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實驗室制備制備乙酸丁酯的裝置

實驗室制備制備乙酸丁酯的裝置

發布時間:2021-02-16 04:26:31

1. 在高中階段,我們學習了兩種酯的實驗室制備方法:①乙酸乙酯的制備(裝置如圖1);②乙酸丁酯[CH 3 COO(

(1)用水浴加熱均勻受熱,容易控制溫度.
乙酸、丁醇加熱易揮發,為減少原料的損失,直玻璃管對蒸汽進行冷凝,重新流回反應器內.
試管與石棉網直接接觸受熱溫度高,容易使有機物分解碳化.
故答案為:均勻受熱,容易控制溫度,冷凝、迴流;防止加熱溫度過高,有機物碳化分解.
(2)制備乙酸乙酯時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醇與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鈉吸收,易於除去雜質,飽和碳酸鈉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增大水的密度,使酯浮於水面,容易分層析出,便於分離.
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通常分液的方法,分液利用的儀器主要是分液漏斗,使用時注意下層液從分液漏斗管放出,上層液從分液漏鬥上口倒出,酯的密度比水小,應從分液漏鬥上口倒出.
故答案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於分層;分液漏斗;A.
(3)提高1-丁醇的利用率,可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動.
A.使用催化劑,縮短反應時間,平衡不移動,故A錯誤;
B.加過量乙酸,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動,1-丁醇的利用率增大,故B正確;
C.不斷移去產物,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動,1-丁醇的利用率增大,故C正確;
D.縮短反應時間,反應未達平衡,1-丁醇的利用率降低,故D錯誤.
故選:BC.
(4)由表中數據可知,乙酸丁酯與乙酸乙酯沸點相差比較大,乙酸乙酯沸點為77.06℃,可利用蒸餾原理,將製得的乙酸丁酯進行蒸餾,看能否得到78℃左右的餾分,且該餾分不溶於飽和碳酸鈉溶液,若有則說明含有乙酸乙酯,沒有則不含乙酸乙酯.
故答案為:將製得的乙酸丁酯進行蒸餾,看能否得到78℃左右的餾分,且該餾分不溶於飽和碳酸鈉溶液.

2. 某學生在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已知乙酸丁酯的沸點124~126℃,反應溫度115~125℃),其反應裝置應選擇(

A.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揮發,為了避免反應物損耗和充分利用原料,應設計冷凝迴流裝置,而A裝置無冷凝裝置,故A錯誤;
B.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揮發,當有易揮發的液體反應物時,為了避免反應物損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發生裝置設計冷凝迴流裝置,使該物質通過冷凝後由氣態恢復為液態,從而迴流並收集.實驗室可通過在發生裝置安裝長玻璃管或冷凝迴流管等實現,B裝置符合這些要求,故B正確;
C.該裝置採用的是水浴,反應溫度不超過100℃,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反應需要反應溫度為115~125℃,而水浴加熱適合溫度低於100℃的反應,故C錯誤;
D.該裝置採用的是水浴,反應溫度不超過100℃,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反應需要反應溫度為115~125℃,而水浴加熱適合溫度低於100℃的反應,故D錯誤;
故選B.

3. (2014肇慶一模)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的實驗裝置有如圖甲、乙兩種裝置可供選用.制備乙酸丁酯所涉及的有

(1)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反應物乙酸、1-丁醇的沸點低於產物乙酸丁酯的沸點,若採用甲裝置,會造成反應物的大量揮發,大大降低了反應物的轉化率,所以應該選用裝置乙,
故答案為:乙;由於反應物乙酸、1-丁醇的沸點低於產物乙酸丁酯的沸點,若採用甲裝置,會造成反應物的大量揮發;
(2)1-丁醇在濃硫酸作用下能夠發生消去反應生成1-丁烯,結構簡式為:CH3CH2CH=CH2,也能夠發生分子內脫水生成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
故答案為: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CH3CH2CH=CH2
(3)要提高1-丁醇的轉化率,可以增大乙酸的濃度,使正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著正向移動;也可以減小生成物濃度,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著正向移動,
故答案為:增加乙酸濃度;減小生成物濃度(或移走生成物);
(4)從制備乙酸丁酯所得的混合物中分離、提純乙酸丁酯,分離的是混合液體,不需要使用過濾、蒸發等操作,需要使用分液方法分離,所以一定使用的操作為AB,
故答案為:AB;
(5)分液漏斗的下方有旋塞,使用前必須檢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或者是否堵塞;分液操作時,如果分液漏鬥上口玻璃塞未打開,分液漏斗中的液體不會流出,
故答案為:檢查是否漏水或堵塞,分液漏鬥上口玻璃塞未打開(或漏斗內部未與大氣相通,或玻璃塞上的凹槽未與漏鬥口上的小孔對准).

4. 實驗室制備乙酸丁酯的環境溫度(反應溫度)是115-125℃,其它有關數據如下表,則以下關於實驗室制備乙酸

A.增加乙酸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會提高1-丁醇的轉化率,生成更多的乙酸丁酯,故A正確;回
B.實驗室制備乙答酸丁酯的環境溫度(反應溫度)是115-125°C,而水浴的溫度為100°C,故B錯誤;
C.反應後混合物中含有乙酸、乙醇、乙酸乙酯,乙酸可以和碳酸鈉反應生成乙酸鈉的水溶液,乙醇能溶於水,乙酸乙酯在飽和碳酸鈉中的溶解度極小,不溶於水,所以用Na2CO3溶液洗滌後分液可得乙酸乙酯粗品,故C正確;
D.粗品中含有水,可加吸水劑除去水然後再蒸餾,故D正確;
故選:B.

5. 在高中階段,我們學習了兩種酯的實驗室制備方法:①乙酸乙酯的制備(裝置如圖1);②乙酸丁酯[CH3COO(CH

(1)用水浴加熱均勻受熱,容易控制溫度.
乙酸、丁醇加熱易揮發,為減少原料的損失,直玻璃管對蒸汽進行冷凝,重新流回反應器內.
試管與石棉網直接接觸受熱溫度高,容易使有機物分解碳化.
故答案為:均勻受熱,容易控制溫度,冷凝、迴流;防止加熱溫度過高,有機物碳化分解.
(2)制備乙酸乙酯時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醇與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鈉吸收,易於除去雜質,飽和碳酸鈉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增大水的密度,使酯浮於水面,容易分層析出,便於分離.
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通常分液的方法,分液利用的儀器主要是分液漏斗,使用時注意下層液從分液漏斗管放出,上層液從分液漏鬥上口倒出,酯的密度比水小,應從分液漏鬥上口倒出.
故答案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於分層;分液漏斗;A.
(3)提高1-丁醇的利用率,可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動.
A.使用催化劑,縮短反應時間,平衡不移動,故A錯誤;
B.加過量乙酸,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動,1-丁醇的利用率增大,故B正確;
C.不斷移去產物,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動,1-丁醇的利用率增大,故C正確;
D.縮短反應時間,反應未達平衡,1-丁醇的利用率降低,故D錯誤.
故選:BC.
(4)由表中數據可知,乙酸丁酯與乙酸乙酯沸點相差比較大,乙酸乙酯沸點為77.06℃,可利用蒸餾原理,將製得的乙酸丁酯進行蒸餾,看能否得到78℃左右的餾分,且該餾分不溶於飽和碳酸鈉溶液,若有則說明含有乙酸乙酯,沒有則不含乙酸乙酯.
故答案為:將製得的乙酸丁酯進行蒸餾,看能否得到78℃左右的餾分,且該餾分不溶於飽和碳酸鈉溶液.

6. 乙酸乙酯的實驗室制備裝置室什麼

乙酸乙酯的製取:先加乙醇,再加濃硫酸,最後加乙酸.順序是密度先小後大,然後加熱 .
方程式:回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可逆答反應、加熱、濃硫酸催化劑)
乙酸過量可以避免乙酸乙酯和乙醇形成恆沸物 ;
乙酸和乙酸乙酯不共沸,過量乙酸不影響產物的蒸餾.

7. 如圖為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圖.試回答:(1)B中所盛試劑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伸入B中的導管

(1)制備乙酸乙酯時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內和乙酸、降低乙酸容乙酯的溶解度,產物便於分層;導管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飽和碳酸鈉溶液吸入反應試管中,
故答案為:飽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和乙醇,有利於乙酸乙酯的分離;防止液體發生倒吸;
(2)乙酸乙酯密度小於飽和碳酸鈉溶液,會浮在上層,乙酸乙酯為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具有果香氣味;乙酸與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應也屬於取代反應,
故答案為:果香;取代.

8. 某學生在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已知乙酸丁酯的沸點℃124~126,反應溫度115~125℃),其反應裝置應選擇(

A.該裝來置採用的是水浴,反源應溫度不超過100℃,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反應需要反應溫度為115~125℃,而水浴加熱適合溫度低於100℃的反應,故A錯誤;
B.該裝置採用長導管可起冷凝易揮發的乙酸和丁醇,但採用水浴,反應溫度不超過100℃,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反應需要反應溫度為115~125℃,而水浴加熱適合溫度低於100℃的反應,故B錯誤;
C.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揮發,為了避免反應物損耗和充分利用原料,應設計冷凝迴流裝置,而該裝置無冷凝裝置,故C錯誤;
D.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揮發,當有易揮發的液體反應物時,為了避免反應物損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發生裝置設計冷凝迴流裝置,使該物質通過冷凝後由氣態恢復為液態,從而迴流並收集.實驗室可通過在發生裝置安裝長玻璃管或冷凝迴流管等實現,該裝置符合這些要求,故D正確;
故選D.

9. 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如下

(1)乙酸成本高,乙醇低,應過量,使乙酸多可能參加反應
(2)催化劑專,脫水劑
(3)此時屬CH3COOC2H5更純凈,含有較少雜志(如C2H5OH)
(4)飽和Na2CO3溶液洗滌酯的目的:吸收CH3COOH,溶解C2H5OH,降低CH3COOC2H5溶解度

用飽和CaCl2溶液洗滌酯的目的溶解C2H5OH(生成Ca(C2H5OH)6Cl2),降低CH3COOC2H5溶解度)
(5)Na2CO3與CaCl2兩種飽和溶液生成CaCO3沉澱

(6)保持氣壓平衡,使CH3COOC2H5順利進入錐形瓶

10. 乙酸乙酯的實驗室制備裝置

乙酸乙酯的製取:先加乙醇,再加濃硫酸,最後加乙酸。 順序是密度先小後大,然後加熱內 。
方程式:容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可逆反應、加熱、濃硫酸催化劑)
乙酸過量可以避免乙酸乙酯和乙醇形成恆沸物 ;
乙酸和乙酸乙酯不共沸,過量乙酸不影響產物的蒸餾。

閱讀全文

與實驗室制備制備乙酸丁酯的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出租電動工具的店 瀏覽:569
儀表盤最大公里數是多少 瀏覽:126
調節閥門是什麼 瀏覽:924
廣西網套機設備哪個好 瀏覽:887
機械手的抓取方式有哪些是 瀏覽:974
qq設備鎖關了怎麼還要驗證怎麼弄 瀏覽:863
動態機關裝置設計圖 瀏覽:140
機械設計考研考什麼 瀏覽:81
FM在閥門上端面是什麼 瀏覽:91
踏板摩托車如何拆卸後三角板軸承 瀏覽:185
CO排盡裝置內空氣的作用 瀏覽:754
學機械要看哪些書 瀏覽:786
反應釜里加熱裝置如何設計 瀏覽:144
機械革命z2怎麼還原出廠 瀏覽:489
漢口北五金機電城淹水 瀏覽:926
軸承32202是什麼 瀏覽:698
化學制氧氣實驗裝置 瀏覽:293
香港東成電動工具 瀏覽:515
鋅與硫酸銅反應的實驗裝置 瀏覽:10
視覺錯亂工具箱怎麼開 瀏覽:484