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下列操作方法或實驗裝置正確的是()A.裝置①探究NaHCO3的熱穩定性B.裝置②HCl的收集C.裝置③石油
A.反應生成水,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圖中裝置不合理,故A錯誤;
B.HCl極易溶於內水,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容,圖中裝置不合理,故B錯誤;
C.蒸餾裝置合理,溫度計位置、冷卻水的方向等均正確,故C正確;
D.觀察K的焰色應透過藍色的鈷玻璃,圖中操作不合理,故D錯誤;
故選C.
㈡ 如圖所示是實驗室蒸餾石油的實驗裝置,實驗需要收集60~150℃和150~300℃的餾分.請回答下列問題:(1)
(1)實驗所來用的儀器a中盛放了100mL石油,自故其規格應該是250mL,儀器a的名稱是蒸餾燒瓶、b是冷凝管、c是錐形瓶; 故答案為:250mL蒸餾燒瓶;冷凝管;錐形瓶; (2)圖中所用溫度計的最大量程為100℃,而實驗需要收集最高沸點為300℃的餾分,所以應該選用最大量程大於300℃的溫度計,一般選用最大量程為350℃的溫度計. 故答案為:最大量程為350℃的溫度計; (3)為防止燒瓶內液體受熱不均勻而爆沸沖出燒瓶,需要在燒瓶內加入幾塊沸石; 故答案為:防止暴沸; (4)冷凝水應是下進上出,延長熱量交換時間,使熱量能更充分交換, 故答案為:從B口進,A口出; |
㈢ 高中石油蒸餾實驗裝置圖
要點:溫度計位置、冷卻水進出方向、石棉網、沸石
㈣ 石油分餾實驗裝置
(1)帶有支管的燒瓶為蒸餾燒瓶,故答案為:蒸餾燒瓶;冷凝管.
(2)水銀溫度計測定的是蒸汽的溫度,故答案為:測定餾分的溫度.
(3)為了充分冷凝,需從下管進水,故答案為:F.
㈤ 實驗室中分餾石油的實驗裝置檢查氣密性時為什麼不直接用牛角管,而用帶玻璃尖嘴管的導氣管
因不必要檢查牛角管的氣密性,關鍵是牛角管以前的部分不能漏氣。從冷凝管出來的已不是氣體,是液體。
㈥ 下列實驗裝置圖正確且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實驗室制備並檢驗乙烯B. 石油分餾C.&nbs...
A.乙醇易揮發,乙醇、乙烯均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圖中缺少除版去乙醇的裝置權,故A錯誤;
B.冷卻水的方向錯誤,應下口進,上口出,延長水在冷凝管中的時間,故B錯誤;
C.發生強酸製取弱酸的反應,圖中碳酸氫鈉可除去揮發的乙酸,分別發生醋酸與碳酸鈉的反應、醋酸與碳酸氫鈉的反應、二氧化碳與苯酚鈉的反應,裝置合理,故C正確;
D.利用水反應較劇烈,應利用飽和食鹽水代替水,圖中除雜及檢驗均合理,故D錯誤;
故選C.
㈦ 如圖所示是實驗室蒸餾石油的實驗裝置,實驗需要收集60~180℃和180~300℃的餾分.請回答下列問題:(1)
(u)實驗所用的儀器j中盛放了uhhmL石油,故其規格應該是25hmL,儀器j的名稱是蒸餾燒專瓶、b是冷凝管、屬c是錐形瓶;
故答案為:25hmL蒸餾燒瓶;冷凝管;錐形瓶;
(2)圖中所用溫度計的最大量程為uhh℃,而實驗需要收集最高沸點為3hh℃的餾分,所以應該選用最大量程大於3hh℃的溫度計,一般選用最大量程為35h℃的溫度計.
故答案為:最大量程為35h℃的溫度計;
(3)為防止燒瓶內液體受熱不均勻而爆沸沖出燒瓶,需要在燒瓶內加入幾塊沸石;
故答案為:防止暴沸;
(4)冷凝水應是下進中出,延長熱量交換時間,使熱量能更充分交換,
故答案為:從B一進,j一出;
㈧ 石油分流實驗裝置圖
(1)蒸餾燒瓶冷凝管(2)支管口附近便於測量蒸氣溫度(3)出水進水保證冷水與熱的氣體的流向相反,提高冷凝效率;冷凝管易充滿水(4)加入防止暴沸的物質——碎瓷片
㈨ 將下圖所列儀器組裝為一套實驗室蒸餾石油的裝置,並進行蒸餾,得到汽油和煤油. (三) (一)
(1)蒸餾需要儀器有抄酒精燈、蒸餾燒瓶、鐵架台、溫度計、導管、冷凝管、橡膠管、牛角管、錐形瓶,
故答案為:A是冷凝管,B是蒸餾燒瓶,C是錐形瓶;
(2)按組裝儀器順序從左到右,從下到上,該裝置為蒸餾石油的裝置,所以溫度計插在蒸餾燒瓶中且下端在支管口處,冷凝管在中間,右邊為錐形瓶,
故答案為:i;h;a;k;l;b;f;g;j;
(3)冷凝水應是下進上出,延長熱量交換時間,使熱量能更充分,
故答案為:進水口;出水口;
(4)溫度計測量的是蒸汽的溫度,故溫度計水銀球應放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
故答案為:蒸餾燒瓶支管口;
(5)為防止燒瓶內液體受熱不均勻而局部突然沸騰(爆沸)沖出燒瓶,需要在燒瓶內加入幾塊沸石,
故答案為:防止暴沸;
㈩ 右圖是某學生繪制的實驗室蒸餾石油的裝置圖:(1)指出儀器名稱: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