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0kv電抗器和10kv消弧裝置的作用分別是
電抗器是安裝在迴路中,當迴路發生短路故障時呈現出一個較大的阻抗,從內而將短路電容流限制在一個能夠接受的范圍內,正常運行時也有一點電壓損失。而消弧線圈安裝在10KV設備中心點上,或者是人工中心點上,利用電感電流與電容電流相位上相反的特性,來對消迴路中的電容電流。使得在迴路對地故障時,接地電流基本為零。
❷ 消弧線圈的作用
在變壓器的分類中,沒有消弧變壓器這一說法,你說的消弧變壓器可能內是在變壓器上並聯消弧容線圈起到消弧作用。
消弧線圈的作用:
一個電網的存在必然存在著漏電.從那裡漏的電呢? 電纜對地的電容!
我們知道,我們採用的是50Hz的頻率.而且在傳輸的過程中是沒有零線的,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節約成本!代替零線的自然就是大地.三相點他們對大地的距離不一樣也就是對大地的電容也不一樣!
既然電容不一樣,那麼漏電流也不一樣.漏掉的 電流跑到那裡去了呢?
這要取決於那條線路距離大地最近.因為漏調的電流要跑到另外的線路中!
假如A失去電流,那麼B或者C就得到電流!容性電流=A-B|A-C
線路越長容性電流就越大!容性電流越大,當發生接地的時候弧光就不容易熄滅!通過引入消弧線圈來保證整個變電站的接地時候的電流<5A就可以消滅接地弧光!
當然:引入消弧線圈後,變電站的系統有可能是過補(電感電流大於電容電流)或者是欠補(電感電流小於電容電流)但絕對不能相同(電感電流等於電容電流)!
❸ 110kv變電站10Kv 通過接地變消弧線圈接地,算中性點有效接地么
接地變消弧線圈?
是接地變二次接消弧線圈嗎?
❹ 10KV開關櫃為什麼要加消弧消諧裝置
隨著現在電網的發展,架空線路逐步被固體絕緣的電纜線路所取代是一種必然趨勢。由於固體絕緣擊穿的積累效應,其內部過電壓,特別是電網發生單相間歇性弧光接地時產生的弧光接地過電壓及由此激發的鐵磁諧振過電壓,己成為這類電網安全運行的一大威脅,其中以單相弧光接地過電壓最為嚴重。弧光接地過電壓會使電壓互感器發生飽和,激發鐵磁諧振,導致電壓互感器嚴重過載,造成熔斷器熔斷或互感器燒毀。同時由於弧光接地過電壓持續時間長,能量極易超過避雷器的承受能力,導致避雷器爆炸。再就是弧光接地產生的高幅值的過電壓加劇了電纜等固體絕緣的積累性破壞甚至擊穿放炮。
1.可在2個周波內熄滅弧光,有效地消除弧光接地過電壓,從而可避免弧光接地引起的各種絕緣事故。
2.由於各類相對地及相對相之間的操作過電壓均被限制到較低的水平,這就大大降低了激發鐵磁諧振的可能性。
3微機消弧消諧裝置與選線裝置配合,選線效果理想。
4.由微機消弧消諧裝置的工作原理可知,其限制過電壓的機理與電網對地電容電流大小無關,因而其保護性能不隨電網運行方式的變化而改。
5.微機消弧消諧裝置可取代單獨的PT櫃。
6.微機消弧消諧裝置單獨裝櫃,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佔地面積小,既適用於新建變電站,也適用於老站的改造。
❺ 10kv變電所有何作用10kv變電所由那些部分組成
10KV的變電所與來10KV的配電所沒有本自質區別,或者說是一回事。一般把35KV以上的稱為變電所,是電力系統的中間環節,用來匯集電源、升降壓和分配電力,一般有主變壓器、高低壓配電裝置、主控室等組成。
10KV變電所多稱為配電所,一般有變壓器室、高壓配電室、低壓配電室和值班室組成。
10KV開關站,又稱開閉所。是為了系統穩定運行而設,只起到系統不同部分的連接作用,不起升降壓作用,該站不設變壓器。
❻ 簡述220千伏、110千伏、10千伏配電裝置的形式及其優缺點
請在後半部分找答案~
通常,稱220kv、110kv為高壓,10kv為低壓,所以根據不同的電壓等級,相應的配電裝置也各不相同。
所謂配電裝置,是指在電力網中,用來接受電力和分配電力的電氣設備的總稱,是變電站電氣主接線中的開關電器、保護電器、測量電器、母線裝置和必要的輔助設備按主接線的要求建造而成的建築物的總體。其作用是:在正常情況下用來交換功率和接受、分配電能;發生事故時迅速切除故障部分,恢復正常運行;在個別設備檢修時隔離檢修設備,不影響其它設備的運行。它包括控制電氣(如斷路器、負荷開關、隔離開關等)、保護電氣(如熔斷器、繼電器、避雷器等)、測量電器(如互感器、電壓表、電流表等)以及母線與各種載流導體。 配電裝置按其電氣設備設置的地點,分為屋內和屋外配電裝置。
在發電廠和變電站中,35kv以下的配電裝置多採用屋內配電裝置,其中3-10kv的大多採用成套配電裝置;110kv以上的配電裝置多採用屋外配電裝置。
10kv配電裝置與110kv、220kv配電裝置的特點
的區別也即是屋內配電裝置(成套配電裝置)與屋外配電裝置的區別,主要是:10kv屋內配電裝置不受天氣影響,維護量小,維修工作可在室內進行,佔地面積小,允許安全凈距小等,但投資大,建設費用較高;110220kv屋外配點裝置特點是擴建方便,建設周期短,凈距較大,便於帶電作業,但有佔地面積大,受外界環境影響大等缺點;
具體來說:10kv低壓配電裝置大體包括五個部分:
(1)電路控制設備。有各種手動,自動開關。
(2)測量儀器儀表.其中指示儀表有:電流表,電壓表,功率表,功率因數表等.計量儀表有:有功電度表,無功電度表,以及與儀表相配套的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等.
(3)母線以及二次線.母線包括:配電變壓器低壓側出口至配電室(箱)的電源線和配電盤上匯流排(線).二次線包括:測量,信號,保護,控制迴路的連接線.
(4)保安設備包括:熔斷器,繼電器,觸電保安器等.
(5)配電盤包括:配電箱,配電櫃,配電盤,配電屏等,是集中安裝開關,儀表等設備的成套裝置.
220kv配電裝置一般有: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開關、電流互感器、母線PT、出線PT、避雷器、阻波器、耦合電容器、支柱絕緣子、避雷針等。
下面說不同電壓等級的配電裝置的型式及其它們的優缺點。
屋內配電裝置按其布置型式,可分為三層式、二層式和單層式。三層式是將其所有電器依其輕重分別布置在各層中,具有安全、可靠性高,佔地面積少等特點,但結構復雜,造假高,檢修和維護不方便;二層式是將斷路器和電抗器布置在第一層,將母線、母線隔離開關等較輕設備布置在第二層,與三層式相比,它的造價較低,運行維護方便,但佔地面積有所增加;單層式佔地面積較大,通常
採用成套開關櫃,以減少佔地面積。一般情況下,35-220kv的屋內配電裝置布置型式,只有二層式和單層式。
屋外配配電裝置將所有電氣設備和母線都裝設在露天的基礎、支架或構架上,屋外配電裝置的結構形式,除了與電氣主接線、電壓等級和電氣設備類型有密切關系外,還與地形關,根據電氣設備和母線的高度,屋外配點裝置可分為中型配電裝置、高型配電裝置和半高型配電裝置。中型配電裝置是將所有電氣設備都安裝在同一水平面內,並裝在一定高度的基礎上,使帶電部分對地保持必要的
高度,以便工作人員能在地面上安全活動,這種形式布置比較清晰,不易誤操作,運行可靠,維護方便,造價較省,缺點:佔地面積過大;高型配電裝置是將一組母線及隔離開關與另一組母線及隔離開關上下重疊布置的配電裝置,可以節省佔地面積50%左右,但耗用鋼材較多,造價較高,操作和維護條件較差;半高型配電裝置是將母線置於高一層的水平面上,與斷路器、電流互感器、隔離開關上下重疊布置,其佔地面積比普通中型減少30%,半高型介於高型和中型之間,具有兩者的優點,除了母線隔離開關外,其餘部分與中型布置基本相同,運行維護仍較方便。
我完整的給你答完了,不知你滿意否?
❼ 變電所的消弧線圈是起什麼作用的
消弧線圈的作用是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後,故障點流過電容電流,消弧線圈提供電感電流進行補償,使故障點電流降至10A以下,有利於防止弧光過零後重燃,達到滅弧的目的,降低高幅值過電壓出現的幾率,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❽ 110站10KV經消弧線圈接地設有消弧消諧控制櫃,各10KV變電所設二次消諧而不設消弧消諧櫃,這樣配置合理嗎
1、消弧線圈是過去理論派生出來的一種消除弧光接地過電壓的技術手段,過去得到了廣回泛的應用,但由於其答不能完全消除弧光接地過電壓,近代有些人用「消弧消諧控制櫃」代替;
2、消弧消諧控制櫃的原理和消弧線圈完全不同,它是不能消弧的,只是在發生弧光後,短接接地相,使其不能產生弧光過電壓了,但這樣就不容易查出在哪裡接地了;
3、二者原理不同,各有特點,選用什麼的都有,但近來選用消弧消諧控制櫃的比較多,特別是在一些負荷終端站,也裝設了消弧消諧控制櫃,在一個系統中裝設了多個消弧消諧控制櫃,一發生接地,都不知道查哪裡了,設計人員願意選這個東西,可能因為這個利潤大些,回報要好一點吧;
4、但我個人觀點不喜歡消弧消諧控制櫃,在我審核的圖紙中,建議盡量不用這個東西;
5、「10KV變電所二次消諧」指的一般不是弧光接地過電壓,而是指鐵磁諧振過電壓,即母線電壓互感器和母線電容產生的諧振,有些消弧消諧控制櫃帶些功能,但原理多是二次消諧的,系統中不選用消弧消諧控制櫃時,可以在電壓互感器櫃上安裝一個微電腦消諧器來解決。
❾ 電網中消弧器有什麼作用
消弧是指當母線發生單相金屬接地時消弧裝置動作使金屬接地通過消弧裝置動作的真空接觸器直接接地,有利於母線保護動作、這樣可以避免諧波的產生。
正常運行時,消弧線圈中無電流通過。而當電網受到雷擊或發生單相電弧性接地時,中性點電位將上升到相電壓,這時流經消弧線圈的電感性電流與單相接地的電容性故障電流相互抵消,使故障電流得到補償,補償後的殘余電流變得很小,不足以維持電弧,從而自行熄滅。這樣,就可使接地迅速消除而不致引起過電壓。
消弧線圈主要是由帶氣隙的鐵芯和套在鐵芯上的繞組組成,它們被放在充滿變壓器油的油箱內。繞組的電阻很小,電抗很大。消弧線圈的電感可用改變接入繞組的匝數加以調節。在正常運行狀態下,由於系統中性點的電壓是三相不對稱電壓,數值很小,所以通過消弧線圈的電流也很小,電弧可能自動熄滅。 一般採用過補償方式,就是電感電流略大於電容電流 消弧線圈是一種帶鐵芯的電感線圈。它接於變壓器(或發電機)的中性點與大地之間,構成消弧線圈接地系統。正常運行時,消弧線圈中無電流通過。而當電網受到雷擊或發生單相電弧性接地時,中性點電位將上升到相電壓,這時流經消弧線圈的電感性電流與單相接地的電容性故障電流相互抵消,使故障電流得到補償,補償後的殘余電流變得很小,不足以維持電弧,從而自行熄滅。這樣,就可使接地迅速消除而不致引起過電壓。
❿ 在變壓器中性點接入消弧線圈的目的是什麼
在變壓器中性點接入消弧線圈的目的是補償網路接地電流。
它接於變壓器(或發電機)的中性點與大地之間,構成消弧線圈接地系統。電力系統輸電線路經消弧線圈接地,為小電流接地系統的一種。
正常運行時,消弧線圈中無電流通過。而當電網受到雷擊或發生單相電弧性接地時,中性點電位將上升到相電壓,這時流經消弧線圈的電感性電流與單相接地的電容性故障電流相互抵消。
補償後的殘余電流變得很小,不足以維持電弧,從而自行熄滅。這樣,就可使接地故障迅速消除而不致引起過電壓。
(10)變電站10千伏消弧裝置的作用擴展閱讀
消弧線圈早期採用人工調匝式固定補償的消弧線圈,稱為固定補償系統。固定補償系統的工作方式是:將消弧線圈整定在過補償狀態,其過補程度的大小取決於電網正常穩態運行時不使中性點位移電壓超過相電壓的15%。
之所以採用過補償是為了避免電網切除部分線路時發生危險的串聯諧振過電壓。
因為如整定在欠補償狀態,切除線路將造成消弧線圈電容電流減少,可能出現全補償或接近全補償的情況。
動態補償系統的工作方式是:在電網正常運行時,調整消弧線圈遠離諧振點,徹底避免串聯諧振過電壓和各種諧振過電壓產生的可能性,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後,瞬間調整消弧線圈到最佳狀態,使接地電弧自動熄滅。
這種系統要求消弧線圈能帶高電壓快速調整,從根本上避免了串聯諧振產生的可能性,通過適當的控制,該系統是唯一可能使電網中原有的功率方向型單相接地選線裝置繼續使用的系統。
中國主要產品有自動補償的消弧線圈國內主要有五種產品,分別是調氣隙式,調匝式,調容式,高短路阻抗變壓器式和偏磁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