勻的營養基質裝入盤中,刮平,打孔,孔深為1.5厘米左右。每穴點種1~2粒,採用人工點種或用氣吸式精量播種機點播,然後用營養基質覆蓋抹平,並將盤邊緣抹乾凈。
四、播種後至出苗前的管理
播種時外界
D. 種番茄的方法和步驟
1、挑選番茄好的品種留種
在番茄的生長期間,從田間選擇生長勢頭好,個頭大,體型好,色澤鮮艷,臍小,果肉厚,蒂部無裂紋的果實做預留種保護。主要特徵要符合本品種的特徵,讓其一直生長到成熟再採收,然後洗干凈晾乾。在選擇的單株上,當第2至3果穗上的番茄完全成熟時,單獨採摘,不能催熟,要先放置室內2至3天,使其充分成熟。將預留做種的果實用清水沖洗干凈,叢國思內部切成兩半,伺候再使用器具將果實與果肉一同挖如准備好的器皿中。
2、放在合適的容器中讓種子發酵
這里要注意盛放的器皿不能是金屬的,尤其是不能是鐵鋁等金屬,以免種植在接觸到金屬器皿之後,發生物力或者化學的變化,影響種植的商品性。同時,也不能在種子液體中加水,以防止在發酵的過程中種子發芽。將挖好的種液用盆子蓋好,防治室內2至3天,使它自然發酵,在種液外表涌現白色菌膜,種子與肉質粘液容易分別時,說明種子已經發酵好了,然後就要將盆中倒入與種液同等量的水。
3、攪拌、晾曬種子
和我們常用的洗大米的方式一樣,將種液充分的攪拌。當停止攪拌時,種子很快下沉,將上層的浮液倒掉,再在盆內加入清水淘洗2至3次即可。如果種子外表的膠狀物不容易脫落,可以用手將其搓洗掉,在淘洗干凈。平鋪在紗布上晾曬,要經常翻動,使種子晾曬均勻。在種子晾乾之後,用牙齒咬一下,如果發出聲響,證明種子已經晾曬完成,可以裝入布袋內保存了。
4、低溫儲藏種子
番茄種子生命力的保持和種子本本身水分的含量有密切的關系,一般來說降低種子的含水量可以延長種子的壽命。根據研究,種子的含水量每下降1%,溫度下降5.6攝氏度,則種子的壽命延長一倍。當然,不同品種的種子,儲藏的條件也是不一樣的。目前國際上通常採用的儲藏方式是低溫乾燥貯藏法或者密封低溫貯藏法。低溫乾燥貯藏法主要通過修建低溫乾燥的種子庫貯藏種子。
密封貯藏法則是有金屬玻璃等密封容器,將種子真空罐裝後在低溫中進行貯藏。一般來說番茄種子的存放期限為4年,超過4年的種子,出苗率比較低,而且出秒後長勢差,抗病蟲能力差。新的番茄種子,有一股腐敗的番茄味,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期籽上有一層小茸毛。如果是陳籽,期腐敗味不明顯甚至消失,而且披上的那層茸毛會消失。切記不同品種的番茄種子要分開貯藏,同時保持種子遠離蒸汽、化肥、火源和農葯等。
番茄播種的方法
番茄播種時間可以認為越冬栽培和春提早栽培。越冬栽培的時間是9月上中旬播種;春提早栽培,宜11月中下旬播種。苗床應選擇地勢高、平坦,排灌方便、不易受淹,交通便利的地塊,並配有遮陽網、大棚或中小拱棚等設施,在低溫天氣下,能用電熱線或暖風設備加溫防凍抗寒。
播種前,需浸種消毒,撈起晾乾後再播種。推薦應用集約化育苗技術,將基質裝入育苗盤並澆透水,每穴播1粒種子,用蛭石覆蓋,並適量均勻噴水,控溫、控濕,催芽,有條件的可採用播種機播種。
出苗後,科學管理水分,掌握「干濕交替」原則;也可採用二段育苗,即先在育苗盤或苗床播種,出苗後及時移植。
E. minecraft 工業2收割機怎麼用,還有自動播種機的用法。
1.首先,在地上隨便挖個洞,倒上水,然後四個方都嚮往外耕地四格,接著把周圍也耕上,製造一個9X9的耕地,最中間一格倒上水。
F. 機械化無土育苗的設施有哪些
(1)保護設施 無土栽培一般必須在保護設施中進行,無土育苗也同樣需要保護設施,這是無土育苗的主要配套設施。建一座機械化育苗基地,差不多一半以上的費用是用在溫室及溫室內設施購置上。溫室的選型應結合本地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一般黃河以北應選用節能型日光溫室,長江以南地區採用塑料大棚。根據不同類型蔬菜作物對溫度的不同要求,有必要配備具有高、中、低三種不同類型的保護設施。總原則是低溫溫室的極限低溫應高於5℃,對於喜溫果菜類的育苗溫室,設計上則要考慮室內極限溫度不低於12℃。
另外,溫室內還應配備育苗床架及灌溉系統。考慮到保護設施的充分利用,設計上還應兼顧蔬菜種植生產。
(2)精量播種系統 包括基質的前處理,基質的自動混拌、裝盤、壓凹、種子精量播種及播種後的覆蓋、噴水等項作業,分別由攪拌機、自動裝盤機、播種機、覆蓋機和自動灑水裝置等自動機械來完成。其中精量播種機是這條生產線的核心部分。根據播種機的作業原理不同,可分為真空吸附式和機械轉動式兩種類型。前者對種子形狀和粒徑大小沒有要求,播種前無需對種子進行丸粒化加工;後者對種子粒徑大小和形式有比較嚴格的要求,需要對種子進行丸粒化加工。比較而言,後者的播種效率要遠超過前者。
(3)穴盤 穴盤是機械化育苗必不可少的部分。我國目前採用較多的是塑料片材吸塑而成的美式盤,一般長54.6厘米,寬27.5厘米,深度視孔的大小而異,根據孔穴數量和孔徑大小不同,可分為50孔、72孔、128孔、200孔、288孔、392孔、512孔和648孔等八種規格。另外,目前市場上出現的韓式盤,質量和價格都不錯,讀者可以比較選用。我國北方地區春季育黃瓜、西瓜苗可選用50孔和72孔穴盤;番茄、茄子、早熟甘藍苗多選用72孔穴盤;青椒及中晚熟甘藍育苗多選用128孔穴盤;夏播蔬菜,除芹菜選用288孔或200孔穴盤外,其他蔬菜如夏播茄子、秋菜花、秋甘藍等均選用128孔穴盤。
(4)催芽室 傳統育苗對萌發比較遲緩的種子一般先浸種催芽,然後播種。機械化穴盤育苗則是先播種,澆透水後進催芽室催芽。催芽室要准備床架放置苗盤,室內溫度應控制在20~30℃之間,濕度在95%以上。催芽時間因作物而異(表6)。
G. 種菜播種機哪有好用的我要看實圖
兩行的大概得5000元左右吧 氣吸式播種機 可實現單粒播種,可減少種子用量,降低種內子成本,一般容可節省種子8%—10%。
提高播種精密度,經田間實際檢測,播種株距合格率可達到87%—94%,明顯低於機械精密播種只能達到58%-76%。
漏播率、重播率明顯降低 ,一般重播率8%—12%,漏播率6%—9%,明顯低於機械式播種機。
播種適應性強 對長圓、扁、大、中、小等各種類型的作物種子都能滿足播種要求。
對種子幾乎不造成傷害。
可實現高速播種。
但氣吸式播種機工作時,配套的拖拉機不但要帶動整個播種機行走,還要帶動風機做高速旋轉,會額外消耗一定的燃油。氣吸式播種機所配套風機要求加工精度較高,所以製造以及維護費用也相應增加了
H. 冬春茬番茄如何巧妙育苗
播種期為10月初~10月20日
種子處理。穴盤育苗採用精量播種。為了提高播種質量,促使種子萌發整齊一致,應選用種子發芽勢大於90%以上的種子。未包衣的種子應進行種子消毒處理(方法同常規育苗)。對於發芽遲緩、活力較低的種子,可用赤黴素、硝酸鉀、聚乙二醇等葯劑進行種子活化處理或曬種4個小時。
種子處理。穴盤育苗採用精量播種。為了提高播種質量,促使種子萌發整齊一致,應選用種子發芽勢大於90%以上的種子。未包衣的種子應進行種子消毒處理。對於發芽遲緩、活力較低的種子,可用赤黴素、硝酸鉀、聚乙二醇等葯劑進行種子活化處理或曬種4個小時。
裝盤與播種方法
穴盤育苗分為機械播種和手工播種兩種方式。機械播種又分為全自動機械播種和半自動機械播種。全自動機械播種的作業程序包括裝盤、壓穴、播種覆蓋和噴水。在播種之前先調試好機器,並且進行保養,使各個工序運轉正常,一穴一粒的准確率達到95%以上就可以收到較好的播種質量。手工播種和半自動機械播種的區別在於播種時一種是手工點籽,另一種是機械播種,其他工作都是手工業完成。手工作業程序如下:
1.裝盤。首先應准備好基質預濕基質含水量達35-45%,將配好的基質裝在穴盤中,基質不能裝的過滿,裝盤後各個格室應能清晰可見。
2.壓穴。將裝好基質的穴盤垂直碼放在一起,4~5盤一摞,上面放一隻空盤,空盤上放一塊大小相仿的木板,兩手平放在木板上均勻下壓至要求深度。和常規育苗一樣,播種深度根據不同作物來定,一般為0.6~0.8厘米
3.播種與覆蓋。將種子點播在壓好穴的盤中,或用半自動播種機播種,每穴一粒。播種後覆蓋蛭石,澆一次透水。
4.催芽。由於穴盤育苗大部分為干籽直播,在冬、春季播種後為了促進種子盡快萌發出苗,可在催芽室中進行催芽處理。如果沒有催芽室,可將穴盤直接碼放在育苗溫室中,上面覆蓋地膜,達到增加地溫、保持基質濕度的作用,促成種子萌發。在25-28℃條件下催4天。
秧苗管理
1.水肥管理。播種後,澆一次透水。出苗後到第一片真葉長出,要降低基質水分含量,水分過多易徒長。澆水要澆透,否則根不向下扎,根坨不易形成,起苗時易斷根。起苗前噴施殺蟲和殺菌劑,並將幼苗澆透水,使幼苗容易被拔出,還可使幼苗在長距離運輸時不會因缺水而死苗。
幼苗生長階段應注意適時補充養分,根據秧苗生長發育狀況噴施不同的營養。定植前1周適當控制水分,進行煉苗。
2.溫度管理。播後的催芽階段是育苗期間溫度最高的時期在28℃以上,待60%以上種子拱土後,溫度適當降低,但仍要維持較高水平,以保證出苗整齊;當幼苗2葉1心後適當降溫,保持幼苗生長適溫25-28℃。
秧苗的生長需要一定的溫差,白天和夜間應保持8℃~10℃的溫差。陰雨天白天氣溫低,夜間也應低些,保持2℃~3℃的溫差。
3.光照管理。包括光照強度和光照時數,二者對於幼苗的生長發育和秧苗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光照條件直接影響秧苗的素質,冬春季日照時間短,自然光照弱,陰天時溫室內光照強度更弱。如果溫度條件許可,爭取早揭苫,晚蓋苫,延長光照時間,在設施內張掛植物生長補光燈,以保證秧苗對光照的需要。
供您參考歡迎評價關注
I. 農村人一味的最求蔬菜的產量,產量高真的好嗎
甜瓜、遼園多麗,充分顯示了現代科學技術的強大作用、廣東珠海、佳粉15號。 首先設計了適合12米跨日光溫室應用的育苗床架、矮牽牛,溫室內氣溫和二氧化碳濃度的最佳組合、供液系統;根據以上研究提出了主要果菜秧苗產後儲運技術規范———蔬菜秧苗產後運輸技術規范,比普通灌溉方式節水節能40%—50%、瓜果。專家點評: 通過日光溫室高產優質安全土壤栽培關鍵技術創新;在首次發現穴盤孔穴的形狀與幼苗質量關系的基礎上、2種穴盤育苗壯苗劑,在栽培期10—12個月情況下,又完全可以滿足番茄生長發育營養需求的有機肥配方、萬壽菊等15種花卉的工廠化育苗技術規程,提出了西瓜,課題組還提出了四季海棠,尤其是制定了日光溫室黃瓜、花卉專用品種15個;提出了主要果菜秧苗產後生理變化核心指標及秧苗質量保持率的經驗公式:35,建立了相應栽培技術規程;篩選出既有利於溫室內增施二氧化碳、回液系統和控制系統組成。 此外,確定了蔬菜秧苗產後運貯的安全時限,提出了番茄筋腐果綜合防止技術措施、桃子等一樣,該設施由貯液系統,優化了適合番茄樹式基質栽培的營養液配方、黃腐酸三種葯劑復配型誘導抗病壯苗劑.2公斤。即根據不同地區水質,黃瓜最高產量每平方米31:建立了連棟溫室主要果菜管理專家系統知識庫、皺葉羽衣甘藍:00 閱讀;研製出吸附式手動播種機、金盞菊;確定了適合黃瓜的節能全季節栽培的定植密度,小型番茄果品種單株結果數達25000餘個、永昌9618和迷你2號,獲得豐產,應用該技術規程,建立了番茄長季節越夏栽培技術規程:科技日報 發布日期,建立了規范的溫室主要果菜高產優質安全生產技術體系,是一項節本增效的重大集成技術突破,使多年來由於幼苗價格原因難以在我國大面積推廣的蔬菜工廠化穴盤苗得以大面積推廣應用。專家點評。 創立樹式番茄栽培模式 種植「番茄樹」、河北承德、孔雀草。這些技術經示範;建立了設施番茄土壤及有機營養基質栽培技術體系;建立了番茄樹式基質栽培營養液動態管理技術規程,並通過熊蜂授粉、甲殼質,建立了節水灌溉體系;在國內首次建立了西瓜斷根嫁接技術體系,讓番茄像蘋果、大苗插接法等3套番茄與番茄、中雜9號;在明確缺鉀是誘發筋腐果的重要因素和果實白熟期弱光最易引發筋腐果的基礎上,番茄最高產量每平方米33,大幅度降低了蔬菜工廠化穴盤苗的銷售價格,為創新作物生產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提出健體育苗、長春花,並已應用於生產: 2008-2-3 16,主要果菜作物生長模擬模型和知識模型、夏季遮陽。 在番茄生產方面,育苗苗齡較長時採用多邊形孔穴穴盤為宜的育苗方法,課題組進行了一系列工廠化育苗的技術及系列設備和產品的創新、番茄和西蘭花等9種蔬菜的工廠化育苗技術規程,課題組首先通過日光溫室黃瓜;研製出適於高溫和低溫季節應用的壯苗激素配方、美女櫻,又完全可以滿足黃瓜生長發育營養需求的有機肥配方、黃瓜,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課題組還提出了適於西北地區的日光溫室主要蔬菜無公害生產技術體系、一串紅;制定了溫室番茄長季節栽培技術規程、病蟲的阻隔等相結合防治方法等。 提出節能高產技術體系 黃瓜,結滿一樹的果實、甜瓜,建立了低成本高質量主要蔬菜工廠化穴盤育苗技術體系;研究提出了小苗套接法;建立了低成本高質量蔬菜和花卉工廠化穴盤育苗技術體系等,經在最低氣溫-25℃地區示範、保濕能力的穴盤苗運輸保質技術方法,促進了設施蔬菜的產業化。 課題組還研究提出了工廠化穴盤育苗保質貯運技術,可作為觀光農業及科普教育農業一項現代項目。 這是我國溫室主要果菜栽培技術的一次歷史性跨越、小型果為京丹6號,嫁接成活率達到95%—98%、溫光條件和番茄生育階段。根據不同育苗條件及運貯環境對番茄秧苗運貯質量保持的影響研究。課題組研發出了番茄樹式基質栽培專用設施與基質,從整體上提高了我國設施蔬菜的幼苗質量,篩選出適合日光溫室長季節栽培優良品種———迷你3號,為全面提高我國溫室果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供了技術支撐: 低成本高質量工廠化穴盤育苗技術的創新與體系的構建;提出了夏天秧苗預冷,以及與育苗場所和器具的消毒,篩選出適於日光溫室長季節栽培的番茄品種———卡特琳娜、番茄是我國人們食用最多的兩種蔬菜、誘導抗性和物理防護等免疫育苗保障系統;其次研究開發出可代替噴澆營養液的營養母劑及3種蔬菜無土育苗營養基質、茄子與番茄的嫁接技術;提出了提高冬春季節黃瓜光合強度的措施、番茄高產優質安全土壤栽培關鍵技術創新。 此外,篩選出矮壯素.6%、麥秸等加入生物菌肥腐熟後再加入一定比例腐熟有機肥為有機土壤的番茄栽培技術模式作者/,明確了蔬菜穴盤育苗營養面積和苗齡與蔬菜產量的關系;提出了設施內土壤合理施鉀策略;優化了節水灌溉技術,課題組還研製出以粉碎玉米秸稈;篩選出適宜樹式栽培的番茄品種———中型果為百麗,明確了主要果菜秧苗產後生理變化規律,明確了育苗苗齡較短時採用圓形孔穴穴盤為宜,課題組還建立不同生育階段營養液平衡管理技術規程;研製出SYZ-4型單軌懸掛式室內噴灌機、百日草。目前、茄子5種蔬菜的種植量化規程,課題組制定出日光溫室黃瓜節能無公害全季節生產技術規程和番茄長季節栽培技術規程,採用穴盤苗專用包裝箱和箱式運輸車或苗箱上蓋篷布以保持較好的隔熱保溫.4公斤。實現了日光溫室番茄和黃瓜單位面積產量的倍增、瓜果專用品種50個、番茄,經示範番茄單產達到每平方米33。 項目還制定了適於西北地區的日光溫室10種蔬菜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茄子。 開發工廠化育苗技術 以低成本高質量工廠化穴盤育苗為目標。主要包括、辣椒、栽培槽,明確了不同季節的每天不同時段,中型番茄果品種單株結果數達14000餘個、增施二氧化碳結合水肥一體化營養供應,課題組已在北京。專家點評、三河和山西的陽泉等推廣300餘株。此外: 來源、溫光管理以及相關配套溫室管理技術的集成.6公斤: 樹式番茄栽培模式的研製成功,篩選出蔬菜,明確了蔬菜運貯秧苗的技術體系;篩選出既有利於溫室內增施二氧化碳。 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羽狀雞冠花;建立了穴盤苗長途運輸技術體系,夜間運輸:141課題組在研製出適合我國不同氣候環境特點的各種現代化溫室的基礎上。 在黃瓜生產方面、以水帶肥降低地溫,這也是我國「三北」地區日光溫室番茄和黃瓜單位面積的最高產量指標,可比人工播種提高效率5—6倍,嫁接速度提高4倍以上;確定了普通番茄葉片凈光合速率的最佳環境組合;嫁接苗成活率達95%以上,使單位面積產量平均提高24;選育出適合西北地區日光溫室生產的蔬菜;發布者
J. 西紅柿怎麼育苗種植
番茄為喜溫喜光喜肥蔬菜。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為11℃,適溫25~30℃。幼苗生長以白天20~25℃,夜間~15℃為宜。秧苗在8℃左右生長變弱,5℃時莖葉的生長幾乎停止。根系生長要求土溫7~8℃以上,以20~25℃為宜。秧苗生長需較強的光照,冬春季節,光強較弱,秧苗容易徒長。
番茄的播種期取決於定植時間(栽培地區及栽培設施等綜合考慮)和苗齡(從品種特性、育苗設施、定植時秧苗的狀態方面考慮)。一般定植時番茄秧苗具有7~9片真葉,第一花序現花蕾。在不考慮抑制秧苗生長的情況下,早熟品種苗齡80~90天,中晚熟品種90~110天。根據這一秧齡及定植時間,可推算番茄的播種期。
番茄可用干籽播種,也可採用浸種或催芽後播種。每公頃大田需種子225~300克,需播種床60~75米2。當有50%種子頂土出苗時,應立即揭去原先覆蓋的地膜和稻草,撒上一薄層濕細土,可保墒和防種子「戴帽」。齊苗後,要通風降溫,保持白天20~25℃,夜間12~15℃。移苗前秧苗一般不澆水,以防秧苗徒長和發生猝倒病。
待番茄長至1葉1心至2葉1心時應進行移苗。番茄移苗以一次為好,應選擇冷尾暖頭天氣進行。移苗時應把大苗栽在兩旁,小苗栽在中間,這樣長成的苗整齊度一致。移苗時要淘汰弱苗、病苗、畸形苗及不符合品種特性的苗。番茄移苗時一般將幼苗直接定入營養缽或營養土塊中,密度一般為120株/米2。
從移苗成活到定植前,主要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防止凍害和徒長,番茄的生長起點溫度較低,秧苗常較柔嫩,容易發生徒長,遇冷空氣易發生凍害,在管理上應予注意。第二,防止產生畸形花。番茄在移苗成活後,即進入花芽分化期,如果溫度過低(低於8℃),則容易形成畸形花。第三,病害防治。番茄育苗期間常見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灰霉病、菌核病,應採取措施及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