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汽車上各種裝置的作用

汽車上各種裝置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1-02-16 20:30:34

⑴ 汽車典型排放裝置的種類和功用

汽車上控制排放和尾氣凈化的裝置有
1.活性碳罐裝置 (Charcoal canister) 吸收油箱內汽油蒸氣並且引入燃燒並防止揮發到大氣中。這個過程起重要作用的是活性碳罐貯存裝置,因為活性碳有吸附功能,當汽車運行或熄火時,燃油箱的汽油蒸氣通過管路進入活性碳罐的上部,新鮮空氣則從活性碳罐下部進入活性碳罐。發動機熄火後,汽油蒸氣與新鮮空氣在罐內混合並貯存在活性碳罐中,當發動機啟動後,裝在活性碳罐與進氣歧管之間的燃油蒸發凈化裝置的電磁閥門打開,活性碳罐內的汽油蒸氣被吸入進氣歧管參加燃燒。

2.曲軸箱通風裝置 (PVC)1、防止潤滑油變質,減少摩擦機件的腐蝕。發動機工作時有一部分可燃混合氣和廢氣漏到曲軸箱內,漏到箱內的汽油蒸汽凝結而將機油變稀,性能變壞,降低潤滑效果。如果廢氣中含有水蒸氣和硫的氣體,則會形成硫酸,對機件產生腐蝕。 2、降壓降溫防熱,漏如曲軸箱內的氣體使箱內啊壓力溫度升高,機油從油封襯墊處滲漏和變質。通風後對機油有一定的冷卻降壓防漏作用。 3、減少對大氣污染和回收可燃氣體有利於提高燃油的經濟性,減少了排放的污染。
3.三元催化器 催化轉換器(Catalytic Converter),又叫催化凈化器。該裝置安在汽車的排氣系統內,其作用是減少發動機排出的大部分廢氣
污染物。當廢氣經過凈化器時,鉑催化劑就會促使HC與CO氧化生成水蒸汽和二氧化碳;銠催化劑會促使NOx還原為氮氣和氧氣。這些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只有在溫度達到250℃時才開始進行。如果汽油或潤滑油添加劑選用不當,使用了含鉛的燃油添加劑或硫、磷、鋅含量超標的機油添加劑,就會使磷、鉛等物質覆蓋於三元催化轉換器的催化層表面,阻止廢氣中的有害成分與之接觸而失去催化作用,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元催化器「中毒」。
4. 廢氣再循環裝置 (EGR) 用於降低廢氣中的氧化氮(NOX)的排出量。氮和氧只有在高溫高壓條件下才會發生化學反應,發動機燃燒室內的溫度和壓力滿足了上述條件,在強制加速期間更是如此。
5.二次空氣供給裝置(英文不知道) 二次空氣系統是降低尾氣排放的機外凈化裝置之一,它通過向廢氣中吹進額外的空氣(二次空氣),增加其中氧氣的含量。這樣使廢氣中未燃燒的有害物質:一氧化碳(CO)以及碳氫化合物(HC)在高溫環境下再次燃燒。
就知道這些了

⑵ 汽車各部件名稱與作用

汽車由四大部分組成,分別是發動機、底盤、車身、電氣設備

1、發動機是汽車的動力裝置,是汽車的核心,就好比人類的心臟。發動機的作用是使燃料燃燒產生動力,然後通過底盤的傳動系統驅動車輪,從而使汽車行駛起來。

2、汽車底盤由傳動系統,行駛系統,轉向系統和制動系統四部分組成。底盤的作用是支撐,安裝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成型汽車的整體造型,同時還接收發動機的動力,保證汽車的正常運行。

3、車身安裝在底盤之上,可以很好地保護駕駛員,好的車身不僅給車帶來很好的性能,還能展示出車主的個性。

4、電氣設備由電源和用電設備兩大部分組成,電源由發電機和蓄電池組成,用電設備有點火系統、啟動系統和其他用電裝置組成。

(2)汽車上各種裝置的作用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發動機轉速不要太高,最好不要超過3000轉。

2、冷車啟動後最好做一段熱車的過程,待水溫有變化後再開始行駛,一般在5分鍾左右即可。

3、必須按車型的載重規定載重,最好不要超過規定載重量的70%為好。

4、盡量避免急加油、急剎車:因為急剎車對新的發動機沖擊損傷很大,特別是在急加油的情況下會嚴重影響發動機各新配件的磨合,直接影響配件之間的配合間隙,行車中應提前處理情況突發情況,要減速行駛保持勻速行駛。

⑶ 汽車上的各零件及其作用要詳細的

現代汽車電子技術

汽車電子化被認為是汽車技術發展進程中的一次革命,汽車電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現代汽車水平的重要標志,是用來開發新車型,改進汽車性能最重要的技術措施。汽車製造商認為增加汽車電子設備的數量、促進汽車電子化是奪取未來汽車市場的重要的有效手段。
據統計,從1989年至2000年,平均每輛車上電子裝置在整個汽車製造成本中所佔的比例由16%增至23%以上。一些豪華轎車上,使用單片微型計算機的數量已經達到48個,電子產品佔到整車成本的50%以上,目前電子技術的應用幾乎已經深入到汽車所有的系統。

按照對汽車行駛性能作用的影響劃分,可以把汽車電子產品歸納為兩類:一類是汽車電子控制裝置,汽車電子控制裝置要和車上機械系統進行配合使用,即所謂「機電結合」的汽車電子裝置;它們包括發動機、底盤、車身電子控制。例如電子燃油噴射系統、制動防抱死控制、防滑控制、牽引力控制、電子控制懸架、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電子動力轉向等,另一類是車載汽車電子裝置,車載汽車電子裝置是在汽車環境下能夠獨立使用的電子裝置,它和汽車本身的性能並無直接關系。它們包括汽車信息系統(行車電腦)、導航系統、汽車音響及電視娛樂系統、車載通信系統、上網設備等。

目前電子技術發展的方向向集中綜合控制發展:將發動機管理系統和自動變速器控制系統,集成為動力傳動系統的綜合控制(PCM);將制動防抱死控制系統(ABS)、牽引力控制系統(TCS)和驅動防滑控制系統(ASR)綜合在一起進行制動控制;通過中央底盤控制器,將制動、懸架、轉向、動力傳動等控制系統通過匯流排進行連接。控制器通過復雜的控制運算,對各子系統進行協調,將車輛行駛性能控制到最佳水平,形成一體化底盤控制系統(UCC)。

由於汽車上的電子電器裝置數量的急劇增多,為了減少連接導線的數量和重量,網路、匯流排技術在此期間有了很大的發展。通訊線將各種汽車電子裝置連接成為一個網路,通過數據匯流排發送和接收信息。電子裝置除了獨立完成各自的控制功能外,還可以為其它控制裝置提供數據服務。由於使用了網路化的設計,簡化了布線,減少了電氣節點的數量和導線的用量,使裝配工作更為簡化,同時也增加了信息傳送的可靠性。通過數據匯流排可以訪問任何一個電子控制裝置,讀取故障碼對其進行故障診斷,使整車維修工作變得更為簡單。

汽車電子技術的應用將使汽車發生以下主要變化:

一、汽車的機械結構還將發生重大的變化,汽車的各種操縱系統向電子化和電動化發展,實現「線操控」。用導線代替原來的機械傳動機構,例如「導線制動」、「導線轉向」、「電子油門」等。

二、汽車12伏供電系統向42伏轉化。 隨著汽車電子裝置越來越多,消耗的電能正在大幅度地增加。現有的12伏動力電源,已滿足不了汽車上所有電氣系統的需要。今後將採用集成起動機-發電機42伏供電系統,發電機最大輸出功率將會由目前的1千瓦提高到8千瓦左右,發電效率將會達到80%以上。42伏汽車電氣系統新標準的實施,將會使汽車電器零部件的設計和結構發生重大的變革,機械式的繼電器、熔絲式保護電路將被淘汰。

汽車電子技術的應用將使汽車更加智能化。智能汽車裝備有多種感測器,能夠充分感知駕車者和乘客的狀況,交通設施和周邊環境的信息,判斷乘員是否處於最佳狀態,車輛和人是否會發生危險,並及時採取對應措施。

今天,社會進入了信息網路時代,人們希望汽車不僅僅是一種代步工具,更希望在汽車是生活及工作范圍的一種延伸,在汽車上就像呆在自己的辦公室和家裡一樣,可以收聽廣播,打電話,上互聯網,處理工作。隨著數字技術的進步,汽車也將步入多媒體時代。利用 windows 操作系統開發的車載計算機多媒體系統,具有信息處理、通訊、導航、防盜、語言識別、圖像顯示和娛樂等功能。可以預見到的將來,汽車裝置自動導航和輔助駕駛系統,駕駛員可把行車的目的地輸入到汽車電腦中,汽車就會沿著最佳行車路線行駛到達目的地。人們可以通過語言識別系統操縱著車內的各種設施,一邊駕駛著汽車,一邊欣賞著音樂電視,還可上網預定飯桌、機票等。
http://blog.sina.com.cn/u/48cff7d90100067a

制動系簡介
汽車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車某些部分(主要是車輪)施加一定的力,從而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強制制動的一系列專門裝置統稱為制動系統。其作用是:使行駛中的汽車按照駕駛員的要求進行強制減速甚至停車;使已停駛的汽車在各種道路條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穩定駐車;使下坡行駛的汽車速度保持穩定。
對汽車起制動作用的只能是作用在汽車上且方向與汽車行駛方向相反的外力,而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隨機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車上必須裝設一系列專門裝置以實現上述功能。

分類:

(1) 按制動系統的作用

制動系統可分為行車制動系統、駐車制動系統、應急制動系統及輔助制動系統等。用以使行駛中的汽車降低速度甚至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行車制動系統;用以使已停駛的汽車駐留原地不動的制動系統則稱為駐車制動系統;在行車制動系統失效的情況下,保證汽車仍能實現減速或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應急制動系統;在行車過程中,輔助行車制動系統降低車速或保持車速穩定,但不能將車輛緊急制停的制動系統稱為輔助制動系統。上述各制動系統中,行車制動系統和駐車制動系統是每一輛汽車都必須具備的。

(2)按制動操縱能源

制動系統可分為人力制動系統、動力制動系統和伺服制動系統等。以駕駛員的肌體作為唯一制動能源的制動系統稱為人力制動系統;完全靠由發動機的動力轉化而成的氣壓或液壓形式的勢能進行制動的系統稱為動力制動系統;兼用人力和發動機動力進行制動的制動系統稱為伺服制動系統或助力制動系統。

(3)按制動能量的傳輸方式

制動系統可分為機械式、液壓式、氣壓式、電磁式等。同時採用兩種以上傳能方式的制動系稱為組合式制動系統。

動系統一般由制動操縱機構和制動器兩個主要部分組成。

(1) 制動操縱機構

產生制動動作、控制制動效果並將制動能量傳輸到制動器的各個部件,如圖中的2、3、4、6,以及制動輪缸和制動管路。

(2) 制動器

產生阻礙車輛的運動或運動趨勢的力(制動力)的部件。汽車上常用的制動器都是利用固定元件與旋轉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產生制動力矩,稱為摩擦制動器。它有鼓式制動器和盤式制動器兩種結構型式。

http://blog.sina.com.cn/u/48cff7d901000679

轉向系簡介
http://blog.sina.com.cn/u/48cff7d901000678

行駛系簡介
http://blog.sina.com.cn/u/48cff7d901000677

傳動系簡介
http://blog.sina.com.cn/u/48cff7d901000675

⑷ 請問汽車這個裝置是幹嘛用的,有什麼作用

倒車雷達的顯示器,指示後面障礙物的距離

⑸ 汽車駕駛主要操控裝置有哪些 各自作用是什麼 汽車駕駛五大基本功是什麼

方向盤:控制方向
點火開關:起動\熄滅發動機,控制全車的供電
制動踏板:剎車,使專車輛減屬速。停車
加速踏板:油門,通過控制發動機的供油量,改變發動機的轉速,功率。改變車速和牽引力。
變速器換檔桿:改變汽車的檔位。每個檔位都有不同的傳動比。一般1檔的傳動比最大,牽引力最大,而速度最慢。傳動比越小,牽引力越小,速度越快。所以起步或重載要用低檔。要高速行駛時就要換高檔。合理選擇檔位不但可以最快到達目的地,而且省油,對車子還好
駐車制動器:停車時用的,防止車子滑動。也叫手剎
離合器踏板:主要控制發動機的動力輸岀。踩下它,發動機和變速器之間的動力輸岀就切斷了。這時你就可以換檔了

⑹ 汽車中的各種電子裝置

以下是汽車中常用的電子裝置和功能~ ■ 什麼是ABC?
ABC車身主動控制系統。
ABC系統使汽車對側傾、俯仰、橫擺、跳動和車身高度的控制都能更加迅速、精確。車身的側傾小,車輪外傾角度變化也小,輪胎就能較好地保持與地面垂直接觸,使輪胎對地面的附著力提高,以充分發揮輪胎的驅動制動作用。而ABC的出現克服了懸掛設定舒適性和操控性之間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費者對車輛在這兩方面的要求。

■ 什麼是ABD?
ABD自動制動差速器。
制動力系統的一個新產品,它的主要作用是縮短制動距離,和ABS、EBD等配合適用。當緊急制動時,車會向下點頭,車的重量前移,而相應的車的後輪所承擔的重量就會減少,嚴重時可以使後輪失去抓地力,這時相當於只有前輪在制動,會造成制動距離過長。而ABD可以有效防止這種情況,它可以通過檢測全部車輪的轉速發現這一情況,相應的減少後輪制動力,以使其與地面保持有效的摩擦力,同時將前輪制動力加至最大,以達到縮短制動距離的目的。ABD與ABS的區別在於,ABS是保證在緊急制動時車輪不被抱死,以達到安全操控的目的,並不能有效的縮短制動距離。而ABD則是通過EBD在保證車輛不發生側滑的情況下,允許將制動力加至最大,以有效的縮短制動距離。

■ 什麼是ABS?
ABS剎車防抱死系統(Anti-LockBrake System)。
在沒有ABS時,如果緊急剎車一般會使輪胎抱死,由於抱死之後輪胎與地面是滑動摩擦,所以剎車的距離會變長。如果前輪鎖死,車子失去側向轉向力,容易跑偏;如果後輪鎖死,後輪將失去側向抓地力,容易發生甩尾。特別是在積雪路面,當緊急制動時,更容易發生上述的情況。ABS是通過控制剎車油壓的收放,來達到對車輪抱死的控制。其工作過程實際上是抱死—松開—抱死—松開的循環工作過程,使車輛始終處於臨界抱死的間隙滾動狀態。
但是在一些電影特技場景中,有的車子是不裝ABS的,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它們側滑、甩尾等多種高難度的刺激場面。對於一些想追求駕駛刺激的高級賽車手,他們同樣不喜歡給汽車裝上ABS。終究一點,ABS不是給特級演員和高級賽車手設計的,而是針對一般駕駛者,以保證他們駕車的安全。上世紀90年代汽車配置中最受關注的要屬ABS了,就是當時的捷達、桑塔納也不敢說是每車必備,而到了現在,ABS已是新車的標准配備。

■ 什麼是ASR?
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統(Accelerate Slip Regulation), 或加速穩定保持系統(Acceleration Stability Retainer)。
顧名思義就是防止驅動輪加速打滑的控制系統, 其目的就是要防止車輛尤其是大馬力的車子, 在起步、再加速驅動輪打滑的現象, 以維持車輛行駛方向的穩定性,保持好的操控性及最適當的驅動力, 達到有好的行車安全。它的原理並不復雜:當電腦檢測到某個驅動輪打滑時,就會自降低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並對打滑的車輪施加制動,直到車輪恢復正常的轉動。不管多麼高級的轎車,它和地面抵觸的都只有幾十個平方厘米大的面積,也就是4條輪胎的接地面積,如果車輪打滑得不到控制,車子就會失控。別以為只有剎車時車輪抱死會出危險,起步時車輪打滑一樣會出問題。

■ 什麼是BAS?
BAS制動輔助系統(Brake Assist System)。
在緊急情況下有90%的汽車駕駛員踩剎車時缺乏果斷,制動輔助系統正是針對這一情況而設計,它可以從駕駛員踩制動踏板的速度中探測到車輛行駛中遇到的情況,當駕駛員在緊急情況下迅速踩制動踏板,但踩踏力又不足時,此系統便會協助,並在不到1秒的時間內把制動力增至最大,縮短在緊急制動的情況下的剎車距離。

■ 什麼是DAC?
DAC下坡行車輔助控制系統(Down-hill assist control)。
與發動機制動的道理相同,為了避免制動系統負荷過大,減輕駕駛員負擔,下山輔助控制在分動器位於L位置;車速5-25km/h並打開DAC開關的條件下,不踩加速踏板和制動踏板,下山輔助控制系統可以自動把車速控制在適當水平。下山輔助控制系統工作時停車燈會自動點亮。

■ 什麼是DSC?
DSC車身動態控制系統。
BMW自主開發的DSC控制系統中集成了ASC自動穩定控制系統和牽引力控制系統,能夠通過對出現滑轉趨勢的驅動輪進行選擇制動來控制驅動輪的滑轉狀態,從而相應地對車輛起到穩定作用。而在冰雪路面、沙漠或砂礫路面上,駕駛者只需按下一個按鈕就可以使車輛進入DTC模式,從而增強車輛在上述路面上的牽引力。同時,由於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的干預響應極限稍微延長,車輛的牽引力和驅動力也隨之增大,駕駛者能夠享受到非同尋常的運動駕駛體驗。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的另一個功能是CBC彎道制動控制系統,能夠在轉彎輕微制動時通過非對稱的制動力控制消除車輛轉向過度趨勢。

■ 什麼是HAC?
HAC坡道起車控制系統(Hill-start assist control)。
霍爾效應式車速感測器既可以感知車速又可以感知轉子的旋轉方向。並且靈敏度很高(0km/h即可感知)。當擋位位於前進擋,而車輪產生後退趨勢時(上坡時驅動力不足),此系統自動施加制動力與車輪,當車輪又向前運動時制動力自動釋放。此系統可以幫助駕駛員提高在坡路駕駛時的安全操作。

■ 什麼是HDC?
HDC坡道控制系統(Hill Descent Control)。
它能主動感測坡道的斜度及路面狀況,自動控制抓地力、制動力及速度,以便在前進、後退時完全控制速度、穩定性及安全性,駕駛者無須分心斟酌加速及剎車,只要操縱好方向盤即可安全通過險惡地形。HDC 陡坡緩降控制系統在陡峭的坡段上可以維持最佳的速度控制。對新手駕駛而言,讓越野的駕馭變得更簡單而安全。

■ 什麼是EBA?
EBA緊急制動輔助裝置(Electronic Brake Assist)。
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駕駛員開始制動時只施加很小的力,然後根據情況增加或調整對制動踏板施加的制動力。如果必須突然施加大得多的制動力,或駕駛員反應過慢,這種方法會阻礙他們及時施加最大的制動力。
許多駕駛員也對需要施加比較大的制動力沒有準備,或者他們反應得太晚。EBA通過駕駛員踩踏制動踏板的速率來理解它的制動行為,如果它察覺到制動踏板的制動壓力恐慌性增加,EBA會在幾毫秒內啟動全部制動力,其速度要比大多數駕駛員移動腳的速度快得多。EBA可顯著縮短緊急制動距離並有助於防止在停停走走的交通中發生追尾事故。
EBA系統*時基監控制動踏板的運動。它一旦監測到踩踏制動踏板的速度陡增,而且駕駛員繼續大力踩踏制動踏板,它就會釋放出儲存的180巴的液壓施加最大的制動力。駕駛員一旦釋放制動踏板,EBA系統就轉入待機模式。由於更早地施加了最大的制動力,緊急制動輔助裝置可顯著縮短制動距離。

■ 什麼是EBD?
EBD電子制動力分配(Electr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
汽車制動時,如果四隻輪胎附著地面的條件不同,比如,左側輪附著在濕滑路面,而右側輪附著於乾燥路面,四個輪子與地面的摩擦力不同,在制動時(四個輪子的制動力相同)就容易產生打滑、傾斜和側翻等現象。EBD的功能就是在汽車制動的瞬間,高速計算出四個輪胎由於附著不同而導致的摩擦力數值,然後調整制動裝置,使其按照設定的程序在運動中高速調整,達到制動力與摩擦力(牽引力)的匹配,以保證車輛的平穩和安全。
當緊急剎車車輪抱死的情況下,EBD在ABS動作之前就已經平衡了每一個輪的有效地面抓地力,可以防止出現甩尾和側移,並縮短汽車制動距離。EBD實際上是ABS的輔助功能,它可以改善提高ABS的功效。所以在安全指標上,汽車的性能又多了「ABS+EBD」。目前國內車型中廣本奧德賽、派力奧、西耶那等,都在制動中說明是「ABS+EBD」。

■ 什麼是EDS?
EDS電子差速鎖(Electronic Differential System)。
它是ABS的一種擴展功能,用於鑒別汽車的輪子是不是失去著地摩擦力,從而對汽車的加速打滑進行控制。同普通車輛相比,帶有EDS的車輛可以更好地利用地面附著力,從而提高車輛的運行性,尤其在傾斜的路面上,EDS的作用更加明顯。但它有速度限制,只有在車速低於40km/h時才會啟動,主要是防止起步和低速時打滑。

■ 什麼是ESP?
ESP電子穩定程序(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這一組系統通常是支援ABS及ASR(驅動防滑系統,又稱牽引力控制系統)的功能。它通過對從各感測器傳來的車輛行駛狀態信息進行分析,然後向ABS、ASR發出糾偏指令,來幫助車輛維持動態平衡。 ESP可以使車輛在各種狀況下保持最佳的穩定性,在轉向過度或轉向不足的情形下效果更加明顯。
ESP一般需要安裝轉向感測器、車輪感測器、側滑感測器、橫向加速度感測器等。ESP可以監控汽車行駛狀態,並自動向一個或多個車輪施加制動力,以保持車子在正常的車道上運行,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進行每秒150次的制動。目前ESP有3種類型:能向4個車輪獨立施加制動力的四通道或四輪系統;能對兩個前輪獨立施加制動力的雙通道系統;能對兩個前輪獨立施加制動力和對後輪同時施加制動力的三通道系統。
ESP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它的主動性,如果說ABS是被動地作出反應,那麼ESP卻可以做到防患於未然。

■ 什麼是TCS?
TCS牽引力控制系統(Traction Control System),又稱循跡控制系統。
它的功能是能夠偵知輪胎貼地性的極限,在輪胎即將打滑的瞬間,自動降低或切斷傳到該輪上的動力,使之保持循跡性。汽車在光滑路面制動時,車輪會打滑,甚至使方向失控。同樣,汽車在起步或急加速時,驅動輪也有可能打滑,在冰雪等光滑路面上還會使方向失控而出危險。TCS就是針對此問題而設計的。TCS依*電子感測器探測到從動輪速度低於驅動輪時(這是打滑的特徵),就會發出一個信號,調節點火時間、減小氣門開度、減小油門、降擋或制動車輪,從而使車輪不再打滑。TCS可以提高汽車行駛穩定性,提高加速性,提高爬坡能力。原來只是豪華轎車上才安裝TCS,現在許多普通轎車上也有。TCS如果和ABS相互配合使用,將進一步增強汽車的安全性能。TCS和ABS可共用車軸上的輪速感測器,並與行車電腦連接,不斷監視各輪轉速,當在低速發現打滑時,TCS會立刻「通知」ABS動作來減低此車輪的打滑。若在高速發現打滑時,TCS立即向行車電腦發出指令,指揮發動機降速或變速器降擋,使打滑車輪不再打滑,防止車輛失控甩尾。
TCS是一種較為高級的電子設備,但是它的特性是約束你規規矩矩地行車,而不能把車子性能的極限發揮出來,所以不太適合跑車。

■ 什麼是GPS?
GPS車載衛星定位導航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GPS是以全球24顆定位人造衛星做基礎,向全球各地全天候地提供三維位置、三維速度等信息的一種無線電導航和定位系統。GPS的定位原理是:用戶接收衛星發射的信號,從中獲取衛星與用戶之間的距離、時鍾校正和大氣校正等參數,通過數據處理確定用戶的位置。現在,民用GPS的定位精度可達10m以內厶GPS具有的特殊功能很早就引起了汽車界人士的關注,當美國在海灣戰爭後宣布開放一部分GPS的系統後,汽車界立即抓住這一契機,投入資金開發汽車導航系統,對汽車進行定位和導向顯示,並迅速投入使用。

⑺ 汽車上各個感測器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1、里程錶感測器

在差速器或者半軸上面的感測器,來感覺轉動的圈數,一般用霍爾,光電兩個方式來檢測信號,其目的利用里程錶記數可有效的分析判斷汽車的行駛速度和里程,因為半軸和車輪的角速度相等,已知輪胎的半徑,直接通過里程參數來計算。

在傳動軸上設計兩個軸承,大大減輕了運行中的力距,減少了摩擦力,增強了使用壽命;由原來的動態檢測信號改為齒輪運轉式檢測信號;由原來直插式垂直變速箱改為倒角式介面變速箱。里程錶感測器插頭一般是在變速箱上,有的打開發動機蓋可以看到,有的要在地溝操作。

2、機油壓力感測器

一般情況,通過機油壓力感測器來檢測汽車的機油向內的機油還有多少,並將檢測到的信號轉換成我們可以理解的信號,提醒還有多少機油,或者還可以走多遠,甚至是提醒汽車需要加機油了。

3、水溫感測器

電控單元根據這一變化測得發動機冷卻水的溫度,作為燃油噴射和點火正時的修正號。就是我們可以通過發動機水溫的溫度了解汽車運行的狀態,停止或者運動,或者運動的時間有多長等。

4、空氣流量感測器

它的作用是檢測發動機進氣量的大小,並將進氣量信息轉換成電信號輸出,並傳送到ECU。

5、ABS感測器

ABS工作就是保證制動活塞和制動碟不卡死,保證它們處於滑動摩擦和靜摩擦的邊緣。大多由電感感測器來監控車速,abs感測器通過與隨車輪同步轉動的齒圈作用, 輸出一組准正弦交流電信號,其頻率和振幅與輪速有關,該輸出信號傳往ABS電控單元(ECU),實現對輪速的實時監控。

6、安全氣囊感測器

也稱碰撞感測器,按照用途的不同,分為觸發碰撞感測器和防護碰撞感測器。觸發碰撞式用於檢測碰撞時的加速度變化,並將碰撞信號傳給氣囊電腦,作為氣囊電腦的觸發信號;防護碰撞式它與觸發碰撞式串聯,用於防止氣囊誤爆。

7、氣體濃度感測器

主要用於檢測車體內氣體和廢氣排放。其中,最主要的是氧感測器,它檢測汽車尾氣中的氧含量,根據排氣中的氧濃度測定空燃比,向微機控制裝置發出反饋信號,以控制空燃比收斂於理論值。當空燃比變高,廢氣中的氧濃度增加時,氧感測器的輸出電壓減小;

當空燃比變低,廢氣中的氧濃度降低時,輸出電壓增大。電子控制單元識別這一突變信號,對噴油量進行修正,從而相應地調節空燃比,使其在理想空燃比附近變動。

8、位置和轉速感測器

主要用於檢測發動機曲軸轉角、發動機轉速、節氣門的開度、車速檢測,汽車加速度檢測、汽車減速檢測等,為點火時刻和噴油時刻提供參考點信號,同時,提供發動機轉速信號。汽車使用的位置和轉速感測器主要有交流發電機式、磁阻式、霍爾效應式、簧片開關式、光學式、半導體磁性晶體管式。

9、速度感測器

速度感測器是電動汽車較為重要的感測器,也是應用較多的感測器。就其定義而言,速度感測器主要是用來測量速度的感測器,分為轉速感測器、車速感測器、車輪轉速感測器等。

轉速感測器主要用於電動汽車電動機旋轉速度的檢測。車速感測器用來測量電動汽車行駛速度。

(7)汽車上各種裝置的作用擴展閱讀

感測器的特點包括: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路化,它不僅促進了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更新換代,而且還可能建立新型工業,從而成為21世紀新的經濟增長點。微型化是建立在微電子機械繫統(MEMS)技術基礎上的,已成功應用在硅器件上做成硅壓力感測器。

感測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轉換元件、變換電路和輔助電源四部分組成,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測量,並輸出與被測量有確定關系的物理量信號;轉換元件將敏感元件輸出的物理量信號轉換為電信號;變換電路負責對轉換元件輸出的電信號進行放大調制;轉換元件和變換電路一般還需要輔助電源供電。

⑻ 汽車集成儀表上各個組成部分的作用

汽車儀表,由各種儀表、指示器,特別是駕駛員用警示燈報警器等組成,為駕駛內員提供所需的汽容車運行參數信息。大部分儀表顯示的依據來自感測器,感測裝置根據被監測對象的狀態變化而改變其電阻值,通過儀表表述出來。 儀錶板中最顯眼的是車速里程錶,它表示汽車的時速,單位是km/h(公里/小時)。

⑼ 汽車保險裝置的作用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車輛保險裝置屬於商標分類第12類1202群組;專
經路標網統計,注屬冊車輛保險裝置的商標達9件。
注冊時怎樣選擇其他小項類:
1.選擇注冊(汽車點火開關,群組號:12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2.選擇注冊(汽車內裝飾件,群組號:12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3.選擇注冊(汽車組合開關,群組號:12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4.選擇注冊(車輛防盜系統,群組號:12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5.選擇注冊(汽車油箱蓋,群組號:12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6.選擇注冊(汽車轉向裝置,群組號:12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7.選擇注冊(汽車內外門把手,群組號:12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8.選擇注冊(汽車,群組號:12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9.選擇注冊(風擋雨刮裝置,群組號:12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⑽ 汽車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汽車總的說有兩大系統 驅動系統和轉向系統

汽車各部件作用!吊系統是支持車身重量,並緩和及吸收路面不平整所導致上下振動的機構,藉由減震筒與彈簧的組合防止不當振動傳入車身,來達到乘坐舒適性、改善行駛操控的目的。而因彈簧的系數與減震筒的阻尼軟硬不同,會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屬性。懸吊連結車身和輪胎間的主要機件就是避震和防傾桿。 避震器是用來抑制彈簧吸震後反彈時的震盪和吸收路面沖擊的能量。 避震器越硬重量轉移的速度越快,重量轉移越快則車身子的轉向反應也越快。

原理:車身重量轉移的速度是由避震器所控制,改變避震器在壓縮和拉伸行程的速度可改變車身動量轉移的速度。過彎時轉動方向盤,輪胎會產生一個滑移角,進而產生轉向力,這力量作用在滾動中心和重心,然後導致車身重量轉移,車身產生滾動。此時彎外輪的轉向力會隨著滑移角的增大及車身重量的轉移而加大,車子在達到最大轉向力及完成重量轉移後會建立一個過彎姿勢,由於避震器控制重量轉移的速度,因此也會影響建立過彎姿勢的速度。

加硬避震器和彈簧可以抑制側傾

錄像是以較軟的彈簧,配上較硬的可調式避震器,以避震器的硬度補彈簧強度的不足,加上可自由調整的阻尼,獲得高度的路況適應性。 防傾桿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達成操控的平衡和限制過彎時的車身側傾以改善輪胎的貼地性。

防傾桿和彈簧所提供的的防傾阻力是相輔相成的,而且防傾阻力是成對發生的,也就是說車頭的防傾阻力是和車尾的防傾阻力伴隨發生,但是由於車身配重比例以及其它外力的作用的關系會使得前後的防傾阻力並不平衡,如此一來便會直接影響車身重量的轉移和操控的平衡。 桿身的長度越長則硬度越軟,反之桿臂的長度越長卻會增加其硬度。太軟的防傾桿在獨立懸吊的車會造成過彎時過多的外傾角,減少輪胎的接地面積,太硬則是會造成輪胎無法緊貼地面,影響操控性。對彎內輪來說,防傾桿對車輪施的力和彈簧對車輪施的力是方向相反的,彈簧產生的力可把車輪壓回地面,而防傾桿卻會使它離開地面。(假如防傾桿太硬會減少把車輪壓回地面的力,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驅動輪,可能會使得出彎加油時彎內輪的抓地力變小,造成輪胎的空轉。)

假如一部車過彎時最極限的車身滾動會導致懸吊系統產生一定角度的外傾角變化,我們就需要這個角度的外傾,以便使輪胎在極限過彎時維持充分的輪胎貼地性。如果外傾角過大,會破壞所謂『瞬間循跡性』,也就是從車子直線到彎道或從平路到傾斜路面的瞬間的循跡性。這對操控平衡、過彎速度、進彎和出彎的的轉向靈敏度都會有負面的影響,更會影響彎中的剎車和加速表現。

後傾角的主要功能是使車輛保持向正前方行駛。

錄像傾角的應用:絕對不推薦使用正值

也稱輪胎偏角。論壇有人說往「正極」會增加輪胎偏角的角度,使得輪胎很「八」字,以獲得高速穩定性。

這是一個很錯誤的說法,正極角度越大,越會降低車輛在直線行走的速度。所以適當調校。

胎壓

胎壓的高低會影響車高

錄像不同車胎的胎壓與抓地力的關系曲線。過高和過低都會影響你的——抓地力。胎壓相對越低,車輪橡膠與地面接觸的面積就越大,能產生越大的抓地力。

至於怎樣找到最佳的胎壓,哈哈,哈哈,我也不知道.而且我一直有個疑問,那就是,輪圈的選擇是否真正對汽車有影響。我會在以後的帖子里闡述。

轉向反應比

賽車對方向改變的反應,和後傾角相輔

引擎

引擎是一部車子的心臟,對動力性能的提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引擎系統的改裝,同時也是最難的改裝之一。

凸輪軸可視為氣門機構的靈魂,所以凸輪軸也是也是車改裝重點之一

道理相當復雜,簡單的說凸輪正時調後(也就是軟?),會具有較佳的高轉速動力表現,但在低轉速運轉時,將因為氣缸真空度不足及吸入油氣的流失而造成容積效率降低,導致低轉速動力不足、怠速運轉不穩的後遺症。

凸輪正時調前(也就是進階?)正好相反.

實際應用:直線賽應適當把凸輪正時調軟。提高氣門揚程也可提高容積效率。 渦輪增壓機分兩種:發動機渦輪增壓(自然吸氣)和機械增壓。 自然吸氣渦輪增壓機原理:利用引擎經過爆炸行程後產生的高溫、高速廢氣,通過特殊形狀的名為排氣蕉的管道,流入廢氣側渦輪,並推動廢氣側內的渦輪葉片轉動,同時,與廢氣側渦輪葉片同軸相連的生氣端壓縮葉輪,會對流經風格後的生氣進行壓縮,壓縮氣體經過中央冷卻器冷卻後,成為帶有一定壓力的和高密度的新鮮空氣,流經節氣門和進氣歧管後,進入氣缸內燃燒。 機械增壓就簡單的多了。原則上只要引擎在運轉,機械增壓就自然而然的產生,引擎轉速越高加壓力度就越大,好處就是沒有渦輪增壓所產生的那種遲滯現象,加速感受相當線性化,於自然吸氣引擎差別不大。

個人感覺,提前增壓,退後結束。是提高汽車馬力的重要途徑。汽車馬力都大的驚人,如果覺得馬力太大難以控制。那就都減低吧。 氮氧加速裝置

氣體量是一定的,就看你想讓它快速,大馬力爆發,還是想長久持續加速了。根據個人喜好吧,這個沒有太大技術含量

傳動系統(發揮車輛性能的重點

傳動系統在極品飛車里只有一項--齒比。

在改裝前我們要記住一句話:汽車的提速主要是靠扭矩,極速才是靠功率。獲得更大的加速度要增大齒輪比,但要保證驅動功率足夠。發動機的轉速保持在最有效率的動力區內,而變速箱的功能便是在維持發動機轉速不變的前提下,通過不同擋位的變速率來改變車子的行車速度。

變速箱的重要動作就是更換不同的齒輪組合,齒輪比對於直線加速來說太過重要。變發動機達到合理匹配,才能真正發揮出車子的性能。一台發動機在按照設計訴求製造出來之後,就要按照發動機的動力輸出曲線,確切說是扭矩曲線來匹配變速箱。

我們可以把發動機的扭矩曲線大致分為兩類,也就是說,汽車大體有如下兩類。一類是有明顯峰值,整個成山峰狀;另一類沒有明顯的峰值,大體成高原狀。 對於這兩種不同的輸出曲線,我們就需要匹配不同齒比的變速箱來充分發揮發動機的動力特性。對於山峰型的扭矩曲線的特點是能利用扭矩曲線的爬升段,充分發揮加速性能。對於高原型的扭矩曲線,因為它比較平直,扭矩能一直維持在一個較恆定的值上,動力區間很寬,需要變速箱用密齒來遷就它較短的動力區間。

我們的訴求是在這一擋轉速到達扭矩輸出峰值時,換擋後的轉速應落在一個較大的扭矩輸出值上,這樣的加速才有連貫性,不至於使發動機乏力,降低加速能力。

汽車在起步時,需要先克服靜摩擦力,然後再推動車身前進,這時是需要較大的扭力來幫忙的;於是低檔位(一檔)時,是類似腳踏車起步的「前面小齒輪,後面大齒輪」的設計,當車速越來越快時,我們不必需要這么大的扭力輸出,在高速檔時,變速箱將換成類似騎腳踏車時的「後面小齒輪,前面大齒輪」的設定。

一檔時高的齒輪比,用意就相當明顯:起步時會很有力。這樣的設計是有助於起步沖刺;而各檔位的齒輪比或檔位間齒比的差異,都是影響車子的運動性能,高齒比是為了扭力,而高檔(四檔或五檔)的低齒比就是為了高速行駛與引擎提速的發揮了.

此外還要考慮換檔時的動力差異不致於過大。那到底要如何設定齒輪比呢?因為齒比過高,就轉的慢;齒比太低又有扭力不足的可能,各檔齒比又不能差異過大。一般說來,變速箱的各個擋位之間都是成等差數列的,也就是說,各個擋位之間的齒輪比差別在理論上是基本相等的,一般只會根據需要做適量的修改。

比(主減速比) 的不同,決定了車輛的加速能力或者極速表現,二者有一定的矛盾性,有時難以兼顧。變速箱的基本作用是充分的發揮出發動機的動力,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決定車輛的行駛極速和加速表現。用較大的齒輪比不僅能提高車輛的輪端扭矩,還能有更為出色的加速表現。只要發動機本身的轉速提升夠快,用大齒比的1擋猛踩油門,肯定能獲得最佳的推背感,同理,後面的每個擋都盡量的用大齒比,那麼車輛的加速性能將非常出色。但這種過於密齒的變速箱雖說有凌厲的加速表現,卻沒有較高的的極速,這就是一把雙刃劍,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得兼。這就是變速箱的另一功用,是選擇加速,還是極速,還是中和加速和極速。但對於一般的汽車改裝來說,去調變速箱太麻煩,直接更換最終傳動比齒輪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調整車輛的加速性能或是極速。

終比增加15%,便可立刻把全擋位內的發動機轉速拉高15%,縮短發動機從低轉速提升到動力區甚至是最大馬力峰值點所需的時間,直接地改善車子在每擋上的提速能力。

多數跑車和運動型車(ff車)的發動機都是典型的高速發動機。這類發動機的扭矩曲線一般都比較陡峭,有些還會設計多個峰值,峰值區間較窄,其中最大扭矩一般是出現在發動機高轉時,也就是車輛在後段發力。無論對於何種發動機,對於變速箱的匹配來說,盡可能的讓升擋以後的發動機轉速保持在扭矩充沛的區域,是最合適的。這種高轉發動機的最高扭矩出現的比較晚,而且最高扭矩持續的時間也比較短。也就是說很多高轉速發動機,其最大扭矩或功率看似非常可觀,但實際上出現的轉速范圍段非常短,那麼如果這個時候我們給它匹配一個稀齒比的變速箱,發動機轉速沖上5500轉以後升擋,然後轉速會落到3000轉,那此時還何談加速性?如果為了使換擋後的轉速落在4000轉以上,我們在6500轉換擋,那5500轉到6500轉這個區域,扭矩也很小,同樣無法獲得足夠的加速性。顯然,這個齒比的變速箱是無法滿足這類發動機的性能需求的。那麼我們給它換個變速箱,換個密齒比的,加速到5500轉以後恰好到達扭矩峰值的末端,然後升擋,此時轉速能保持在4000轉以上,那麼就可以充分利用這個高扭矩的平台,將高轉速發動機的性能充分發揮出來。

低轉速大扭矩的發動機(fr車),配備密齒比變速箱可能適得其反,不利於性能的發揮,而且提升了駕駛難度。這類發動機的扭矩曲線一般都比較平滑,且持續的區間比較寬泛。我們假設一台從2000轉開始就能達到或接近最大扭矩,同時可以將這個扭矩數值一直持續到5000轉的發動機。此類發動機與高轉發動機的最主要區別是有一個寬廣的扭矩平台,而且可以在前段發力。這類發動機在整個駕駛過程無法尋找到令人興奮的加速點,注重平順性此時尤為重要。

仍然以前面舉例的兩個變速箱為例,當我們給它配備稀齒比的變速箱的時候,加速到5000轉然後升擋,此時轉速落在2500轉左右,恰好是在其最大扭矩的范圍內,可以在這個擋位從2500轉一直又加速到5000轉。而如果我們給它配備一款密齒比變速箱呢?當我們同樣加速到5000轉以後升擋,發動機轉速落到3500轉。沒錯,現在仍然是最大扭矩區域,但這樣白白浪費了前面的這1000轉,在這個擋位上車輛只能從3500轉加速到5000轉,加速區間比前面的變速箱少了1000轉。哪一個的性能更好,就不用說了吧?齒比更稀的變速箱反而可以獲得更好的加速性,別忘了,密齒比變速箱在這個時候還在不停的倒騰擋位呢!所以,對於轉速始終較低,在前段發力的發動機,匹配低擋位變速箱反而更適合。

這也是為什麼FR車在同樣馬力的情況下更適合加速賽的的原因

剎車是一項技術活,剎車理想的狀態是前剎車『恰』比後剎車早死鎖。也就是前輪偏重。

也就是剎車距離長短的調解。個人覺得在游戲里還是松油門更好些。改裝剎車系統時要注意平衡前後制動分布,過大的制動力容易令輪胎抱死。如果後制動力過大,會造成剎車時後輪抱死甩尾。

而且注意一點就是輪胎的抓地力極限就是剎車性能的最高極限,其他一切配備都只是為了接近這個極限,而不是把這個極限提高。

輕輪圈的旋轉慣性較鋼制重輪圈小得多,所以裝上合金輪圈可令汽車的加速、剎車、轉彎都更加靈敏,就像我們脫去笨重的皮鞋改穿充氣的超輕跑步鞋去跑步一樣,輕的輪圈會讓發動機提速更爽,所以有車輪減輕1公斤相當於車身減輕5公斤的這種說法,這可一點也不誇張。由於車重對於車的平地加速、剎車、轉彎性能都有負面影響,所以車身在減重之餘,非簧載質量總是越輕越好。

在輪圈改裝的整體尺寸方面有一種說法,意思即是在原廠輪圈基礎上把輪圈直徑和寬度同時加大1英寸或同時加大2英寸。 當你考慮換輪圈更改前,必須清楚這會給車的性能帶來兩方面的影響:一是車輪向外移之後,由於杠桿比的改變,懸掛就會顯得軟了;二是車的轉向特性會發生變化,增大了前輪輪距,會增加轉向不足的特性。

最後要談的是輪圈的大小問題,一般來說較寬的輪胎/輪圈組合可以給車子帶來更好的操控性,但直徑較大的輪胎/輪圈組合卻沒有什麼好處,反而會增加車子的非簧載質量

閱讀全文

與汽車上各種裝置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油茶需要哪些設備嗎 瀏覽:35
東成電動扳手轉子軸承怎麼換 瀏覽:516
二樓機床壓力怎麼計算 瀏覽:661
電纜自動送線裝置 瀏覽:711
雷達的旋轉裝置機械結構 瀏覽:831
高層設備層在哪個位置 瀏覽:249
馬達軸承如何保持孔徑 瀏覽:285
威克士電動工具假的多嗎 瀏覽:580
櫃門五金件店鋪推薦 瀏覽:892
基於紅外感測器的智能燈控裝置設計 瀏覽:964
農業機械化後產能多少 瀏覽:147
導氣系統自動點火裝置 瀏覽:302
耳膜的模擬實驗裝置 瀏覽:561
工業上一般用什麼設備利用余熱 瀏覽:110
嬰兒吞食儀器有哪些 瀏覽:177
中天五金製品 瀏覽:258
燃氣閥門在衛生間 瀏覽:144
什麼儀器可以加壓 瀏覽:202
實驗室甲醛蒸餾裝置 瀏覽:16
機床制動器離合器為什麼要互鎖 瀏覽: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